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 >

第13章

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第13章

小说: 天才少年的5种能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明,不管这门课有多深奥,只要你认真地深入地学习了这门课程,善于发现其中的乐趣,你就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课也会变得很轻松,记忆也就不再成为负担。  第二、遵循记忆规律。  记忆有自身的规律,这是由遗忘规律所决定的。专门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熟记13个无意义的音节后,仅过一个小时,就遗忘了7个;两天后,又遗忘了不到1个;六天后,虽然遗忘还在进行,但是速度更慢了,只会遗忘不到半个。可见,当记忆过程一结束,遗忘就开始了。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记忆刚结束,在短时间内就会遗忘很多,越往后则遗忘越少。  第三、利用一切事物辅助记忆。  记忆有时候需要借助其他事物的帮助,比如,有些人习惯于边写边记,有些人习惯于边听边记,这都是借用了其他辅助物,这种记忆方式的好处是容易让记忆产生兴奋,刺激大脑,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持之以恒。  许多有超常记忆力的人,都有持之以恒的强记知识的习惯。马克思喜欢背诗歌。他从少年时代起,坚持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日久天长,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强。列夫•;托尔斯泰也有惊人的记忆力,别人问他原因是什么,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原来,列夫•;托尔斯泰每天早晨都要强记忆一些单词或其他内容的知识,这种持之以恒的记忆习惯使他的记忆力越来越好了。  第五、在最佳的环境中记忆。  环境也是促进记忆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音乐,节奏缓慢、变化少的音乐能够帮助记忆;记忆时,光照不要太暗,但也不能太亮,要柔和适中;房间内东西的摆放要整齐,杂乱无章容易干扰视线,影响记忆等。  当你做好了以上几项工作,你的记忆就不会那么费劲了。    【名人名言】  一个聪明人,如果记忆力差,又不好好锻炼,那他仍然是一个废物——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失去了应用他的聪明的最好机会。——法国学者乔治•;杜阿梅尔


第3种能力:记忆力要用脑子想,用心记!——有意记忆法

  宋朝有个陈正之很喜欢看书,看书的速度又特别快。每次,他一看到一本书,就拿起来读,不用很长时间,他就看完了。别人都很羡慕他,以为他读了很多书。  虽然陈正之读了很多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当人家问到书中的内容时,他往往答不上来,好像读的书一点都没有印象。于是他非常苦恼。  有一天,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学者朱熹,就向朱熹请教。当朱熹听了他介绍自己读书过程后,对他说:  “读书不要只图快,要用脑子想,用心记!”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劝告,每读完一段,就想想这段文字讲了什么,有什么要点,并且留心把重要的内容记住。后来,陈正之终于成了一个有学识的人。    在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当女主人公朱莉安受人之托传送一封长信时,为了防止中途出事,而将全文默记在心。托信的人问她:“你真能完全记住?”她答道:“只要我不怕忘记,就记得住。”可见,有意识地去记忆,记忆效果就比较好。陈正之一开始之所以记不住自己读过的内容,并不是他记性不好,而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记忆的时候不用心。这样,记忆的效果自然就不好了。  有意记忆法就是指有一定的记忆任务,采取一定的措施,按照一定的步骤付出一定的意志和努力进行有意识记忆的方法。  有个老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第一次,他给两个班的学生布置了默写课文的作业,都说第二天要测验,结果,两个班级的成绩差不多。  第二次,他跟一班的学生说第二天要默写课文,但是,没有跟二班的学生说第二天要默写课文。结果,一班学生的成绩明显要比二班的学生好。这就是因为学生把测验作为了目标,并有意识地去记忆。  有意记忆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明确,就能调动心理活动的积极因素,全力以赴地实现记忆的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比如,我今天要把这十个英语单词记住。这个明确的目的能够让你全力以赴去记忆这些单词。比如,把单词写在小卡片上,每当有时间的时候就拿出来记一遍。  其次,要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记忆。比如,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出十张卡片,反复进行记忆,只要感觉自己没记住,就不出来,这样效果就会比较好。在记的过程中,还要及时进行复习与检查。这样,日积月累,你的词汇量就会大增。  再次,有意记忆要有意志努力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心致志”。要下决心记住一段材料,就要进入“两耳不闻窗外事”,“头悬梁,锥刺股”的境界。比如,今天十个单词没有记住,就不去玩。如果面对着要记的东西,连连叫苦不迭,或漫不经心,或知难而退,都不会取得好效果。    【练一练】  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每天有意识地去记一些东西。比如每天5个单词;每天一段文字。    【小秘诀】    有意记忆的关键是一定要主动,把记忆当作一个挑战和锻炼,千万不能老想着这是个负担,这样,压力越大,记忆效果也会越差的。    【名人名言】  注意某一方面的事物,就可以提高对这方面事物的记忆力。——秦牧


