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决定你未来15年的世界 下一轮全球趋势 >

第24章

决定你未来15年的世界 下一轮全球趋势-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困之中惨淡度日。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并根本改善其他群体的生活境况,俄罗斯唯一可做的就是大幅提高未来工人及用工企业的生产力水平。这就需要在教育、医疗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幅增加公共投入——IMF及其他国际组织敦促俄罗斯实行的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所在——以及内外资企业的巨额私人投资。

然而,今天俄罗斯教育投入占其GDP的比例只有3。1%,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低于印度、肯尼亚、刚果等国。俄罗斯当前的医疗支出也好不到哪里,仅占GDP的5。4%,低于厄立特里亚、柬埔寨、洪都拉斯。正如俄罗斯经济部所承认的,扩大上述投入最为可靠的来源就是昂贵的石油。然而,如果俄罗斯石油部门不能尽快扭转日益恶化的行业劣势,石油也是靠不住的。在这个问题是,前景也是一片黯淡。通过处理尤科斯石油公司问题,普京总统已经清楚表明,俄罗斯石油寡头必须服从他的路线方针,承担任何风险都要在所不惜。对于实施改革,提高俄国石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水平,普京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尤其当改革意味着军队与农民必须承担高油价,或是必须放弃对西方石油企业的控制之时,更是没有改革意愿。长远看来,普京政府甚至也不会实施更加艰难的改革措施,以吸引充裕的外资进入其他领域。现在以至可以预见的未来,正如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诺伯特·沃尔特(Norbert Walter)最近指出的那样,惨淡的人口结构与极低的投资水平交相作用,将会“给俄罗斯经济增长投下长长的阴影”。

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 为什么不是俄罗斯或印度?(3)

    宣称印度将成长为经济强国的观点更为常见,而且西方评论家时常把印度与中国相提并论,将中、印看作全世界两个最大的新兴国家。以美元衡量,印度的GDP规模小于俄罗斯(或巴西),因此这些论点通常建立在其他测算手段上。购买力类比(purchasing power parties…PPP)就是这样一种测算方法,这种方法考虑到不同国家生活成本的差异因素,印度排名大幅提高至第四位,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第二种测算标准就是考虑印度最近在某些先进领域取得的成功,最显著的就是软件开发与普通药品制造行业,在这些特定行业领域,印度具备与领导全球的欧美知识型欧经济体同台竞争的能力。不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尽管印度之大无可辩驳,软件产品与常规医药行销全球,但受基础条件与发展道路所限,10~15年内,印度无法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印度极度贫穷,这是一个首要信号,表明印度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助推器的道路还很漫长。根据各国生活成本调整之后,印度人均收入排在全世界118位,落后于尼加拉瓜、亚美尼亚、厄瓜多尔、圭亚那等国,比中国人均收入低了53%。更能说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全球经济雄心的是国际贸易额,而印度却是对外贸易额在GDP所占比重最小的国家之一。2000~2003年,印度出口额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0。7%,大致与波兰相当,比台湾、比利时等小规模经济体低了60~70%,还不到中国出口总额的15%。原因之一就是60%的印度人口仍然从事农业,而俄罗斯农业人口比例是14%,即使中国农业人口比例也不到50%。而且,不管工资多么低廉,印度几乎所有行业的生产力水平都极其低下,远远没有达到使印度成为全球贸易重要力量的水平。规模极其庞大的印度农业人口生产力水平只相当于美国农民的1%。另有20%的印度人口依靠小本经营谋生——摆地摊、干裁缝等——他们的生产力水平只有发达国家同类人员的7%。最后20%的印度人口供职于制造和服务领域的大企业,即使他们的生产力水平,也只有美国同行的15%。印度仍然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经济体,几十年来远离全球经济影响,大概与中国20年前的情形非常相似。

那些紧盯工资水平只有中国一半、规模同样庞大的印度劳动力的饱学之士们,忽略了中、印两国现代化战略的根本差异。中国威权政治力量强大,又在绝大多数制造业领域对外商投资和海外技术彻底开放,两相结合,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而且增长最快)的出口产品制造工场之一。既是自觉选择,又是政治必需,印度力图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现代化,因而选择了渐进式、内在型发展道路,这是19世纪的典型发展模式。这一路线选择部分反映了印度更加民主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治妥协数不胜数,为避免快速现代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所有重要团体争执不遗余力,从而减缓或阻止经济进步。再下去几代人,中国或印度能否为其国民带来经济繁荣,我们无从得知。可以肯定的是,未来10~15年,印度选择的发展战略不可能使之成为全球经济强国。

结果就是,印度市场对外部世界的开发程度低得多,国外技术与经验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经济增长依赖国内消费,而不是投资与出口。在大部分重工业与零售业这类关键经济领域,印度长期禁止外商直接投资。2004年,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模为2 330亿美元,其中,中国吸收了606亿,占26%,而印度吸引的直接投资只有53亿,仅占2。3%。尽管按照GDP排名,印度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不过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额还不及波兰,仅比马来西亚多一些。况且,2004年印度外商投资规模已经创了纪录。长远看来,印度外商直接投资额在所有发展中国家当中所占比例不会超过2%——这个比例要比葡萄牙低1/3,而葡萄牙的经济规模只有印度的1/4;倒是会比越南高出1/4,不过越南的经济规模只有印度的1/15。

