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本草纲目-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拾遗》)
【释名】红虾(藏器)、 (浩。
【集解】藏器曰∶海中红虾长一尺,须可为簪。崔豹《古今注》云∶
蛉,名绀 。七月群飞暗天。夷人食之,云虾所化也。
时珍曰∶按∶段公路《北户录》云∶海中大红虾长二尺余,头可作杯,须可作簪
、杖。其肉可为 ,甚美。又刘恂《岭表录异》云;海虾皮壳嫩红色,就中脑壳与前双足有
钳者。,其色如朱,最大者长七、八尺至一丈也。闽中有五色虾,亦长尺余。彼人两两干之,
谓之对虾,以充上馔。
【气味】甘,平,有小毒。
时珍曰∶同猪肉食,令人多唾。
x x
【主治】飞尸蛔虫,口中疳 ,龋齿头疮,去疥癣风瘙身痒,治
发则愈(藏器)。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海马
内容:(《拾遗》)
【释名】水马。
弘景曰∶是鱼虾类也。状如马形,故名。
【集解】藏器曰∶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虾类也。《南
如守宫,其色黄褐。妇人难产割裂而出者,手持此虫,即如羊之易产也。
宗 曰∶其首如马,其身如虾,其背伛偻,有竹节纹,长二、三寸。
颂曰∶《异鱼图》云∶渔人布网罟,此鱼多挂网上,收取曝干,以雌雄为对。
时珍曰∶按∶《圣济总录》云∶海马,雌者黄色,雄者青色。又徐表《南方异物志》云∶
海中有鱼,状如马头,其喙垂下,或黄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曝干
即此也。又《抱朴子》云;水马合赤斑蜘蛛,同冯夷水
考矣。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妇人难产,带之于身,甚验。临时烧末饮服,并手握之,即易产
难产及血气痛(苏颂)。暖水脏,壮阳
【发明】时珍曰∶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故难产及
之,如蛤蚧、郎君子之功也。虾亦壮阳,性应同之。
【附方】新二。
海马汤∶治远年虚实积聚症块。用海马雌雄各一枚,木香一两,大黄(炒)、白牵牛(炒)
各二两,巴豆四十九粒,青皮二两(童子小便浸软,包巴豆扎定,入小便内再浸七日,取出
麸炒黄色,去豆不用),取皮同众药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三五沸,临卧温服。(《圣
济录》)海马拔毒散∶治疔疮发背恶疮有奇效。用海马(炙黄)一对,穿山甲(黄土炒)、朱
砂、
水银各一钱,雄黄三钱,龙脑、麝香各少许为末,入水银研不见星。每以少许点之,一日一
点,毒自出也。(《秘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鲍鱼
内容:(《别录》上品)
【释名】 鱼(《礼记》。音考)、萧
时珍曰;鲍,即今之干鱼
之萧折,皆以萧蒿承
曰法鱼,曰
今俗通呼曰干鱼。旧注混淆不明,令并削正于下。
【集解】《别录》曰∶鲍鱼辛臭,勿令中咸。
弘景曰∶俗人以盐 成,名 鱼,
药者,正何种鱼也?方家亦少用之。
恭曰∶李当之言∶以绳穿贯而胸中湿者良。盖以鱼去肠绳穿,淡曝
鱼肥则中湿而弥臭似尸气,无盐故也。若
,臭亦与鲍不同,湿亦非独胸中,以有盐故也。二者,杂鱼皆可为之。
颂曰∶今汉、沔所
最臭,秦始皇车中乱臭者是此。然无的据。
时珍曰∶《别录》既云勿令中咸,即是淡鱼无疑矣。诸注反自多事。
按∶《周礼注》云∶鲍鱼,以鱼置 室中用糗干之而成。 室,土室也。张
云∶汉阳、武昌多鱼,土人剖之,不用盐,曝干作淡鱼,载至江西卖之。饶、信人饮食祭享,
无此则非盛礼。虽臭腐可恶,而更以为奇。据此则鲍即淡鱼,益可证矣。但古今治法不同耳。
又苏氏所谓海中一种鲍鱼,岂顾野王所载海中 鱼似鲍者耶?不然,即今之白鲞也。鲞亦干
鱼之总称也。又今淮人以鲫作淡法鱼颇佳。入药亦当以石首鲫鱼者为胜。若汉、沔所造者,
