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6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典型的超晶格结构是砷化镓/砷化铝镓这种结构可以作为性质优良的半导
体器件。近年来,人们还制备出非晶态半导体的超晶格结构。金属超晶格和
磁性元素/非磁性元素超晶体,以及稀土金属超晶格等。人们可以利用超晶格
的电性、磁性制出各种具有特性的功能器件。如钯/钴超晶格,可以成为磁光
可擦写存贮或磁泡存贮器件。
在制膜技术中,新功能膜在高科技园地犹如百花争艳,正在不断展示出
它们的丰姿。
定向生长的晶体
晶体结晶的过程,是从高温熔融的原液冷凝成固体的过程。这种过程导
致固体材料内部的成分分布是不均匀的。例如金属大多数是多晶状态,在一
个个有规律排列的晶粒的边界上,在结晶过程中,杂质就会挤入晶粒之间,
而且产生杂质富集,这些杂质在低温时,会使晶体畸弯,有时对金属整体有
一定的强化作用。但在高温下,晶界部分首先熔化。在外力作用下,这种杂
质晶界首先使晶粒间相对运动,晶界上的杂质就成为一种运动的润滑剂。这
样,人们就很容易想到,要提高金属的强度,就要消除晶粒间的晶界,生长
成单晶体,实现这种设想的技术称为晶体的定向生长。
控制晶体定向生长,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很难掌握的技术。70 年代,工程
技术人员想通过铸型的水冷底板来控制高温金属融熔体的冷却速度,期望能
制成一种特殊的飞机叶片。这种叶片上的晶粒要沿着主要受力的方向排列(工
程上称为沿主应力方向排列),这种飞机叶片,在最容易破裂的方向上消除
了晶界,形成了条状的晶柱,人们称为柱晶合金。和原来的合金相比,柱晶
合金的高温强度及热疲劳强度都有显著提高。这种加工方法后来发展成生产
单晶合金工艺。在柱晶生长晶路上增设一条弯的通道,只让一条晶柱通过,
并经过严密控制冷却条件,就可制备一个具有完整晶粒的构件。在这种构件
上,横向、纵向均无任何界面,或者说接近于没有缺陷。
定向单晶合金比普通多晶合金的工作温度可提高 80℃~100℃。在同样
高的工作温度下,单晶合金做成的构件的工作寿命比普通多晶合金的构件要
长 7 倍以上。
单晶合金已开发了近百种,成为各种工程构件。美国的波音系列客机、
欧洲的空中公共汽车系列客机、美国的战斗机、预警机和轰炸机都使用了单
晶合金。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由于选用单晶合金而赢得“安全”之美
名。我国的单晶合金生产工艺已在国内开花结果,进入了高技术的各个领域。
太空生长晶体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这过去是一种神话,人类用这句话
来表达改造自然的决心。然而这类神话却吸引了一批科学的探索者,为实现
这种神话而献身。他们企盼着能在失重和高洁净的太空随心所欲地产生各种
性能优良的材料,特别是单晶材料。科学家们在 1983 年 12 月发射的宇宙飞
船空间实验室 1 号中,进行了制备单晶的实验,把在地球上生长单晶体的设
备和方法,搬上太空实验室并制造出半导体硅和半导体锑化镓晶体,从而在
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太空生长晶体的光辉一页。
在太空实验室里生长晶体,仍旧是采用地球上的硅单晶“区熔法”的生
长设备。其具体作法是:在一个密封炉体内,使用两个作为加热源的卤光灯,
聚焦于双椭圆炉体的共焦点上,形成一个熔区,熔区因加热炉移动而移动。
单晶硅的生长是用一定形状的多晶硅棒作原料,在氩气氛保护下通过掺硼工
序逐步完成的。宇航员通过程序控制装置自动调节卤光灯的功率。生长硅单
晶时,卤光灯功率是 200~800 瓦特,晶体在生长过程中以 8 转/分的速度旋
转。随着炉体的移动,晶体以 5 毫米/分的速度慢慢生长,这次实验的生长时
间定为 21 分钟。
单晶硅和锑化镓,在太空生长,记录了世界材料制备步入太空的光辉一
页,是人类步入太空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记载。而且,其数据完整,步骤清
