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第57章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57章

小说: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气也。土位中央。在数为五。在味为甘。在臭为香。在脏为脾。在窍为口。多食甘美。则臭味留于脾中。脾气溢而证 
见于外窍也。瘅、热也。按金匮要略曰。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 
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若人能养慎。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如此人数食甘美。而致口甘消渴者。乃不内外因之病也。故列于奇病之中。)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 
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 
为消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五味入口。津液各走其道。苦先入心。酸先入肝。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美者香美。肥者浓味也。浓味令人内热。甘者主于留中。津液不能输布于五脏。而独留在脾。 
脾气上溢。发为口甘。内热不清。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兰、香草。陈气、积气也。盖味有所积。以臭行 
之。从其类而治之也。)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胆病者口苦。阳陵泉、胆之合穴 
也。帝言有病口苦。取阳陵泉而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按灵枢经曰。其寒热者。取阳陵泉。夫寒热。实证也。 
此系胆虚气溢。当取募俞。不当取其合穴。故口苦之不愈也。)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 
为之使。(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夫谋虑在肝。决断在胆。故肝为中之将。而取决于胆也。 
肝脉挟胃贯膈。循喉咙。入颃颡。环唇内。故咽为肝之外使。是以肝病而亦证见于口也。)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 
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谋虑不决。则肝气郁而胆气虚矣。胆之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矣。上节论脾气实。此论胆气虚。 
虚实之气。皆能为热而成瘅。)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王冰曰。胸腹曰募。背脊曰俞。胆募在乳下二 
肋外。期门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四椎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五分。其所治之法。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今经 
已亡。愚谓七十二篇系刺法论。抑或在此篇中。今所补遗经二篇。乃后人 撰者也。)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 
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此论阴阳二气。生于太阴阳明。阴阳不和而为死证也。夫水谷入胃。脾主行其津液。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为之 
行气于三阳。太阴不足则阳明甚盛。太过不及则阴阳不和。阴阳不和则表里之气皆绝矣。夫入胃之饮。上输入脾。脾气 
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太阴病而不能转输于上。颇在肺而不能通调于下。则病癃矣。夫地气升而为 
云。天气降而为雨。今地气不能上升。而惟下泄。是以一日数十溲。此太阴之不足也。阳明者表也。身热如炭。阳明盛 
也。阳明脉挟喉。其 在膺中。颈膺如格。胃气强也。阳明盛强。则人迎躁急。颇关在肺。故喘息气逆。此阳明之有余 
也。阳明盛强。则与脾阴相绝。太阴不得受水谷之精。是以脉微如发。此太阴之不足也。)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 
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病在太阴与胃肺也。夫阳明乃燥热之经。从中见太阴之湿化。太阴不足。则胃气热而人 
迎躁盛矣。胃气上逆。颇关在肺。而为喘息气逆矣。胃气盛强。不能游溢精气。而太阴不足矣。太阴不足。则五脏六腑 
皆无所受气。而为厥逆之死证也。兆璜曰。伤寒论云。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盖胃气生热。则阳明与太阴绝。而太阴 
不足矣。太阴不足。则太阴与阳明绝。而胃中燥盛矣。阴阳表里之相关也。)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 
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此言有余不足之皆为病也。五有 
余者。谓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而气逆。此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病癃。一日数十溲。太阴脉微 
细如发。亦病气之不足也。兆璜曰。在阳明曰五病气。在太阴曰亦病气。是先因有余。而致病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 
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阳明者表也。外得五有余。不能行气于表之三阳矣。太阴主里。内得二不 
足。不能行气于里之三阴矣。此其身之表里阴阳皆为断绝。亦正死也明矣。)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 
