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转识成智,但是他的智慧,就是定慧有力量,能伏住烦恼习气,也能够做到像佛菩萨一样,对待一切众生真诚、慈悲他不会变,这我们讲什么?他是相似位,很像佛菩萨,但是他还是用的妄心,只是定慧功夫得力。
我们在一生当中,真正做到转识成智不容易,太难了。换句话说,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不是末法时期人能办得到的!我们可以做得到的,功夫得力,定慧等运,能够把妄心伏住,不起烦恼。在一切境缘当中,能够随顺经论教诲,不管什么样的逆境、恶人,依然能够用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慈悲来对待,可以把自己提升到相似位,这好。功夫提升到相似位,这是伏烦恼,没有断烦恼,断烦恼就转过来了。没转得过来,念佛往生生方便有余土,不是凡圣同居土,这是我们在一生当中只要自己肯干,能办得到。真正转识成智是不容易,但是也不能说办不到,各人根性不相同,缘分不相同。
总而言之一句话,修行在顺逆境界里头磨炼,历事练心,《华严》是最好的指导原则。顺境里面不生贪恋,这比什么都重要,逆境里面不生瞋恚,特别是人事环境,先在这地方用功夫。所以会用功的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好缘,你不从这上历练,你怎么能成就?所以明白人、会用功的人,肯定你这一生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对你好的人、帮助你的人,对你有恩;对你不好的人、害你的人也有恩,有什么恩?没有他的逆境,怎么能够晓得你自己功夫在提升。等於说他来考试,你的烦恼会不会现前?最恶劣的方式来对你,看你生不生烦恼?果然在这里不生烦恼,你不感谢他吗?
你们想想,这大家《金刚经》都念过,《金刚经》里面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忍辱仙人感激歌利王,没有一点怨恨心,为什么感激他?因为歌利王这样一个举动,忍辱仙人才真正明了,忍辱波罗蜜圆满了。等於我们念书,这是考试!逆境是考试,每次很顺利的通过,你就提升一级。修行人对於这些最恶劣的人常存报恩心,忍辱仙人对歌利王,当时就发愿了,将来我成佛,第一个来度你。释迦牟尼佛就是那个时候的忍辱仙人,憍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佛说话兑现了,不打妄语,成佛头一个度憍陈如。憍陈如确确实实在释迦会上第一个证阿罗汉果,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你这一生当中,真的你有福,没有一个对立的,没有一个冤家,没有一个对头,你说这人多幸福,这人人生多美满。功夫是从自己内心里头做,我们绝对不能说是消除外面别人跟我对立,这做不到,佛也做不到。要消除我自己内心的对立,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换句话说,像忍辱仙人,歌利王杀害他,他决定不会去杀害歌利王,这是最严重的!小的,别人侮辱我,我决不会侮辱他,别人毁谤我,我决不会去毁谤他,这小事!这些地方修什么?修忍辱波罗蜜。这忍辱里面有布施,布施什么?法布施。布施什么?布施忍辱。对方总有一天他会觉悟:我用种种恶的念头、恶的手段对付某人,某人一点怨恨都没有,而且我有苦难的时候,他还来帮助。总有一天他良心会发现,这布施忍辱波罗蜜。所以这忍辱里头具足布施、持戒、精进、禅定、般若,要是文殊菩萨十波罗蜜,方便、愿、力、智统统具足。应当学,不能不学。所以没有一个众生不是我的恩人。
我们回向偈子里面天天念「上报四重恩」,什么是四重恩?天天念,念了怎么样?不知道!四重恩里头第一个是父母恩,自己修得好才能报父母恩。第二个是三宝恩。三宝是老师,我们觉悟过来、明白过来了,三宝教的。如果我们没有接触过三宝,别人要是欺负我、侮辱我,决定反抗,决定报复,肯定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想法作法错误的,为什么?报复造成生生世世冤冤相报,彼此双方都痛苦,绝对不能解决问题。忍辱能解决问题,自己要修得让对方觉悟,让对方真正回头,自己度了也度了别人。这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所以三宝对我有恩。第三个在从前是国主恩,现在是国家恩。国家强盛,国土平安,我们才能过安定的生活。第四个众生恩。我们每天吃这一碗饭,这碗饭多少人辛辛苦苦为我服务的成就,我们穿这一身衣服,衣服从哪里来的?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切所需的,多少人辛苦?一切众生提出来的供养,我们今天接受,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修学的成就,回报给一切众生。现在这社会人也常常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话是正确的,这就说明一切众生有恩於我。我自己尽心尽力在我这行业上,在我这工作上做到尽善尽美,尽自己的心力,报众生恩。
每天念这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你要晓得拿什么来报恩。这四重恩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拿什么去报?我们今天在学佛,像不像佛?果然有几分像佛,这就有一点功德,得用这功德报恩,不像不行。怎么样学得像?这我们在讲席里常说,一定要放弃自己的成见,放弃自己的想法、作法,随顺佛陀教诲。佛菩萨在经教里头教我们怎么做,我们依教奉行,这样就对了。这是说要是就德来立名。「若随机立名,等众生界」。随顺众生的机宜,众生的根机不相同,这是什么?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是随机而立的,经上又常说「无量为一,一为无量」,那个一是就德而立的。
