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佛祖纲目 >

第2章

佛祖纲目-第2章

小说: 佛祖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分灯录既竣。则诸善信夙生种子已苏苏发动矣。然心空氏弘愿深慈。增进无已。且其一生精力。注之佛祖纲目一书。盖搜辑全藏纂要钩玄。而用编年法诠次焉。以迦文为教主。以西竺东土诸祖一花五叶为正宗。以经教义观净行神足为旁翼。洎宰官长者诸善知识。靡不赅摄。虽仿通载之例。而尽刊七误之短。采撷参订。功兼劳倍。洵可谓贝笈之巨筏。法印之金鎞。令学人薰习。其中不待遍阅三乘十二分教。而心知眼孔一时洞开。如渴饮天浆。如饥餐王膳。又如东海狂。且忽游众香之国。负兹孱子扶筇百药之肆。其踊跃欢喜。又讵可量哉。卷凡四十。而嬴汇为十二策。将托重十二大法力人。流通演化。业有独任之者。不佞则谓。末法凌夷。尽大地人。迷却向上一著。与其独为君子。宁若善与人同。于是乃有分募之脱。悉照径山规式。各刻姓名卷后。庶几财法二施。一雨普润。即半满功德。不且平等无二乎。莫道心空居士特特漫天顿网打凤罗龙也。
  崇祯五年壬申四月 佛示生日黄廷鹄澹志甫题

  No。 1594…E 传法正宗记序

    宋 濂
  表大法之真传。起群生之正信。宜莫如书。然而真丹身毒。相去绝远。梵言华言。重译或殊。况屡遭灭斥之祸。生乎其后者。必搜罗坠逸。遍观会通。然后能定是非之真谀。闻之士苟获窥其一偏。遂执为确然之论。斯亦过矣。呜呼辟邪说之谬。固伸正议于千载之下。不有先觉学者。将何所从哉。昔者濂读涅槃经。及智度论。颇知释迦文佛以正法授迦叶。世世相传。具有明证。故自前魏支强梁楼至洛邑。译续法传。自七佛至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而止。东晋佛驮跋陀罗至庐山。所译禅经。自迦叶至二十八祖达摩多罗而止。逮夫后魏之时。崇道屏释。而沙门昙曜苍黄逃窜。单录诸祖之名。匿岩穴间。仅及二十四祖师子尊者而止。佛运重启。昙曜进为僧统。吉迦夜等遂因之。为付法藏传。其去前魏已一百九十余年。东晋亦六十二年矣。东魏那连耶舍至邺。复备译西域诸所传授事迹。其次第与禅经不差毫发。则全阙之分。有不待辨而自明矣。唐兴曹溪。大弘达磨之道。传布益盛。义学者忌之。而神清为甚。乃据法藏传所列。谓师子遭难。绝嗣不传。犹以为未足。诬迦叶为小智。不足承佛心印。指禅经实。后来传会。难以取征。而好议论之徒。纷纷而起矣。宋明教大师契嵩。读而病之。博采出三藏记。洎诸家纪载。释迦为表。三十三祖为传。持法一千三百四人。为分家略传。而旁出宗证继焉。名曰传法正宗记。复画佛祖相承之像。明其世系。名曰定祖图。申述禅经。及西域诸师为证。以辟义学者之妄。名曰正宗论。共十二卷。其卫道之严。凛凛乎不可犯也。濂窃闻之。太平真君之七年。魏太武用崔浩言。宣告征镇佛像胡书皆击破焚烧。当是时诸种经论。多煨烬之末。屋壁之深藏。盖至于久而后出。以此观之。昙曜之流。固未必能见禅经。至于诸师之论义。学者亦未必能尽闻之。顾执一时单录不全之文。而相为诟病。犹将十指而掩日月之光。一口而吸沧溟之水。多见其不知量也。大师之辨析。夫岂得已者哉。甬东祖杲禅师以诚笃契道汲汲焉。惟恐法轮不运。合众缘重刻以传。呜呼。书不流通。与无书等。大师固有功于宗乘。而杲公之为。则又有功于大师者也。皆不可以不记。因追序其作者之意于首简云。