鱼性不一,恐非所宜。其咸鱼近时亦有用者,因附之。
【正误】保升曰∶ 鱼口小背黄者,名鲍鱼。
时珍曰∶按 鱼注所引,是 鱼,非鲍鱼也,盖 、鲍字误耳。
x肉x
【气味】辛,臭,温,无毒。
时珍曰∶李九华云∶妊妇食之,令子多疾。
【主治】坠堕 (与腿同)。
蹶(厥) 折,瘀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不止(《别录》)。煮汁,治女子
血枯病伤
【附方】旧一。
妊娠感寒腹痛∶干鱼一枚烧灰,酒服方寸匕,取汗瘥。(《子母秘录》)
x头x
【主治】煮汁,治眯目。烧灰,疗疔肿瘟气(时珍)。
【附方】新三。
杂物眯目∶鲍鱼头二枚,地肤子半合,水煮烂。取汁注目中,即出。(《圣惠》)
鱼脐疔疮∶似新火针疮,四边赤,中央黑。可针刺之,若不大痛,即杀人也。用腊月鱼
头灰、发灰等分,以鸡溏屎和,涂之。(
预辟瘟疫∶鲍鱼头烧灰方寸匕,合小豆七枚末,米饮服之,令瘟疫气不相染也。(《肘
后方》)
x 鱼x
【气味】咸,温,无毒。
【主治】小儿头疮出脓水。以麻油煎熟,取油频涂(时珍)。
x穿鲍绳x
【主治】眯目去刺,煮汁洗之,大良(苏恭)。
鳞部第四十四卷
鳞之四
内容:(《拾遗》)
【释名】鳔(匹少切)。作胶名鳔胶。
藏器曰∶ (音逐题),乃鱼白也。
时珍曰∶ 音逐夷。其音题者, 鱼也。按∶贾
上,见渔人造鱼肠于坑中,取而食之。遂命此名,言因逐夷而得是矣。沈括《笔谈》云∶
一食
者是也。故宋齐丘《化书》云∶
。可治为胶,亦名 胶。诸鳔皆可为胶,而海渔多
粘物甚固。此乃工匠日用之物,而记籍多略之。
x鳔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竹木入肉,经久不出者。取白敷疮上四边,肉烂即出(藏器)。止折伤血出不
止(时珍)。
【附方】新一。
折伤出血但不透膜者∶以海味中咸白鳔,大片色白有红丝者,成片铺在伤处,以帛缚之,
即止。(《普济方》)
x鳔胶x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烧存性,治妇人产难,产后风搐,破伤风痉,止呕血,散瘀血,消肿毒。伏
砂(时珍)。
【附方】新十一。
产难∶鱼胶五寸,烧存性为末。温酒服。(《皆效方》)
产后搐搦强直者∶不可便作风中,乃风入子脏,与破伤风同。用鳔胶一两,以螺粉炒焦
,去粉为末。分三服,煎蝉蜕汤下。(《产宝》)
产后血晕∶鳔胶烧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调服三、五钱良。(《事林广记》)
经血逆行∶鱼胶切炒,新绵烧灰。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即愈。(《多能鄙事》)
破伤风搐口噤强直者∶危氏香胶散∶用鱼胶(烧存性)一两,麝香少许,为末。每服二
钱,
苏木煎酒调下。仍煮一钱封疮口。《保命集》∶治破伤风,有表证未解者。用江鳔半两(炒焦),
蜈蚣一对(炙研),为
呕血不止∶鳔胶长八寸,广二寸,炙黄,刮二钱,以甘蔗节三十五个,取汁调下。(《经
验》)
便毒肿痛
露(即羊核)。用石首胶一两,烧存
八般头风∶鱼鳔烧存性为末。临卧以葱酒服二钱。
赤白崩中∶鱼 胶三尺,焙黄研末,同鸡子煎饼,好酒食之。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
内容:(音桧。《拾遗》)
【释名】鱼生。
时珍曰∶刽切而成,故谓之 。凡诸鱼之鲜活者,
味食之。
【气味】甘,温,无毒。
藏器曰∶近夜勿食,不消成积。勿饮冷水
令人霍乱。不可同瓜食。
时珍曰∶按《食治
犹害人。况鱼 肉生,损人尤甚,为症瘕,为痼疾,为奇病,不可不知。昔有食鱼生而生病
者,用药下出,已变虫形, 缕尚存。有食鳖肉而成积者,用药下出,已成动物而能行,皆
可验也。
【主治】温补,去冷气湿痹,除膀胱水,腹内伏梁气块,冷 结癖疝气,喉中气结,心
下酸水,开胃口,利大小肠,补腰脚,起阳道(藏器)。宜
鲫∶主久痢肠
