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 >

第30章

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第30章

小说: 冰川时代到来,制造业何去何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通用汽车公司多生产21.3万量汽车。但在汽车销量上,通用汽车公司仍以3000辆的微弱优势领先丰田公司,08年财富500强排名上丰田终于超越通用汽车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而且收入和净利润上远远超过了排名第二、三的通用和福特,具体见上表,同时在最具发展潜力的环保节能轿车领域,丰田等一些日本车企又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汽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产品方面,日本电装占据世界前三位)润滑油 (出光石油 日本石油 YUSHIRO尤西路 松村石油 大同化工 日本工作油 关西化学研究所 NEOS 三菱石油 SUMICO 大进 关东化工 扶桑化工 启东石化 )轮胎(横滨轮胎YOKOHAMA tire、普利斯通轮胎Bridgestone、东洋轮胎TOYO tire);船舶(虽然三大指标全面落后于韩国,但设计技术(基本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等)、生产技术(焊接、舾装、吊装等)、管理技术(物流、材料管理;动态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总体技术实力还是高于韩国,整体(不讨论个别公司)工人的平均生产效率超过韩国1/4,是中国的近10倍。同时作为船舶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附加值最大的配套业,日本的整体配套实力(不讨论个别领域)仍超过德国、韩国等,位居世界第一)、轨道交通(新干线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飞机领域(全日空航空ANA、日本航空JAL、昭和飞机)、摩托车领域(雅马哈YAMAHA、日野HINO、大发DAIHATSU、光丘MITSUOKA)
    
    基础工业:石油化工、精细化工(05年三菱化学世界化工企业第13、三井化学第15、住友化学第19、另外第21、25、27、31位也被日本企业占据,总销售额达800多亿美元,达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近60%多);钢铁工业(新日铁世界第二,计划2008汽车用薄板和船舶用中后板等高级产品占总产量的70—75%,JFE世界第四。实现转炉炼钢计算机全过程自动化,终点碳、温双命中率稳定在90%以上;轧钢的连续化生产和控轧空冷技术、氧气转炉炼钢等先进技术已经在很多企业普及。日本钢铁企业的能源消耗量世界最低。)
    
    光电子产业(05年日本光电子产业突破9万亿日元,世界第一,在半导体激光器、激光打印机、液晶显示器、光盘产业等方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近年有所下降,但仍领先其它国家。特别是在消费光电子领域,如激光音响、影碟机、传真机、数码相机、光驱等方面优势明显。主要企业有富士_FUJI FILM 、柯尼卡(旧小西照相机)_KONIKA 、索尼(旧东京通信工业)SONY 、松下_Panasonic 东芝(旧东京芝浦电机)_TOSHIBA 、奥林巴斯_OLYMPUS 、佳能_Canon 、JVC、尼康(旧大日本光学机器)_nikon 理光(旧理学光机)_ricoh 、美能达_MINOLTA 、间宫_MAMIYA 、Pentax 、Yashika 、京瓷(京都陶瓷)_Kyocera、Temron镜头 、Tokana镜头 、Sigma镜头);新能源及节能产业(04年政府出台《新能源产业化远景构想》,计划到2030年以前,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培育成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之一,就业人员31万人左右,摆脱石油的依赖。全球太阳能电池厂商,日本的夏普、京瓷、三洋、三菱电机、分别占据第一、二、三、四;日本在超超临界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顶尖地位;06年日本的非晶体变压器产量占据世界高效变压器的40%);环保产业‘海洋工程产业;纳米产业(05年日本占据世界纳米市场份额的24%)及微系统产业(日本世界第二,占总量的20%)
    
    05年美国防部认为,日本在半导体、机器人、光电、超导和平面显示等早已在美国之上,通信、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雷达、基础材料等也在世界领先地位,航天和导弹工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科研与生产体系,特别是H…2A和M5运载火箭,工程试验卫星和地球观测卫星、国际空间站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已能生产几乎所有类型的战术导弹,以F16C战斗机为基础研制的F2战斗机已显示出日本航空工业的巨大潜力,“亲潮”级常规潜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而且已经多次进行过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的试验。90式主战坦克是最先进的坦克之一。军用飞机方面,日本只想进口F22,但美国尚未同意。
    根据日本一研究机构预测,若允许日本出口军火,将占领世界舰艇市场的60%,军用电子市场的40%,军用车辆市场的46%,航天市场的25—30%。
    
    其它一些制造业:
    化妆品及日常洗化类 
    资生堂(SHISEIDO)、花王(KAO)、狮王(LION)、诗芬(sifone)、碧柔(Biore)、乐而雅(Laurier)、蜜丝弗陀(SK…II)、露得清(Neutrogena)、日本无添加(CLUB)、苏菲娜(KAO)、宝丽(POLA)、佑天兰(Varie)、高田贤三(KENZO)、 俄佩兰(OPERA)、嘉娜宝(Kanebo)、娜丽丝(Naris)、美伊娜多、美津植秀、曼秀雷敦等等 
    
    服装、鞋等 
    爱斯克斯ERDOS、日高NIKKO、华高青山洋服、KENZO、ISSEY、MIYAKE、YOJHI、YAMAMOTO、恩瓦德时装、三爱时装、SENSE(服装)、田崎真珠 FIN(鞋)等等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12…16 13:36
   1。浪迹深圳
     2。艰难生存
     3。上升过程
     4。原始积累
     5。搏击强化
     6。职业化道路转机
     7。职业路正常化化
     8。观现在,思未来
    
