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外科伤科汇纂 >

第3章

外科伤科汇纂-第3章

小说: 外科伤科汇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 
,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 
x推拿法x 
《医宗金鉴》曰∶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拿者,谓两手一手,捏定患处,酌 
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若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 
筋纵而运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是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 
宜按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经络气血也。盖人身之经穴,有大经细络之分,一推一拿, 
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 
注云∶以上诸条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症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 
耀山云∶八法之外,又有推骨入 秘法,或用肩头掮,或用足腿牮。掮者,如挑负然, 
人掮起,骨入 矣,较之用手拉手拽,更觉有力多矣。牮者,或坐其上,或卧于地,两手将 
患人擒住,随用足跟牮去,比之用手推托,便捷甚矣。此秘法也,故附八法之后,以补手法 
之未备也。 

正文
器具总论
属性:《医宗金鉴》总论曰∶跌扑损伤,虽用手法调治,恐未尽得其宜,以致有治如未治之苦 
未可云医理之周详也。爰因身体上下正侧之象,制器以正之,用辅手法之不逮,以冀分者 
复合,欹者复正,高者就其下,陷者升其位。则危症可转于安,重伤可就于轻,再施以药饵 
之功,更示以调养之善,则正骨之道全矣。 
x裹帘x 
《医宗金鉴》曰∶裹帘以白布为之,因患处不宜他器,只宜布缠,始为得法,故名裹帘 
,其长短阔狭,量病势用之。 
x振梃x 
释义云∶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瘀聚肿痛者,皆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 
再用布缠头二、三层令紧,再以振挺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则 
奔心,亦不呕呃,而心神安矣。若已缠头,拍击足心,竟不觉疼,昏不知人,痰响如拽据, 
身体僵硬,口溢涎沫,乃气血垂绝也,不治。 
x披肩x 
释义云∶凡两肩仆坠闪伤,其骨或断碎,或傍突,或斜努,或骨缝开错筋翻,法当令病 
卧凳上,安合骨缝,揉按筋结,先以棉花贴身垫好,复以披肩夹住,肩之前后缚紧,再用 
布在外缠裹毕,更用扶手板,长二尺余,宽三、四寸,两头穿绳,悬空挂起,令病者俯伏于 
上,不使其肩骨下垂,过七日后开视之,如俱痊,可撤板不用,如尚未愈,则仍用之。若不 
根据此治法,后必遗残患芦节。 
耀山云∶用水竹半边,长短阔狭,以患处为则,削去棱角,嵌入肩内,其肩下腋肢,再 
团一个,实其腋内,外以布带缚定系住,此治肩骨断碎之具,虽比板物较硬,然用之得法, 
缚之妥贴,则无动移之患矣。 
x攀索x 
《医宗金鉴》曰∶攀索者,用绳挂于高处,以病患两手攀之也。 
x迭砖x 
释义云∶凡胸腹腋胁,跌打蹦撞垫努,以致胸陷而不直者,先令病患以两手攀绳,足踏 
,将后腰拿住,各抽去砖一块,令病患直身挺胸,少倾,又各抽去砖一块,仍令直身挺胸, 
如此者三,其足着地,使气舒瘀散,则陷者能起,曲者可直也。再将其胸以竹帘围裹,用宽 
带八条紧紧缚之,勿令窒碍。但宜仰卧,不可俯卧侧卧,腰下以枕垫之,勿令左右移动。 
x通木x 
释义云∶凡脊背跌打损伤,膂骨开裂高起者,其人必伛偻难仰。法当令病者俯卧,再着 
以两足踏其两肩。医者相其开裂高起之处,宜轻宜重,或端或拿,或按或揉,令其缝合,然 
