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诸佛如来是一念觉,我们一念不觉,差别就在此地。他能保持一念觉,我们一念,立刻就堕到不觉,什么不觉?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那个时候是觉。
在觉的状况之下,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没起心动念,那叫根本智,根本智是无知。什么叫根本智又无知?根本智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无知是什么?你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换句话说,你起心动念的知,他没有,你分别的知没有、执著的知没有。无知是没有这个知,不是不清楚不明白,看得清楚、听得的明白,没有起心动念。这个知跟无知意思一定要清楚、要明白,你就不会疑惑了。换句话说,般若之知,根本智,是一切通达明了。而且怎么样?过去未来、此界他方都明白了。前面说过在这种状况之下,空间没有远近,时间没有先后,所以彻始彻终,这是性体、这是性德法尔如是,这是我们自己本来面目。佛有,菩萨有,你有,我也有,他也有,平等平等,所谓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没有两样,两样就在起心动念。
凡夫起心动念,什么时候起心动念?现在。不是过去,不是什么无量劫前,不是,哪来的无量劫,就是现在一念。现在一念为什么起心动念?为什么分别执著?这叫什么?不老实,还要批评张三、批评李四,其实张三没有过失,李四也没有过失,谁的过失?自己烦恼在作祟。岂不闻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一切物质环境、一切人事环境里头没有过失。我去分别他,我有过失;他分别我,我不分别他,他有过失,我没有过失。这是怎么回事情?这就是佛跟凡夫,凡夫批评佛菩萨,佛菩萨没有分别凡夫,这叫凡圣差别。
无差别当中,不得已勉强说个差别,让你什么?让你觉悟,目的在此地。说个差别已经错了,但是这个错是不得已,这个错可以帮助你觉悟,但是你不能执著言说,不能执著名相,希望你从这个现象里面豁然悟入诸法实相,那就叫妙慧。这些理事、境界,《华严经》处处都说,会会都讲。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断重复薰修。我们真正是烦恼习气深重,听一遍、听十遍、听百遍,回不了头;听千遍、听万遍,还是回不了头。总得要听几万遍,这个印象深,印象深了不知不觉会回头。所以古人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在教学里头是非常巧妙的方法,不断让你薰修。你不觉悟、不回头,没有关系,那是什么?薰习不够,要不断的薰习。
我们千万不要疏忽古人传授给我们这种方法,这一部经学个几遍够了,你没开悟。我过去跟李老师学经教,我们同学二十多个人。我劝大家,我们这部经学会了,学会了是要上台去练讲,去讲经,要讲多少遍?讲十遍。十遍够不够?不够!但是再说多遍,他就不耐烦了,只好跟他说十遍,十遍,想想还勉强能做得到。十遍的薰修是什么?你对於这个经的大意能记住,没契入。要契入怎么样?真的,百遍、千遍。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要想契入这部经的境界,你能把这部经从头到尾讲一千遍,我也像夏莲居老居士一样,保证你开悟。你能够专心在一部经上,锲而不舍,一遍一遍的讲,能把这部经讲一千遍,你肯这样做,你是菩萨示现以身作则,做个榜样给大家看,给现在人看、给后世人看;我一生就讲一部经,专讲一部《阿弥陀经》。这经不长,简单的讲,一天讲两个小时,三天就讲圆满,五天讲圆满,七天讲圆满,两个星期讲圆满,一个月讲圆满,都可以。你只学到一个月,不要再太长了,一个月就很不错了。
到处讲,自己不要道场、不要家、不要庙,哪里请就到哪里去讲。你许个愿,我把《弥陀经》讲一千遍,不难。几个同学邀你讲,在他家里讲,讲三天,一天两个钟点讲三天。张家讲完之后到李家去讲,李家讲完之后到王家去讲,他要叫你讲的详细一点,你就五天、七天,简单一点三天,可长可短,可浅可深。所以无论在家、出家人请你,统统去讲。
读《弥陀经》,读弥陀经注解,弥陀经注解也要一门深入,为什么?你看很多人讲法,人家讲法不一样就会把你搞乱,熟一家之言。《弥陀经》古注里面有三种权威注解,这是净宗大德都公认的,第一个是莲池大师的《疏钞》,第二个是幽溪法师的《圆中钞》,第三个是蕅益大师的《要解》。这三本书是《弥陀经》权威的注解,我们依靠它就行了。学讲,这个注解里面你去读,你能懂的你讲,不懂的不讲,没有过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过失在哪里?强不知以为知,那就出了麻烦了,就把经讲错了。
中国地方大,一个县去讲一遍,你讲一辈子讲到死,中国各个县市还没讲完,你得要长寿。能活两百岁,差不多中国每个县市你都会去讲一遍,好事!听众,三个、五个不少,十个、八个不少,几百、几千个不多,得大自在。绝不计较听众多少,绝不计较时间长短,一切随缘,一部经。别人找你讲其他的经,其他的经我不会,你们找另外法师。你能一生这样做,你就是祖师的典型。
我给同学们说,我在年轻早年时确实发了这个愿,一生讲《弥陀经》。我没有遇到殊胜的缘,实在讲,在那个时候虽然知道一门深入,我认识不够深,所以别人请我讲这个,请我讲那个,我统统都答应了。这一生讲了几十种经论,不能给现前后世人做一个最好的榜样,我没做到,这就是我涉猎的范围太广了。涉猎的广,於自於他实在讲弊多利少。怎么说弊多利少?如果我一门深入,那我这五十多年的功力,诸位想想,《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我很可能证得。不是在功夫成片,是能够提升到一心不乱。功夫上乘的提升到理一心不乱,那还得了!这个利太大太大了。不过我这一生无论讲什么经论,都是引导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我才能得这一点利益。如果方向是多方面的,目标也是多方面的,那就完了,那这一生什么成就都没有。这是李老师教导的,我在他那里学的。我在台中十年听他讲大大小小的经,我听了三十多部,他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讲《金刚》、讲《楞严》,都是导归极乐,劝人求生净土。
