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1]-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陳述,並予以澄清。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2號、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國際財務報告詮釋委員會-
第9號及國際財務報告詮釋委員會- 第16號的修訂於二零零九年七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
效,而儘管各準則或詮釋存在不同的過渡期,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5號、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國
際會計準則第1號、國際會計準則第7號、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及國際會計準則
第39號的修訂均於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1 於二零零九年七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2 於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3 於二零一零年二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4 於二零一零年七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5 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6 於二零一三年一月一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
本集團現正評估該等新頒佈及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於初次應用時的影響。本集團認為該等新頒佈
及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應不會對本集團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
2。4 重大會計政策概要
子公司
子公司指本公司直接或間接控制其財務及營哒叩墓荆员隳軓钠錁I務中獲利。子公司的業績計
入本公司的利潤表中,並以已收和應收股息為限。本公司之子公司權益(並不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第5號分類為持作出售)以成本值減去任何減值損失列賬。
聯營公司
聯營公司指本集團持有其一般不少於20%投票權的長期權益而對其有重要影響力的公司,但該公司既
非子公司,亦非共同控制實體。本集團於聯營公司的權益按權益會計法處理。根據權益法,在財務狀
況表中對聯營公司的投資的入賬方法,是按成本值加收購後本集團在其業務當中所佔淨資產的變動。
經應用權益法後,本集團決定是否有必要就本集團於聯營公司的淨投資確認任何額外的減值損失。綜
合利潤表反映本集團所佔聯營公司經營業績。當聯營公司權益項內直接確認一項變動,本集團於綜合
權益變動表內確認任何有關變動的所佔部分並予披露(如適用)。本集團與聯營公司之間交易所產生的
未實現損益,均按本集團於聯營公司所佔的權益比率抵銷,惟未實現虧損是由所轉讓資產減值導致的
則除外。
聯營公司的報告日期與本集團相同,就聯營公司類似情況下的同類交易及事件所採取的會計政策與本
集團所用者相符。
64 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
財務報表附裕�
2。4 重大會計政策概要(續)
合營企業
本集團於合營企業(為共同控制實體)擁有權益。合營企業指兩名或以上人士進行經濟活動且共同擁有
控制權的合約安排,而共同控制實體則指涉及成立個別實體的合營企業且各合營夥伴擁有其中的權益。
本集團採用比例合併法確認其於共同控制實體的權益。本集團將所佔共同控制實體的各項資產、負
債、收入及支出合併計入綜合財務報表的相同項目。本集團與共同控制實體之間交易所產生的未實現
損益,均按本集團於共同控制實體所佔的權益比率抵銷,惟未實現虧損是由所轉讓資產減值導致的則
除外。共同控制實體按與本集團相同的報告期間並使用一致的會計政策編製財務報表。
當本集團向共同控制實體出資或出售資產時,交易的任何部分收益或虧損按交易的實伲_認。倘本集
團向共同控制實體購買資產,則本集團所佔共同控制實體的因該交易而產生的利潤須待向獨立第三方
轉售相關資產時方會確認入賬。
共同控制實體按比例綜合入賬,直至本集團不再擁有合營企業共同控制權當日為止。
商譽
收購時產生的商譽最初按成本值列賬,即業務合併的成本超出收購方在收購日於可識別資產、負債及
或然負債的公允淨值所佔權益的差額。繼最初確認後,商譽按成本值減任何累計減值損失計算。商譽
每年審視是否有所減值,若有事件或情況變化顯示賬面值可能出現減值,則會每年或更頻密進行審視。
本集團於十二月三十一日進行年度商譽減值測試。就減值測試而言,業務合併產生之商譽自收購日起
分配至本集團各現金產生單位(或現金產生單位組別),不論本集團其他資產或負債是否分配至該等單
位或單位組別,預期彼等將從合併之協同效益中受益。
減值按商譽有關現金產生單位(或現金產生單位組別)可收回金額評估釐定。倘若現金產生單位(或現
金產生單位組別)的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值,則確認減值損失。已確認的商譽減值損失不會在以後期
間撥回。
倘若商譽構成現金產生單位的一部分,而單位內的營卟糠忠呀浱幹茫瑒t在釐定營卟糠值奶幹檬找�
或虧損時,與已處置營卟糠窒嚓P的商譽乃計入營卟糠值馁~面值。在此情況下處置的商譽乃按已處
置營卟糠窒鄬α粲械默F金產生單位部分的價值而計算。
二零零九年年報 65
財務報表附裕�
2。4 重大會計政策概要(續)
議價購入的收益
