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西潮的彼岸 >

第18章

西潮的彼岸-第18章

小说: 西潮的彼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读书”(reading)这一个认知和艺术的“行为”视做理论的原型和根据,不论作者还是读者,最后都要进入这个书本内的语言世界,而局外的世界——如社会背景、作者家世、作品如何生产和消费——都和文学分析无关。所以,结构主义、读者反应说,甚至现象学派,基本上都是“象牙塔”式的,都是以“书本”(text)为中心的,然后再推出或“耍出”其他的招数,或创造出其他的世界来。    
    不过,我无意在象牙塔中创造新的艺术或文艺理论,只不过想多读几本书而已,而且,我的目的是“为读书而读书”,把读书作为一个求知的过程,不谈有用或无用。这当然又是一个大逆不道的说法。    
    在美国教育界,目前几乎是功利挂帅,赚钱第一,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是谋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有用”,至少可以谋生。这个看法本来无可厚非,可是一般大学生太过短视,不论自己是否有兴趣,一窝蜂地去学电脑、法律或商科,而人文科学则被视为“无用”。我在印第安纳大学时有几个学生,就禁不住“有用”的诱惑,弃文学而从商学,而且还是听从系中某教授的“忠告”。我在失望之余,突然感到“象牙塔”的可贵。美国学府中,只剩下少数的大学仍然支持“象牙塔”式的纯学术研究,芝大是其一,我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冒着“风”险,转到这个“象牙塔”来,在这里我可以不必忧虑自己研究的东西是否有用,是否可以吸引学生。芝大的作风有点像“养士”——把一大堆“怪人”请来,听任其自由研究。我很幸运,竟然又可享受在美国教育界也被认为是“奢侈”的行为——读书。    
    我毕竟是一个读书人、书呆子,不会赚钱,也不会“行动”。    
    其实,我个人的心态是不足为奇的,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古到今都喜欢读书。传统的文人雅士将自己的书房或居室美其名曰“××斋”、“××楼”或“××亭”,都是一种“象牙塔”式的作风,把自己读书的世界和庸庸众生的尘世分开——至少在自己的意识中这两者是有高下取舍的。为读书而读书的风气到了清朝的乾嘉时代发展到了极致,一反明末的玄风,专重考证之学:从经史子集内的语言文字本身求得真正的意义,也可以说把学术研究放在最高的境界。    
    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经世致用”之说,所以,中国知识分子还有另外一个“入世”和“入仕”的传统,读书和现世息息相关,读书的目的除了修身齐家之外还要治国平天下,即使知识分子不想“入仕”,也必须对社会现实有所承担。到了近现代,由于内忧外患的交迫,这一个入世的传统更演变成一种“感时忧国”的精神。    
    这两种传统,我认为都是可取的,也不应该互相矛盾,但20世纪的政治社会的冲击,往往使得后者凌驾于前者之上,于是实践重于认知,读书不如行动重要,这种趋势推到极致,就成了一种无形的“反知传统”:盲目热狂的行动代替了慎远的思考。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象牙塔”内的臆想(3)

    然而,读书和行动、理论和实践、出世和入世——这样的两者之间是否截然对立,或毫无关系?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确是有距离的,但二者之间仍然息息相关,“知行合一”之说,中国也是自古有之。但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太重实践,不重认知,事实上中国自清末以降就有这个趋势,并创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其实体用是分不开的。中国近代的政治家和大部分知识分子,似乎都太讲求实效,但往往效果适得其反,没有理论基础的实践,无论在科学或政治上,都是行不通的。    
    从文学的“实践”而言,20世纪30年代以来,口号文学、工具文学汗牛充栋,但是有思想性的伟大作品却是少之又少。也许是中国作家太“感时忧国”了,一切以改革社会为重,把文学作品作为行动规章或政治教条,这种现象其实也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变形。中外文学史上功利小说比比皆是,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就是其一,它的目的是要劝读者相信立宪共和的可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写过一本类似的政治理想小说,名叫《怎么办?》,也是为了指导读者的革命行动的,但这些书的价值是短暂的,事过境迁之后,就被读者忘却了。而相较之下,《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仍然是不朽之作,因为车氏的《怎么办?》只提出了一个政治行动的理想方式,而没有像托翁和陀翁一样,在小说中接触到人性的真谛和人生的复杂性。梁启超的政治小说,也是纯“实践”的作品,而相较之下,鲁迅的小说就深厚多了,虽然鲁迅自称写小说的目的也在针砭时弊、改革社会,但他并没有提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论其缺点如何,我认为鲁迅小说的价值仍然可以永存,因为他经过深思之后,在作品中探讨了中国的人性和中国民族性中的阴暗面。鲁迅读了那么多古书,毕竟还是“有用”的,否则他写不出那么深刻的小说来。    
    当然,这些论点都是我个人在“象牙塔”内的臆语。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象牙塔”内的臆想(4)