  No。 1594…F 释氏护教编后记

    宋 濂
  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自从鹿野苑中。直至于跋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为顿渐。无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若海。既灭度后。其弟子阿难陀。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修多罗藏。而诸尊者或后或先。各阐化源。优波离集四部律。谓之毗尼。金刚萨埵。于毗卢遮那前。亲受瑜伽五部。谓之秘密章句。无著天亲频升知足天宫。咨参慈氏。相与造论。发明大乘。谓之唯识宗旨。西竺龙胜。以所得毗罗之法。弘其经要。谓之中观论。炖煌杜法顺。深入华严不思议境。大宣玄旨。谓之华严法界观。毗尼之法。魏嘉平初。昙柯罗始持僧祇戒本。至洛阳。而昙无德昙谛等。继之立羯磨法。唐南山澄照律师道宣。作疏明之。四分律遂大行。是为行事防非止恶之宗。萨埵以瑜伽授龙猛。猛授龙智。智授金刚智。唐开元中。智始来中国。大建曼茶罗法事。大智道氤。大慧一行及不空三藏。咸师尊之。是为瑜伽微妙秘密之宗。唐贞观三年。三藏玄奘往西域诸国。会戒贤于那兰陀寺。因受唯识宗旨以归。授慈恩窥基。基乃网罗旧说。广制疏论。是为三乘法相显理之宗。梁陈之间。北齐惠闻。因读中观论。悟旨。遂遥礼龙胜为师。开空假中三观止观法门。以法华宗旨。授慧思。思授天台国师智觊。觊授灌顶。顶授智威。智威授惠威。惠威授玄朗。朗授湛然。是为四教法性观行之宗。隋末顺以法界观授智俨。俨授贤首法藏。至清凉大统国师澄观。追宗其学。著华严疏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其化广被西方。是为一念圆融具德之宗。瑜伽久亡。南山亦仅存。其盛行于今者。唯天台慈恩贤首而已。此则世之所谓教者也。世尊大法。自迦叶二十八传。至菩提达摩。达摩悲学佛者缠蔽于竹帛间。乃弘教外别传之旨。不立文字而见性成佛。达摩传慧可。可传僧璨。璨传道信。信传弘忍。忍传曹溪大鉴禅师惠能。而其法特盛。能之二弟子。怀让行思。皆深入其阃奥。让传道一。一之学。江西宗之。其传为怀海。海传希运。运传临济慧照大师义玄。玄立三玄门。策厉学徒。是为临济之宗。海之旁出。为沩山大圆禅师灵祐。祐传仰山智通大师慧寂。父唱子和。微妙玄机。不可凑泊。是为沩仰之宗。思传希迁。迁之学。湖南宗之。其传为道悟。悟传崇信。信传宣鉴。鉴传义存。存传云门匡真大师文偃。偃之气宇如王。三句之设。如青天震雷。闻者掩耳。是为云门之宗。玄沙师备。偃之同门友也。其传为桂琛。琛传法眼大师文益。益虽依华严六相唱明宗旨。迥然独立。不涉凡情。是为法眼之宗。迁之旁出。为药山惟俨。俨以宝镜三昧五位。显三种渗漏。传昙晟。晟传洞山悟本大师良价。价传曹山元证大师本寂。而复大震。是为曹洞之宗。法眼再传。至延寿。流入高句骊。仰山三传之芭蕉彻。当石晋开运中。遂亡弗继。云门曹洞仅不绝如线。唯临济一宗。大用大机。震荡无际。若圣若凡。无不宗仰。此则世之所谓禅者也。呜呼。教之与禅。本无二门。依教修行。盖不出于六度梵行。而禅定特居其一。繇众生根有不齐。故先佛示化。亦不免其异耳。柰何后世各建门庭。互相盾矛。教则讥禅。滞乎空寂。禅则讥教。泥乎名相。籍籍纷纷。莫克有定。是果何为者耶。此则教禅异涂。犹可说也。自禅一宗言之。佛大胜多。与达摩同学禅观。达摩则远契真宗。胜多所见一差。遂分为有相无相定慧戒行无得寂静六门。非达摩辟之。安能至今廓如也。慧能与神秀。同受法于弘忍。能则为顿宗。秀则别为渐宗。荆吴秦洛各行其教。道一神会又同出于能者也。道一则密受心印。神会则复流于知解。一去弗返。而其末流若大珠明教慈受辈。尚何以议为哉。自教一宗言之。慈恩立三教。天台则分四教。贤首则又分五教。粗妙各见。渐圆互指。终不能归之一致。可胜叹哉。此虽通名为教。各自立宗。犹可说也。自夫本教之内言之。律学均以南山为宗。真悟智圆律师允堪著会正记等文。识者谓其超出六十家释义之外。何不可者。至大智律师元照。复别以法华开显圆意。作资持记。又与会正之师殊指矣。