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荣伟玲文集 >

第2章

荣伟玲文集-第2章

小说: 荣伟玲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跑到我家来,说只想问我一句话,他问我到底有没有爱过他。哪怕只是一天,一分钟,一个瞬间!

    我面无表情,不说话。

    眼泪从他的脸上流下来。

 

    事实上,这件事伤害的绝不仅仅是他。还有另一个人。

 

    你说,有没有那种情况,有人一直在你身边默默爱着你,而你却一直不知道?

 

    一直不知道,一直不知道,直到十年以后才知道。事过境迁。

    所有的人都知道,只有你不知道。你就是不知道,倒也不是装的。

 

    一个渴爱的人,是一个荒谬的人。他到处寻求,却忽略了身边最为宝贵的礼物。

 

    今天,我在一些人的故事里面,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渴爱。

    我知道,他们曾经的痛苦,现在的痛苦,和将来的痛苦,都是因为渴爱。

    渴爱不是爱。

    渴爱是证明自己的欲望。

    渴爱是内心有一个坑洞,希望外境中找到东西来填满它。

 

    慈悲之爱是一汪清泉,它无求于你,却能给予。

    它绵绵不绝,天天付出,天天更多更清澈。

 

    昨天,是日食的日子。

    在那之前,我得到一个预言,说,在日食的片刻,我将获得一个启示。当太阳被遮蔽的时候,我的内心会放出光芒。

    昨天早上,我五点就起来禅坐,练太极桩。六点多练完,有点懒散,就又睡了。八点多的时候,我在睡梦中,电光火石之间,我突然知道了,07年发生的那些事情,对方那么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我从睡眠中起来,豁然而悟。

    我也就知道了,在二十年前,安是怎么想的。

 

    (在我十八岁那年,曾经有一个巨大的心灵创伤。)

 

    在这二十年里,我一直避免去想一个问题,当时,安是怎么想的?虽然我知道,这个问题很重要。

    在这两年里,我倒是经常在想,07年的事情,对方是怎么想的?虽然我并不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也许,正因为不是很重要,所以我可以去想。

    而在传说中日食的时间里,我已完全明白。

    而心也空掉了。

 

    我不仅明白了两年前对方是怎么想的,更关键的是,我终于明白了二十年前,安是怎么想的。

    二十年了。我以为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而事实上,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即使已经过了二十年。

    而心也空掉了。

 

    所以,昨天晚上我才可以做那些梦,我才可以重新去想起一些,装作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往事。

 

    而经由这些思考、直觉和领悟,我也懂得了如今我周围的这些人,也懂得应当如何跟他们相处,以及如何去帮助他们。

 

    人们问,学佛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要让一个人清心寡欲,厌离世俗?

    如果佛学就是教人不要去爱的话,我的三爸绝对不会专门为我炒上两个素菜。(呵呵。如果你了解我的三爸是多么倔强的话。)

    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个人从诸如渴爱这样的巨大有害的情结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真正地不伤害,真正地去爱。

    这才是我吃到两个素菜的原因。

 

    岁月留情,人间有爱。

    非坑洞之渴,乃清泉之爱!

 

                                                 2009…7…23


允许他以好的方式示现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8…05 | 同一个人,有没有可能,在你和别人面前,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在你面前固执、偏激、自恋的人,有没有可能在另一个人面前谦卑、温柔和乐于付出?

    甚至,面对你不同的人生阶段,同一个对象,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当你欣赏她,肯定她时,她表现为温柔、可爱的女性;当你有一段时间心情不稳定,或学了点精神分析,总是在评判、分析、在冷冷地审视她时,她逐渐变成一个偏激烦躁的人。

 

    如果,你看到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不够好,你一定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一定要想,为什么你没能制造一种氛围,允许她以好的方式示现?为什么你制造了这样一种紧张,逼迫她用最坏的方式来对待你?

 

    调整你自己,直到她变好。

    跟自己说,我打开窗户,鸟瞰美景,允许他以好的方式示现。

 

    开放心胸,以温柔的气氛,和欣赏的眼神,允许他以好的方式示现。

 

                                                     2009…7…13



小小人生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8…05 | 当潺潺的音乐从你心上流过,从床上起来吧,迎接这新的生命! 
    我们每天都在死,每天都在生,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死,做梦是中阴身;而黎明就是新的觉醒。

    不要上闹钟,晚上入睡前给自己催眠,“我明天早上六点醒来。”只要你虔诚地植入这一概念,就会在那个时刻突然把自己唤醒。

    打开所有的窗户让空气流通,站在露台上吹吹大自然的冷风。如果住在小区里,你可以到楼下的院子里走一走。

    是的,还带着一点睡意,也不需要化妆,就这样朦胧地吹吹冷风,看看天上的朝霞。

    不要告诉我没时间,你可以每天早起半个小时。而这半个小时,只要在减少上网、闲聊或看电视上的时间就可以换回来了。

    上网、看电视和聊明星的私生活,这些对你的快乐没有帮助,短暂的刺激以后,就是更大的空虚。

    “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还是看看蓝天吧!在清晨时分,浅金色的雾蔼从建筑物的背后照出来,淡淡的流云缓缓地移动。这是大自然的节奏,这是生命的节奏。

    你要赶着到哪里去呢?除却死亡,我们没有别的终点。

    你要赶着到哪里去呢?

