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靖康内讧解析+张邦炜 >

第2章

靖康内讧解析+张邦炜-第2章

小说: 靖康内讧解析+张邦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权要动摇东宫

    徽宗如此赏识赵楷,人们难免认为他有废立太子之意。某些好事者甚至在林灵素的所谓“神霄府”中,将赵楷尊奉为“长生帝君”。'45'林灵素虽然一度深受尊重,但毕竟只是个方技之士。他居然敢于诬蔑“京师大水临城”,“水自太子而得”,'46'甚而至于“冲太子节,不避。”'47'宣和年间,翰林学士赵野在春贴子中,更是公然吹捧赵楷:

    复道密通蕃衍宅,诸王谁似郓王贤。'48'

    如果说好事者的尊奉乃至赵野的吹捧,均可视为区区小事,那么对政局颇具影响力的权要几乎无不偏向赵楷,则十分引人注目。如王黼因赵桓“在东宫,恶其所为”,他见“郓王楷有宠,遂有夺适之意。”'49'杨戬“谋撼东宫”。'50'童贯“数摇东宫,力主郓邸,与蔡攸俱奉诏,结郓邸为兄弟。”'51'他负责修建诸王邸宅,特意将郓王邸“视诸王所居,侈大为最。”据说诸王邸宅赐名“蕃衍宅”,出于童贯之意,取自《诗·唐风·椒聊》序:“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人们由此“知其旨意之属郓王而已”。'52'后来钦宗惩处童贯,列举其十大罪状,其中之一便是“朕在东宫,屡为动摇。”'53'问题在于:梁师成与蔡京是否偏向赵楷?

    《宋史·梁师成传》载:“郓王楷宠盛,有动摇东宫意,师成能力保护。钦宗立,嬖臣多从上皇东下,师成以旧恩留京师。”梁师成曾保护东宫之说虽然在其时便较为流行,然而陈东当即予以驳斥。他指责梁师成长期以来热衷于为赵楷取太子而代之制造舆论:“比年,都城妇女首饰、衣服之上,多以‘韵’字为饰。甚至男女衣着、币帛往往织成此字。皆是梁师成唱为谶语,以撼国本。群贼和之,更加夸尚,以动天下之心。”只是由于梁师成“阴险祸贼,最为可畏”,钦宗刚即位,他一反常态,“欲贪天之功以为已力”,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定策之功,我实有之。”'54'至于他留居开封,无非是充当童贯等人的内应而已。陈东的上书难免有取材于道听涂说之处与出自个人揣测之语,但此说则在某些记载中得到印证。如《清波杂志》卷六《冷茶》对此还有所补充:“宣和间,衣着曰‘韵缬’,果实曰‘韵梅’,词曲曰‘韵令’,乃梁师成为郓邸倡为此谶。”所谓“韵”,取其与郓同音。照此看来,《宋史》所载不确,梁师成实有支持赵楷之举。

    至于蔡京与王黼等人态度相反,出自他最宠爱的季子蔡※之口:“政和间,东宫颇不安,其后日益甚。鲁公(即蔡京)朝夕危惧,保持甚至。”'55'朱熹或许是受蔡※之说的影响,幷从蔡京后来未被钦宗明令处死一事加以推测:“蔡京不见杀,渊圣(即钦宗)以尝保佑东宫之故。”'56'其实,所谓“保持甚至”幷无实证,蔡京与赵桓在政和五年秋天曾发生冲突倒是事实。当时事态尚不明朗,蔡京拟讨好赵桓,“献太子以大食国琉璃器,罗列宫庭。”赵桓大怒:“天子大臣不闻道义相训,乃持玩好之器,荡吾志邪!”幷“命左右击碎之”。蔡京这个饱经风霜、几起几落的三朝元老,毕竟老奸臣猾。他对赵桓“含怒未发”,而将怨气转而指向太子詹事陈邦光,“因是遂斥邦光”。'57'陈邦光被赶出朝廷,提举洞霄宫,池州(治今安徽贵池)居住。赵桓当时虽然无可奈何,但对蔡京不免怀恨在心。难怪“钦宗即位,边遽日急,(蔡)京尽室南下,为自全计。”'58'他即刻逃跑,与其说是躲避战乱,不如说是逃避与他早有宿怨的新皇帝。可见,蔡※之说很成问题。陈东在上书中所说:“蔡京自谓有建立储贰之功,此语尤为悖逆”;“蔡京、王黼、童贯,盖尝阴怀异意,摇憾国本。顷年,杨戬亦有是心。”'59'幷非信口开河。