后用木根据前法逼之。 
x腰柱x 
释义云∶凡腰间闪挫岔气者,以常法治之。若腰节骨被伤错笋,膂肉破裂,筋斜伛偻者 
醋调定痛散,敷于腰柱上,视患处将柱排列于脊骨两傍,务令端正,再用蕲艾做薄褥,复于 
柱上,以御风寒,用宽长布带,绕向腹前,紧紧扎裹,内服药饵,调治自愈。 
耀山曰∶医者,意也。尝考古人创论立方,虽有根据,以已意参之,总不出情理之中。 
骨一道,用手法外,复用器具,盖有意会之处。阅《明史》内载,有谏臣某,因事迭奏忤上 
,致延讯时,上令武士,用金瓜锤责其遍体,甚至肋骨击断其二;复令下狱,身加挺棍脚 
,手铐刑具,严行监固。挺棍者,较人之长短,以木为之,上锁于颈,下链于踝,中系于手 
而及于腰,使囚不能弯曲转侧活动。后上悟,怜其苦谏释之,肋骨俱已接续,未始非挺棍铐 
之益也。挺棍与通木相似,械系与扎缚相同,击断者复接续,是以不医医之。今之用器具, 
殆即此遗意欤。 
x竹帘x 
释义云∶凡肢体有断处,先用手法安置讫,然后用布缠之,复以竹帘围于布外,紧扎之 
,使骨缝无参差走作之患,盖通用之物也。 
x杉篱x 
释义云∶凡用以围裹于竹帘之外,将所穿之绳结住,再于篱上加绳以缠之,取其坚劲挺 
使骨缝无离绽脱走之患也。盖骨节转动之处与骨筋甚长之所,易于摇动,若仅用竹帘,恐挺 
劲之力不足,故必加此以环抱之,则骨缝吻合坚牢矣。 
陈远公曰∶有跌打骨折,必用杉木或杉板,将折骨凑合端正,以绳缚定,勿偏斜曲,再 
扎,不可因疼痛心软,少致轻松,反为害事。后用内服药,如皮破血出,须用外治药,但骨 
折而外边之皮不破,即不用外治之药,然内外夹攻,未尝不更佳耳。内治法宜活血去瘀为先 
,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能接也。内治用接骨神丹煎服,外治贴全体神膏,再加末 
药胜金丹,掺伤处为妙。每膏一张用末药三钱,掺膏上贴之。凡接骨不须二个,至重则用二 
个。此绝奇绝异之方,倘未损伤,只贴膏药,不必用胜金丹掺药。内外治法三方,有不可形 
容之妙,医者患者得以旦夕奏功,故特为表出,方出《冰鉴》。 
谷兰云∶损伤固痛,因痛而以板木缚之则愈痛,愈痛而手软、心软,转致轻松,是痛其 
反增其痛,迨至不可医药,悔何及哉!学人务熟习手法,临症时得自然之妙,自无手软、心 
软之弊矣。 
耀山云∶凡臂骨及小儿颈骨、腿骨、大手膊骨,截断折断、碎断斜断者,不必用大杉篱 
用杉木皮尽可。将杉木皮削去粗皮,或三片或二片,如指面大,长短以患处为则。况杉木皮 
似竹样阁漏式,合于骨处极为妥贴。又杉木皮挖空,用纸粘裹,可缚手肘手腕,使其能转能 
伸,能屈能曲,此夹扎中之活法也。又有竹蔑大片,再以纸包,或用三片、四片,看患处之 
宽狭长短,定为法则。又有松木薄板,象今做糕匣者,用纸包裹,安于骨断之处,以棉带紧 
扎甚妙。此皆常用验过之器具也。 
x抱膝x 
释义云∶膝盖骨复于楗 二骨之端,本活动物也。若有所伤,非骨体破碎,即离位而突 
左右。虽用手法推入原位,但步履行止,必牵动于彼,故用抱膝以固之,庶免复离原位,而 
遗跛足之患也。其法将抱膝四足插于膝盖两傍,以竹圈辖住膝盖,令其稳妥,不得移动,再 
用白布宽带,紧紧缚之。 
耀山云∶膝盖骨脆碎或跌碎者,常用纸竹毛篾缠绕一KT ,与膝盖大小相等,再加四绳缚 
于KT 上,贴膏药后,即将篾KT 安上,四绳分前后缚之,较之竹圈,稍觉柔软矣。 
又云∶以上器具,皆伤科必用之物,又增补试验各具,然未备也。有肩胛出臼,用布带 
手上,系于柱间,在带上 者;有腿骨出 ,用阔带缚定腿足,将人抱住,以大 头吓者; 
有用硬挺者;有用软骗者,种种器具,总不出缚缠夹扎挺托之法,复其原位,使勿游移活动 
为得耳,要在人之活法变动也。 
《选粹》云∶凡损伤平处,骨断骨碎,皮不破者,用接骨定痛等膏敷贴。若伤在手足曲 
缩之处,要用包裹,可令时时转动。指骨碎者,只用麻片夹缚。腿上用麻绳扎缚。冬月热缚 
,夏月凉缚,余月温缚。又云∶骨断皮破者,不可用酒煎药。或损在内而皮破者,可加童便 
于破血药内和服。若骨断、皮不破者,可全用酒煎药。若只伤而骨不折、肉不破者,用消肿 
膏或定痛膏。又云∶皮里有碎骨,只用定痛膏敷贴夹缚,如十分伤重,自然烂开其肉,碎骨 
自出,然后用补肌散,外以补肉膏敷贴。又云∶夹缚处,须药水以时泡洗,春秋三日,夏二 
日,冬四日,洗去旧药,须仔细勿惊动伤处,洗讫,仍用前药前膏敷缚。凡换药不可生换, 
须用手巾打湿拓润,逐片取脱,随手荡洗换上,又不可停留一时刻,药膏必须预为摊就,随 
手换上,此乃敷药之诀,如换膏药亦然。 