本集團在所取得的被收購方可辨認資產、負債和或有負債的公允值淨額中的權益超過收購子公司成本
的任何部分,經重新評估後立即在利潤表中確認。
聯營公司及共同控制實體的超逾數額於收購投資期間計入本集團應佔聯營公司及共同控制實體的利潤
或虧損。
物業、廠房及設備和折舊
物業、廠房及設備(在建工程除外)是按成本值(不包括日常維修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及累計減值後列
賬。自建資產成本包括物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及適當比例的生產經常費用。成本亦包括廠房及設備
更換部件而產生的成本以及長期建造項目的借貸成本(惟須符合確認條件)。當物業、廠房及設備的重
要部件須定期更換,本集團將該等部件確認為獨立的資產,並在特定年限下單獨計提折舊。此外,每
次進行大檢時,若符合確認條件,有關成本在物業、廠房及設備的賬面值確認為更換成本。所有其他
的維修及保養成本均於發生時計入利潤表。
折舊乃按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各個項目於其估計可使用年期以直線法撇減其成本至殘值。
物業、廠房及設備的估計可使用年期如下:
房屋及建築物 20年
機器設備 5至10年
辦公設備 5年
汽車 5年
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以及經初步確認的任何重要部分,乃在處置時或在預計未來不可從繼續使用資
產中獲得經濟利益時終止確認。因終止確認資產而產生的盈虧(計算作為處置所得款項淨額與項目賬
面值的差額),乃計入該項目終止確認當年的綜合利潤表中。
至少在各財政年度結算日,資產的殘值、可使用年期及折舊方法乃予以審視並於未來期間作出眨�
(如適用)。
66 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
財務報表附裕�
2。4 重大會計政策概要(續)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是指正在興建的廠房及物業,乃以成本值減任何減值損失列賬。在建工程不計提折舊。成本
值指在建期間的直接建築成本以及已借相關資金所屬已撥充資本的借貸成本。當在建工程竣工、隨時
可供使用時,在建工程重新分類歸入物業、廠房及設備內的適當類別。
無形資產(商譽除外)
單獨收購的無形資產於初步確認時按成本列賬。於業務合併時所收購無形資產的成本相等於收購日的
公允值。於初步確認後,無形資產按成本減任何累計攤銷及任何累計減值損失列賬。內部產生的無形
資產(不包括資本化的開發成本)不予資本化,而開支則反映在產生開支年度的綜合利潤表內。
無形資產的可使用年期可評估為有限或無限。年期有限的無形資產於可使用經濟年期內攤銷,並評估
是否有跡象顯示無形資產可能出現減值。可使用年期有限的無形資產的攤銷年期及攤銷方法至少於各
財政年度結算日眩艘淮巍�
可使用年期無限的無形資產於每年按個別或現金產生單位作減值測試,且不予攤銷。對年期無限的無
形資產需每年對其使用年限作眩耍葬嵍o限可使用年期的評估是否持續可靠。否則,可使用年期
按預期法自此由無限年期更改為有限年期。
專利及特許權
專利及特許權乃按成本減任何減值損失列賬,且按估計可使用年期10年以直線法攤銷。
商標
所收購商標以成本減任何減值損失列賬,並按估計可使用年期10年以直線法攤銷。
研究開發費用
研究費用在產生時支銷,因個別項目的開發支出產生的無形資產,僅當本集團可顯示下列各項,方予
確認:完成該項無形資產使其可供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的可行性、其完成的意向,及使用或出售該資
產的能力、該資產日後如何產生經濟利益、本集團之資源是否可以完成該項目,以及在開發過程中是
否可以可靠地計量該項開支。
二零零九年年報 67
財務報表附裕�
2。4 重大會計政策概要(續)
無形資產(商譽除外)(續)
研究開發費用(續)
開發支出相應確認的資產於開發期間每年進行減值測試。首次確認開發開支後,採用成本模式,使該
資產按成本值減任何累計攤銷及累計減值損失列賬。當開發完成及該資產可動用時,開始對該資產作
出攤銷。該資產於產品的預期銷售期攤銷,而其未動用期間,每年均進行減值測試。
電腦軟件
購入的電腦軟件特許權根據購買及使用該特定軟件所引起的成本進行資本化。有關成本按其估計可使
用年期3至10年以直線法攤銷。
持有待售之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
倘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之賬面值將主要透過一項銷售交易而非透過持續使用得以收回,該等非流動資
產或處置組則列為持有待售。為此,該資產(或處置組)必須在其當前情況下僅根據出售此類資產(或
處置組)的通常和慣用的條例即可立即出售,並且出售必須極可能發生。
列為持有待售之非流動資產或處置組乃按其賬面值及公允值減出售費用後的餘額孰低計量。列為持有
待售的物業、廠房及設備以及無形資產不予折舊或攤銷。
非金融資產(商譽除外)減值
本集團於各報告日評估資產是否出現減值之跡象。倘有此跡象,或當須進行資產年度減值測試,本集
團估計資產之可收回金額。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乃選取資產或現金產生單位的公允值減銷售成本及在用
價值之較高者,並對個別資產釐定,惟倘資產產生的現金流入大致不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組別的,
則可收回金額在該資產所屬之現金產生單位基礎上確定。倘資產或現金產生單位之賬面值超逾其可收
回金額,則將該資產當作減值,並撇減至可收回金額。
在評估在用價值時,估計未來現金流量乃按稅前折現率折現至現值。所用稅前折現率反映了當前市場
對貨幣時值及該資產特定風險的評估。於釐定公允值減銷售成本時,採用合適的估值模型。該等計算
由估值倍數、公開買賣公司所報股價或其他可用公允值指標確證。減值損失於產生期間自綜合利潤表
中扣除,惟倘該等資產以重估金額列值,則減值損失根據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