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用毛泽东思想炒股+超级经典+小散救星 >

第4章

用毛泽东思想炒股+超级经典+小散救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象想一想。  1。中国经济和股市好起来了,外国精英是如何评说的?  2。中国股市稍稍犹豫时,外国资金来了中国没有?  3。中国股市又上了,美国人迫中国本币升值了没有?中国没有按他们的要求快速升值,美国人是不是自贬美元了?美元贬值了,和其相对的人民币是不是就相对升值了?  4。在这波回调前外国精英们又是如何评论中国股市和经济的?  5。在上证指数走近6124点时,美国或其他国家有没有大量做空中国股市的期指?    再回过来把中国股市放在政治中来分析一下吧。  所谓“政治”,说白了就是“政府治理”。股市是中国经济链中的一个重要封环节,这个环节出问题了,对股民来说是“钱被人家抢走了”,对国家来说,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金融链,进而影响国家整体经济产业实体……,最后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府治理”。所以政府不可能不对股市不“干涉”。  另单从政治学的“学问”上说,经济的最高表现是政治,换个角度就是“政治是经济的最高代表”。所以,政府也不能不管经济,也就是说不会不管“经济晴雨表”的股市。  我看了一下中外各国政府对股市的行为,说实在,他们都是“干涉股市”的,只是方式不同,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法定方式的,有随机行为的……。关于这点,现在只要看看美国对现时他们股市的“政府行为”就能知一二,但他是一种”美国式“的。  理解了这些,那就请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  1。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半夜鸡叫”,在那个时期出台了在理论上让人会笑话的“印花税”政策?  2。现在全世界股市,特别是美国股市现况如何?如果中国股市这时一技独秀,外国“大鳄”们会采取什么行动?  3。二会中为什么有官员对国外“热钱”要说话,并在国家相当份量的媒体上报道?  4。设想一下,什么样的中国股市最适合中国股市在现今国际金融中“自保及发展”?  5。中国股市最有利国家利益的做法和相对股民损失的“度量平衡点”在那里?  当想通了这些问题后,就可以对现在股市中的“多空力量”做具体分析了(略过不写了)。  这些题外话,我不可能把它写得太明白,所以大家可能一下子不太看得“清楚”。我想这没关系,因为我能想通的事,我想大家也肯定会比我想得更好!  我就是这样学习毛泽东的思维方式:把中国股市放在国际金融与政治等这样的大背景下来思考的,所以我对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向和总体脉络,是有“自我感觉”的。因此我对大跌及大涨从来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的心中已预演过了。
通过上面的述说,毛泽东游击战理论已为我们解决了在“熊市”中的“游击战”何时防御和何时进攻的战略问题。这样,我们就不会在该防御时进攻——其结果是“以卵击石”,更不会在该进攻时防御——那无疑是“自失良机”。 ??接下来,毛泽东又指出了游击战的战术战略,即战术指导原则。
二、持久和速决  毛泽东关于持久战观点,我们在前面已说过,这里略过了。  但毛泽东却在持久战的战略方向下指出:“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  运用这一军事观点在股市中,就是中国股市已建立十几年了,但只是刚刚开始,只要你有意,“股市战”可能是一生的战争,因此我们不要过分着眼于眼前一城一地之得失,要从长远持久的立场上来作出评估。同时让人难以忍受的“熊市”总是那样的“漫长”,我们在战略上要打“持久战”。但是当我们在合适的时机进入“熊市”操作时,必须打“速决战”,即“稳、狠、准?,速战速决,无一点拖泥带水”。  为什么要打“速决战”?  因为在熊市中,空头力量总体占优,局部占弱,所以多头的任何一次战术性反击都会招来空头的回击。因此,你必须在空头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反攻前,撤出战斗,实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原则。  而“稳、狠、准”,则是为此服务的。  “稳”是为了保存自己,而“狠”和“准”则是为了消灭敌人。  那么具体如何做呢?  1。“稳”  A。要有相应的作战时间与空间。  时间:就是可用于股票进出操作的最短时段。我国股市现行是T+1的规则,一只原本手头没有的股票,不能在当天做个来回。因此对这类股票,在操作上起码要有“隔夜连续行情”,这有这样才可有操作的可行性。第二种情况是手头原本有这个股票,所以可以做“T+0”,但也要根据个人的个体情况,规定一个最短时间。比如你是专业操盘的,上班就是盯住电脑,时机一到,你立即可用电脑交易,目前这好象是最快的方式之一,但你实时看盘,作出反应,打电脑交易单也是要时间的,因为有的个股行情一天之中最高和高低点只有几分钟,错过了便没了。而上班族更是有问题了,正好有行情时,你却一定要开会什么的,你根本没有时间去操作。所以要做到“稳”,你一定要有个“稳定的操作时间段”。  空间:就是要有一段可供操作的“行情波段”。  这要依据每个人的操盘水平来定的。现在我国股市操作的“车马费”,自从“5。30”印花税调整后,大概在1。