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 >

第25章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第25章

小说: 心理学教程_社会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熟悉性是如何起作用呢?到目前为止确切原因还难以找到。Bornstein(1989)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之,他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经常以小心的方式去应付不熟悉的物体或情境,而这种针对不熟悉情境的谨慎又加强了我们的生物适应性。通过与这些环境不停地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危险的不熟悉的事物逐渐为我们所适应,也就变得熟悉与安全了。随着戒心的解除和舒服性的上升,人们对该事物的正性情感也必然增加。也有一些人从其他方面解释熟悉性的影响,他们认为重复出现可以增加对某个人的再认,这是开始喜欢的第一步,同时熟悉他人时对其行为的预测变得容易,熟悉性也引发了相似性。
(5)接近性(proximity)
    与他人住得近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之一,Whyte等(1965)对社区友谊模式的研究发现,人们所结成的友谊模式受到人们之间物理距离的影响,住得越近就越有可能成为朋友。接近性为什么能引起喜欢呢?首先,接近性能增加熟悉性,而越熟悉,喜欢的可能性越大。其次,接近性也与相似性有关,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选择在某些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为邻居,比如教师愿意与教师住在一个社区里,而高收入阶层的人也选择同样的他人为邻居。最后,从社会交换的观点看,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使得你更易获得来自他人的好处,他人可以随时来帮助你,与这样的人交往你可以用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多的好处。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物理距离上的接近性成为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亲密关系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人际吸引的基础上,人们之间的关系会从一般性的关系发展到亲密关系。朋友、恋人、夫妻以及家庭等关系都属于亲密关系,这些亲密关系对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们就分析自己这些亲密关系及其影响。
1.亲密关系概述
(1)亲密关系的定义
    在定义亲密关系之前,我们先需要对关系加以定义。心理学家Kelly(1983)认为,关系是指二个人彼此能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也就是说,只有当两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与依赖的时候,我们才能认定他们之间存在着关系。Levinger和Snoek(1972)在这个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并用它来说明随着互赖关系的增加,关系变化的特点。他们以两个人之间关系发展阶段为例把人们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一是两个人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彼此无任何关系,称为零接触(Zero contact);二是知晓(Awareness):一个人知道另一个人的信息,但未发生任何直接接触;三是表面接触(Surface contact):两个人开始互动,如借谈话或书信来往;四是共同关系(Mutuality):两个人的依赖程度增加。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亲密关系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两人有长时间频繁互动;二是在这种关系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共享很多共同的活动及兴趣;三是两个人相互影响力很大。
(2)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
    Arthur Aron(1986)用自我延伸(Self…expansion)来理解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他发展了詹姆斯客体自我的概念,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这种自我延伸有几个方面的证据:一是归因过程中的行动者与观察者效应(Actor…observer effect),即人们倾向与把他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而把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因的现象。Nisbett(1973)在研究亲密关系时发现,当他人是自己的好朋友时,这种差异并不出现。也就是说,人们在推论自己熟知的人的行为时 所使用的方式与推论自己的一样。第二方面的证据与资源分配有关,与对待一般人的方式相比,人们在分配资源时对自己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的区分要小得多。用Aron(1991)的话来讲,就是由于人们的自我中包含了后者,因此在分配资源是不分你我。第三方面的证据来自于亲密关系中的共有关系(munal relationship),一般情况下,交换关系在人们之间比较普遍,但Margaret Clark(1979 1989)发现,在亲密关系中,人们对收益与付出并不关心,相反人们常常关心的是能够给对方提供什么。在亲密关系中,他人是自我的一部分,他人的需要也就是自己的需要。第四方面的证据来自于Markus(1977)所谓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s),Aron(1991)通过比较陌生人、朋友以及夫妻的自我图式,发现在亲密关系中个体的自我中包含了他人,着一点在东方文化中更为明显,朱滢、张力等人(2001)有关中国人自我概念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最后一个方面的证据来自于加工记忆(Transactive memory),Wagnaer等人(1991)发现,关系亲密的人在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方面有一个共用的记忆系统。
(3)亲密关系中的依附
  人类最初的亲密关系表现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依附,它是婴儿和关怀父母之间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联系。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这种情绪联系看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他认为婴儿对父母的依附是他们生存的首要条件。Harlow(1974)对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所以许多心理学家把依附看成是人类的本能行为。
