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自己的天才-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具影响力的是针对研发部门所做的创新研发课程。由于我的授课及企业团队的努力,大家一起先后研发成功了恒温布料、结合即时通信的防盗系统、自动贩卖系统等项目,并获得了发明专利。由于我的专长是知识的整合及系统化,与有理工背景的专业人员,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些成功的专利发明,激发出我自己在创新研发上的潜能。在世纪领袖文教基金会成立了创新研发中心,除了将人及企事业的潜能开发的研究成果编成供研发中心教育训练用的教材,还着手研究专利发明,先后开发出专供儿童及独居老人使用的通信系统,运用我整合、分析上的优势能力,研发指纹辨识模组,并针对Google搜寻的缺失,研发Kgoogle。
在千禧年时我读了李家同教授所著的《让高墙倒下》一书,深为德蕾莎修女所感动,希望自己能有财力来协助穷人接受教育,改变穷人的命运。遂开始着手研发供未来电子书使用的“知识管理作业系统”。此系统的目的是让教育个别化的理想得以实现,使每个人都能依据自己的优势能力,以视觉、听觉、操作、表达、内省等模式进行最有效率的学习,并打破学制的不合理限制,让每一个学习者能依据自己的独特能力,对知识有无限深、广的学习,让教育摆脱偏重记忆的模式,而侧重于知识的管理及运用。此系统中的关键“学习能力的鉴别系统及其装置”,已在2004年取得了发明专利。
此外,我还有一些行动工具的研发。许多人只知道我是个青少年辅导工作者、三十几本书的作者,是个受邀到过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做了三千余场演讲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我的内心蕴藏着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创意潜能!在生活中,我缺乏记忆能力,我常忘记上次做这件事时是怎么做的,但我从未犹豫去做任何事。我始终相信,人的大脑有足够的能力解决任何问题,我想要的,自然都有方法解决。例如,我学骑独轮车,我一边骑就一边想出让学骑独轮车一学就会的方法!我晒被单,每次都会想出不同的不用夹子夹,被单也不会掉到地上的方法,所以,我晒被单时,我妻子就会在旁边偷学,她会记住那些方法。我对图像的记忆能力很差,但对我自己想要做的东西,很奇怪,在我的脑海里,立刻可以呈现清晰及精致的图像。这也是为什么我创新研发的过程往往是先直接、立即看见图像,然后再用文字或语言描述出来让别人了解的原因。
有许多人建议我利用我的天赋,为自己或企业赚取财富,但我每次在看见创新的图像时,也看见资源过度地被利用、耗尽,人类研发的产品,在许多方面已远超过我们的需求,就如同每个人真正需要的金钱是很有限的,而我们都拼命的要累积我们存款簿里的数字。一个人有多余的房子,将让需要住居的人无处栖身,过于豪华的汽车、饮食、衣着,只不过是身心多余的负担。我的许多发明,都未提出专利申请,除了这些发明大部分是概念性、别人没想到或不知道,一旦曝光就会被抄袭或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我无法确定公布或运用这些东西,对人类生活会有多少益处。在所谓的先进国家,少数的人在消耗大部分的资源,制造更多的紧张及压力,我实在找不到理由,让自己卷入这无止尽的漩涡,除非我能确定,我研发出来的东西,对地球的永续发展有益,对人类更幸福、更快乐有帮助;否则,我不轻易让这些发明曝光!
我在研发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上天赐予我的天赋是上天给人类、世界的礼物,不是另一场灾难,与其盲目地追求创新,何不让我们自己归零,去了解我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让多余、不适于我们的一切,从生命的负载中移除。如果我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每个人都谨慎地取得自己所需的一切,把多余的分享给需要的人,我想地球的寿命会更长久,人类将更容易亲近自己,享受快乐与幸福!
礼物(2)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想过简单、容易的生活;但我生命的遭遇,却让许多人惊奇并感到难以置信!我除了在创新潜能上有独特的能力,我还具有艺术创作的能力。我没有任何书画基础,却创作过无数油画、陶艺、雕塑作品。我对色彩有着我自己的感觉,或许别人不认为我的画有什么价值,但我认为,我是画给自己欣赏的,我没有理由在乎别人的感觉。我最喜欢的是景观雕塑及流泉设计,写到这里,我满脑子都是各种不同的画面,只可惜没有足够的空间及时间让我把它们做成别人也可以看得见的作品。在我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一刻,是有一次澳洲布里斯班的玛丽修女士来台访问,她在澳洲创办了许多慈善事业及医院,无私地把一切奉献给贫穷的病人,她像母亲一样地让人感动,我到澳洲演讲时深受她的影响。她来台湾时,我把一幅我画的莲花送给她,她纯真而专注的神情,深深地感动了我,她告诉我,她会把它挂在她创办的医院里,供大家欣赏。
台湾为了提升竞争力,搞了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我的大姐、姐夫也是主要的倡导人。传统教育让孩子耗费太多的精力及时间用在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上,孩子的学习几乎都是以考试为导向,窄化了知识的领域,让许多孩子把学习视为畏途。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也因这样的教育制度而受尽折磨。我的大姐、姐夫提出了一项重大的改革意见,要让“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让教育融于生活之中。现在,许多学生、家长不再像过去一样尊师重教,老师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把教育当成神圣的使命。失去使命感的老师,犹如一架教学机器。我深深觉得教育的成败在于老师的热诚及使命感,除了一份薪水,应该让民众把对老师的尊敬找回来!