1%左右(各交易所会有所小的出入),这样我个人认为对短线绝顶高手来说,行情在理论上起码也要有2%以上的上升空间。这样去掉“车马费”自己还能有不到1%的收获(记住,这是绝顶高手,是万万分之一)。对短线高高手来说,那理论必须要有4%以上的行情上升空间;而高手则要在6%以上;一般快枪手是10%以上的行情;轮到我们一般上班散户,我则建议要有15%以上的行情高度,因为你大部分情况不可能在低位买进,高位抛出,所以扣去这二部分,你能赚钱的空间还是不大的,仅为中间一段,这样现实一点。  在实际操盘中,时间和空间是一体,所以你必须一起考虑。  而“空间”的预测(即预测趋势的最大可能性),是个人在对盘面“战略性把握”的基础上,运用“战役分析”的看盘与分析的结果。这点只能是个人在大量付出后才能得到的一种个人能力。他人是没法帮你的。  所以,只有有了一个相对你个人面言,有足够高度的行情空间可能存在时,你才能做到“稳”。  B。要选择最有可能上升的股票。这点前而已有所述说,不复,你只要在你的“股票池”中再认真筛选一下就可拿出来用了。  C。风险控止。这里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是“多种应急方案”。也就是说在事先我对股票的具体趋势向坏有多种预测,并做出应对方案,这样只要股票一走坏,在风险刚出现时,我就知道如何应对了。这是高级的风险控止方法,现在国内外一般都是很有素质的基金、机构等在使用,并设有专门的“风险控止员”。但我们散户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这就象在游击战时,你有多种方案,敌人一变,你也就跟着变,从而保证战斗的胜利。  第二种就是投资专家们常挂在口上的“止损”。这方面好象很多人都说了,但他们没说到要点,只是说跌5%或跌8%你就要止损什么的。那样我个人认为不合理。比如我是波浪操作者,我的水平是只能做三浪长线的,如我一下降5%就出局的话,那我永远可能不会赢钱。但我是短线的,一般我只做15%,15%以上,我就拿不住了。那你可以把止损位放在5%,即15%的1/3处。这样你赢一次,可以输三次。相对来说要“稳”很多了。所以说,合理的止损位也就是按你以往收益的百分比做规定的。  这是最一般的做法。就象战斗一打响,就发现妈的鬼子火力太猛,我兄弟上来就有伤亡,这还不算,小鬼子够坏,还对我实施包抄战术。妈了巴子,没办法了,老子不玩了。于是仰天大吼一声“兄弟们,撤————”,这就走人。把损失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第三种是“出逃或不动”。由于水平太差,一上来就给空头打了下闷棍,打昏了头,等醒来一看,不好了,已是深套了(就象今天早盘进场接单的)。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拚命杀出一条血路,亡命而逃。回头一看,不管如何,手上还是有几个兵(资金),所谓“青山还在”。另一种就是干脆就地趴下,不动了,俺装死成不。  这第三种是在散户中最最常见的。我建议最好能改进一下,起码也要改到第二方法上去,做到“主动撤退”(以后说到主动性时再议)。  总结一下“稳”字,就是:  选个相对自己有一定时间、空间的好股票,想好风险控止策略。完了。   2。“狠”  A。执行要果断,进出要果断。这方面我想只要是做过股票操作的,都会有体会的。就说我本人吧,有一次我非常肯定地分析出了一只股票的走势,并非常肯定地算出了当日它的最低点,按我平常操作,我一般为了防止意外,我会在稍高一二分的地方买进。可那天我犹豫了一下,挂了个我算出的最低价,然后做事去了。收盘后我一看当日最低价就是我挂单的价格,当日它涨了近6个点,如从当日的最低价算起,应是9个多点。可我一查,当日我没买到,因为这只股标在最低价处只成交了几百手,没能轮到我。而第二天那只股票又……。这就是我操盘时不够“狠”造成的损失。  B。当险情出现时,执行风险控制策略要“狠”。你稍不够“狠”,你就非常有可能被套得不能翻身,或有一段时间动不得。这种事大家都有太多的经历了吧,不说了。但还是想说个实例:他非常“狠”。有一次我在他边上看他操盘,当他在“抛出”时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止损位破了”,我看他近期钱输得不少,就明确地告诉他“这是一个小波段的底部,它马上就会涨了,并在三天内会有个新高”,他说“我信你,因你一般不会对人明确说出你的判断的,但我必须养成好习惯,否则你不在我怎么办?” 结果他前面抛,股票后面就涨,但他一点不后悔。这种事后来又发生了一次,他还是对我说“我信……”也还是再抛,股票依旧还是再涨,他也还是不悔。  这就是“狠”,所以他不会被套,能从散户做到大户。   C。自我否定要“狠”。这点非常非常难,那是自己硬要对自己说“我错了”。因为世上本来就是“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你每次操盘,不管输赢,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是会有不足的。如你长时期找不到自己的缺点,那你的水平必然在下降。因为市场在变化中,应对策略也一定是在变化中,而你却不能发现这种变化带来的具体问题了,还在过去时态中,你说你是在进步吗?    3。“准”  就是“事前对走势可能性的预测”要准;“实盘操作时应对反应”要准;“事后分析总结”要准。  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而这所有的一切,必须是要你自己独立完成的。你的资金就是你游击队战士,你就是队长,你可以在作战决策上“群策群力”听大家的意见,也可以请教他人,等等。但最后你只能是把这些意见当作是一种信息来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