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权状况 (白皮书)-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怠福兑场�
假定政府废除了现存的选举法并且恩赐直接的普选权呢?好吧,假定这样!假定政府玩弄这种波拿巴主义的把戏,。。 。 。 。 。而工人赞同这样的做法,那末他们就是事先认为政府有权力通过新的恩赐再次废除直接的普选权,只要它愿意这样做的话。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直接的普选权还有什么价值呢?
假定政府恩赐了直接的普选权,那末它定会事先用一种。。保留的条件来限制它,使它不再成其为直接的普选权。至于说到直接的普选权本身,那末只要到法国去一趟就可以相信,当存在着大量头脑迟钝的农村居民、组织严密的官僚制度、受严格控制的报刊、在很大程度上受警察压制的社团,以及在没有任何政治集会的情况下,靠这种选举权所能进行的只是多么无害的选举。 通过直接的普选权进入法国议会的工人代表多吗?
要知道,法国无产阶级比德国无产阶级还具有更加优越的条件,它集中得多,而且具有更多的斗争经验和
91
《中国的人权状况》98
组织经验。恩格斯:《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82页。
甚至在法国——那里几乎只有拥有土地的自由农民,封建贵族早已失去了任何政权——普选权也没有使工人进入议会,而是相反,几乎把他们全部赶出了议会。 在封建贵族仍然是实际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以及农业工人两倍于工业工人的德国,普选权究竟能产生什么结果呢?
……直接的普选权对无产阶级来说不是武器,而是陷阱。。。恩格斯:《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83页。
但是,如果资产阶级背叛了自己,如果它出卖自己本身的阶级利益和由此产生的原则,那该怎么办呢?
那时工人有两条道路!
一条道路是推动资产阶级违反它的意愿前进,尽可能地迫使它扩大选举权,保障出版、结社和集会自由,从而为无产阶级创造取得运动自由和组织自由的条件。1832年议会改革以来的英国工人、1830年七月革命以来的法国工人都是这样做的,它们正是通过并借助这一运动——它的最近目的是纯资产阶级性质的——比通过其他途径更多地促进了自己的发展和组织程度。 ……
另一条道路是工人完全脱离资产阶级运动,让资产阶级听天由命。这种情况在1848—1850年欧洲工人运动失败后在
92
09《中国的人权状况》
英国、法国和德国都发生过。这种情况只有在尽了巨大努力而在当时又没有收到效果、阶级需要喘息机会时才可能发生。在工人阶级处于健康状况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要知道,这会等于在政治上完全弃权,……
即使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当资产阶级由于害怕工人而躲到反动派的背后,并且为了防御工人而求救于它的敌对分子的时候,——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政党也只有继续进行资产阶级背弃了的、违反资产阶级心愿的争取资产阶级自由、出版自由、集会和结社权的鼓动。 没有这些自由,工人政党就不能获得运动的自由;争取这些自由,同时也就是争取自己本身存在的条件,争取自己所呼吸的空气。不言而喻,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工人政党决不会只是资产阶级的尾巴,而会以完全与资产阶级不同的独立政党的姿态出现。恩格斯:《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86—87页。
如果有人设想现在的政府会解除目前对出版、结社权和集会权的束缚,那他就是那种不值得理睬的人。而没有出版自由、结社权和集会权,就不可能有工人运动。 普鲁士现存政府并没有愚蠢到自己切断自己的脖子。 ……至于说反动派可能向工人作的那些社会性让步——缩短工厂的工作日、更好地。。 。 。 。遵守工厂法,承认联合权等等——那末所有国家的经验都证明,反动派这样做并不需要工人给他任何东西作为交换条件。恩格斯:《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84页。
93
《中国的人权状况》19
无产阶级民主比任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选集》第3卷,第634页。
社会主义者说平等,一向是指社会的平等,社会地位的平。。 。等,决不是指每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平等。列宁:《自由派教授论平等》,《列宁全集》第20卷,第139页。
苏维埃是被剥削劳动群众自己的直接的组织,它便于这些群众自己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建设国家和管理国家。这里,恰恰是被剥削劳动者的先锋队——城市无产阶级具有一种优越条件,就是大企业把他们极好地联合起来了;他们最容易进行选举和监督当选人。 苏维埃组织自然而然使一切被剥削劳动者便于团结在他们的先锋队即无产阶级的周围。 旧的资产阶级机构,即官吏,财富特权,资产阶级教育和联系等等特权(资产阶级民主愈发达,这些事实上的特权也就愈多种多样)
——所有这些,在苏维埃组织下正在消失。 出版自由不再是假的,因为印刷所和纸张都从资产阶级手里夺过来了。最好的建筑、宫殿、公馆、地主宅邸等等也是如此。苏维埃政权把千万座好房子一下子从剥削者手里夺过来,就使群众的集会权利更加“民主”
百万倍,而没有集会权利,民主就是骗局。。。 。列宁:《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选集》第3卷,第634页。
94
29《中国的人权状况》
苏维埃宪法也以下列办法使国家机构同群众接近,即选举单位和国家的基本单位不按地域划分,而按生产单位(工厂)
划分。列宁:《俄共(布)
党纲草案》,《列宁选集》第3卷,第
759页。
