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111-绛囊撮要 >

第5章

111-绛囊撮要-第5章

小说: 111-绛囊撮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川槿皮 肥皂 水浸。时时搽之。或浸汁磨雄黄尤妙。 
又方 
白芨(切片焙) 槿皮(炒各等分) 
为末。陈醋调。先放饭锅上蒸熟。浓涂粘肌难脱。净去随愈。 

外科
白秃疮方
属性:松香(三两葱汁煮白) 白芷(二两) 川椒(一两) 东丹(一两) 枯矾(一两) 
为末。菜油调搽。 

外科
黄香油
属性:治秃疮肥疮。 
松香(一两) 雄黄(一两) 
为末。放竹纸上卷成条子。用菜油浸一宿取出。倒吊烧之。用一粗碗盛滴下之油。搽上 
立愈 

外科
独圣膏
属性:治 疮妙方。 
过炉甘石(不拘多少) 猪骨髓油调搽。 凡敷药。先以防风。荆芥。银花。甘草汤 
洗 
净。 

外科
治湿毒疮方
属性:石膏(一两五钱) 黄柏(一两) 半夏(一两) 赤石脂(五钱) 枯白矾(二钱) 绯 
丹(二 
钱) 
共为末掺。如裙风湿毒痛痒者更效。 

外科
烂腿疮膏方
属性:陈棕榈皮 生甘草粉 生地榆 川萆 青木香(各一两) 青防风 黄柏末 稀 草 
细生 
用大麻油浸煎。如法用飞丹收成膏。油纸摊贴。 

外科
治蚁漏验方
属性:生项颈间。刺破水出。不能收口。缘食物中偶食蚁故患之。 
穿山甲 烧存性为末。敷之立愈。干用猪脂调敷。 

外科
蚁入耳中
属性:穿山甲 烧研水调灌入。 

外科
治粉渣瘤方
属性:天花粉(一两) 东壁土(五钱) 穿山甲(三钱) 川贝母(三钱去心) 
为末和匀。掺现成太乙膏上贴之。即穿出渣而愈。 

外科
治瘿瘤初起方
属性:樱桃核(醋磨) 敷之消。 

外科
二黄散
属性:治坐板疮屡效。 
大黄 黄柏 为末入猪油。共捣匀搽即愈。 

外科
蟹黄散
属性:治漆疮圣药。 
蟹黄(晒干) 同滑石研末。白蜜调涂。先以老杉木屑煎汤洗。 

外科
治冻疮方
属性:生姜(不拘多少) 捣绞汁。铜杓内熬浓。涂患处。觉热辣难当愈。 

外科
地榆散
属性:治汤火伤。拂上立刻即愈。 
生地榆(晒干)为末。香油调敷。破烂者干搽。伤重者。再用生萝卜。捣汁一碗。灌下 
良 
久愈 

外科
蛇缠腰方
属性:牛膝(一两) 黄柏(五钱) 知母(五钱) 水酒煎服效。 

外科
白蛇缠方
属性:白芨(八钱) 水龙骨(粪舡板上者佳) 研末。水调搽。 

外科
螃蟹酒
属性:治浑身打伤。并治接骨。 
生螃蟹(大者一只小者三只) 石臼内捣碎。滚黄酒冲服。其渣罨伤处。骨内谷谷有声。 
其骨 

外科
土鳖酒
属性:治伤接骨神方。 
地鳖虫(十余个生捣) 绞汁用滚黄酒冲服效。 

外科
止血散
属性:金枪第一方。 
陈锻石(八两) 大黄(四两切片) 同炒至锻石桃花色。去大黄碾细收贮。遇伤敷上。 
即 
时止 

外科
蓖麻膏
属性:治竹木入肉。 
蓖麻子 捣涂痛止即出。出即洗去。 

外科
治刀斧伤血不止方
属性:紫降香(瓷瓦镰刮下石碾研细忌铁) 敷上即止。又无瘢痕。 
又方 
天南星 血竭(等分) 研细末。敷即止。 

外科
烂脚丫方
属性:白蔻仁 砂仁 泽泻(各三钱) 研极细末。撒患处愈。先用甘草煎汤洗净。 
又方 烂甚发肿作脓。寸步难行者。 
苍术(一钱) 枯白矾(五分) 小川连(五分) 生甘草(三分) 
焙干研极细末。加入冰片。(一分)先用甘草煎汤。洗净患处。将新棉花蘸药末些少掺 
上。 

