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第一单元 哈佛经理职业素质 >

第14章

第一单元 哈佛经理职业素质-第14章

小说: 第一单元 哈佛经理职业素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防卫机构能够缓和这种情绪,就像某些药物虽然不能真正治愈疾病,但却能减轻症状。例如,对花粉热过敏的患者来说,在未做花粉检验及注射过敏症药物以前,先给他一点抗组织胺剂,可以消除患者打喷嚏、发痒及流泪不止的痛苦。这种暂时减轻症状的方法,能使患者舒适一点,直到做根本的治疗,并发生效用为止。同样地,防卫机构也能暂时帮助我们消除焦虑,直到我们采用较实际的方式,解决个人问题为止。 

 

2。防卫机构使个人有实验新角色的机会,因此可以教导我们新的适应方式 

 

在我们因为错误的理由(如反向作用),或误解别人(如投射作用)而对于事实认识不清时,则对我们的行为及反应方式,提供了一个机会——从错误中学习并改正错误。例如:我们可能判断别人是阴险、狡猾、善耍手段,但后来发现这些都是不实的诈传,或夸大的描述,甚至是自己偏误的见解所致,则此时我们能够学习改正这种错误的判断。开始时,虽是自我防卫,但可能由此而改变个人的顺应方式。 

 

3。合理化作用可使我们未来的行为合乎理性 

 

当我们“正当”的理由,来满足自己,可能是一种似是而非或以偏概全的错误推理。但也因为寻找这种理由的过程,使我们能够仔细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关系,假如后者发生的话,则目前合理化作用的防卫机构,可能成为未来理性思考的基础。 

 

□ 自我防御的缺陷 

 

上面的陈述,好像防御机构是有益无害的,其实不然,事实上使用防御机构异于放弃个体的自主权与成长的机会,因为它具有下列的缺点: 

 

1治标而不治本 

 

利用防卫机构不可能达到目标,驱动力还是存在。行为的结果,也不能完全消除紧张与焦虑。 

 

2它使个体逃避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甚至制造出新问题 

 

像压抑、投射、替代、疾病的适应等,只是将问题“化装”转移成另一种形式而已,个体其实继续停留在不适状态中。 

 

3它是不切实际的虚有招式 

 

防卫机构所提供的盔甲,使人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撤退下来,而无法积极发挥自我潜能。 

 

4不能使个人学习较成熟的行为方式只有以真诚一致的态度去体验生命,才能提高自尊与自我价值感。防卫机构是“幽晦暗淡”的轨道,无法显示人性中的闪光和成熟面。 

 

□ 如何减低防御 

 


杰克·吉伯博士花了八年的时间 ,发现六种对立行为会减低防卫性行为,他称之为支持性行为。这六种行为是: 

 

1。描述对外在事件及内在感受以客观的口气正确地描述出来,不带有评价、控诉的味道。 

 

2。问题导向 双方愿意互相分享、讨论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以自己的地位、身份、语言、态度及身体行为来控制别人的想法。没有人喜欢被摆布,控制的行为很容易引防卫,问题导向则会使气氛协调、融洽。 

 

3。自发是一种真诚的态度,把自己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没有特意考虑修饰,故意想要得到好的反应,当别人运用谋略算计你、操纵你,会使你在察觉之后引起防卫,而真诚相待则可使彼此信任不再防卫。 

 

4。同情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与对方产生共鸣性的了解,向对方表达了解并接受其感受,使对方感觉到被关心与尊重。对人最严酷的罪刑不是讨厌他,而是不理他、冷淡他,所以情绪漠然会使对方自我防卫。 

 

5。平等 

 

能肯定别人的优点,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愿意平等地看待对方,则对方会有安全感,否则面对优越感极高、认为自己是很好的人,会使对方备受威胁而引起辩护、反击或防卫。 

 

6。协商 

 

当我们表现出协商的态度时,即是原意开放自己,接受新的信息与想法,当一个人武断地极力表现自己的意见,通常是有兴趣赢得争辩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面对这种没有回旋余地的处境时,当然会保护自己,出现防卫行为。防御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当甲的自我概念受威胁而采取防卫行为后,也会影响到乙开始防卫起来,从而引起恶性循环。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即甲以支持性行为对乙,乙也会受影响以支持性行为回应,又更促使甲的支持性行为产生,成为良性循环。 

 

哈佛头脑体操 

 

消除防卫:跟潜意识密谈 

 

1。程序 

 

(1)概念说明与活动说明; 

 

(2)跟潜意识密谈。 

 

①两人一组,就海报上所列,举出自己常用的防卫方式;(先填写资料之二) 

 

②讨论自己常用的防卫机构对自己的影响。 

 

(3)团体总结。 

 

①检查成员是否正确了解心理防卫机构的内涵; 

 

②以成员所举的实例,引导其察觉心理防卫在沟通中的障碍; 

 

引导成员思考如何去除防卫,并提示成员在“自我挑战”的单元,学习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2。活动器材 

