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013-本草纲目 >

第265章

013-本草纲目-第265章

小说: 013-本草纲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乱烦躁,坐卧不安∶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二升,分服。(《梅师方》)。 
蛔虫心痛∶用葱茎白二寸,铅粉二钱,捣丸服之,即止。葱能通气, 
粉能杀虫也。(杨氏《经验方》)。 
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葱白食之,即自愈。(危氏方)。 
小便闭胀,不治杀人∶葱白三斤,锉炒,帕盛,二个更互熨小腹,气透即通也。(许学 
士《本事方》)。 
大小便闭∶捣葱白和酢,封小腹上。仍灸七壮。(《外台秘要》)。 
大肠虚闭匀气散∶用连须葱一根,姜一块,盐一捻,淡豉三七粒,捣作饼,烘掩脐中, 
扎定。良久,气通即通。不通再作。(杨氏《直指方》)。 
小儿虚闭∶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仍以葱头染蜜,插入肛门,少顷即通。 
(《全幼心鉴》)。 
急淋阴肿∶泥葱半斤,煨热杵烂,贴脐上。(《外台》)。 
小便淋涩或有血者∶以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以艾灸七壮。(《经验方》)。 
小儿不尿,乃胎热也∶用大葱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盏,同煎片时,分作四服即通。不饮 
乳者,服之即饮乳。若脐四旁有青黑色及口撮者,不可救也。(《全幼心鉴》)。 
肿毒尿闭,因肿毒未溃,小便不通∶用葱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葱取油,时涂肿处, 
即通。(《普济》)。 
水 病肿∶葱根白皮煮汁,服一盏,当下水出。病已困者,取根捣烂,坐之取气,水自 
下。(《圣济录》)。 
阴囊肿痛∶葱白、乳香捣涂,即时痛止肿消。又方∶用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 
小便溺血∶葱白一握,郁金一两,水一升,煎二合,温服。一日三次。 
(《普济方》)。 
肠痔有血∶葱白三斤,煮汤熏洗立效。(《外台》)。 
赤白下痢∶葱白一握细切,和米煮粥,日日食之。(《食医心镜》)。 
便毒初起∶葱白炒热,布包熨数次,乃用敷药,即消。《永类方》∶用葱根和蜜捣敷,以 
纸密护之。外服通气药,即愈。 
痈疽肿硬∶乌金散∶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米粉四两,葱白一两,同炒黑,研末, 
醋调,贴一伏时又换,以消为度。(《外科精义》)。 
一切肿毒∶葱汁渍之,日四、五度。 
乳痈初起∶葱汁一升,顿服即散。(并《千金》)。 
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两时疔出,以醋汤洗之,神效。 
(《圣济录》)。 
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神效。(杨氏)。 
刺疮金疮,百治不效∶葱煎浓汁渍之,甚良。 
金疮瘀血,在腹者∶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杵碎,水九升,煮一升半,顿服。当吐 
出脓血而愈。未尽再服。(并《千金方》)。 
血壅怪病,人遍身忽然肉出如锥,既痒且痛,不能饮食,名血壅。不速治,必溃脓血∶ 
以赤皮葱烧灰淋洗,饮豉汤数盏自安。(夏子益《怪病奇方》) 
解金银毒∶葱白煮汁饮之。(《外台秘要》)。 
脑破骨折∶蜜和葱白捣匀,浓封立效。(《肘后方》)。 
自缢垂死∶葱心刺耳,鼻中有血出,即苏。(《肘后方》) 
x叶x 
【主治】煨研,敷金疮水入皲肿。盐研,敷蛇、虫伤及中射工、溪毒(《日华》)。 
主水病足肿(苏颂)。利五脏,益目精,发黄胆(思邈)。 
【发明】颂曰∶煨葱治打扑损,见刘禹锡《传信方》,云得于崔给事。取葱新折者, 
火煨热剥皮,其间有涕,便将罨损处。仍多煨,续续易热者。崔云∶顷在泽潞,与李抱真作 
判官。李相方以球杖按球子。其军将以杖相格,因伤李相拇指并爪甲掰裂。遽索金创药裹之, 
强索酒饮,而面色愈青,忍痛不止。有军吏言此方,遂用之。三易面色却赤,斯须云已不痛。 
凡十数度,用热葱并涕缠裹其指,遂毕席笑语。 
时珍曰∶按∶张氏《经验方》云∶金创折伤血出,用葱白连叶煨热,或锅烙炒热,捣烂 
敷之,冷即再易。石城尉戴尧臣,试马损大指,血出淋漓。余用此方,再易而痛止。翌日洗 
面,不见痕迹。宋推官、鲍县尹皆得此方,每有杀伤气未绝者,亟令用此,活人甚众。又凡 
人头目重闷疼痛,时珍每用葱叶插入鼻内二、三寸,并耳内,气通即便清爽也。 
【附方】旧三,新二。 
水病足肿∶葱茎叶煮汤渍之,日三、五次妙。(韦宙《独行方》)。 
小便不通∶葱白连叶捣烂,入蜜,合外肾上,即通。(《永类钤方》) 
疮伤风水肿疼。取葱青叶和干姜、黄柏等分,煮汤浸洗,立愈。(《食疗》)。 