下面清凉大师又说,「虽复多种,皆为随宜,生善、灭恶、见理,而立」,这是把立名几个原则说出来了,这可以说是最高的原则,我们在这里要学。所立的一些名,一定要想到生善、灭恶、见理,见什么?明理。我们这小道场,有两个大厅,原来的教堂现在我们建立教室,教室当中也有一个大厅。我们大型的厅堂有三个,教室有十个,宿舍也有不少,怎么命名?这教堂我们念念不忘老师护法,这是什么?知恩报恩,饮水思源。大教堂我们命名嘉南堂,你们在这里看到,我们教堂的上方,一面是章嘉大师的德相,一面是李炳南老居士的德相,嘉是章嘉,南是李炳南老居士,这个堂嘉南堂。
现在我们这斋堂,我们纪念韩瑛居士,这是我们的护法,护持我们三十年,没有这三十年的护持,我们怎么会有成就?不可能有成就。所以这堂纪念她的,韩瑛堂。新建的教室当中,这一个堂口,我们纪念老师、护法,方东美先生,李木源居士,我们那一个堂口,东源堂,方东美先生,李木源居士。靠马路边上,我们这三个寮房,我们用觉正净,觉路、正路、净路,我们那个小牌子都钉上去了。还有不少的寮房还没有起名字,你们同学们去想想,记住这原则:生善、灭恶、见理。我们将来这教室,每一间教室,你们也都想个名字来给我看看,我让你们来命名,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不要用第一教室、第二教室,不要用这个,让大家看到名号他就有受用。
末后这两句大师讲得很好,「海印顿现,不应生著」。就是说对於这名号,不要生分别执著,不要生这念头。看到之后要把自己的修德提起来,会常常忘记,到处能看到的时候,能提醒自己,这个重要!你们自己多想想,这几天教室应该再一个星期可以交屋,可以交给我们使用了。看看大家,想想看用什么名字来给它命名。前面的介绍就说到此地。
现在我们看看下面,这科判是分段落,也应当读一读。「文中分四」,经文里面分四个段落。第一个「娑婆之内,自有百亿」。百亿不是数字,是代表圆满,一个也没有漏,取这意思,统统都包括到了,娑婆世界;娑婆是三千大千世界。第二段「娑婆邻近,即百亿之外」。这百亿如果说娑婆世界里面有一百亿个星球,也能讲得通。这大千世界确确实实,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现在天文学家发现的银河系,这银河系在佛经里头是一个单位世界。我们知道这样一千个单位世界,组合起来叫一个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又集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组合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这是一尊佛的教化区,他的教区。如果这样算起来,可能不止一百亿,所以百亿我们体会它圆满,一个不漏,这意思就好,不把它看作数目字。
佛经里面讲三千大千世界,是因为它的组成有小千、有中千、有大千。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大千世界,不是说宇宙之间这样的大千世界只有三千个,那你又完全解错了。我过去看到一些学者们,他们的著作里头讲,佛家讲这宇宙是三千大千世界,这意思错会了。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一个大千世界,宇宙当中像这样的大千世界有多少?无量无边,哪里只三千个。我们在华藏世界上看到就不止三千,所以是世界微尘数,真的是不可思议。邻近娑婆世界的四周,这是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之外的世界,这是讲邻近的。
第三「类通一切,谓尽十方」。类是举例,像这一类,再扩大那就是遍法界虚空界,这讲到十方。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亦复如是,这如是怎么讲?就是名号。诸佛菩萨在那个地方示现,所用的名号。最后一段「释差别所由」,解释为什么名号差别这么大,这是什么缘故?这地方的答覆很好,「由随物故」。这物是众生,由随顺众生,所以建立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完全是看众生的需要。众生的需要,他是有时节因缘的。我在前面举的例子,诸位要常常想到,就我们一个人来说,这一个众生,我们随著年龄不相同,需要不一样。幼儿的时候,他需要的是玩具,其他的他都不懂;稍微长大一点,上小学了,他需要的是小学教育;到他念中学的时候,小学那个他不需要了,现在需要中学的。所以随著年龄,随著自己生活环境,各个阶段的需要不一样。佛菩萨要随顺一切众生,每个众生,他的需要时时刻刻在产生变化。
生病的时候需要良药。最近我们知道这世界上许多地方SARS的传染病,中国人讲瘟疫,需要什么?需要良药,需要懂得防止的知识,如何预防。这是说明,我们往下看名号很多很多,这是四个大段,现在是第一个大段里面讲娑婆之内的。这一段里头又分三个小段,第一个是「四洲」,第一小段;第二小段,「四洲之邻十界」:第三段「总结娑婆」。我们现在看经文:
【诸佛子,如来於此四天下中,或名一切义成,或名圆满月,或名师子吼,或名释迦牟尼,或名第七仙,或名毗卢遮那,或名瞿昙氏,或名大沙门,或名最胜,或名导师。】
这随便一说十个名字。
【如是等其数十千。】
『十千』也不是数字,全都是表法,表多。如果是数字,十千这是一万,不算多。佛在《万佛名经》里面不就讲了十千吗?它有一万二千多,十二千。
【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这后面娑婆之内经文就有十段。第一段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为我们介绍,往后就不说了。你懂得个这道理,顾名思义,你看这个名号就应该懂得它的意思。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带著我们来学习,可以说他给我们做导读。
「举四洲者,昔云意取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