 

    傍晚下班回来,再看看落霞的美丽。喝一点冰镇饮料,在人群中,在星巴克,或是在家里的落地窗前,抬起头来,看看余晖如何在空气中散开,涂抹成一幅壮丽的油画。

    你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不要再想,也没什么好想。

    我们在工作中已竭尽了全力,我们知道工作与生活的界限。

    把自己搅到秃顶失眠,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你是缺吃的还是少喝的?

    不必去买一辆车,那不是又增加了更多念头?车要停在哪里?停车费单次多少,包月又多少?是不是又该保养了?我既然有车,聚会里是不是就应该去接送朋友?

    多少麻烦事!

 

    还不如悠闲地走在路上,一边欣赏一排的小店。挂出来的衣服,招摇嬉笑的老板娘,玩耍的孩子,惶惑迷路的狗,还有美丽的紫荆花树……

 

    下雨时分我走在街头,闻到一阵阵幽香,才发觉路旁的米兰开了。

    我撑着伞楞在那里良久,呆看飘香的雨丝,禁不住想呐喊——我爱东莞!

    内心不胜感激。本来可以敷衍地种植一些常见好养的植物,东莞人却费了心,养了好些精彩的品种。

    旁边一人抱怨说,下雨了,真无聊!

    又楞了半天,才发现她与芬芳开花的世界相互不存在。

 

    昨日之我,非今日之我;今日之我,明日永不再来。天天死,天天生;天天产生,又天天消逝。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抓住的呢?

    我有过很多希望,可百分之九十都没有实现,或实现了却不是预期的样子;我也有过很多恐惧,但百分之九十都没有发生,或发生了而不象料想中那么可怕。

    那我们为什么要希望或恐惧呢?

 

    静静地呆在一支优美的乐曲中,已足够抚慰当下的生命。

 

    平凡的人,过小小的生活;小小的生活,属于幸福的人。

 

                                                        2008…6…28


殊无欢乐的江湖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8…05 |  〈江湖外史〉说,〈连城决〉是金庸武侠里的异数,因为它“殊无欢乐”。 
    为着这个“殊无欢乐”,我重看了一遍〈连城决〉。看到中间,已感沉郁,便放下不看了。觉察到自己已经超越了“受虐倾向”,不似从前般爱看沉重的故事。

    自06年以来,我时常重温〈江湖外史〉。一种豪情侠义,矫矫不群之意,充斥在字里行间,那种绝对高蹈的人性审美观,那种精练而毫不造作的文字,诗与文都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

    一个人,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他的一生没有白活。

    我当感谢王怜花,因为他的这本书,我认识了一位好朋友,一位现实生活中的侠客。他如此吻合〈江湖外史〉里的江湖价值观,简直是一部活的〈江湖外史〉——这当然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接着说〈连城决〉。看到三分之二处我起来伸了个懒腰。

    狄云重新回到“人间”,看到以前的“高手”,他的几个师叔们以后,才对自己的武功有了信心。

    金庸把这一段写得很真切,狄云不是直接感觉到自己武功高了,而是奇怪地发现“高手”们的武功怎么如此之差?慢慢才回过神来,原来是自己的功夫大为精进了,他凭着深厚的内力,觉察到逼近的敌人,“喘气声如此粗重”,昔日的“高手”们却浑然不知。

    事实上,他在雪谷中同时修炼的正邪两派功夫(正的是“神照功”,邪的是“血刀密法”),精通其中一样即可独步江湖。

    我松了口气,什么叫“殊无欢乐”?他练好了武功,可以回来报仇,也可以洗清自己的冤屈——这就叫快意恩仇嘛。

 

    我决定趁兴把结局看完。

    狄云回到“人间”,见到了当年的小师妹,历尽艰险,彼此终获谅解。然师妹却为奸诈狠心的丈夫舍命而死,只留下孤苦的女儿“空心菜”(意为没有心眼的纯真)。

    狄云发现,自己敬爱的师父是个卑鄙小人,一直都在欺骗自己;恩兄丁典的尸体则一路被人砍杀,直到血肉模糊,最终只能烧成灰带回。打开凌小姐的坟墓为二人合葬,却发现她为父亲活埋,死时高伸双手。

    “人心之恶,竟至于斯。”王怜花沉稳简单地总结,却有一种咬牙切齿之意。

 

    最后,狄云厌倦这样一个“人间”,回到雪谷,那里有同样历尽人心险恶的水笙在等待着他。

    (二十年前,一位邻家少年就已说过:“江湖险恶。人心比江湖更险恶。”)

 

    金庸是怀着对老长工“驼背”的一腔冤屈,所发生的共鸣,写下的这部小说(见后记)。以身边真事来构思小说情节,对金庸来说也只这一次,怪不得王怜花说,这是金庸小说的“异数”。

    “殊无欢乐”的江湖,只因为连城决中的宝藏,只因为人心的贪婪与虚荣,只因为这个无爱的江湖。

    父子之间无爱,兄弟之间无爱,夫妻之间也无爱。

    只有占有的欲望,只有竞争和比较,只有“成则为王”的人生观。

    殊无欢乐。

 

    内心越是匮乏的人,于外在世界需求越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