    王黼比蔡京年龄小30多岁、中进士晚30多年,入仕之后又平步青云。其政治手腕当然不能同蔡京相比。他锋芒毕露,企图推倒太子。政和七年十月,嫡长皇孙赵谌降生,这是有宋以来从未有过的喜事,徽宗十分高兴。政和八年正月,刚出生仅数月的赵谌即被封为崇国公、崇德军节度使,幷未违背宋朝的制度:“本朝皇太子生子为嫡皇孙,封秩比皇子。”'60'可是,王黼在宣和元年正月刚拜相,立即依据“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有适子无适孙”'61'的古礼,向徽宗进谏:“以皇子之礼封东宫子,则是便以东宫为人主矣。”徽宗“不悦”。'62'王黼“召宫臣耿南仲至第,令代东宫奏,辞谌官。盖(王)黼欲以是撼东宫也。”'63'赵谌于次年六月,降封高州防御使。岂止如此而已,王黼处处同赵桓对着干。赵桓对太子舍人程振很赏识,“荐之甚力,遂擢给事中。”王黼却说程振“资浅,且雅长书命,请以为中书舍人。”不久又“使言者,劾为党,罢,提举冲佑观”,'64'以致程振居此闲职达3年之久。王黼甚至将其矛头直接指向赵楷。他“与童贯力谋,数以诗进,显结郓邸和焉。尝密语上曰:‘臣屡令术者推东宫,命不久矣。’”'65'他不惜恶意断言赵桓即将废命,其潜台词分明是请求徽宗另立赵楷为皇太子。可见,朱熹所说:“道君尝喜嘉王,王黼辈欲摇东宫”,实属言而有据。 

    三、赵桓谨小慎微

    如果说徽宗、赵楷父子“趣尚一同”,那么徽宗、赵桓二父子的性情与爱好则大异其趣。徽宗风流倜傥,赵桓举止拘谨;徽宗多才多艺,赵楷“声技音乐一无所好”;'66'徽宗以“好色”闻名,赵桓“不迩声色”。'67'徽宗不爱赵桓,赵桓对徽宗的所作所为也看法颇多。徽宗宠信宦官与佞幸,赵桓“每不平诸幸臣之恣横”。'68'徽宗崇道抑佛,“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等等,赵桓很不赞同,“上殿争之”,'69'其结果固然只能是煞费苦心。徽宗穷奢侈极欲,赵桓在东宫则号称“恭俭之德,闻于天下”;'70'“服御器皿与夫府库之积,闻兼辎重,共不及百担,而图书居其半,纬帐无文绣之丽,几榻无丹漆之饰。”'71'他下令击碎琉璃器,固然直接针对蔡京,其矛头分明间接指向其父皇。徽宗热衷于制礼作乐,赵桓作为太子,父皇“有事明堂”,居然“不预”。太子舍人程振提醒赵桓:“非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赵桓才惊诧地说:“初无人及此。”'72'徽宗大兴土木,赵桓不以为然:“今不固根本,于无事之时,而徒事目前之功。”据说徽宗打算接受其建议,宦官杨戬立即另生事端。他“因肆谗说,家令杨冯将辅太子幸非常。”徽宗即刻“震怒,执杨冯而诛之。渊圣(即赵桓)之言亦废。”'73'徽宗居然相信其太子会抢班篡位,幷采取极端措施,将太子家令处死。足见,其父子之间的矛盾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时,赵桓仅仅是个储君而已,面对位居九五之尊的父皇,只能忍气吞声。如宣和元年六月,开封大水,正是向徽宗直言极谏的绝好机会。“而在位者乃寂,不闻有发愤纳忠之人。”'74'起居郎李纲趁机请求徽宗广开言路:“特诏在庭之臣,各具所见以闻。择其可采者,非时赐对,特加驱策,施行其说。”'75'徽宗不仅拒谏,幷且下诏:“都城外积水,缘有司失职,堤防不修,即非灾异。李纲所论不当,罢起居郎。”'76'李纲因而被贬为承务郎、监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税务。赵桓对此颇为不满,幷赋诗一首,其中有“秋来一凤向南飞”之句,但敢怒不敢言。直到即位后,才对李纲说:“卿顷论水灾疏,朕在东宫见之,至今犹能诵忆。”'77'

