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纪录片精选 >

第6章

纪录片精选-第6章

小说: 纪录片精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7年),《真理标准大讨论》(1998年)《第二次生命》(合作)、《眼球丢失的背后》、《硝烟中霸权》(合作)、《战火中的中国记者》(合作)、《营救〃盛鲁号〃》(合作)(1999年)《目击UFO》(合作)《鱼死之谜》《羊泉村记忆》(合作)(200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找楼兰王国》
导演:杜培华

一个偶然机遇引发了一次4年之久的、伴随着文史考察的电视拍摄。走进1500年前吞噬了楼兰王国的那个大沙漠,寻找《山海经》神话的真实依据。为什么原始欧洲人种的部族在这个沙漠里建造了辉煌的太阳纹墓地?为什么每座废弃的古城都埋藏着不同语言的古代写卷?楼兰人的船桨将告之远古人类的奇遇;关于楼兰王国的新线索将振奋人们对史前文化的再认识。这是一次对楼兰王国最全面的文化拍摄活动。自19世纪末欧洲探险家在中国西部发现楼兰王国的大批遗迹至今,已经整整100年了。这部一共8集,每集26分钟的纪录片,第一次揭示了楼兰同上古时代几桩重大历史事件的神秘往来。

杜培华,女,北京电视台对外部纪录片工作室编导。1954年 8月生于山东青岛。1973年9月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读书。 
1976年10月──1983年: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 著13万字散文集《拉萨踏古》。1983年4月,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开辟并主持《世界文化之谜》等专栏节目。1983年底──1997年,入北京电视台国际部任编导。
著22万字小说集《日夜敲门者》,戏剧评论《再扣永恒之门》。纪录片包括:《京剧艺术的光环》;《留在人间》,获北京广播电视局第一奖;《清晨六点半》,获中国广电部新闻一等奖;《直观北京人》、《第一个故事》,获北京电视台优秀节目奖;《丽江故事》,获第五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及最佳编导、最佳摄影、最佳录音、最佳解说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找都仁扎那》 
导演:苏敏

《寻找都仁扎那》通过寻找古代摔跤英雄都仁扎那的故乡,把蒙古草原的习俗、文化与人物形象结合起来,揭示了一个民族性格的生成历程。都仁扎那是一位传说中的英雄,一位英勇的博克摔跤手。本片定位于〃寻找〃这样一个过程,随着寻找而逐步展示都仁扎那的人格与性格,他的家乡、他的故事、他穿过的靴子以及他的后代,在人们的叙说中一点点丰满起来,但他本人的真实历史却一直作为一个疑案没有揭开。辽阔的草原、1024个博克摔跤的那达慕、彩条缤纷的章嘎,都在叙述一个民族的性格生成都仁扎那正是这个民族的代表。《寻找都仁扎那》画面精美,解说参与了电视片的结构,推动情节发展,具有很高的文化含蕴与艺术价值。
  

《沙与海》
导演:康健宁,高国栋

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圆。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编导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全片冷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识的家庭放在了一起进行了考察。

康健宁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4年
职务:宁夏电视台国际部主任
个人简历:
1976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体操和运动生理学专业;
1984年,从宁夏大学调至宁夏电视台对外部工作。
主要作品:
1992年,电视纪录片《沙与海》获〃星光杯〃特别奖,在片中任编导。

高国栋,辽宁电视台高级记者。辽宁海城人,中共党员。1991年起编导拍摄的电视纪录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其中纪录片《沙与海》,在第28届亚广联大会上获〃亚广联电视奖大奖〃,纪录片《辽河》在第1届亚洲电视节上获〃亚洲未来奖〃,《两个孤儿的故事》在第2届亚洲电视节上获〃纪录片大奖〃;《怒族一家人》在第3届亚洲电视节上获提名奖,《人·鬼·人》在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上获社会人文类大奖〃金熊猫奖〃。1994年获第2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1995年获中国百家新闻工作者称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评为高级记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兴坊》
导演:江宁

