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

第338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38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会遇到贵人,不定在什么时候,这个人会帮助你、成就你,会教导你,你有这个条件;佛家讲缘,现在人讲条件,条件是诚敬,真诚恭敬。印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敬是宝!诚敬能感,来应的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现什么样的身形不知道。
  所以,求学、修道有没有长进,不在外,完全在内心。佛法讲感应,世法也不例外,你看儒家讲感应,道家更不必说,《太上感应篇》。你再细细观察,儒释道,这是在中国,在外国,你再看看所有一切宗教,所有一切圣贤,示现、教化,哪一样不是差别方便?无有一法不是差别方便。你要真正认识差别方便,你的烦恼习气就不生,你的诚敬心自然现前了。那就跟善财一样,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友,一切众生是表演的,他身体的一切的造作,一切言语,都是教导我的,都是利益我的。问题是我要能看得懂,他表演的意思(在佛法里面讲表法的意思),细细听他言语教诲。
  这里头儒家也有非常精粹的一句话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你要知道,这当中有一个是自己,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善人是我的老师,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你看看这个说法,跟佛家讲的是不是一样的!善人,我们要学他;恶人,是一面镜子,我决定不能学他。所以,善人是从正面教导我,恶人是从反面教导我,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对我来讲都是恩人,你要会学!
  去年我到杭州游西湖,去游览岳飞的坟墓,现在那里建了一个岳王庙。我看到秦桧的铁相,铁铸的,跪在那个门口。跟我去的人不少,大概有二十多个人,我就告诉他们,两个都是我们的善知识,岳飞教我们尽忠报国,秦桧教我们不要做汉奸,两个老师,两个都是善友。所以有人问我,秦桧现在在哪里?我说秦桧在天上享天福。他造那么大的罪业怎么享天福?罪业是造了,你要晓得,他死了之后教化多少众生,让多少众生看到他,「不能做汉奸,做汉奸,你看看像这个下场」!天天在教人、在劝人,这是他做多大的功德!有人听懂了,点头,是不错,都在教,都是善,没有恶。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样学习,菩提道很快就成就了。菩提道上没有障碍,一帆风顺,逆境顺境、善缘恶缘统统是增上缘。
  所以,我离开台湾的时候,写了六条「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个六句话流通很广,很多人去翻印。《楞严》上佛教给我们,「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境缘没有好丑,关键你自己能不能转!蕅益大师讲,「好丑在於心」,我们用心用得正,统统都转过来,都是正法,邪法也是正法,恶法也是善法,你会转;你要不会转,正法都变成邪法,善法都变成恶法。「学」重要!中国谚语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我们今天看到这个名词,这个名词修道,差别方便,实在讲太多,内容太丰富了,意思太深、太广,诸佛如来都说不尽,我们不能够轻看这句话。你真正能够体会到少分,你所受的利益就非常可观,真正能在生活、在学习、在修行上得大利益。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二一卷)  2003/10/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21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第五段东北方摄取世界,苦灭道圣谛。这一段是讲菩萨修行证果,佛给我们略举了道谛的十个名称。从「离言,无诤,教导,善回向,大善巧,差别方便」,这六个名称很契合我们现前修学的根机。当然这个名称也就是科目,世尊是对法身菩萨说的。可是我们知道科目相同,内容浅深广狭不相同,我们初学的课程内容比较浅显,范围比较窄小;法身菩萨他们学这个科目,内容是无限的深广。就像我们在学校念书,念国文,小学里头也有国文课,中学里头也有国文课,大学里头还有国文课,课程名词一样,浅深不相同。佛教给我们这个科目,每个科目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天天在学习,课程的内容深广无际,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
  经典跟世间教科书确实不相同。世间的教科书,小学课本只适合於小学,中学不会学它,太浅了,中学的课本,大学不会学它,它只能适合於一个阶段,相应的时间很短;短的是一个学期,大概三、四个月,长的一个学年七、八个月,跟圣人的教科书不一样。世间圣学,诸位同学知道中国儒家四书,这是家户喻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你看看从前,从小学就念了,现在我们看到幼稚园小朋友背《大学》、背《论语》,背得很好,你问问他几岁?四岁、五岁。等到他老了胡须都白了,念什么?还念这个书,这个课本念一辈子,一辈子都念不完,这叫圣学。这里头的内容字字句句是从真性里头流出来,从本善里面流出来的,那怎么会一样!
