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我们不要辜负长者,我们要顿悟,这才对得起他。佛在经上顿彰,顿彰我们不懂,我们看不出来。长者给我们做导游,为我们说破,点醒我们,我们自己、一切众生各个都有本智,人人都有一个不动智佛。这不动智佛就是六根根性,见闻觉知,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不动智佛,六根根性!所以世尊在楞严会上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就讲这个。
凡夫迷失了,怎么迷失?夹杂著妄想分别执著。这一夹杂,妄想分别执著当了家,做了主,不动智佛跟著起作用,不做主了。虽然不做主,我们要晓得它是真的,它是随缘不变,永远不变,它无自性,所以能遍随一切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缘,它能随缘,它不变,它决定不染著。所以长者在此地用四个字来形容它,「白净无染」,永远是白净无染。纵然随这个众生造恶业,在阿鼻地狱它还是白净无染。这是自己的清净法身,这是自己的本来佛,连一个小蚂蚁也有,一个小爬虫也有;在植物里面,这一片树叶、一朵小花也有,也不例外,我们称它作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不是两个性,因心成体。
九个世界,九个智佛,九个菩萨,他所表的,大师跟我们说出是「随自心信解修行位上」。自心信解是修行的基础,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不能怀疑,不能离开,你就会成就了。你要怀疑,你会退转;你要离开,你会堕落。在这地方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信什么?信自心本智。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信自己六根根性是根本智,是不动智佛。信自心妙择之慧就是文殊师利。什么叫自心妙择之慧?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所说的「舍识用根」就是!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夹杂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文殊菩萨,这就是无所不知,定慧圆修、顿修,一修一切修。
所谓修行就是在生活当中落实你的信解而已,你的信解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里头去历练、去试验。科学家讲的实验,也有人讲检验,证明你所信所解完全正确,那就叫证果。「修行位上」,这个「位上」就是指这个大单元所讲的五十一个位次,因位,最后一个是果位。因位是五十一个位次,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因位,后面一个是妙觉,那是果位,这是讲修行位上。「进修增胜」,好比念书,五十一年级念满毕业就成佛了,就入妙觉位。「增胜」是步步高升,年年升级,你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你的法身、你的智身,随著你的地位上升不同,名字常常在变。这个不难懂,就像我们这人生过程当中,我们从小念书。小时候念幼稚园,幼稚园的学生,幼儿园的学生,幼稚园毕业升到小学了,人家看到小学生。小学毕业升到中学,人家也很尊重你,你现在中学生。中学毕业升到大学,你是大学生;你念到研究所,你是硕士生,博士生。我们世法不也是如此吗?
佛法也不例外,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不坏世间法,经上我们读过,「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相」。所以在佛法里头说得更详细,你在某一个等级,你的名称换一个。十信位里面,东方是初信,初信位的菩萨,世界是金色世界,初信位的菩萨不动智佛,初信位的德用文殊师利。到二信位,世界叫妙色,这个妙色就好像我们教室一样,初信位的教室金色,二信位的教室妙色,二信位的佛叫无碍智,二信位这个修学的德用,觉首。真的,它比我们世间教学说得微细。实在讲,经典太好了,太完美了。很可惜我们这个世间主持教育的没有好好的来看看,来学习学习。这个世界我们把它比喻作教室,每一个阶段,教室里面的设施不一样。我们现在讲教具,他所需用的教具,需要学习参考的资料不相同,程度不一样,在这里用世界代表。九个智佛都是表法的,菩萨哪一样不是表法?现在时间到了,这个表法的意思我们下面再说说。
诸位同学,上一节我们讲到十方世界佛菩萨表法的意思。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否则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就产生障碍。东方最重要,它是基础,所以不动智佛是我们六根的根性,真心本性,能现能变。文殊师利菩萨是根本智本具的德用、妙慧。妙择之慧这个意思前面跟诸位说得很清楚,无论是什么样的境缘,到他这个地方都变成金色世界。所变是金色世界,能变的是妙慧,这个意思非常重要。
下面九个智佛,九个智佛都是不动智佛在每个阶段他起的作用,给他建立个名号,但是一切作用都不离根本智。九个菩萨的名号是从根本智起后得智,无所不知的作用,这些作用都离不开妙吉祥,都离不开文殊师利。所以一切根本智不离不动智佛,一切后得智、权智都不离文殊师利,一切的世界都不离金色世界,我们懂这个意思,这五十一位进修就有趣味了,我们的学习活活泼泼。所以在这个进修过程当中,法身智身,修学的环境,随著你的修行换个名字,这个表法意思要懂。我们再看下面的长者的开示。
「从斯自心本不动智佛自觉之上,见道入位」。这个入位,位是十住,十住才有位,十信没有位。这个位就好像我们今天在学校读书一样,学位,初住以上这才有学位,十信菩萨没有学位。像我们念的小学、中学没有学位,念大学就有学位,大学毕业,学士。你看看前面这十信,十方来的这些佛菩萨表这个,是自心不动智佛自觉之上。所以在经文里面南方菩萨是觉首,这地方讲的「自觉之上」,就是从觉首菩萨开始,一直到上方贤首,见道入位了。