〃德兴坊〃是上海一条建于1929年的老式石库门弄堂,居住着291户人家。在这291户人家中,有居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也有的是新住户,然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共同的矛盾住房紧张,由此而生出许多事事非非。本片十分客观地跟踪拍摄了三户人家,捕捉了这条弄堂中的一些生活琐事,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存状态,从中透视出中国的习俗、道德、伦理,全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该片拍摄于1991年夏天,成片于1992年9月。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几位活生生的人物,而且客观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都市居民住房困顿的历史病痛,这一时期正是一个临界点,因而成为上海城市生活的历史档案。本片获第四届上海电视节观众最喜爱纪录片提名;第四届上海电视节记者奖;第四届上海电视节观众最喜欢的纪录片奖;入选1999年意大利波波利电影节中国纪录片回顾展。

江宁,1972年江西电视台新闻记者。1985年南京电视台专题部编导。1989年上海电视台国际部编导。1996年上海电视台海外中心《纪录上海》栏目制片人。1998年上海电视台海外中心《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制片人。
主要作品:
1992年 《德兴坊》
1993年 《上海滩最后的三轮车》,获一九九四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二等奖。
1994年 《三峡,三峡》八集系列纪录片。其中一集《家园》获第五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1996年 《为了五十六个民族娃娃》,获中国电视彩虹奖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的山神》  
导演:孙曾田   

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人,大多数已经永远地结束了狩猎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点。而鄂伦春人孟金福,则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信奉火神、月神,万物皆神,尤其是信奉山神,相信是山神给了他猎物和住所。孟金福在很多树上雕刻了山神的摸样,对他膜拜。偶尔有筏木者将这样的树砍掉,会让他和同他一样信奉山神的人难过很久。本片忠实记录了这些鄂伦春人的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尤其是他们制作桦皮船的工艺,但是随着这些老鄂伦春人的逝去,古老的传统就渐渐遗失了。

孙曾田  1958年5月5 日生。1965年入小学。1976年中学毕业,下乡知青三年。1979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专业。1983年毕业,中国中央电视台任摄影导演至今。创作电视节目近百部(集)。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纪录片学会理事。国际纪录片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 
1991年《生命的风景吴冠中传》传记片 导演、摄影 
1992年《最后的山神》纪录片 导演、摄影 
1993年获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ABU)大奖,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国际奖项;1995年获第九届〃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影节特别纪录片奖;1998年参展意大利〃波波利影视节〃。 
1995年《黄河一日》30集系列纪录片 总导演 
1997年《神鹿呀,我们的神鹿》电影纪录片 导演、摄影 
1997年获十一届〃帕尔努〃传记片电影节评委会奖;1998年获德国柏林人类学电影节评委会奖;1998年获第七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评委会特别奖;1998年获国际纪录片协会〃劳伦斯〃提名奖;1998年获中国纪录片学会长片一等奖;1998年参展(芬兰)北欧人类学电影节;德国哥廷根电影节;法国人类学电影节。 
1998年《祖屋》导演 
2001年获第34届美国国际影视界〃荧屏奖〃二等奖 
2000年《家住荷花淀》纪录片 导演、摄影 
2001年《点击黄河》大型文化系列片 总导演


《远离的愿望》 
导演:申晓力

一九九二年历时一年编拍的作品《远离的愿望》(人与自然主题)同时在挪威国际电影节与意大利国际电影节获奖。在挪威特罗姆索电影节获得最高荣誉奖。在意大利桑迪欧国际电影节获特别奖。获奖的评语是:〃影片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传达了一个中国自然保护区摄人心魄的美丽。〃该片以联合国设定的重点保护区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背景,跟踪了一位摄影师寻找父亲的经过,通过诗意的空间想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无限亲情。

申晓力,北京广播学院电视摄影系毕业,1984年进入吉林电视台,现供职于深圳电视台纪录片室。2000年被评为高级编辑,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作品:1991年《家在向海》获意大利国际电影节三项大奖。1993年《远离的愿望》获挪威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98年《鹤年》获国家政府彩虹一等奖。1998年《一个新城市的诞生》使深圳市获得世界建筑协会颁发的UIA阿伯克隆比爵士奖。1999年编导摄制了中国第一部高清晰度电视片《深圳二十四小时》。2000年《鸟人》获布达佩斯国际电影节两项大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