蜘蛛咬疮,遍身生疮∶青葱叶一茎去尖,入蚯蚓一条在内,待化成水,取点咬处即愈。 
(李绛《兵部手集》)。 
代指毒痛∶取萎黄葱叶煮汁,热渍之。(《千金方》)。 
x汁x 
【气味】辛,温,滑,无毒 
【主治】溺血,饮之。解藜芦及桂毒(《别录》)。散瘀血,止衄止痛,治头痛耳聋,消 
痔漏,解众药毒(时珍)。能消桂为水 
,化五石,仙方所用(弘景)。 
【发明】时珍曰∶葱汁即葱涕,功同葱白。古方多用葱涎丸药,亦取其通散上焦风气也。 
《胜金方》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云即觉血从脑散下也。 
又唐瑶《经验方》以葱汁和蜜少许服之,亦佳。云邻媪用此甚效,老仆试之亦验。二物 
同食害人,何以能治此疾?恐人脾胃不同,非甚急不可轻试也。 
慎微曰∶《三洞要录》云∶葱者,菜之伯也,能消金、锡、玉、石。神仙消金玉浆法∶ 
于冬至日,以壶芦盛葱汁及根茎,埋庭中。次年夏至发出,尽化为水。以法渍金、玉、银青 
石各三分,自消矣。曝干如饴,食之可休粮,亦曰金浆也。 
【附方】旧二,新三。 
衄血不止∶方见上。 
金疮出血不止∶取葱炙热, 汁涂之即止。(《 
梅师方》) 
火焰丹毒,从头起者∶生葱汁涂之。 
痔 作痛∶葱涎、白蜜和涂之,先以木鳖子煎汤熏洗,其冷如冰即效。一人苦此,早间 
用之,午刻即安也。(《唐仲举方》)。 
解钩吻毒,面青口噤欲死∶以葱涕啖之,即解。(《千金》)。 
x须x 
【主治】通气(孟诜)。疗饱食房劳,血渗入大肠,便血肠 成痔,晒干,研末,每服 
二钱,温酒下(时珍)。 
【附方】旧一。 
喉中肿塞,气不通者∶葱须阴干为末,每用二钱,入蒲州胆矾末一钱,和匀。每用一字, 
吹之。(杜壬方) 
x花x 
【主治】心脾痛如锥刀刺,腹胀。用一升,同吴茱萸一升,水一大升八合,煎 
七合,去滓,分三服,立效(颂,出崔元亮方)。 
x实x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明目,补中气不足(《本经》)。温中益精(《日 
华》)。宜肺,归头(思邈)。 
【附方】旧一。 
眼暗补中∶葱子半斤、为末,每取一匙,水二升,煎汤一升半,去滓,入米煮粥食之。 
亦可为末,蜜丸梧子大,食后米汤服一、二十丸,日三服。(《食医心镜》)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内容:(音格。《千金》) 
【释名】山葱。 
【集解】保升曰∶ 葱生山谷,不入药用。 
颂曰∶《尔雅》云∶ ,山葱也。《郭注》云∶ 葱生山中,细茎大叶。食之香美于常葱, 
宜入药用。 
时珍曰∶ 葱,野葱也,山原平地皆有之。生沙地者名沙葱,生水泽者名水葱,野人皆 
食之。开白花,结子如小葱头。世俗不察胡葱即蒜葱,误指此为胡葱(详见胡葱下)。保升 
言 
不入药用,苏颂言入药宜用山葱、胡葱。今考思邈《千金食性》,自有 葱功用,而诸本失 
收,今采补之。 
【气味】辛,微温,无毒。 
时珍曰∶佛家以 葱为五荤之一(见蒜下)。 
【主治】除瘴气恶毒。久食,强志益胆气(思邈)。主诸恶 、狐尿刺毒,山溪中沙虱、 
射工等毒。煮汁浸,或捣敷,大效。亦兼小蒜、茱萸辈,不独用也(苏恭)。 
x子x 
【气味】同葱。 
【主治】泄精(思邈)。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胡葱
内容:(宋《开宝》) 
【释名】蒜葱(《纲目》)、回回葱。 
时珍曰∶按∶《孙真人食忌》作葫葱,因其根似葫蒜故也。俗称蒜葱,正合此义 
。元人《饮膳正要》作回回葱,似言其来自胡地,故曰胡葱耳。 
【集解】志曰∶胡葱生蜀郡山谷。状似大蒜而小,形圆皮赤,梢长而 
锐。五月、六月采。 
保升曰∶葱凡四种∶冬葱夏枯;汉葱冬枯;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灯; 葱生于山谷。 
颂曰∶胡葱类食葱,而根茎皆细白。或云∶茎叶微短如金灯。或云∶似大蒜而小,形圆 
皮赤,梢长而锐。 
时珍曰∶胡葱即蒜葱也,马志、韩保升所说是矣,非野葱也。野葱名 葱,似葱而小。 
胡葱乃人种莳,八月下种,五月收取,叶似葱而根似蒜,其味如薤,不甚臭。江西有水晶葱, 
蒜根葱叶,盖其类也。李鹏飞《延寿书》言胡葱即 子,盖因相似而误尔。今俗皆以野葱为 
胡葱,因不识蒜葱,故指 葱为之,谬矣。 
【修治】 曰∶凡采得依纹擘碎,用绿梅子相对拌蒸一伏时,去梅子,砂盆中研如膏, 
瓦器晒干用。 
【气味】辛,温,无毒。 
时珍曰∶生则辛平,熟则甘温。 
诜曰∶亦是薰物。久食,伤神损性,令人多忘,损目明,绝血脉,发痼疾。患胡臭、 
齿人,食之转甚。 
思邈曰∶四月勿食胡葱,令人气喘多惊。 
【主治】温中下气,消谷能食,杀虫,利五脏不足气(孟诜)。 
疗肿毒(保升)。 
【发明】时珍曰∶方术煮溪涧白石为粮,及煮牛、马、驴骨令软,皆用胡葱,则亦软坚 
之物也。陶弘景言葱能化五石,消桂为水,则是诸葱皆能软石。故今人采 葱煮石,谓之胡 
葱也。 
【附方】新一。 
身面浮肿,小便不利,喘急∶用胡葱十茎,赤小豆三合,硝石一两,以水五升,煮葱、 
豆至熟,候水干,入硝石,同擂成膏。每空心温酒服半匙。(《圣惠方》) 
x子x 
【主治】中诸肉毒,吐血不止,萎黄悴者,以一升,水煮,冷服半升,日一夜 
一,血定乃止(孟诜)。 