第3种能力:记忆力“爱因斯坦”原来是司机——重复记忆法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后,各大学纷纷请他去做学术报告,爱因斯坦整天奔波于各个大学之间,十分疲劳。  有一次,爱因斯坦的司机说:  “教授,你太累了,下次让我代你去做吧!我听了那么多次你的演讲,你讲的那些东西我都能背出来。”  爱因斯坦欣然同意:“好极了!下次就让你去,你扮作我,我扮作你的司机,坐在台下休息。”  果然,司机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爱因斯坦暗暗佩服司机的记忆能力。  报告终于结束了。这时,一位教授向台上的“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爱因斯坦”顿时傻了眼,但是,他灵机一动,对这位教授说: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的司机就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他把坐在台下的真爱因斯坦叫上台来,代他回答了问题。真爱因斯坦从容地回答了这位教授的问题。这时候,学生们都惊叹地说:  “想不到爱因斯坦博士的司机也如此有学问啊!”    重复是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慢慢遗忘。  明末清初有个思想家叫顾炎武,他有很强的记忆力,不仅能够背诵十三经,而且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造诣,知识十分渊博。  其中,十三经是13总古书,一共有14700多字,记这么多内容,顾炎武是怎么做到的呢?顾炎武的法宝就是重复。  据《先生读书诀》这本书上记载:“亭林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三个月温理,余月用以知新。”这里的亭林就是顾炎武,说的就是顾炎武十三经都能背诵,但他每年都会花三个月时间来复习读过的书,其余的时间才是用来学习新的内容。可见,顾炎武之所以记忆很牢固,就是因为重复记忆。  在学习中,总有一些材料和内容是无意义、无联系的,例如数理化公式,对于这些材料就可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强迫自己去记住那些不易记住但是又必须记住的材料。  重复记忆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复记忆,舍得下功夫。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0多岁时,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多位数值。当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其实,重复不仅有巩固记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多知识很枯燥,在刚学的时候总是掌握不住内在的联系,但是,每重复一次就可以把前后的内容串联起来,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重复记忆法需要一些技巧:  1、要及时复习。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次复习要及时,当天学习的内容要当天复习,第二次复习也不要间隔太长时间。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30分钟,但应小于16小时。因为30分钟内就开始复习,会对大脑巩固原有的记忆内容的生理过程形成干扰,反而无利于记忆效果;16小时以后再复习,则所记内容已经被遗忘得太多了,等于浪费了前面的精力。再往后,复习的间隔时间就可以长一些,每次复习用的时间也可以少一些。  2、闭上眼睛回忆。  为了加深记忆,在读完一课或一本书以后,可以闭上眼睛,把一个个场景、数字或单词像放电影一样再现出来,以此来强化记忆。因为闭上眼睛可以断绝外界的种种视觉刺激,使思维高度集中。  3、要多次重复。  “学而时习之”,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多。许多人往往温习过一、两次,考完之后就不再过问。这样,时间一长,记忆的东西又忘得一干二净。  一般来说,多次重复最好这样进行:  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知识后立即整理笔记,记住其要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是保持记忆的最好方法。第二次复习,重新看一遍笔记,然后将要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查阅相关的资料。第三次复习,一周后进行,并将新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以后每隔一两周再重复一遍,这样,记忆效果必然很好。  4、注意变化着重复。  多次复习往往容易使大脑疲劳,同样的东西在眼前多次出现,很难保持我们的注意。《天方夜谭》的译者理查•;波顿爵士能流利地说27种语言,但他承认,他每次练习或研究某种语言绝不会超过15分钟,“因为,一超过15分钟,头脑就失去了对它的新鲜感。”  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将学习对象变化一下,复习一章数学,可以再次背诵一下公式定律,看一看例题;也可以做些题目;也可以讲给别人听;还可以将这章的内容制成表格或画成图画。  其二,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复习的方式,如要复习一篇课文,可以朗读、背诵;可以抄写、默写;可以听录音带、看影碟光盘;还可以做老师,将课文的要点讲给同学听。  其三,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复习的内容。假设你要学英语:晚上学一课,第二天早晨复习一遍,接着第二天晚上在学新课文之前或之后再复习一遍。如果你除了学英语,同时还要学会计、代数、法律和地理,那就把你的学习时间分得短一点,例如半小时,以便换学和在学了第一遍之后能够尽早地复习。    【练一练】      选择一门自己最讨厌的课程,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重复记忆。一定要认真进行,一个月后,请你再回想一下上月所学的内容,看是否出现了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小秘诀】  重复记忆不等于死记硬背哦,你必须注意遵循生理和心理的规律,科学用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记忆潜能哦!    【名人名言】  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记忆以后再重新去记。——乌申斯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