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

第52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524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名难敌对。】
  这一句是说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用光明、黑暗做个对比,光明能照破黑暗,黑暗不能够破坏光明,所以黑暗不能跟光明为敌。这个比喻我们不难懂。由此可知,显发智慧,这是大乘教终极的目标。慧是从定中来的,清净心生智慧。为了要恢复清净心,所以佛大慈大悲教导我们许许多多学习的方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诸位要知道每一个法门都是帮助你得清净心、得平等心,也就是说帮助你得禅定、得三昧。如果修学目标不是得清净心,不是在禅定上,这就不是佛法。佛法不仅仅是禅宗修禅定,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全是修的禅定。八万四千法门可以说有八万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统统修禅定,因定开智慧,这是佛法;再讲到无量法门,也是无量无边的方法统统是修的禅定。
  《金刚经》上世尊告诉须菩提尊者(那就是靠诉我们的),什么叫禅定?外不著相,内不动心。经文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动」。无量无边法门共同一个总原则、总方向就是这八个字,「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你的智慧就现前了。由此可知,佛在经上或是祖师大德常常把心比喻作水,心水,水在沉静的时候一丝毫波浪都没有,这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见。这个比喻虽然不能比喻的完全一样,但是可以比喻一个彷佛。我们从这个比喻里面去体会,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完全定了它就起照见作用;如果心不定,不定就是起波浪。所以波浪是动的,心只要一动,这个照就失掉了。这个照代表般若智慧,般若智慧就没有,心一动般若智慧就没有,心一平静般若智慧就现前了。
  诸位细心去思惟观察这个比喻,我们如何在境界里面,无论是顺境是逆境,不管什么境界,在这个境界里头都能够外不著相,内不动心,那就是全在用功,你的功夫没有间断。这外面境界小小风动就受不了,心就起了波浪,这就是凡夫。能够在大风大浪里面如如不动,确实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外何以不著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放在心上。眼一见,耳一听,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是智慧,如如不动,这是禅定,定慧是平等的;在那个境界里面,定就是慧,慧就是定,定慧一体。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知道自己学佛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受用的是什么?受用就是前面讲的「了知印」,受用!
  诸法实相,体性,现相,事理,因果,没有一样不通达,没有一样不明了,这个人就叫做佛陀,就叫做菩萨。菩萨,通常我们加个「法身菩萨」,没有能够跟他敌对的,妖魔鬼怪接触他也变成佛菩萨。那我们凡夫来说,他这个感召的力量太大太大,感化,妖魔鬼怪到他面前都感化,都成了佛,都成菩萨。这是什么力?定慧之力。定慧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众生是迷失而已,只要觉悟就能够恢复。再看下面第六句:
  【或名无限义。】
  义是义理,自性本来具足,没有限量。自性本身是无限量的,它所具足一切的德能,这个经上常讲德相(就是德能、相好),一一都是『无限义』。即使一粒微尘,《华严》上常讲的一毛端、一毛孔,无不是具足「无限义」。这个境界,《华严经》上称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贵在能入。怎么入法?修普贤行,普贤菩萨能入!普贤行的纲领十条,就是大家熟悉的十大愿王,我们有没有方法修学?跟诸位说,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我们不是普贤心,所以你就照这个十条去修,你是轮回心照这个修也是轮回业,轮回里面的善业。果报在哪里?在天道,那不是普贤行,这个道理要懂。我一生依照这个修行,将来不能成就,绝对不可以怪佛说的话不灵,我被佛骗了。那是你自己不能够理解佛的意思,你曲解了佛意,你误会了佛的意思,所以要普贤心修普贤行。
  普贤心是什么?普贤心是无限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普贤心,普贤心能包容一切。我们的心量很小,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如意,这叫轮回心。轮回心修十大愿王、修十波罗蜜都是轮回业,轮回里面的善业。轮回心也很复杂,我们就大的来说,总的来说,六道就是六种轮回心。我们自己要想想我们是哪一道的轮回心?如果我们贪婪,贪而无厌,饿鬼道的轮回心;如果我们有嫉妒、瞋恚,地狱道的轮回心;我们愚痴、糊涂,畜生道的轮回心;五戒十善,人道的轮回心,你还能讲伦理道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上品十善,天道的轮回心,不一样。
  在六道里头,说老实话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肯定找不到两个人的心是一样的,看法想法完全一样的,没有,决定没有。所以各人造各人的业,各人受各人所造之果报。你可不能怨天尤人,你怨天尤人,你的罪就重了,为什么?与人不相干,与天也不相干,与地也不相干,与一切万物统统不相干。所以你好好记住蕅益大师的话,「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里头没有善恶,没有好坏。是非、善恶、好坏是从你自己心里生的,自作自受。六道凡夫无不如是,所以你一定要觉悟。
