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伤科汇纂 >

第4章

外科伤科汇纂-第4章

小说: 外科伤科汇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托肘尖歌诀x 
臂膊之中曰肘尖,凸凹上下骨镶粘。直而不曲筋之病,屈若难伸骨有嫌。骨裂缝开翻托 
好,筋横纵急搦安恬。仍当养息悬于项,屈曲时时疾不添。 
x挪手腕歌诀x 
腕似农车水骨联,仰翻俯复曲如旃。行车竭蹶应防复,走马驰驱或致颠。手必先迎筋反 
错,掌如后贴骨开偏,轻轻搦骨归原处,骨若还原筋已痊。 
x上大腿 歌诀x 
环跳穴居跨骨前,中分杵臼似机旋。筋翻肿结脚跟HT ,骨错斜行腿足蹁。宣用手掎并脚 
牮,或施布缚发绳悬。 
x推膝盖骨歌诀x 
膝骨形圆盖膝间,原系活动各筋扳。盖移腿上腰胯痛,骨走 中步履艰。若出外边筋肿 
大,如离内侧 难弯。推筋捺骨归原位,抱膝相安何足患。 
x拽脚踝拐歌诀x 
足趾足跟踝相并,伤筋动骨致难行。脚尖向后应知挫,踝骨偏斜定是拧。骨突骨坳宜摸 
悉,筋翻筋结要厘清。筋须揉拨又须拽,筋若调匀骨亦平。 
耀山云∶骨 者,两骨相交活动之处也。如杵之臼,如户之枢,又如桔槔之有机。以筋 
之,故能转运而不碍。若脱 者,筋必受伤,是以上 必先理其筋也。前接骨歌,系陈氏秘 
,法赅而备,惟原稿韵脚未妥,稍为润色之,脱稿之后,复撰上 歌诀十首,未敢言工,聊 
便诵记而已。接骨 之 字,音料,乃尻骨上有八孔,谓之八 。《叶氏医案》云∶接骨上 
骱,骱音戛,小骨也,或有用作窍,用作 ,均未切当。薛氏《正体类要》有骨 接而复脱 
之句,今仍借用之。 

正文
方法总论
属性:《选粹》云∶大法固以血之或瘀或失,分虚实而为补泻,亦当看伤之轻重。轻者顿挫, 
凝滞作痛,此当导气行血而已;若重者伤筋折骨,如欲接续,非数月不瘥;若气血内停,阻 
塞真气不得行者必死,急泻其血,通其气,庶可施治。又云∶出血太多,头目昏眩,先用川 
当归、大川芎,水煎服,次加白芍药、熟地黄、续断、防风、荆芥、羌独活、南星,煎加童 
便,不可用酒。如血出少,内有瘀血,以生料四物汤一半,加独圣散水煎服。皮肉未破者, 
煎成加酒服。 

正文
内证
属性:《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若误饮凉水,瘀血凝滞,气道不通,或血上逆,多致不 
若入于心即死,急饮童便热酒以和之。若患重而瘀血不易散者,更和以辛温之剂。睡卧要上 
身垫高,不时唤醒,勿令熟睡,则血庶不上逆。故患重之人,多为逆血填塞胸间,或闭塞气 
道咽喉口鼻不得出入而死。 
《选粹》云∶损伤,寒凉之药一毫俱不可用,盖血见寒则凝,若冷冻饮料致血入心而死。惟 
外伤者,当内外兼治。若外无所伤,内有死血,唯用苏木等治血之药,可下者下之,鸡鸣散 
是也。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外固不宜敷贴硝黄之类,恐济寒以益其伤。若人平素虚 
虽在夏令,内服亦不宜用咸寒之品。盖胃气得寒而不生,运气得寒而不健,瘀血得寒而不能 
行,腐肉得寒而不溃,新肉得寒而不生。若内有瘀血停滞,服以通之,不在此例。 