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 为什么不是俄罗斯或印度?(4)

    即使在那些已经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大多数外资企业也会把现代化工厂及各种组织机构设在其他国家,因为印度的基础设施破败不堪,政府管制令人窒息,外资企业很难在印度次大陆获取利润。比如,100人以上的企业要解雇员工,必须经过政府批准。印度法律也规定,8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必须由小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厂房与设备的资产总额不超过200 000美元——还不够买一台现代化机床。而且,许多企业即使打算建造新的厂房,也没有办法实施,因为印度90%以上的土地产权都存在法律纠纷。混乱不堪的土地登记制度也扼杀了印度建设行业的发展,因为银行不会贷款给哪个人,让他在产权不明的土地上建造工厂、住宅或办公楼。即使外资企业在印度设厂经营,陈旧落后的国营铁路——数千万印度贫民的立命之所,年久失修的公路网络,以及同样混乱不堪的国营港口与机场,都无法保证任何出口货物的可靠运输。

原则上,印度可以解除管制政策,改革地权登记制度,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印度政治结构断裂,利益集团主导政治进程,但是中央政府与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愿意及早实现这些目标,不过,那得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即使这些改革得以完成,被许多观察家看作印度实现快速进步的唯一最大障碍也不会有所改变,那就是毫无希望、陈旧不堪、供应不足的印度电力系统。2005年,《经济学人》对印度的电力设施做过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停电是印度的一种生活方式,至少在那些运气足够好、把停电当作临时中断的异常状态而不是正常情况的地区,确是这样……在印度很多地方,每天只能供电几个小时,根本无法保证工业需要,而且电网质量很差,浪涌电流烧坏机器设备的现象司空见惯。”

印度绝大多数发电厂与输变电站仍然为中央及地方政府所有,不过,落后世界其他地区半个多世纪的电力网络,并不仅仅是拜几十年来效率低下的公有制所赐。中国的电力系统也是政府垄断,但是,在电力领域,中国已经向欧美厂商开放进口以下设备:热力及清洁煤炭发电设备,燃气、水力及风力发电涡轮,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高级核电设备,瓦斯脱硫设备,以及中高压电容器。中国也会定期出现电力短缺,但是过去10年中国发电量增长了125%,现在中国发电量仅次于美国——超过印度发电量的4倍。一个原因就是,印度垄断电力系统既没有资源也没有兴趣引进现代化发电厂及相关设备。在中国建立新型发电厂的西方公司对印度一直敬而远之——一个十分著名的例外是印度与安然(Enron)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2001年这个时运不济的合资发电厂随着安然破产而宣告失败。大部分土地无法得到明确的权属保证,进口设备需要支付高额关税,印度法律向农民及其他优惠团体提供免费电力,这种时候,西方公司怎么会投资印度电力呢?合计起来,印度大约有40%的电力输出不是免费送人,就是被人盗用。这种情况不仅扼杀了在电网依然没有覆盖的广大地区设厂发电的正常投资动机,而且迫使印度工商企业为全印度大部分能源消耗付账,可想而知的结果就是,印度企业的能源密集程度是全世界最低的。如果不采取重要步骤改变这种状况,再加上印度全国电力需求增长速度达到电力供应增速的两倍,未来10年,印度电力短缺及其他能源问题只会更加恶化。

第三章 全球化的两极:中国与美国 为什么不是俄罗斯或印度?(5)

    印度的问题并不在于未来10~15年能否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在于能否维持足够快的经济增长,取得必要进步,最终成为一个全面繁荣、彻底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体。印度显然具有经济活力,但是如果想要跟上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发展步伐,印度还得认真考虑全球化的影响,继续增强经济活力。

先从资本问题开始。印度近期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没有什么希望,因而不得不主要依靠国内储蓄发展经济。在这个问题上,发展前景并非简单明了。印度国内储蓄率超过20%——虽然不及中国的一半,但是以全球标准衡量也还相当可观。当前政府赤字所占国内储蓄的比例也很小,当然如果政府打算切实改善道路、桥梁、电网、饮水及卫生系统,这个比例将会改变——为实现经济增长,这些都是必须要做的。国民储蓄与未来投资的更大问题在于,印度家庭储蓄当中,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形式的财产比例相对较低。取而代之的是,印度家庭更愿意购置土地、房产、牲畜,尤其是黄金。半数以上的印度家庭财产是金银珠宝,印度因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消费国。结果正如麦肯锡全球学会(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最近指出的那样,“相对于其经济规模,在印度金融系统流通的资金总量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除非这种状况发生变化,否则国内投资强劲增长的前景渺茫,无法弥补外资流量的不足,形成了印度国内投资与国外投资双双不足的两大消极因素,相形之下,这正是中国实现快速进步的两大积极因素。

虽然印度银行系统掌握的存款相对较少,但是银行制度要比中国先进,私营贷款发放更多地关注借贷企业的真正经济前景。不过,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央行——译者注)特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