 

(1)海报纸纸若干。 

 

(2)防卫机构名称与例子的卡片纸(训练员事先制作)。 

 

3注意事项 

 

(1)人数多少调整“寻找失散家人”活动的卡片纸数。 

 

(2)活动进行前,请成员先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 

 

4。资料 

 

[之一] 各种心理防卫的摘述 

 

'之二' 我常用的防卫机构 

 

例一:  

 

… 

 

隐藏的内在情绪: 

 

… 

 

防卫方式: 

 

… 

 

例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藏的内在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卫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握情绪心理 

 

□ 理念与情绪 

 

根据理性情绪治疗法的理论,情绪是源于个体的想法、态度、价值。引起个体种种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看法或其自我对话(Self Talk)。Ellis的“A—B—C”理论对此做了深入的阐述,同时也是理念情绪治疗的核心论点。Ellis认为引起情绪结束(Emotional Consequence;C)的并非事件本身(Activating Event;A),而是个体对此事件的想法(Belief Systen;B)。换句话说,焦虑、沮丧、敌意等情绪结果(C)的产生,并不是由所发生的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由想法(B)所产生的。例如:一个人被解雇时,很沮丧,他或许会认为是“解雇”这件事使他郁郁寡欢,但事实上是他对“解雇”这件事的解释使他沮丧,他可能告诉自己:“被解雇实在太没面子了,万一找不到工作,熟人问起来岂不是丢 

 

人现眼!”就是这些想法引起了他的情绪 。 

 

因此,Ellis认为人的情绪在本质上是一种态度与认知的过程。所以,一个人的情绪不但源自于个人的哲学信念,且会因为不改变这些观念而使情绪持续下去。所以我们可以经由改变我们的想法,来改变与控制情绪:换句话说,即是借着修正我们的想法、内在自我语言,即可减少自我贬损的负性情绪,并消除情绪困扰。由此可知,只要人能控制自己的想法,他就能使自己过着满足、自我实现的生活,甚至在任何一种情境中都能平和快乐。 

 

□ 常见的非理性想法 

 

非理性想法与心理健康的确息息相关,所以去除非理性想法实为维持心理健康之道,也唯有合理的思考,才能导致理性和谐的生活。 

 

1什么是非理性想法 

 

Ellis提出强烈地影响人们生活的十一个非理性想法: 

 

(1)一个人应该被他周围的每一个人所喜欢和称赞;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都有成就,这样才有价值;  

(3)有些人是败坏的、邪恶的,所以应该受到责骂与惩罚; 

 

(4)当事情未如己意时,那是很可怕的灾祸; 

 

(5)不幸福、不快乐是外界环境的造成,个人是无法控制的; 

 

(6)我们必须离开危险、可怕的事情,而且必须时时刻刻忧虑其危险性和可怕性; 

 

(7)逃避困难与责任比面对困难与责任容易; 

 

(8)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9)过去的经验与事件,决定和影响目前的行为,而且其影响是永不消失的; 

 

(10)一个人应该为别人的难题与困扰而紧张、烦恼; 

 

(11)每一个问题都仅有一个正确完善的解答,我们必须找到它,不然将是莫大的灾祸。 

 

2。非理性想法的演变 

 

以上的不合理想法,可以归纳出十一个错误的公式,以做为我们探索非理性想法的线索,前者为合理的情况,后者为所演变的错误公式: 

 

(1)我喜欢如此→我应该如此。 

 

(2)我表现好→我不好。 

 

(3)有时候→经常。 

 

(4)可惜→不值得可惜。 

 

(5)好像是这样→确实是如此。 

 

(6)也许→应该。 

 

(7)很难→我有想法→这种想法。 

 

(8)许多人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必定是正确的。 

 

(9)到目前为止如此→必然永远如此。 

 

(10)我烦恼→不该由我烦恼。 

 

(11)有些→也许有些。 

 

根据情理来分析内涵,情绪困扰常是将“想要”、“希望”变成“一定”、“必须”所造成的。一个情绪出现使人常相信他必须要拥有某事物,而不只是想要或喜欢它而己,因此常将这种情况。要求应用于各方面的生活上,尤其是关于成就和获得别人赞赏方面。当个体不能达到他的目的时,就容易产生焦虑、羞愧、沮丧等自我贬损的感觉:当个体将这“要求”应用在他人身上,要求别人“应该”如何时,若他人不能符合其意,则往往落入生气、敌意、不满的情绪中,而引起人际困难。 

 

□ 理性思考的内涵 

 

“思考”是一种对情境冷静、有组织的知觉,个体能客观地比较在此情境中的各个 

 

元素,并且由比较区分的过程中得到一个结论。 

 

1理性思考的准则 

 

所谓的“理性思考”是指能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理性、逻辑、客观的思考方式。Maultsby 

 

曾在一九七五年提出理性思考的五个标准,他认为若能遵守以下五个准则中的三项,就属理性的思考: 

 

(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能保护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