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

第25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第25章

小说: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关心同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举止高雅、讲究卫生、勤学好问、刻苦认真、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不贪不谋、克己奉公也是对孩子的重要要求。“对孩子的重要要求”内容较多,这里就不一一讲述了。

    (二)对孩子惩罚的方式

    惩罚是孩子违背了要求给予的处罚,是强行孩子按要求做事的一种措施。惩罚孩子的方式分为“体罚”和“心罚”。“体罚”主要是触及孩子的身体;“心罚”主要是触及孩子的心灵。

    1体罚

    体罚主要是触及孩子的身体,如罚站、罚跪、打手、打屁股、打脊背等。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体罚孩子的传统。过去,达官贵人和有教养的家庭都有家规和家法。家规是家庭中的规矩。家法包括两重含义:其一是家长管理家人的一套法度;其二是指家长用来责打家人的用具。在我国,家规一向被看得很重,常和国法相提并论,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说法。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颜之推(530~595),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齐的文学家,字介,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有《颜氏家训》传世,以儒家思想为立身治家之道。所著的、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专著《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二》中就有关于体罚孩子的论述。论述是用文言文写的,现在许多人已经读不懂了。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不说文言文的原文了,只用现代汉语把颜氏的意思说一下。《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二》([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合肥:黄山书社,2002:6~10。)中有一段的意思是: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四、严格要求适当惩罚(3)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并不是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子女因受责骂而不高兴,不忍心使子女因挨打而受皮肉之苦。孩子犯了错误就像人得了病一样,不用汤药针灸救治怎么能行呢?应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父母,难道愿意苛责自己的亲生骨肉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颜之推并不把体罚看成是万能的,他更看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习惯养成的作用。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二》中另一段的意思是:

    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不以为然。对孩子饮食起居、言谈举止,任意放纵,不加管制,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他们就认为这些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了习惯时,才开始加以制止,那就纵使鞭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父母的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孩子的怨恨,直到孩子长大****,最终使其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像天性,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这是很有道理的。俗语说:“教育媳妇要在初来时,教育子女要在婴孩时”,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颜之推的教育理念,包括对孩子实施体罚的观点在我国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已经为许多家庭所接受。现在,不少人不主张对孩子实施体罚,据说在美国还通过了立法禁止打孩子。初做父亲的时候,受传统的影响,我也打过孩子,但打过之后很后悔,心里很难受。这促使我考虑:打孩子是否真的有效?是否有比“打”更好的方法?通过多年的研究,我觉得“冷处理”和“权利剥夺”是两种比“打”更好的方法。

    2冷处理

    冷处理是孩子违背了要求,让孩子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属于心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冷处理就是孩子哭闹时,把他“晾在一边”,别搭理他,让他哭,让他闹,让他哭闹够,直到孩子不哭闹了为止;孩子不哭闹了,冷静了再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他的做法哪些不对,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孩子哭闹是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受了委屈。孩哭闹的时候,家长越管,孩子哭闹得越欢;孩子哭闹得越欢,家长越管;家长越管,孩子哭闹得更欢……如果家长不加克制就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弄到后来,家长和孩子都在气头上,尽管家长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孩子根本就不知道家长在说什么,还以为是自己的哭闹大见成效,引起家长高度关注了呢。有的家长见孩子不但不听教训,反而越说闹得越欢,就狠命地打孩子。常听到家长说:“气死我了,把我都气糊涂了!”我看这倒是一句实话。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家长和孩子都已失去了理智,家长已经从管孩子变成了朝着孩子发泄,孩子也从接受管教变成了一种本能的反抗。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在气头上管孩子,只要不是不立即处理就会发生后果的,就要冷处理。冷处理比气头上处理效果好。

    半大不小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冷处理就是把孩子禁闭起来,让孩子闭门思过。

    为什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取的冷处理方式不一样呢?年龄小的孩子知道的事情少,懂得的道理也少。这种小孩子犯了错误,把他“晾在一边”是让孩子知道他那样做是行不通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听话的习惯。年龄大的孩子知道的事情多了,懂得的道理也多了。这种大孩子犯了错误,把他“禁闭起来”,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冷静地、理性地思考的机会,让孩子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到底有没有错?如果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自己没有错,家长为什么会把自己“禁闭起来”?应该如何对待家长?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四、严格要求适当惩罚(4)

    冷处理对形成孩子良好的性格是很有好处的。如果家长粗暴地对待孩子,孩子将来很可能也脾气暴躁。

    冷处理不单是对孩子的,也是对家长的。冷处理也给了家长一个思考的机会,家长应该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误?孩子是否有道理?孩子犯了错误自己是否也有责任?应该如何对待孩子?