十年中我到过千所以上的中、小学,对家长、老师及学生演讲,讲题是“新世纪,心教育”把对老师的尊敬找回来!
只要得到学生及家长的尊敬,老师自然会把教育工作视为自己的使命。要用心、用热诚去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所幸,我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及回响。在2000年时,我获得“推广社会教育有功人员”奖,2005年更因此而获得“全球热爱生命奖章”。我不认为我有什么伟大的贡献,而是高兴我的许多理念及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及认同!教育是人类的希望,我们的教育偏重于为企业、科技培育人才,而忽略了教育最终要了解的是人,要服务的也是人,对人、两性、婚姻、亲子、家庭的相关教育,在比重上应该增加。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如宇宙、小如纳米都能知悉,却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忧烦、紧张、压力、快乐等情绪,一个人的外在世界拥有无数光环,如果他的内心世界却孤单黑暗,我想这样的教育只制造出了世界的问题,而非创造了世界的福祉!
看重教育!看重每一个人的价值!不论这个人的特质如何,现在身处何种地位,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2005年的2月,我出版了一本新书,名为《第十一号谈话室》,收集了我辅导过的20个人物的故事,很多人读完了这些故事,都忍不住问我故事中的炫华、进富、小云最后怎么样了,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也觉得这个世界太功利了!我辅导过的人,一定要是有名的企业家、政治人物、影星、艺人或是高阶的科技名人,我的辅导才算成功吗?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需要更多懂得自己需求,满足于自己拥有的快乐的人。我认识许多大企业的负责人和某个领域的权威或专家、名人,我喜欢问他们“您快乐吗?”拥有别人羡慕的头衔、职位,住豪宅,开名车,这些人应该很快乐!而且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特别快乐!但这些人当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感叹地羡慕那些无事一身轻的小人物!在我进行辅导时,我只在乎此时此刻,被辅导的人和我是否同样是放松的、喜悦的,被辅导的人会从我身上得到正向的影响,我也会从被辅导的人的经历中丰富我自己。生命是一个片刻接着一个片刻,这个片刻的喜悦、满足比对下一片刻的期待、焦躁、紧张来得有意义。我希望我和被我辅导过的朋友的内心世界都能丰富如国王,当然,我也要自己及这些朋友们,具有取得成功所必需的技能与知识。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在生命的经历中明白适合自己的位置,充分地享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爱我的家人,是他们让我在各种不同的境遇中无忧无虑。我爱我的工作及每一个孩子,他们让我有机会学习爱与被爱。我爱这个世界,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在此刻,我想起了我去世的父亲,他在我病重的时候,向上天许愿“祈求上天给他的孩子以生命!他将用心培养他的孩子,把一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孩子作为礼物送给这个世界!”以前我总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影响力的人,以实现先父的心愿。但在此刻,我却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放松而愉悦的人!即使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世界将因我的笑容,而有一处温暖、一处光明!我笑,我就是个礼物!
当你展露你的笑容,你将看见世界的美好!你将看见你独特的天才!
看见自己
我们自出生起,即被父母、老师、亲友、社会所期许,希望我们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而我们甚少真正问自己:我们究竟要把自己的生命带到哪里?
礼物(3)
一个人要成长、学习、工作、结婚、生儿育女、功成名就、贡献人类、立功、立德、立言、传名后世,不管我们经历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命旅程的一部分。生命看似有使命、有任务要完成,但深入地了解,我们会发现,生命的旅程本身才是真正的目的。不要在乎自己是否位居高位,握有至高权力,享有不尽财富,开名车、居豪宅。生命中的任何经历,都是个礼物,我们要知道,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就是一种经历,再一种经历而已!
珍惜每一片刻的时光,我们不会有第二次相同的体验!每一片刻都是那么独特及仅有,要享受它的喜悦及幸福!人生中的每一个片刻,都是珍贵及稀有的礼物!
看重自己,发现自己的天才(1)
用两个月的时间,让自己重新经历了生命中曾经经历的一切,自己好像又重活了一次,这种能够预见结果的经历真是特别,这样生命将失去惊喜与期待,且平淡无味,而多少人却努力想预知未来,想让自己过上能够掌握自己未来的人生。多少人曾和我一样期待从不明确的生命旅途中,找到明确的答案。如果,人生像我写书这样以回顾的模式来经历,每件事都是已知的计划中的一部分,那生命的趣味在哪里呢?我们应当享受生命中的未知与不明确,这可是一种美好的体验,珍惜它吧!
《看见自己的天才》这本书是意外写成的,原本我计划可能在三五年后的某个时间,来完成一套帮助现代人从紧张、繁忙的压力中疗愈自己的书,但应台湾宝瓶文化社长兼总编辑朱亚君小姐之邀,在这套自我疗愈系统的图书出版之前,能让读者先了解一下自己,所以,写了这本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