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此女 
子胞之为病也。有所大惊。则气暴上而不下。夫精以养胎。而精气并居者也。母受惊而气上。则子之精气亦逆。故令子 
发为巅疾也。愚谓巅亦作癫。按婴儿癫痫。多因母腹中受惊所致。然癫疾者。逆气之所生也。故因气上逆而发为癫疾。 
兆 
璜曰。胎中受病。非止惊痫。妊娠女子。饮食起居。大宜谨慎。则生子聪俊。无病长年。)帝曰。有病 然。如有水状。 
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然、浮肿貌。如有水状者。水气上乘。非有形之水也。 
是少阴寒水主气。大则为风。紧则为寒。故其脉大紧也。夫病风水者。外证骨节疼痛。此病在肾。非外受之风邪。故身 
无痛也。水气上乘。故形不瘦。风木水邪。乘侮土气。故不能食。即食而亦不能多也。兆璜曰。邪干上焦则不能食。 
在中焦则食少也。)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为水脏。水生风木。此肾脏自生之风。非外受之邪。故曰病生在 
肾。兆璜曰。天有六淫。人亦有六气。奇恒之病。多不因于外邪。)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 
(水者火之胜。不能食者。水邪直入于上焦也。善惊者。水气搏于心下也。夫心不受邪。惊已而心气痿者。心受邪伤也。) 



卷五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属性:此承上章记奇病之广大。 
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满谓脏气充满也。夫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实。如满而皆实。是为太过。 
当即为肿。然此论脏气实而为肿。与气伤痛。形伤肿之因证不同也。)肺之雍。喘而两 满。肝雍。两 满。卧则惊。不 
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 大跛。易偏枯。(雍者。谓脏气满而外壅于经络也。盖满在气。则肿在肌 
肉。雍在经。则随经络所循之处而为病也。肺主呼吸。其脉从肺系横出腑下。故喘而 满。肝脉环阴器。抵小腹。属肝 
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两 满。而不得小便。脏气雍满。卧则神魂不安。故发惊也。肾脉起于足下。循内踝。上 
内。属肾络膀胱。故自脚下至少腹满。肾主骨而寒水主气。故足胫有大小。髀 大而跛。变易为偏枯。此论脏气雍于经 
脉。而为此诸病。与邪在三焦之不得小便。虚邪偏客于形身。而发为偏枯之因证不同也。)心脉满大。痫螈筋挛。(痫 
螈、抽掣也。挛、拘挛也。心为火脏。火热太过。是以脉大而痫螈筋挛。)肝脉小急。痫螈筋挛。(肝主筋而主血。小则 
为虚。急则为寒。此肝脏虚寒。而不能荣养于筋。故为挛螈之病。此论筋之为病。有因心气之有余。有因肝气之不足。 
与风伤筋脉。筋脉乃应之为病不同也。)肝脉骛暴。有所惊骇。(骛音务。骛、疾奔也。又乱驰也。言肝脉之来疾而暴 
乱者。必有所惊骇故也。此言因惊骇。而致肝脉暴乱。非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也。兆璜曰。七情之中。心肝主惊。 
因惊骇而致肝脉骛暴者。所谓病生于情也。东方肝木。其病发惊骇者。所谓情生于病也)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已。 
(脉络阻于下。则音不出于上。脉络疏通。其音自复。故脉不至而喑者。不须治之。其病自已。此系经脉所阻之病。与 
邪搏于阴。则为喑之不同也。)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小急、虚寒之脉。瘕、聚也。脏气 
有所留聚。故脉见小急而不鼓。)肾肝并沉为石水。(肝乃东方春生之木。主透发冬令闭藏之气。如肝肾之脉并沉。是 
二脏之气皆闭逆于下。而为石水矣。石水者。肾水也。如石之沉。腹满而不喘。)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肝主风木。 
肾主寒水。如肝肾之脉并浮。是二脏所主之气。皆发于外。故名曰风水。如浮而并虚。是脏气不藏而外脱。故死。此言 
肝肾之气。过于闭藏。则沉而为水。过于发越。则浮而兼风。皆本脏所主之气。而自以为水为风。与本经之热病论、水 
热穴论、灵枢论疾诊尺篇。及金匮要略诸经。皆论石水风水之不同也。)并小弦欲惊。(小者。血气皆少。弦则为减为寒。 
肝藏之气生于肾。脉并小弦。是二脏之气皆虚。而欲发惊也。前论肝雍之惊病有余。今弦小欲惊。病不足。皆本脏本气 
之为病也。上节言虚脱于外者死。此言本虚于内者惊。)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大则为虚。急则为寒。 
沉为在下在里。故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心疝之有形在少腹。其气上搏于心。故心脉搏而滑 
急也。肺脉当浮而反沉搏。是肺气逆聚于内而为肺疝矣。)三阳急为瘕。三阴急为疝。(此言疝瘕之病。病三阴三阳之气 
而见于脉也。子繇曰。瘕者假也。假物而成有形。疝字从山。有艮止高起之象。故病在三阳之气者为瘕。三阴之气者 
为疝。玉师曰。瘕在肠胃之外。故三阳急。疝病五脏之气。故三阴急。)二阴急为痫厥。二阳急为惊。(二阴、少阴 
也。痫厥者。昏迷仆扑。卒不知人。此水气乘心。是以二阴脉急。二阳、阳明也。阳明者土也。土气虚寒。则阳明脉病。 
故发惊也。)脾脉外鼓沉为肠 。久自已。(肠 、下痢也。着至教论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 
如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 。此三阳并至。干薄脏阴。乃奇恒之下痢。与 
外受六淫之邪。迫于经络。而为下利脓血者不同。故病见于脏脉。而各有死生之分。脾为阴脏。位居中央。受三阳阳盛 
之气。迫而上行。则其脉外鼓。搏而下沉。则为肠 下痢。盖言阳气上下之无常也。脾为阴中之至阴。故虽受阳热之气。 
其病久而自已。玉师曰。疝瘕肠 。皆病在三阴三阳之气分。首节论阳热之气伤脾藏之津液而为肠 。次论阳热之气伤 
肝肾心藏之血而为肠 下血。后论三阳之气甚而三阴之气伤者死。)肝脉小缓为肠 。易治。(经云、缓者多热。小者血 
气皆少。此阳热之气。干薄脏阴。致肝藏之血气下泄而虚。故其脉小缓也。肝主藏血。故虽受阳邪。尚为易治。)肾脉小 
搏沉。为肠 下血。(肠 下血者。或下痢赤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