  何以诸佛菩萨示现在六道里面,他不受影响?那就是人家有智慧。人家在六道里面,跟六道众生和光同尘,打成一片,一丝毫染著都没有,就是说他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一面镜子照外面的境界,干干净净。正在照的时候,镜子也不染,也没有染,还是干净,这里头什么都没有,照见。凡夫不行,凡夫那个照见像照相机一样,照一个落一个印象,照两个落两个印象,后面印象是一塌糊涂,这是凡夫。圣人有本事不落印象,不起分别,没有执著。所以我们坏坏在哪里?蕅益大师讲的「好丑在於心」,就是你心里头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才生好丑,才生邪正、是非、善恶,才生这个东西。
  如果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什么都没有,那就是佛菩萨应化。所以确确实实是以无限义,无限量,来修普贤行就对了。我们最普通的一个解释就是要离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菩萨的十波罗蜜,十大愿王;十波罗蜜是文殊的法门,十大愿王是普贤法门,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虽然不是实报庄严土,同居土、方便土里面都是高品位的,这是我们一般人在这一生当中能做得到!你做不到是你看不破、放不下障碍住了,只要真正能看破放下,做得到。第七句:
  【或名能入智。】
  这个「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能入智』,实实在在讲就是自性般若智慧现前,那这是什么人?当然是见性,见性能入。智慧现前,德能、相好同时都现前,一现一切现,所显现出来的就是前面所讲的「无限义」,无限量的智慧,无限量的德能,无限量的相好。这一段所讲的全是法身菩萨所修的,他们证得的是究竟圆满的菩提涅盘。我们今天是在初学,最粗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有断。我们今天能够在此地学习《华严》,够条件吗?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华严》十种机,最后一种是大心凡夫。换句话说,有条件、有资格进这个讲堂。大心就是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样的心量是《华严》根机。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心量,做个旁听的,听了几堂课之后,这个心量慢慢会拓开,也变成了大心凡夫了,那就恭喜你,你有「能入智」的可能性了。
  心量,每个人的心量原来都是一样大,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都是遍法界、遍虚空界,只是自己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诸佛如来心目当中,他看得清清楚楚你跟他没有两样。你今天起个念头,无论是善念、是恶念,念头才起,我们讲心的波动就遍法界虚空界了。如果不能够遍法界虚空界,你怎么能跟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的作用?佛心遍法界虚空界,众生心也遍法界虚空界,所以感应之快速你没有办法想像。
  念念都有感,诸佛如来念念都有应,这个应,冥应。冥是你自己完全不知道,我们一般讲佛力加持你,你自己并不知道。佛力加持你,你还堕三恶道,这叫什么加持?佛力是真的加持,但是为什么你得不到受用?自己业障太重。就好比我们身体不好,生病了,人家给我们很好补药,送给我们吃,我们吃了,吃了怎么样?不能接受,消化不了,还是排泄出去,一丝毫滋养没有能吸收,你肠胃的功能没有了,他还是加持你,不是不加持。这个问题在自己,不在佛菩萨。佛菩萨为什么不明显的来帮助我?佛菩萨明显你不接受,你抗拒,这就没有法子了。「我不相信」,你看看现在世间人多少人不相信轮回,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有来世,不相信有鬼神,不相信有佛菩萨,那就没有法子了。但是佛菩萨还是跟他起感应道交,冥感冥应。
  这一生他迷,迷得太深,醒不过来,来生!来生还再醒不过来,那后世,生生世世,总有一天你会醒过来。佛菩萨是真有耐性,他可以在旁边观察照顾你,无量劫都不舍离,一个众生都不舍。为什么?就是诸佛菩萨那个心的波跟众生的思想波,念念都结合在一起,遍法界虚空界。哪一个众生不受佛菩萨影响?我们现在讲的是什么?磁场。诸佛如来的磁场,众生的磁场,磁场跟磁场交融成一片。每个地方善恶强弱波段不相同,这是有的。正如同我们现在的无线电讯号一样,有些地方接收很清楚,没有一点干扰;有些地方接收有很多杂音,它有干扰,这种自然现象也是遍法界虚空界。现象怎么产生的?众生的现象是个乱流。诸佛菩萨的现象是个非常有规则、有秩序一丝毫不乱的波动,众生的思想波动很复杂,不稳定,这交融在一起,这才是诸法实相。
  物质的现象,现在科学家都知道是能量集结变成的。虽然它能变成物质,可是物质很快就消失了,又恢复到能量。就像水里面的水泡一样,一个浪花上来,你看看好多好多小水泡,但是潮往下一落这水泡没有了,再一个浪花起来,又有许多水泡,就如同这个现象一样。那个水泡就好比相分,水的波就像能量,能量变成了物质,物质立刻又恢复成能量。我们看到这些物质存在是继续不断一波一波,这个浪花生的水泡的相续相,不是一个相。所以前念不是后念,后念不是前念。这一切现相从心想生,所以前一个相跟后一个相不是一个相。这种微细的境界六道众生不知道,我们要不是佛说的话,我们怎么会懂?我们得力是有缘分见到经教,看到佛在经教上所说的,我们对於佛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佛是真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妄语。
  那么佛所说的并不是说了就完了,我们相信就好了,不是。佛总是要求我们自己去证实,证明佛所讲的完全不错。证实就变成自己的,原来是自性里面东西,自性法尔如是。因此我们不能不明了,不能不觉悟。要求觉悟,要求明了,这叫学佛。把你自己所觉悟的,所明了的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行道,叫修道。肯定法性是一,法界是一,生佛是一,众生跟佛是一,自他不二,不二就是一。所以无量无边的德能从这个地方自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