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村政治-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3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34朱英:《辛亥革命前的农会》,载《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35《湘乡县志》,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649页。
36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37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38 1927年1月23日,湘乡县农民协会宣传部印。
39《湘潭县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页。
40 192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农字第9号通告称:“农民协会已经不是一种职业组织,而是以穷苦农民为主干的乡村的政治联盟。因为农民协会,事实上不仅团结了一般农民,包括手工业者、小学教师和小商人,就是一部分脱离大地主影响、而对农会表同情之小地主,也已经联合在农民协会之内。所以农民协会在现时就是乡村中的贫苦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革命的政治联盟、农民政权。这是农村政权的一个正确形式。”
41《衡山县志》附录,岳藏书社1994年版,第718页。
42《长沙县志》,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2页。
43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3l页。
4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8页。
45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l年版,第28页。
46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47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24页。
48参见《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84页。
49遗书为“六四岁身首分离,是奇害奇冤奇诬奇诈,只有向阎王一诉;百余里灵魂归去,愿我妻我子我媳我孙,都要报戴天之仇。”(见《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84页。)
50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21页。
51《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678页。
52《醴陵县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923页。
5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89年版,第125页。
5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89年版,第135页。
5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56赵效民:《中国土地改革史》(1921…1949),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57《湘乡县志》,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650页。
58参见《湖南农民运动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59林虹:《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60《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7页。
61《国民政府县组织法》(1928年9月15日),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88…93页。
62参见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载《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63《修正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1935年7月19日),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文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125页。
64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65按照《湖南各县挨户团章程》规定,湖南省政府以肃清“共匪”保全地方永久安宁为主旨于各县组设挨户团。挨户团分为两种,一为守望,以每正户内住该地之壮年男丁三人抽一五人抽二之方法编组之,但因障碍不能股役者除实贫外应雇人自代。二为常备队,由各守望队选送碗无共党嫌疑疾嗜好并有公正绅民负责担保者编组之,其服役期限为三年,期满后不再被选。(参见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93页。)
66胡庆均:《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载费孝通、吴晗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第133页。
6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121页。
6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页。
69见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0页。
70我们在五县县志和有关档案资料中均没有发现实施《农民协会组织条例》记载。
71《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页。
72《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7页。
7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74《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96页。
75《湘潭县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76《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92页。
77《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96页。
78参见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65、71页。
79《晏阳初全集》第1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46页。
80关于“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区分,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部主任江恒源的解释是: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特设机关,认定一般农民生活需要,以实施种种改善农民生活的方法。乡村建设或乡村改进则是就一个农村或数个农村,划成一个适当的区域,依照理想的能实现的预定的计划,用最完善的最经济的方法技术以化导训练本区以内的一切农民,使全区农民整个生活逐渐改进,由自给自足以达于自治,俾完成农村的整个建设。(参见江恒源:《两个名词的解释》,载《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生活书店1935年版,第1…6页。)
81参见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载《文史资料选辑》第29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页。
82《衡山地方自治讲习所同学录》,见衡山县档案馆档案,1全宗,第11卷。
83《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01页。
84国民政府:《乡镇组织暂行条例》(1941年8月9日颁布),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8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86《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99、534页。
87参见胡次威:《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新县制”》,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0页。
88《湘乡县志》,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612页。
8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
9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9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105页。
92《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62页。
93胡庆均:《两种权力夹缝中的保长》,载《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第135页。
94湘潭的情况更是如此,从1920年至1949年的46任知县或县长中,只有3位是湖南省外人士,其他均为期潭本地或邻近如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地人士。(参见《湘潭县志》,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165页。)
9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0页。
96 '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0页。
97也有李姓老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李姓(山霞李)本来就是以岳村发源地,当时在岳村已有独立的宗族组织和祠堂。但具体的情况,也无法说清。
98《衡山白果周氏六修族谱》,卷2,族纲简章。
99《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100《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
101《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70页。
102千家驹:《中国农村的出路在哪里》,功《中国农村》(1935年),第2卷第1期。
103《湘潭县志》,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649页。
104参见杜虹:《20世纪中国农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105方向新:《农村变迁论——当代中国农村变革与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106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由陈吉元等编写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等著作均引用了这一数据。
107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3、313页。
108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4页。
10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7页。
110参见《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01页。
111郑学檬:《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2页。
112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6页。
113农村复兴委员会编:《陕西省农村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56页。
114参见《湘乡县长田稷拒绝招募兵员呈请书》,载1932年7月30日湖南《大公报》。
115《衡山县志》,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217页。
11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6页。
117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