    初步计划将我的过程以第一人称并真实的纪实写出来,希望可以给后来者一些提示,欢迎探讨!
  3。上升过程
  
          在深圳工作的时间里有几家公司对我是有里程碑意义的,如建辉、欣旺达等;感谢曾经共事的同事和有提携之恩的上司领导,你们给我机会成长给我时间历练给我宽容让我进步,如有朋友看到此贴子质疑真实,我可以说都是以事实叙述的,包括公司名称,人物我就使用其他代替了。
  接着上文,在一个阳春三月的日子进入了建辉公司;其实是个巧合,但又不得不提起上一家公司;那是一家制造钟表的公司,当时经过那里我看到招聘就问了下,门卫说,一定要熟手丝印工;我根本就是个从来没有听说过丝印的人,但为了谋口饭只得说我是熟手;接着把我带到了车间,里面一股浓烈的油漆味道,长方形的台面两面坐着密密麻麻的几十个人,我被带到一个组长面前;看的出来是个沿海的女孩子,事后也证明我没看错,归正题,说是熟手那是要考试的,就让我实际操作,我哪会啊!就说你给我示范下,她就给我热情的示范了大概5分钟,轮到我操作时我就照葫芦画瓢做了一番,结果是我不熟悉;还好脑子好用就说是产品不一样,得到了上岗的机会;那时候说谎真的都是生活所迫,结果我面试成功了,说出以上这些是因为和我接下来的工作都有关系,回到开始的话题吧!
   建辉也是招聘熟手丝印工,对于我来讲我是真的熟手了,短短几个月我熟悉了所有的工序,从晒网到调油到调机(手动的)到品质控制等,这是隐形的财富(个人一直的看法),我成功进入了这个有着亿万资产和几千名工人的香港大型制造企业;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看着这个庞大的工业园和新建的栋栋楼房以及穿着整齐统一的工友,我像是觉得就应该在这里了,事实上我确实在这里工作了很长时间。
  
  在心仪的地方工作就是心情不一样,踏实且快乐的工作着;转折点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因为知道长期呼吸二甲苯和其他助剂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我要求调离这个部门,但是领导不同意,终于在一天我在故意的把菲林划破的时候,领导愤怒了,结果把我调到了移印部门;那是一个是什么样的部门啊,机器是自动的,也就是你必须左手放、右手取,一刻不得闲,哪也不能去,很累也学不到什么;想调到其他部门,但是别的部门要接收才行,我知道再这样我一定会被辞退;我决定主动出击去找接收部门,在得知注塑部门加班多工资会高三成以后,我就想去那里。
  找个机会,在一个上午的时候我来到了注塑部门的办公室,站在门外徘徊,不知道怎么说,后来还是战胜了自己的心虚;进去后我就问主管是哪位?一个上点年龄的人抬起头扶了扶眼镜问我有什么事;我说我进错了部门我想转到注塑部门来工作,他问我你会做什么?我说会开注塑机;那好吧,你就过来吧!他说;我赶紧把变动单递过去(事先已经准备好了,在人事部门拿了单填好了),他就签了字。
  我把单给到人事部门,本来是要直属部门放人,接收部门要接收这样才行;但是我只有接收的签字了,当我把单给到人事部门试试的时候,人事主管看了就说那你更换厂牌到塑胶部吧!我说还要我们主管签单吗?她说不用了,香港经理都签字了;我一下才明白刚刚那位是香港经理,后来得知是股东之一。
  开始时开机,工作就是打开注塑机的门取出模具内的产品,12小时工作制两班倒,单调的工作着,组长对我的工作始终不满意,老是到处跑找不到人;看着那几个学徒既学得到了技术还可以到处走动,我也想学,就瞅准了机会和领班及主管套近乎,表现了一段时间;在去注塑部门一个月后我顺利的拿到了学徒考试的卷子,并且是在主管喝酒了以后回去开卷考的;如愿以偿的开始了学习的路子,在这里真的是职业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我逐渐的和同事处好了关系和上司打成了一片。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12…16 13:38
    如果我以往的经历可以为后来者带来一些提示和方向,我将感到欣慰和快乐!!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12…16 14:26
  作者:路人巳 回复日期:2008…12…16 14:08:22    
    工作中经常接触到注塑产品;不知道为什么浙江的模具水平比广东差;什么原因呢?机器/人/用料?
  
    呵呵!什么原因?因为珠江三角洲起步早些,更是吸收了很多国外、台湾和香港及日本制造模具技术;另外在用材上,这边有更多的材料选择,比如有名的龙记模架总部就在河源;还有就是设备,我觉得这个差异不大,谁有资本都可以购买,这个不存在太大的不同;人力资源,这个我觉得差异大些,毕竟这里的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技术人才的积累时间也长,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工种和职责清晰的管理模式。


作者:zhongxing112007 日期:2008…12…16 14:36
  作者:lisa889 回复日期:2008…12…16 14:27:33    
    现在制造业成本很搞,利润很低,前途堪忧
      我们这个公司是电子厂,为电脑配套,利润也是低得可怜
  
    你说的是事实,想把这些制造成本降下来在现在看来,没有那么快;想转移出去也很难;不过活人不会被尿憋死,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