……在苏维埃共和国内有一部分公民被剥夺选举权,但这决不是那类在大多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内终身被宣布为无权的公民,而只是剥削者,只是那些违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根本法、顽强地维护自己的剥削地位并保持资本主义关系的人。因此,在苏维埃共和国内,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一天天地巩固,随着那些客观上有可能继续做剥削者或保持资本主义关系的人的数目日益减少,被剥夺选举权的人所占的百分比自然会减少。 ……另一方面,在最近的将来,外国侵略的停止和剥夺者的完全被剥夺,在一定的条件下会造成这样一种情况: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会选择另外的方式来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并实行没有限制的普遍选举权。列宁:《俄共(布)
党纲草案》,《列宁选集》第3卷,第758页。
为了通过选举和各种党派在议会中的斗争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参加资产阶级的议会活动,对革命无产阶级的政党来说是必要的。 但是,把阶级斗争局限于议会内的斗争,或者认为议会内的斗争是最高的、决定性的、支配着其余一切斗争形式的斗争,那就是实际上转到资产阶级方面去而反对无产阶
95
《中国的人权状况》39
级。列宁:《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列宁选集》第4卷,第135—136页。
在吸收工人和贫苦农民参加国家管理方面,苏维埃共和国过去几个月所做的事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连十分之一也没有做到的。这是绝对真理。谁也不会否认:我们在实行真正的而不是纸上的民主方面、在吸收工农参加管理方面所做的事情,是世界上最好的民主共和国在几百年内没有做到而且不能做到的。列宁:《俄共(布)
第八次代表大会》,《列宁全集》第29卷。第157页。
人民需要共和国,为的是教育群众走向民主。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形式的代表机关,而且要建立由群众自己从下面来管理整个国家的制度,让群众实际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让群众在管理国家中起积极的作用。列宁:《论无产阶级的民警》,《列宁全集》第24卷,第153—
154页。
既然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已经建立,已经有了保障,那末,实行统计和监督,实行全面的、普遍的、包括一切的统计和监督,即对劳动数量和产品分配的统计和监督,——只要它们由作为最高国家政权机关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来实行,或者依照这个政权机关的指示和委托来实行,——这就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96
49《中国的人权状况》
列宁:《怎样组织竞赛?
》,《列宁全集》第26卷,第384页。
那个夺得了政治统治的阶级,是在意识到它是独自夺取政治统治时夺得了这个统治的。 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的内容。 只有当一个阶级知道它是独自夺取政权而不用什么“全民的、普选的、全民视为神圣的”
政权的空话来自欺欺人的时候,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概念才有意义。 你们都清楚地知道,爱说这种空话的人很多,甚至多得不得了,可是无论如何,这总不是无产阶级里面的人,因为无产者都了解,并且在宪法即共和国的基本法中写道,这里说的是无产阶级专政。列宁:《在全俄运输工人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列宁选集》第4卷,第488页。
提交这次代表大会审核的宪法草案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宪法委员会受委托修改1924年宪法的条文。宪法委员会工作的结果,产生了宪法的新条文,即苏联新宪法草案。 宪法委员会起草新宪法草案时是从宪法不应该同纲领混淆这一点出发的。这就是说,纲领和宪法有重大的差别。纲领上说的是还没有的东西,是要在将来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相反,宪法上应当说的是已经有的东西,是现在已经获得和已经争取到的东西。 纲领主要是说将来,宪法却是说现在。……
这样,新宪法草案是已经走过的道路的总结,是已经取得的成就的总结。所以,它是把事实上已经获得和争取到的东西
97
《中国的人权状况》59
登记下来,用立法手续固定下来。这就是苏联新宪法草案的第一个特点。……
和资本主义各国的宪法不同,苏联新宪法草案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这一事实,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这一事实。 苏联新宪法草案的主要基础是社会主义的原则,是已经争取到和已经实现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准则:对土地、森林、工厂以及其他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大多数人贫困和少数人奢侈现象的消灭;失业的消灭;劳动是每个有工作能力的公民按“不劳动者不得食”
这一公式履行的义务和光荣职责。劳动权,即您个公民有得到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休息权;受教育权;以及其他等等。新宪法草案就是以社会主义的这种准则为依据的。它反映这些准则,用立法手续把这些准则固定下来。这就是新宪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