正文
出血
属性:《正体类要》曰∶若患处或诸窍出血者,肝火炽盛,血热错经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 
热养血。若中气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或元气内脱,不能摄 
血,用独参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或血蕴于内而呕血,用四物加柴胡、黄 
芩。凡损伤劳碌、怒气、肚腹胀满,误服大黄等药,伤阳络,则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伤 
阴络,则为血积血块,肌肉青黯。此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亦有生者。 
《急救方》云∶跌压伤重之人,口耳出血,一时昏晕,但视面色尚有生气,身体尚为绵 
则皆可救。但不可多人环绕,嘈杂惊慌,致令惊魄不复。急令亲人呼而扶之,坐于地上,先 
拳其两手两足,紧为抱定。少顷再轻移于相呼之人怀中,以膝抵其谷道,不令泄气。若稍有 
知觉,即移于素所寝处,将室内窗棂遮闭令暗,仍拳手足紧抱,不可令卧。急取童便乘热灌 
之,马溺更妙,如一时不可得,即人溺亦可,要去其头尾,但须未食葱蒜而清利者,强灌一 
、二杯,下得喉便好。一面用四物汤三、四倍,加桃仁、红花、山楂、生大黄各二两,童便 
一大钟,如夏月加黄连四、五分,用流水急火,在傍煎半熟,倾入碗内,承于伤者鼻下,使 
药气入腹,不致恶逆,乘热用小钟灌服;如不受,少刻又灌。药尽不可使卧,服药之后,其 
谷道尤须用力抵紧,不可令泄其气。如药性行动,不可即解,恐其气从下泄,以致不救也。 
必须俟腹中动而有声,上下往来数遍,急不可待,方可令其大解。所下尽属淤紫,毒已解半 
,方可令睡,至于所下尽为粪,即停止前药。否则再用一二剂亦不碍。然后次第调理,不可 
轻用补药。 
王肯堂云∶血溢血泄,诸蓄妄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 
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四明遇故人苏伊芳举,闲论诸家之术。伊芳 
举曰∶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 
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 
之有。予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释然矣。 
又云∶凡九窍出血,用南天竺主之,或用血余灰,自发为佳,次则父子一气,再次男胎 
又次则乱发,皂角水洗晒干,烧灰为末。每二钱,以茅草根煎汤调下。又荆叶捣取汁,酒和 
服。又刺蓟一握,绞汁,酒半盏和服;如无生者捣干者为末,水调三钱,均效。 
诀曰∶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用水调,锅底黑煤可以吃。石榴花 
片可以塞,生莱菔汁可以滴,火烧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急救方》注∶治跌打损伤已死者,用男女尿桶人中白,炼红投好醋七次,研末酒送二 
钱,吐出恶血即可救矣。慎不移动,动者不治。 
x泛注x 
《可法良规》云∶凡损伤之症,乃有形器物所伤,为筋骨受病,当从血论。盖血得热则 
,其害甚速,须先伐肝火,清运火,砭患处,和经络,则瘀血不致泛注,肌肉不致遍溃。次 
则壮脾胃,进饮食,生血气,降阴火,则瘀血易于腐溃,新肉易于收敛,此要法也。若用克 
伐之剂,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濒湖集简方》曰∶治打仆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用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 
,二夜紫者白也。 
x发热x 
东垣曰∶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 