【发明】汪颖曰∶鱼 辛辣,有劫病之功。予在苍梧见一妇人病吞酸,诸药不效。偶食
鱼,其疾遂愈。盖此意也。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
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 ,酝也。以盐糁酝酿而成
大者,曰 。小者,曰 。一云∶南
【气味】甘、咸,平,无毒。
藏器曰∶凡 皆发疮疥。 内有发,害人。
瑞曰∶ 不熟者,损人脾胃,反致疾也。
时珍曰∶诸 皆不可合生胡荽、葵、菜、
凡诸无鳞鱼 ,食之尤不益人。
【主治】癣疮,和柳叶捣碎炙热敷之。取酸臭者,连糁和屋上尘,敷虫疮及马 疮(藏
器)。治 耳痔 ,
诸疮有虫,疗白驳、代指病,主下痢脓血(时珍)。
【附方】新二。
白驳风∶以荷叶裹 令臭,拭
代指痛∶先刺去脓血,炙 皮裹之。《千金方》。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脂
内容:(《拾遗》)
【释名】鱼油。
时珍曰∶脂,旨也。其味甘旨也。
【气味】甘,温,有小毒。
时珍曰;鱼脂点灯,盲人目。
【主治】症疾,用和锻石泥船鱼脂(腥臭者)二斤,安铜器内,燃火炷令暖
上,昼夜勿息火。又涂牛狗疥,立愈(藏器。时珍曰∶南番用鱼油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
内容:(枕。《纲目》)
【释名】时珍曰∶诸鱼脑骨曰 ,曰丁。鱼尾曰
鱼骨曰鲠,曰刺。鱼脬,
【主治】能消毒(藏器)。解蛊毒。作器盛饮食,遇蛊辄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鳞
内容:(《纲目》)
【释名】时珍曰∶鳞者,粼也。鱼产于水,故鳞似粼。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
故毛似草。鱼行上水,鸟飞上风,恐乱鳞、羽也。
【主治】食鱼中毒,烦乱或成症积,烧灰水服二钱
录》)。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子
内容:(《纲目》)
【释名】 (音米)、
【集解】孟诜曰∶凡鱼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冬月寒水过后,亦不腐坏。到五月三
伏日,雨中,便化为鱼。
时珍曰∶凡鱼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则于湍水草际生子。有牡鱼随之,洒白盖其子。
数日即化出,谓之鱼苗,最易长大。孟氏之说,盖出谬传也。
【气味】缺。
【主治】目中障翳(时珍)。
【发明】时珍曰∶鱼子古方未见用。惟《圣济总录》治目决明散中用
之子。大抵当取青鱼、鲤、鲫之属尔。
【附方】新一。
决明散∶治一切远年障翳, 生 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生下者)半两(以硫
黄
水温温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
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柏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蝉蜕、黄
芩(炒)、
羌活各半两,虎睛一只(切作七片
五
更时茶服,午、夜再服。赤白翳膜
鱼、酒、面、辛辣、色欲。凡遇恼
不必医也。(《总录》)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诸鱼有毒
内容:(《拾遗》)
鱼目有睫,杀人。目得开合,杀人。逆腮,杀人。脑中白连珠,杀人。无鳃,杀人。二
目不同,杀人。连鳞者,杀人。白 ,杀人。腹中丹字,杀人。鱼师大者有毒,食之杀人。
介部第四十五卷
内容:李时珍曰∶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