今天我们在《华严》里面,真的把境界大幅度的向上提升了,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总明自有,非是他法」。所以要知道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到有一些冤亲债主,俗话讲冤家对头,冤家对头是怎么来的?是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含藏不善种子起现行,还是总明自有,非是他法。你要能懂得这一点,这些冤家对头也很可爱,你对他不会有一点怨恨心。他对我有怨恨,我对他没有怨恨,为什么?我明白了,他还没觉悟,他如果觉悟一定是跟我一样哈哈大笑。宇宙之间,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是自己,善缘是自己善心所变现的,恶缘是自己恶心所变现的。这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你契入这个境界,了解事实真相,你才会礼敬,你才会赞叹。
凡夫在一生当中,他的思想、作为有善有恶,纯善找不到,纯恶也找不到,决定是善恶混杂。善恶混杂,我们赞善不赞恶,也就是看到别人所做不如法的,一字不提,别人所做的好事,赞叹。这是修养自己的德行,感化众生。时间长了,对方常常听到,你看我都是骂他、都是批评他,他在背后赞叹我。开头还没有什么,时间久了,我会生惭愧心,你看我天天是骂他、批评他,他是常常赞叹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的,他不是假的。我的心就会软了,感到内疚、惭愧。有勇气的,我要到他面前来道歉,那是什么?那是有勇气的。没有勇气的,回避,不好意思见他,感觉得对不起他。只要真诚,古人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心能感化一切,没有不能感化的。不能感化,他没有回头,我的功夫不到,不能怪他,怪自己,自己真诚清净平等慈悲的功夫不到,没有能把他感化,还要加功用行。这八个字我们要记住,「总明自有,非是他法」。
这下面「从初自信如是十色世界」,这是物质环境。「十智如来」,人事环境。「十首菩萨」,这人事环境。「总是自己果行法性大智万行遍周,以成信故」。十色世界是自己唯心所现的,如来菩萨是自性如来、自性菩萨。「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离开心性无有一法可得,遍法界虚空界统统是自性变现的,自己果行法性变现出来的。大智万行遍周,大智是佛性,万行是法性,无有一法不周遍。这是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提示,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因为跟心性相应,所以没有不立即周遍法界,这个在有情分上;无情分上亦周遍,但是周遍比较缓慢,这是事实真相。
我们现在科学家所发现的,所有一切物质,物质是能量变现的,质能,它振动的频率不相同、速度不一样。但是心能就是精神的能力,那就太快了。现在科学对这方面的研究少、缺乏,都是研究物理。物理这一方面,最近这一个世纪进步真的是非常快速,日新月异,这是质能、物理。心理就跟不上了,对於心理的研究,实在讲还在开始,还在摸索,甚至於方向都还没有找到,方法也没有找到。所以关於心理这一方面的研究,大大的落在物理之后。物质文明不断向上提升,道德沦落到谷底,这个世界怎么不乱?所以它的结果就是一般宗教上讲的世界末日。那在我们看看诸佛如来的世界,他们的生活环境发展的方向跟我们恰恰相反,他们发展心理,心能发展到极处物质跟到提升。所以诸佛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思想研究的方法、范围是恰恰相反。诸佛世界的代表,华藏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是个代表,确实跟我们这个世界正好相反。你说相反的根源在哪里?思想,想法看法真的两极化。这是个认知,圆教一乘菩萨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的,真正不容易。
「从此修行,经历五位,不离此也」,不离这个信心。这个信心就是肯定法界虚空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肯定这个。你果然肯定,你就晓得这个宇宙跟我的关系,一切众生跟我的关系。大自然所有一切的万事万物跟我什么关系?切身的关系,是我自己变现出来的。所以你的慈悲、你的爱心就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法你不爱它,你的爱是清净的、无私的,你的爱是平等的。就像慈母关心她的儿女一样,儿女都是她生的,儿女当中不友爱,但是父母对儿女的爱决定是平等的。如果这个儿女能力比较差一点,比较愚钝一点,父母还特别关照他。我们今天对於人,对於宇宙,对於一切万物,为什么爱心失掉了?迷了,不知道是自己,不知道跟自己是什么关系。以为自己这个身是自己,除身之外都不是自己,我有能力任意去糟蹋,任意去掠夺。你糟蹋他,你掠夺他,那你有反应,那个反应就是天灾人祸,这个道理非常非常之深。我们看长者后面的话。
「是故发心毕竟二不别」。不别是没有分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这个先心是初发心,初发心太难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