    3权利剥夺

    权利剥夺是当孩子违反了规矩时,剥夺孩子的某些权利,属于“心罚”。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成对存在的,如权利和义务、自由与法制等,都是成对存在的。一个人应该是自由的,自由是每个人应该享受的权利。但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一旦逾越了法制和道德的底线就会被限制、被剥夺,自由的权利就没有了,这就是权利剥夺。譬如,故意重伤了他人,就会被判坐牢,就会失去自由,自由的权利就被剥夺了。使用“权利剥夺”惩罚孩子,可以让孩子明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违反了国法、家规,就必然要受到惩罚。

    使用权利剥夺,可以使孩子能更好地做事。小学生马晓虎上学忘了带画笔,上图画课的时候,不仅挨了老师的批评,而且别的同学画图时他却因为没有画笔不能画,白白地在教室里待了一节课,结果伤心地哭了。其实,马晓虎的妈妈在他刚离家不久整理房间时就发现了他没带图画笔。妈妈发现儿子没带图画笔,心里很着急,想给儿子送去。后来,妈妈觉得儿子这种马马虎虎的毛病总是改不了,该给他一个教训了,于是经过再三斟酌,决定不去送。

    学生上学带好上课使用的东西,是学生上学的规矩。马晓虎上学没有带画笔就是违反了规矩,这使得他不仅不能在课堂上画画,还挨了老师的批评。马晓虎的妈妈所采用的就是“权利剥夺”的惩罚方式——没带画笔,就被剥夺了使用画笔画画的权利。

    (三)对孩子惩罚要适当

    惩罚孩子所体现的既是家长的权威,更是家长的心灵和智慧。“对孩子惩罚要适当”就是批评教育孩子要适度、适时、适地,既不可迁就,又不能鲁莽,要恰到好处。

    1批评教育孩子要适度

    批评教育孩子要适度,包括方式要适度、力度要适度两个方面。

    批评教育孩子的方式要适度是孩子犯了错误要用恰当的方式对待孩子。其原则是:不能动不动就惩罚孩子,能通过说服教育解决的尽量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能用冷处理和权利剥夺解决的尽量用冷处理和权利剥夺,尽量不用或少用体罚;如果孩子犯了性质恶劣的严重错误,该严厉时绝对不能心慈面软。心慈面软是对孩子不负责任,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对孩子心慈面软就是纵容孩子的错误,会使孩子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会越来越严重。等到触犯了法律的时候,想管也轮不到家长了。

    批评教育孩子力度要适度是对孩子要适可而止,不可穷凶极恶、没完没了,不能打头部,不能伤及面容,不能伤筋动骨,不能在气头上打孩子,不能拿孩子发泄,不能动用器械(如棍棒等),等等。批评教育的力度要适度是十分重要的,失度会造成终生悔恨。一位母亲一气之下扇了儿子一记耳光,结果把儿子的眼睛扇成了斜眼,留下了终生残疾。一位父亲经常把儿子往死里打,结果把儿子打疯了。一位父亲把女儿打得离家出走,结果女儿被坏人*后杀害了。力度失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太多了,家长们务必注意,万万不可大意。

第四章 好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四、严格要求适当惩罚(5)

    我还想特别提醒,把孩子禁闭起来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把孩子关在屋子里要有人监护。这样,一来防止孩子发生意外;二来不能让孩子长期处在孤独的环境之中,以免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这里所说的“要有人监护”,不是说家长和孩子关在一间屋子里监视孩子,是说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譬如,把门留一道缝,过一段时间看看孩子,等等。

    2批评教育孩子要适时

    批评教育孩子要适时是批评教育孩子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这包括两层意思:第一,要从小开始;第二,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1)批评教育要从小开始

    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管了也没用。管孩子从小管起是十分重要的。在2500多

    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像天性,习惯了也就成自然了”。管孩子从小管起就是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天性”。孔子从小管孩子的思想,已被现代科学证实是正确的。

    2)批评教育孩子要选择恰当的时间

    第一,吃饭时不要批评教育孩子。因为吃饭时批评教育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得胃病。所以,只要不是非得批评教育不可的,吃饭时就不要批评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要让孩子吃好饭再说。

    第二,睡觉前不要批评教育孩子。因为这时批评教育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第三,当着众人不要批评教育孩子。因为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在家里批评教育孩子,最好也是一位家长面对一个孩子,而不要父母等一齐出动。只有一位家长面对一个孩子有以下几点好处:

    其一,可以使孩子集中精力听家长的意见。人多了,七嘴八舌,常常意见不一,使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甚至钻家长的空子。

    其二,可以打消有人出面保护他的念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