    三    
    我在芝大图书馆的斗室里念了一年书,并不感到寂寞无聊,反而觉得内心的生活充实了很多。妙的是,我非但不认为自己和人生隔绝,而且更进一步地了解了人生;在这个小小的斗室中,我体会到宇宙之大和人类文明的光辉,当然,在学术上(特别是在文学理论上)我也在某些难解的问题上得到了一点心得。    
    所以,我认为“寒窗苦读”这个说法对我完全不能适用,而对“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老话,我却悟出一套新解:虽然我在书中找不到红颜知己(其实也不尽然,我的确爱上了不少文学中的“红颜”,而且也靠了“书房若比邻”的因缘交上了一个怪知己——费心生教授),却发现了不少“言如玉”——所谓“字字珠玑”,实在有其道理,因为语言文字就是人的心智和文化的精华,因此,“言如玉”就是好书,我热爱书就好像热爱“红颜”一样。    
    至于“黄金屋”,我只好开玩笑地向一位来访的朋友说:我在芝大有一个“阁楼”(penthouse,此词语意双关,常看这本同名的杂志的人——如老友刘绍铭——自知其味无穷),而且这个阁楼也是金屋,里面燕瘦环肥地藏了不少“娇”,如不相信,可以进来看看我书架上的《唐传奇》和明“三言”,或是那本《语言与欲望》(这本书的内容和作者,都是“其美无比”)。    
    除了这间小金屋之外,我还有一个大金屋——芝大的远东图书馆——而且就在我的斗室的背后。所以我常常自夸道:我这“书房”的藏书,恐怕要比所有的朋友的藏书多数十倍,总有四五十万册左右。我二十年前初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在这个图书馆打工,在钱存训先生指导监督之下,担任搬书和在包装后的书面上加写书名和编号的工作。最近我偶然看到一本包装后的旧书,书沿有两行歪歪斜斜的字,原来就是我当年的“杰作”,不禁把玩再三。由此我也“爱屋及乌”,对这个图书馆发生了感情,于是干脆视为己有,无事时就跑到馆内干涉内政,甚至“勒令”馆长买我所喜欢的书,有时候也偷几张公用信纸回到斗室去写信。好在新任馆长郑先生视若无睹,任我自由出入,于是我更得寸进尺,远地朋友来时,我一律把他们带到我的大客厅——远东图书馆的阅览室,使得馆内“鸡犬不宁”,馆员们也无可奈何。    
    有时候我在研究上遇到了问题,找书不得其门,就找好友马泰来,他也在图书馆工作,是有名的活“百科全书”,文史方面的资料如数家珍,于是在他指点迷津之后,我就往往会在书库里流连忘返。站累了就坐在地上,抬眼望去,头上一层层、一架架的书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就好像金库里无数条金砖摆在那里一样,任我选取,我更觉得飘飘然了,真是富甲天下。在这个大金屋里,我的藏娇更是无数。    
    我不自私,这个无穷的宝藏,愿与所有的朋友和读者共享。不过,如果各位驾临舍下,正逢我在“金屋”中和“娇妻”之一温存之际,则请千万不要打扰。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书债(1)

    书债    
    我的生活中有三种债:人情债、稿债和书债。    
    人情债是交朋友的结果。我总觉得我交的朋友都对我太好,而自己往往不知如何报答。特别是饭局,我喜欢吃,几乎是有请必到,但自己回请别人却往往疏忽了,所以记起来的时候免不了一年大请客几次,还人情债也,然而总觉得还不清。    
    稿债当然是报界和文学界的朋友对我太过“友好”所然,而我偏偏写得很慢,一篇杂文,也要在脑海里酝酿很久,而且常常胎死腹中或难产,真是苦不堪言。稿债积得越多,自己越写不出来,恶性循环,永无尽期。    
    至于书债,则更复杂。就人情的层次来说,朋友们送我的书有数箱之多,多产的作家朋友有时候一送就是七八本书或是装订精美的“全集”,我在感激之余根本无法回报,因为自己到目前为止只出过短短两本杂文集而已,除了汗颜之外,连写封信道谢的勇气也没有了,更谈不上回赠拙作。    
    特别是从大陆来访的作家或学者,赠书特别多,他们的盛情对我无形中是一种压力:我收了赠书而不看,当然是我的罪过;看后而不写书评——甚至也不写回信——更是“大逆不道”。我在惶恐之下,心理上的问题更多了。我觉得一个文学批评家应该和作家保持一点距离,朋友的交情太深,往往无法求得客观,当然更免不了护长补短。但我偏偏最喜欢和作家为友,交上了朋友,反而写不出来了。我所写的几篇较有分量的批评作品——如论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和王祯和的《香格里拉》——都是在和作者见面或深交之前写的。所以,有的好朋友知道我这个矛盾心理,遂想出一个难以招架的“人情招”,把他们的集子在装订出版之前突然寄给我,逼我作序,否则书就不能如期出版,吓得我只好开夜车照办,于是,几篇批评文章就这样被逼出来了,首开其例的是张系国,我在此特别要对他“点名批判”。


《西潮的彼岸》 第三部分书债(2)

    即使如此,我有时候还是写不出来,譬如,刘大任的《浮游群落》,我认为是一本极重要的小说,本来想写一篇有点内容的介绍文章作为该书的后记,但至今怀胎已近两年,还是没有生产,而时限早已过了,奈何?在此要向作者致歉。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朋友写的书。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书对我也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每天教书疲惫之余,回家倒在沙发椅上,往往沉沉睡去,一觉醒来,天色已黑,打开电灯,猛然一抬头,看到的却是一堆堆还没有念过的书:有的是朋友的新作,有的是明天教书用的“恶补”教材,有的是自己研究所需的著作(我研究鲁迅,真是自讨苦吃,关于鲁迅的书,真的是浩如烟海,永远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