  M。 Ainsworth(1989)对人类的依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把依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安全型(Secure attachment style),父母对孩子的欢乐、悲伤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很敏感,这种情感促使他们关爱孩子,从而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互相喜爱、重视,孩子不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第二种是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与安全型相反,逃避型的父母经常远离孩子,逃避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尝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也学会了逃避与父母接触,抑制自己的依附需要。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经常不一致,有时候很关心,有时候却不感兴趣。由于这种不一致性的爱,使得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在自己的情感没有得到回报时显得暴躁和焦虑。在生活的早期,这些不同的依附形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可能决定着孩子的生活风格和以后的人际取向。
  依附不仅在父母与孩子间有,成人之间也存在着依附。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不同的依附类型如何影响成人间的亲密关系,Cindy Hazan等人(1987)设计了一个爱情小测验并把它刊登在报纸上,在测验中除了询问人们的浪漫关系,还让人们选择出自己的依附形式。结果证明安全型的人很容易接近,并期望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逃避型的人不易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他们不信任他人;焦虑/矛盾型的人也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但与逃避型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伴侣着迷。这项调查研究还得出了这三种依附在成人中的比例:安全型占56%,逃避型占25%,焦虑/矛盾型占19%。
2、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1)友谊关系
  伴随着成长,人们的社会关系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家庭延伸到了社会,朋友成了亲密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Paul Wright(1984)把朋友关系分为两个层次:表面朋友(Superficial friendship)和深层(Developed friendship)朋友。前者的形成和保持完全是因为这种关系的酬赏作用,后者除了酬赏还包括相互关心。Hays(1985)指出,人们从开始交这两种朋友时就表现得截然不同,与表面朋友的交往模式为:随着时间推移接触越来越少;而与深层朋友的交往模式是一开始见面很多,然后接触慢慢地减少。另外,要想交深层朋友,感情投入是最根本的,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接触。
  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交朋友问题上,男性与女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男孩子与女孩子在交友时的方式不同,心理学家Eder(1978)在一项儿童友谊关系的长期研究中发现,男孩子通过玩耍交朋友时往往是一群人一起玩,而女孩子是一对一对地玩;对成年人来说,男性之间的关系发展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参加了共同的活动,如一起踢足球等;而成年女性要想成为朋友,一起聊聊天就有可能。Paul Wright(1982)把男性交友的倾向称为面对面(face…to…face)方式,而把成年女性交友的方式叫做肩并肩(side…by…side)方式。
  其次,情感在男女友谊关系中的作用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在男性与女性关系中的地位出现了差异,比如在同性亲密关系中,女性的友谊关系由于有更多共同情感的参与,所以比男性的更亲密。但是在与异性发展关系时,这些差异并不明显。
  最后,男性与女性在亲密关系中身体接触(Physical touching)的程度也不同,尤其是在同性的亲密关系中。在一项研究中,Derlrga(1989)让被试表演自己在机场迎接自己的朋友或是异性伴侣,结果发现情侣的身体接触最大;而男性朋友之间用身体接触迎接的概率小于女性和异性之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男性之所以不愿有身体接触,是因为他们把身体接触理解为一种与性有关的欲望。
(2)自我展露(self…disclosure)
    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与他人发展亲密关系(如交朋友),但在心理学家看来自我展露无疑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Jourard 1964),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在许多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是否有适当的自我展露是其人格健康的重要标志。Fitzpatrick(1987)指出,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缺乏这种自我展露,他便难以与他人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他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寂寞。
  Irving Altman(1973)用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说明自我展露在发展友谊等亲密关系上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发展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水平有关,随着话题由浅入深,人们之间的关系也由一般向亲密转化。刚见面时,人们谈论的往往是一些非个人化的话题,如天气、体育运动以及流行文化等;如果这些表面的交谈得到了回应,人们就会深化这种社会交换,这时候话题进一步拓宽,双方交流一些更个人化、更敏感的信息。在人们讨论的话题由窄到宽、由浅到深的过程中,人们之间亲密关系的层次也增加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渗透式的自我展露,才使人们避免了由于揭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的消极反应。
  社会渗透理论还指出,与他人刚认识时,人们在自我展露的时候遵守相互性规范(Self…disclosure reciprocity),即自己的揭露水平与他人的揭露水平相对应,他人揭露水平高时自己的也高,他人揭露水平低时自己的也低(Cunningham 1986)。Kaplan(1974)认为自我展露中的这种相对性规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极为重要,如果一个人忽视和这种逐渐式的过程,一下子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