正文
接骨歌诀
属性:接骨由来法不同,编歌根据次说全功。若能洞达其中意,妙法都归掌握中。骨折大凡手足 
或短或长或脱窠,或凹或凸或歪侧,务将手足慎抚摩。长者脱下短缩上,突凹歪斜宜度量。 
身上骨若断而分,须用三指摩的当。内如脉动一般呵,骨折断碎无别何。整骨先服保命丹, 
酒下骨软方动他。手足断须扯捻好,足断而长添一劳。先须脚底牢牮实,断伤骨下微 高。 
足跟之下更高 ,病痊无患自证验。如不牮实骨尚长,以后愈长愈可厌。此为缩法之手功, 
手长难疗成废躬,歪从患骨下托起,扯直无歪归于同。合奠不突还原样,凹者捻妥无别尚。 
试手必以两手齐,试足须将脚并放。复臼膏药自急需,光细布摊称体肤。长短阔狭随患处, 
膏宜摊浓糁多铺。将膏紧裹包贴定,夹非杉皮力不胜。浸软渐剖去粗皮,板长患处短方称。 
还当排得紧重重,夹上布缠缠莫松。缠布阔宜二寸许,从上至下尽力封,布上再扎三条带, 
中间上下护要害,先缚中间后两头,宽紧得宜始安泰。如缚手足斜折断,中间紧而两头宽。 
骨断若如截竹样,中宽聚气紧两端。气血断处来聚着,手用带儿复掌络。脚要米袋两边挨, 
挨定不动胜妙药。对症汤丸日日施,药洗换膏三日期。三七之时骨接牢,房事油腥犯不宜。 
紫金丹作收功例,骨仍坚固无流弊。我今编此手法歌,传与后人须仔细。 

正文
上歌诀
属性:上 不与接骨同,全凭手法及身功。宜轻宜重为高手,兼吓兼骗是上工。法使骤然人不 
觉,患如知也骨已拢。兹将手法为歌诀,一法能通万法通。 
x托下巴歌诀x 
头骨圆圆曰髑髅,下把骨脱两般求。单边为错双边落,上似弯环下似钩。两指口中齐重 
捺,各腮颊外共轻揉。下巴往里徐徐托,托上还须用带兜。 
x提颈骨歌诀x 
人登高处忽逢惊,首必先坠颈骨顷。面仰难垂惟伸续,头低不起则端擎。腔中插入须提 
拔,骨上歪斜要整平。再看有无他磕碰,临时斟酌度其情。 
x整背腰骨歌诀x 
脊背腰梁节节生,原无脱 亦无倾。腰因挫闪身难动,背或伛偻骨不平。大抵脊筋离出 
位,至于骨缝裂开 。将筋按捺归原处,筋若宽舒病体轻。 
x上肩 歌诀x 
损伤肩膊手筋挛,骨 犹如杵臼然。若是肘尖弯在后,定当 骨耸于前。常医或使两人 
拉,捷法只须独自掮。倘遇妇人难动手,骗中带吓秘家传。 
x托肘尖歌诀x 
臂膊之中曰肘尖,凸凹上下骨镶粘。直而不曲筋之病,屈若难伸骨有嫌。骨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