外科
疯狗咬方
属性:急于无风处取出恶血。如无血以针刺出血。小便洗净。外用香油调雄黄少加麝香敷。或 
即以 
加一 
以二 
再加 
声。 
又方 
用斑蝥七个去头翅足。糯米四十九粒同炒。拣去斑蝥。将米研末。黄酒调服。毒从小便 
内出 
忌一 
擦破 
张景岳云。每见犯诸忌复发者不救。又见服斑蝥而死者亦有之。盖斑蝥至毒。只用糯米 
同炒 
皆宜 

通治
寸金丹
属性:乌药 防风 羌活 前胡 川芎 砂仁 浓朴 藿香 半夏 木香 紫苏 薄荷 苍术 
香 
仁(一 
两) 
为末。另用神曲。(二十四两)多捣生姜汁拌糊为丸。以水飞朱砂(二两)为衣。每重 
一钱 
二分 
治男妇老幼。中风中寒中暑。口眼歪邪。牙关紧闭姜汤下。 伤寒时疫。头疼脊强。恶 
寒发 
肚痛 
水调 

通治
太乙紫金丹
属性:解诸毒。疗诸疮。山峦瘴气。烟雾疠疫。利关窍通治百病。 
山慈菇(二两 有毛者可用须将四两洗净除毛切片晒干焙研方得净末二两) 千金子净 
霜 
(一 
片晒 
焙研 
钱) 
麝香(拣 
五 
倍子秤 
一钱。晒 
桃根煎汤 

通治
太乙救苦辟瘟丹
属性:麻黄(十六两去根节晒取净末一两五钱) 杜苏叶(二十两晒取净末一两五钱) 升麻 
(五 
十两 
三十 
两) 
末三 
十两) 
(二十 
六两 
五倍( 
四两 
真茅山 
去芦根焙取净末十五两) 大半夏(二十两滚水泡七次姜矾制晒干净末十五两) 饭赤 
豆 
(七十 
炒取 
净末六 
者佳 
去壳去 
(十 
四两千 
乌(五十 
(三 
两一钱研 
以上二十七味。选上好道地者。俱磨极细末。逐样另自包好。择天德月德黄道龙虎上吉 
日。 
石臼 
每锭 
邪退 
昏 
急 
。恶菌河豚。死牛马肉。鸟兽诸毒。 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五痢。瘾疹疮瘤。并昏愦不醒。 
牙关紧闭。(以上诸症皆用薄荷汤磨服) 中风中气。口眼歪邪。言语謇涩。牙关紧急。筋 
脉 
挛缩。骨节风肿。手脚疼痛。行步艰难。妇人腹中结块。并月经过期不至。腹内作痛。或为 
邪所交。腹中作痞。但有孕不宜服。 男妇急中颠邪鬼气。狂乱喝叫奔走。并失心羊头诸颠 
等风。(以上诸症皆用好酒磨服) 头疼太阳疼。用酒磨入薄荷细末。涂太阳穴。 疟疾临 
发 
时。取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服。 传尸痨瘵。并女子为尸虫所噬。用清水磨服。 病起 
仓猝。中风五痫中恶。溺缢压魇。胸口尚热。及怪迷死未隔宿者。皆用冷水磨灌。 赤痢痢 
血。凉水磨服。白痢姜汤磨服。 心脾痛酒磨服。或淡姜汤磨服。 牙疼酒磨涂患处。及含 
少许吞下。 诸痔便毒。坚硬未成脓者。若痛大小便难者。清水磨服。 痈疽发背。无名肿 
毒。对口天蛇头等一切恶疮。诸风瘾疹。赤肿诸瘤。未破时皆用淡酒磨服。及用冷茶磨涂疮 
上。日夜各数次。已溃不宜服。 汤火伤。虎伤鼠伤。蜈蚣伤。蛇伤。皆用水磨涂。并用酒 
磨服。 凡饮食中毒。瘴气邪疟。恶痢。用桃柳枝汤磨服。 妇人鬼胎鬼气。用红花汤磨服 
。此药乃卫身至宝。万勿火烘泄气。盐滓汗污秽触。孕妇血痨忌用。 

通治
蟾酥丸
属性:治诸般痧症神效。 
上西黄(一钱) 蟾酥(五钱) 真茅术(一两) 飞净朱砂(五钱) 明雄黄(五钱) 
麝香 
(一钱 
共为极细末。端午日水泛为丸。如肥芥子大。轻者一粒。重者二粒。噙于舌底。化完立 
愈。 

通治
黎洞丸方
属性:续筋接骨。疏风活络。及一切外症。内服外敷效。 
西牛黄(一两) 参三七(十两) 冰片(二两二钱) 麝香(二两二钱) 天竺黄(去 
石净末 
十一两) 锦纹大黄(净末十一两) 明雄黄(去石净末十一两) 的乳香(去油净九两) 没 
药 
(去油 
十一两) 
藤 
上药十三味。用白蜜四斤为丸。每重一钱五厘。白蜡为壳。如遇跌打损伤。用酒送下。 
余俱 