不特此也。四明法智尊者知礼。孤山法慧大师智圆。同祖天台。同学心观。真妄之异观。三谛之异说。既已抵牾之甚。霅川仁岳。以礼之弟子。又操戈入室。略不相容。谏书辨谤之作。逮今犹使人凛然也。其他尚可以一二数之哉。呜呼。毗卢华藏圆满广大。遍河沙界无欠无余。非相而相。非缘而缘。非同而同。非别而别。苟涉思惟。即非圣谛。又何在分教与禅之异哉。又何在互相盾矛业擅专门哉。又何在操戈相攻遽背其师说哉。虽然适长安者。南北异涂。东西殊辙。及其所至。未尝不同。要在善学者慎夫所趋而已。比丘永寿。尝以闽僧一源所著护教编示予。自大迦叶至于近代诸师。皆有传赞。文辞简古。诚奇作也。寿独惜其不著教禅承传同异之详。请予为记。以补其阙略。予因以所闻。疏之如右。文繁而不杀者。欲其事之著明。盖不得不然也。
  王忠文公袆丛录中。载佛学一篇。与此文同。末一段云。佛之为道。本无二门。自去圣既邈。源远而流益分。于是师异指殊。各建户庭。互相矛盾。禅则讥教。为滞于名相。教则讥禅。为溺于空寂。若律之为用。虽禅教所共持。而取舍各不同。至于为教禅之学者。又各立异以取胜。一彼一此。不相出入。自教宗言之。慈恩立三教。天台则分四教。贤首则又为五教。自禅宗言之。慧能与神秀。同受法于弘忍。能则为顿宗。秀则为渐宗。道一神会同出于能。道一则密契心印。神会则复流于知解。其不同如此。至若天台教宗之一也。而四明知礼。孤山智圆。性善性恶之说。如冰炭之不相投。临济禅宗之一也。而或以棒或以喝。至横川珙。则复以声偈。其示人之要。如枘凿之不相合。支派乖错。论说纷纭。殆不得而悉数也。忠文与文宪。同里同门。故其问学之相合如此。

  No。 1594…G 叙七佛

  传灯录云。古佛应世。绵历无穷。难以悉数。现在贤劫。有千如来。暨于释迦。但纪七佛。案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于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金华善慧大士。登松山嵿行道。感七佛引前。维摩接后。今之撰述。断自七佛而下。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

  长阿含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盘头。母盘头婆提。居盘头婆提城。坐波波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三十四万八千人。神足二。一骞茶。二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尸弃佛(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尊)

  长阿含云。人寿七万岁时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芬陀利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二十五万。神足二。一阿毗浮。二婆婆。侍者忍行。子无量 偈曰。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毗舍浮佛(庄严劫第一千尊)

  长阿含云。人寿□万岁时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灯。母称戒。居无逾城。坐婆罗树下。说法二会。度人一十三万。神足二。一扶游。二郁多摩。侍者寂灭。子妙觉 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拘留孙佛(现在贤劫第一贤)

  长阿含云。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种婆罗门。姓迦叶。父礼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树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