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

内容:(音械《别录》中品) 
【释名】 子(音叫,或作荞者非)、 子(音钓)、火葱(《纲目》)、菜芝(《别录》)、 
鸿荟(音会)。 
时珍曰∶薤本文作KT ,韭类也。故字从韭,从 (音概),谐声也。今人因其根白, 
呼为 子,江南人讹为 子。其叶类葱而根如蒜,收种宜火熏,故俗人称为火葱。罗愿云∶ 
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苏颂复附 子于蒜条,误矣。 
【集解】《别录》曰∶薤生鲁山平泽。 
恭曰∶薤是韭类。叶似韭而阔,多白而无实。有赤、白二种∶白者补而美,赤者苦而无 
味。 
颂曰∶薤处处有之。春秋分莳,至冬叶枯。《尔雅》云∶ ,山薤也。生山中,茎叶与 
家薤相类,而根差长,叶差大,仅若鹿葱,体性亦与家薤同。今人少用。 
宗 曰∶薤叶如金灯叶,差狭而更光。故古人言薤露者,以其光滑难伫之义。 
时珍曰∶薤八月栽根,正月分莳,宜肥壤。数枝一本,则茂而根大。叶状似韭。韭叶 
中实而扁,有剑脊。薤叶中空,似细葱叶而有棱,气亦如葱。二月开细花,紫白色。根如小 
蒜,一本数颗,相依而生。五月叶青则掘之,否则肉不满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