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如昼夜俱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也,当急泻其阳而峻补其阴。 
夫热入血室之症,妇人经水适来,或因损伤,谵言如见鬼状,宜小柴胡汤加生地主之。王太 
仆曰∶凡热来复去,不时而动,乃无根之虚火也,宜六君子汤加姜桂;不应,急加附子,或 
八味丸最善。 
《可法良规》曰∶凡损伤之症有出汗者,当审其阴阳虚实而治之。若阴虚阳往乘之,则 
自汗,以甘寒之剂补其气,如补中益气汤之属是也。若阳虚阴往乘之,则发厥自汗,以甘温 
之剂助其阳,如参附汤之属是也。亦有因痛甚而自汗者,宜清肝火为主。亦有因阴阳损伤而 
自汗盗汗者,宜补气生血为主。若心孔一片汗出者,养其心血自止。 
x外邪x 
陈文治曰∶四季伤损,脉浮紧,发热恶寒体痛,属有外邪,宜发散以祛邪,春用五积散 
苏饮;夏用香薷饮、五苓散;秋用藿香正气散;冬用双解散。若寒热者,加柴胡、前胡、黄 
;头痛加川芎、白芷,香港脚加白芷、槟榔、木香;有痰加半夏、陈皮,等分,葱白煎服。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出血太多,或溃烂之际,收敛之后,如有寒热头痛,或 
盗汗,烦躁作渴,或遍身疼痛,肢体倦怠,牙关紧急,痰涎上壅等证,是血气虚而作变症也 
,当峻补元气为主。大凡伤损症,有外邪乃乘虚而入,犹当补助,作外邪治之,祸不旋踵。 
耀山云∶伤损之证,内瘀居多,间有外感挟邪。陈氏之论,详及四季,发明上下加减, 
虽为稳当,又宜参阅发热门,择方疗治,更为稳妥,学人须细玩之。 
x昏愦x 
《正体类要》曰∶伤重昏愦者,急灌以独参汤。虽内有瘀血,切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 
之,盖恐下之,因泻而亡阴也。若元气虚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以化之。凡瘀血在内, 
大小便不通,用大黄、朴硝;血凝而不下者,急用木香、肉桂末三、二钱,以热酒调灌服, 
血下乃生。如怯弱之人用硝黄,须加肉桂、木香,假其热以行其寒也。 
《选粹》云∶颠仆迷闷者,酒调苏合香丸灌之。颠扑损伤者,宜逐其恶血,用酒煎苏木 
调苏合香丸或鸡鸣散;或活血和气饮加大黄,入醋少许煎;或童便或苏木煎酒调黑神散,乌 
药顺气散亦可。 
陈远公曰∶人从高坠下,昏死不苏,人以为恶血奔心,谁知乃气为血壅乎。夫跌仆之伤 
是瘀血攻心,然跌仆出其不意,未必心动也。惟从高坠下,失足时心必惊悸,自知必死。是 
先挟一必死之心,不比一蹶而伤者,心不及动也。故气血错乱,每每昏绝不救。治法逐其瘀 
血,佐以醒脾之品,则血易散而气易开。倘徒攻瘀血,则气闭不宣,究何益乎。用苏气汤, 
一剂气疏,三剂血活全愈。 
谷兰云∶未跌仆之时,心原不动;当跌扑之时,体先振动,心能不动乎。况心主血者也 
,心既不动,即跌扑亦无伤瘀之症矣。此说存参。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之症,若皮肤已破,出血过多而昏愦者,气血虚极也,大补 
;如不应,急加附子。若坠仆太重,皮肤不破,血未出而昏愦者,瘀血在内也,行散为主; 
如不应,速加酒炒大黄。若下后而有变症者,皆气血虚极也,用十全大补汤。若因痛甚而自 
汗昏愦者,风木炽盛也,用清肝凉血之剂,则痛自定,汗自止;苟作外因风邪治之,促其危 
又云∶若伤损在头脑并致命处所,昏愦良久,将至不起者,急用葱白切细、杵烂、炒熟 
,罨患处,稍冷更以热者罨之,多自醒矣。 
《选粹》云∶亦有血迷心窍,而致昏沉不知人事者,宜花蕊石散,童便调服。有神魂散 
一时不知人事者,唯在临时斟酌。大抵跌仆之病,全在补气行血。若自然铜之类,虽有接骨 
之功,而燥散之害,甚于刀剑,丹溪备言之矣。 
谷兰云∶跌仆则肝必受伤,瘀血未去,而行补气补血药,恐血瘀未能散除,转致不可救 
药为患;惟虚弱者受跌扑之患,于逐瘀中兼补益,似为两得。 
《急救方》∶治仆打猝死去,但须心头温暖,虽经日亦可救。先将死人盘屈在地上,如 
坐状,令一人将死人头发控放抵,用生半夏末,以竹筒或纸筒吹在鼻内;如活即以生姜自然 
汁灌之,可解半夏毒。 
耀山云∶按人尿性味咸寒无毒,又名轮回酒、还元汤,扑损瘀血在内运绝,加酒饮之, 
伤推陈致新,其功甚大。又《千金方》饮人尿治金疮出血,杖疮肿毒,火烧闷绝等症。又刺 
在肉中,人咬手指,金疮中风,蛇犬咬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