通治
一粒珠方
属性:全穿山甲(一具 一足用好醋制 一足用松萝茶制 一足用麻油制 一足用苏合油制) 
俱 
连一 
可用 
犀牛黄(三钱) 真珠(三钱) 大劈砂(四钱) 明雄黄(四钱) 原麝香(四钱) 梅 
花冰片 
(四 
共研极细末。加入蟾酥(一钱二分乳化饭锅上蒸)再量入苏合油。打和为丸。每丸干重 
三 
分。 
专治一切无名肿毒。对口搭手。痈疽发背等症。已成即溃。未成立消。用人乳化开。真 
陈 
藤(三分) 橘红(三分) 煎汤化服一丸。 闷痘初起。用白芦根汤。化服一丸。(怯弱 
吐血 
疔症孕妇忌服) 

通治
生生膏方
属性:生大黄(六两) 当归 丹皮 白芍 元参 白芷 地黄 升麻(各四两) 肉桂(二 
两) 
用大 
煎成膏东丹收。或纸或布摊贴。 治一切外患。奇疡初起。加上好冰片(少许)于膏上。 
贴之 
香末 
物。 
朱砂膏方 专贴一切无名肿毒。横 乳疖。恶疽疔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真神方也 
用葱五六十斤。捣极烂绞汁。放锅内投入嫩松香(五斤) 微火熬至葱汁滚。松香化。取下 
俟 
稍冷。即以手在汁中揉松香几百揉。然后再放火上再烊再揉。如此五六次。揉至松香色白无 
油为度。配入后药。 
当门子(五钱即顶高麝香) 樟脑(十二两) 梅花冰片(一两) 蓖麻子(一斤去壳 
研如泥 
另贮) 
上除蓖麻子。余皆为极细末。将制好松香放于瓷钵内。隔水烊化取出。即以前药末并蓖 
麻子 
着火 

通治
观音大士救苦神膏
属性:大黄(一两) 香附(七钱) 三棱(一两) 羌活(八钱) 白芷(八钱) 芫花(七 
钱) 蜈蚣 
(十 
戟(八钱) 
蛇蜕(五钱) 巴豆(八钱) 皂角(八钱) 杏仁(七两研) 细辛(七钱) 肉桂(八 
钱) 麻黄( 
八钱) 黄连(五钱) 甘遂(二两) 川乌(一两) 莪术(一两) 枳实(八钱) 独 
活(七钱) 
防风(七钱) 全蝎(七钱) 草乌(七钱) 元参(七钱) 蓖麻子(二两研) 木鳖子 
(一两研) 
穿山甲(七钱) 天花粉(七钱) 五倍子(七钱) 当归(一两五钱) 密陀僧(四两) 飞 
过黄丹 
(二斤四两) 
选道地药材称准。用大麻油(六斤) 浸瓷盆内五日。然后熬摊。熬膏时忌妇人鸡犬冲 
破。 
一偏正头风左患贴左。右患贴右。正患贴印堂。兼卷条塞鼻孔中。口含甘草汤咽之。 一眼 
科七十二症。赤肿将耳上角。针刺血出粘贴。星胀翳膜眷毛倒睫。迎风流泪等症。卷条左患 
塞左。右患塞右鼻。常服甘草汤。 一喉咙三十六症。单蛾双蛾。喉闭喉风。贴喉上。口含 
甘草汤。要速效。将膏口含化下。不服甘草汤。 一两颐浮肿。风火牙疼。粘贴即止。一诸 
般腹痛。胃口痛。丹田痛。即于痛处贴之。服甘草汤。 一中风瘫痪。左患贴左。右患贴右 
。服甘草汤。不省人事。痰声如锯。作丸如豆大。每服七粒。清汤送下。其痰立下。若口关 
紧闭。用铁箸撬开。将水灌下。或再作条插鼻孔中。真有起死回生之功。 一痨瘵病。贴夹 
脊 
药 
草 
含 
汤 
脐 
服 
便解而愈矣。 一疟疾一日二日三日。俱贴肚脐。饮甘草汤。如发过四五次者。作丸早一时 
服下。饮热酒数杯。即日便止。不可饮甘草汤。 一赤白带下。贴脐下丹田。常服甘草汤。 
一各种痢疾。俱贴胃口肚脐。四五日不愈。红用圆眼壳核七个打碎。煎汤送丸下。白用荔枝 
甘 
不可服。 一小儿惊风。目翻上。气喘痰壅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