入位之后那就是「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觉,加行进修。由此可知,十信位是你真正修行的预备功夫,入位那才叫真修。这个佛家常常讲,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是从见道入位那一天算起,像我们现在都不算。也就是说,从十住初住菩萨算起,你哪一天证得初住,从这一天开始算起,第一个阿僧只劫,你可以修满三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一个阿僧只劫修满。第二个阿僧只劫,那就登地,从初地到七地,所以愈往上愈难,初地到七地,七个位次又要一个阿僧只劫,两个阿僧只劫。第三个阿僧只劫,十地里面的八地、九地、十地三个位次,愈往上愈难修。三大阿僧只劫是这个说法的。我们现在不包括在其中,我们证得初信位的菩萨也不行,也还是在准备、预备的。没有证得初住,我们实在讲是门外,大乘佛法预备班我们还没有上,十信位是预备班;在中国有些大学里头称为先修班,是准备进入大学一年级的。十信这十个位次是准备入住,这是修学的阶段,不可以不知道。
下面所说的都是很要紧的话,「法身智身,大愿,大慈,大悲,四摄,四无量,十波罗蜜,三十七助道分法」。这些是修学的科目,不能没有,预备班科目在此地,一乘了义的法门,开了这么多科目。法身,一切所依。法身是什么?就是根本智,就是不动智佛。什么是智身?文殊的妙慧是我们的智身。所以在预备班里头,十个智佛表法身,十个菩萨表智身。我们修行所依的科目这提出来了,第一个是「大愿」,大愿是菩提心,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一愿是直心;「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两愿是深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愿是大悲心。菩提心是大愿,真正发四弘誓愿,那就是发菩提心。
发了之后再问你,你是不是在这一生当中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你所追求的无上菩提,十法界十条路摆在面前,我所走的是佛法界,我所走的是成佛之道,你是不是这个?你果然走成佛之道,其他道你都要舍掉,六道、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一定要舍掉,你这个道走得才稳当,你才能走得成功。既然真的要走这条道路,你要不要断烦恼?你要不要学法门?你要不断烦恼,不认真断烦恼,不认真学法门,你的愿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那个愿是嘴皮上的愿,没有结果的,空愿。
你发愿作佛,发愿断烦恼、学法门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普度众生,不为自己。为的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像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样,广度众生。愿为先导,没有愿怎么会有行?你看世间人,天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叫他那么认真努力拼命去干?跟诸位说,世间人那个勤奋的动力,两个字「名利」,不是求名就是求利,名利在推动。佛菩萨名利看破了,他不要名也不要利,什么力量推动他?菩提心、四弘誓愿在推动他。所以不能没有大愿,没有大愿就没有大成就;愈小有小成就,愈大有大成就,你的成就跟你的愿力决定成正比。大愿有了,大愿真的发了,发了你要落实,佛家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大慈大悲!示现大慈大悲的相,演说大慈大悲的教,教化众生,大慈大悲必定落实在四摄、四无量心、十波罗蜜,非常具体。
「四摄」是佛菩萨教导我们,与一切众生(这个一切是包括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众生)交往的方法。四摄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与一切众生往来必须遵守的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第一个就是「布施」,这个地方的布施跟十波罗蜜、六波罗蜜的布施意义不相同,这个布施是交际应酬,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人与一切众生的往来。我们今天讲的请客送礼,这是属於布施,小小的礼物,出之於真诚,礼物都非常适用。
我们跟一切畜生道,跟它们往来,最重要的礼物就是饮食,有些动物园开放的,动物吃的饲料你可以在附近买,你去喂它,这是四摄法里头的布施。有些动物园管制很严格,不能让游客随便喂东西给它吃,那怎样布施?你布施的食物或者布施的钱财,布施给动物园,让动物园管理人员买饲料喂动物,他代你做,都是的。家庭厨房里面小动物很多,古人说得好,「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从前这个灯是油灯,飞蛾看到灯光它就来了,往往在这个灯里被烧死,现在这个电灯没有关系了,而且现在一般窗户都做纱窗,飞蛾飞不进来。为鼠常留饭,想到它,它要吃,要布施,常常要为别人想。
这两天我听到我们学院有些东西失窃,好像是我听讲是酒精,被小偷偷去了。我们应当在这些地方贴一个告示,他们要需要,问我们要,我们会赠送给他,这样就好,我们会帮助他;偷窃是很不好的行为,你有需要的时候,你来找我们。贴一个告示告诉他,他以后看到了,他就不会再偷了。他需要的时候,他问我们常住要,我们会布施供养,这个好,我们对他们并不责备。他为什么偷?逼不得已。我们知道众生苦,我们自己节省一点,对他们就多帮助一点,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提高社会的道德观念,提升人与人能够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我们带头,全心全力帮助大家,这是四摄法落实。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所作所为,对这个地方、对这个社会决定有利益的,没有利益的我们决定不做。
「四无量心」是帮助你拓开心量,慈悲喜舍,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