  佛的经典无论大小乘,无论是哪个宗派,只要是佛说的,从初发心到如来地,你就是这一本;一本教科书,一本经典,从初发心到成佛足够。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谚语有所谓「条条大路通长安」。在佛法里头,无量无边的经教法门无一不达自性(通达自性),都能够帮助你明心见性,关键在契机。为什么有这样殊胜的效果?它契理。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无边的经论,不但是每一部经都通达真如自性,每一段经文、每一句经文、每一个字都是性德,他怎么不见性!明心见性,见性就圆满,这个道理我们要懂。见性就见一切,为什么?一切法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世出世间一切法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正是古人从比喻上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离了金,没有一个器可得,就这么个道理,这是一通一切通,一得一切得,你看看这个法门多殊胜,实实在在无与伦比。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能不能达到教学效果,那就要看老师会不会教,学生会不会学。师善教,弟子善学,没有一个不成就。真的,古大德说念佛法门「万修万人去」。我们也可以套这句话说,果然善教善学也是万修万人成就,一个都不会漏。这一段经文里头,前面这六个名号,真的,善学善教。所以我们也说得比较详细,希望我们能够记取,真正能理解,得相当深入的理解,发心依教奉行。我们这一生发愿学教,必定能够大开圆解;我们发心念佛,肯定得念佛三昧,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功夫成片是下品的一心不乱,事一心是中品的一心不乱,理一心是上品的一心不乱。上中品我们做不到,下品是肯定能得到。净土法门的殊胜,诸佛如来赞扬,那是什么?只要你得到下品的念佛三昧,功夫成片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一切诸佛之所赞叹,我们一定要懂。
  关於学习的态度,这是决定你修学成败的关键。在四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小的文字,《内典研学要领》,我记得好像是民国五十六年写的,那个时候遇到农历年,我在高雄左营兴隆寺过年,大概是我出家一年多,出家大概一年多,不到两年。兴隆寺的住持是天乙法师,是个女众道场。我们到她那个地方去作客,她接待我,问我学习《楞严经》的方法。我那个时候正好在学《楞严经》,所以我给她写了这篇东西,给她做了三天的讲演,一次两个小时,一共讲六个小时,我写的文字不多,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态度。
  我这一篇小文章分成四段。第一段学习的目的,我为什么要学,第二段学习的态度,第三段学习的方法,第四段学习的果用。我告诉她,我们学习成败的关键百分之九十在态度,方法顶多不过占百分之十而已。因为她们对方法很重视,方法是重要,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心态。你用什么态度、用什么心去学,那是真正关键。如果真心诚意,不懂方法,他也能成就。如果你心地不真实,方法再熟悉,你还是不能成就。
  华严会上,善财童子接受文殊菩萨教诲得根本智,这前面跟诸位说过,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善恶,有能力辨别。老师叫他去参学,参学什么?你把你的智慧必须通过一切顺逆境界、善恶之缘,在这个里头历练,历事炼心,那个智慧才是真实的。这就是现在所讲的科学的精神,科学就是要通过实验。你所学习的戒定慧,在顺境里面试验试验,逆境里头试验试验,善缘里面去试验,恶缘里头也去试验,统统通过,你毕业了,你成就了。参学是试验,历事炼心。
  参学,第一个要发大愿,首先要发无上菩提心。文殊菩萨先赞叹发心之德,他前面有偈颂。第一个是为一切众生发心,德不可量,不是为自己。你们看看四弘誓愿第一句,为什么发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众生是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刹土众生。我也是众生,我今天觉悟,我要度自己,我要度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能做得到吗?你这个话是真话还是假话?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能做得到?因为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所以自度就是度他。度一切众生从哪里开始?从度自己开始,自己得度,众生就得度。自己没有得度,你说度众生,佛说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很深很深,因为自他是一体,自他不二。一迷一切迷,谁迷?我自己迷,我自己迷,一切就迷;一悟一切悟,我要觉悟,一切都觉悟。也许有人问,释迦牟尼佛觉悟了没有?释迦牟尼佛觉悟了。我还没有觉悟,释迦牟尼佛怎么能觉悟?这一悟不是一切悟吗?我遇到一位法师问我。在释迦牟尼佛的心目当中,我们一切众生都是觉悟的。怪,奇怪!我们自己没觉悟,释迦牟尼佛看到我们是觉悟的,他怎么看的?佛看的是一切众生的自性,一切众生,在生佛统统是性德流露,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二无别,差别在哪里?差别在他自己不知道。
  我们讲本性的能,性能,见闻觉知,这一切众生有没有见闻觉知?有,不但一切人有,一切动物有,一切植物有,一切矿物也有。有没有德?有,德能统统具足。可是怎么样?他不随顺自性德能,他随顺他的烦恼习气,那就没有法子。烦恼习气是假的,自性德能是真的;烦恼习气可以断除,自性德能决定可以恢复,诸佛菩萨看众生。所以诸佛菩萨对众生尊敬,我们众生对佛菩萨不知道尊敬,我们彼此不知道尊敬;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尊敬,诸佛菩萨彼此尊敬。说个比喻话,诸佛菩萨是个明白人,我们六道凡夫、九法界众生是糊涂人,大家从这个比喻里面去体会。
  所以发心功德不可思议,发心,这个心要是真的,真正发心能够永远保持,那恭喜你,你就是如来,你就是佛,分证即佛。凡夫毛病习气重,心虽然发了,像闪电一样,亮了一下,一会就没有,不能保持;才觉了,第一念觉了,第二念又迷了。这个现象好像是没有什么作用,诸佛菩萨看到欢喜,为什么?无量劫来你都不觉,现在突然放一下光,光再短暂都非常可贵,知道什么?你第一次闪了,肯定有第二次,有第二次,肯定有第三次。开头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很长,然后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