    诚然,赵桓位居太子期间,幷非完全无人支持。从政和二年开始任太子宫僚达14年之久的耿南仲,就是其坚定的支持者。'78'有记载称:赵桓“在东宫,当宣和季年,王黼欲摇动者屡矣。(耿)南仲为东宫官,计无所出,则归依右丞李邦彦。邦彦其时方被宠眷,又阴为他日计,每因王黼谗谮,颇为解纷。”'79'照此看来,宣和三年出任尚书右丞幷步步高升的李邦彦明里暗里多方袒护赵桓。李邦彦“与王黼不协”,'80'似乎是其支持赵桓的一个重要原因。宣和六年秋冬之交,李邦彦斗倒王黼,于当年九月升任少宰即次相,王黼随即于同年十一月罢相,或许是赵桓的太子地位得以保持的因素之一。赵桓后来即位,李邦彦即刻升任太宰即首相,绝非偶然。

    然而在当时的权要之中,支持赵桓者较少,支持赵楷者居多,他们对赵桓事事横加挑剔。赵桓处处谨小慎微,心境长期抑郁。史称:赵桓“自以地逼而望崇,每怀兢畏,讲读之暇,唯以髹器贮鱼而观之。他事一不关怀,人莫能测也。”'81'从上述史实看,所谓“事一不关怀”,只不过是伪装而已。由于善于伪装,以致把柄较少,这是赵桓的太子地位未能动摇的更为重要的因素。“每怀兢畏”则是迫于外界压力的结果,久而久之,势必养成懦弱的个性。赵桓即位后,“勤俭有余而英明不足”,'82'遇事优柔寡断,诏令朝令夕改,或许与此有关。

    四、钦宗侥幸继位

    宣和七年十二月,生于元丰五年(1082)、时年不到44岁的徽宗突然宣布退位,做了10年太子、现年26岁的赵桓总算继位,史称钦宗。徽宗退位出于被迫,原因在于发生了金军进逼开封这一突发事件。在退位过程中,积累已久的矛盾顿时激化。 

    徽宗得知金军大举南下,连忙决定南逃淮、浙。他在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将赵桓任命为开封牧,无非是让他留守开封,至多不过是以太子的身份监国而已。徽宗如此行事,太常少卿李纲万分焦急。他认为:“巨敌猖獗如此,非传以位号,不足以招徕天下豪杰。”李纲即刻与好友吴敏商议。次日,由当时担任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兼侍讲的吴敏出面,直言极谏。同时,李纲又刺臂血上疏:“皇太子监国,典礼之常也。今大敌入攻,安危存亡在乎呼吸间,犹守常礼可乎?名份不正而当大权,何以号召天下,期其成功于万一哉?”于是,“内禅之议乃决”。'83'当月二十三日,徽宗在上诏罪己之后,宣布内禅。'84'

    关于徽宗决定退位的经过,另有一说:徽宗已有内禅之意,太宰白时中“久执不可”,'85'蔡京的长子蔡攸探听到这一重大情报,李纲与吴敏敢于恳请徽宗退位,出自蔡攸的指使。有关记载称:“逮上皇将有内禅之意,(蔡)攸先刺探,引(李)纲为援,使冒策立功”;'86'“徽宗欲逊位皇太子,(蔡)攸探知上意,密以告(吴)敏,(吴)敏以力赞其事。”'87'这类大同小异的记载,追究其根源,均出自李纲与吴敏的政敌之口,很难令人信以为真。太学生陈东当时就指出:“上皇传位陛下,……此数贼实尝挠之。而蔡攸者,阻遏尤力。”'88'“蔡攸”,一作“蔡※”。'89'从前面所前引蔡攸“结郓邸为兄弟”的记载来看,当以“蔡攸”为是。何况徽宗如果不退位,蔡攸后来决不会赐死,他怎么可能促使徽宗内禅?退一步说,蔡攸即便果真“探知上意,密以告敏”,吴敏也确有“力赞”之功。难怪御史中丞许翰上疏钦宗,盛赞吴敏“首建内禅之策,以坚外御之心”,“眇然冒雷霆之威,忘家族之祸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