楚。当进行结果分析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太空生长晶体所呈现出的“生长
条纹”与地球上生长晶体的条纹有明显的不同。科学家们从这些科学记录中
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概念和新理论。
太空生长晶体的成功,给人类在宇宙生产设备的研制和生产产品的设计
方面提供了可能和重要依据,人类开发宇宙和移民太空已不是遥远的事情
了。
21 世纪的突破
全球经济腾飞的洪流,势不可挡,汹涌澎湃,冲击着科学、技术、产业、
文化的经络,展示出未来 21 世纪的宏伟蓝图。材料仍然是 21 世纪经济发展
的柱石,科学家们已经预言:非晶态如繁星密布;高温超导将掀起第四次技
术革命;纳米将是 21 世纪的材料新单元;高分子将功盖全球。这一切将汇成
21 世纪的最强音,人类的文明将进入新纪元。
繁星闪烁
非晶态材料是材料科学中一个广阔而又崭新的领域。自然界中的各种物
质,按组成物质的原子模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序结构”的晶态物质,
它的原子占据着布拉菲点阵上的顶点,而每个晶胞则呈有规律的周期性排
列。另一类是气体、液体和某些固体(非晶固体)则称为“无序结构”。气
体相当于物质的稀释态,液体和非晶态固体相当于物质的凝聚态。液体分子
就像口袋里装着的小弹子,一个紧挨一个地密集堆叠在一起。气态或液态也
可获得非晶态的固体。非晶态固体的分子好像液体一样,以同样的紧密程度,
一个紧挨着一个无序堆积(杂乱无章地堆积)。所不同的是在液体中,分子
很容易流动。而在稠密的糊状物中,分子滑动则变得很困难。非晶固体中的
分子则不能滑动,具有固有的形状和很大的刚硬性,被称为“凝结的液体”。
“非晶态”的概念在人们的头脑里是相对于“晶态”而言的。金属和很
多固体,它们的结构状态是按一定的几何图形、有规则地周期排列而成,就
是我们曾定义的“有序结构”。而在非晶态材料的结构中,它只有在一定的
大小范围内,原子才形成一定的几何图形排列,近邻的原子间距、键长才具
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非晶合金,在 15~20 范围内,它们的原子排列成四
面体的结构,每个原子就占据了四面体的棱柱的交点上。但是,在大于 20
的范围内,原子成为各种无规则的堆积,不能形成有规则的几何图形排列。
因此,这类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有些非晶合金的某些性能要比
晶态更为优异。
在人类发展史上,非晶态物质如树脂、矿物胶脂等,早在几千年前的远
古时代,已被人类的祖先所利用。在我国,玻璃制造至少已有 2000 年的历史。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几乎全部致力于理想的晶态物质及其超高纯度高均匀
方面的研究,而忽略了非晶态物质的开发。
20 世纪 30 年代,克拉默尔用气相沉积法获得了第一个非晶态合金。50
年代中期,科洛密兹等人,首先发现了非晶态半导体具有特殊的电子特性。
1958 年,安德森提出:“组成材料的几何图形(晶格)混乱无规则地堆积到
一定程度,固体中的电子扩散运动几乎停止,导致非晶态材料具有特殊的电、
磁、光、热的特性。”这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但是,当时如何制
造能够应用的非晶态材料的方法尚未解决,金属、合金的生产仍沿用传统的
炼金术。
1960 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杜威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用急冷技
术制作出进行工业生产的非晶合金的办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各种
宽度的非晶合金条带,条带的带宽已达 150 毫米以上。另外,这种方法还可
制备非晶态的粉末,其粉末粒度直径可达 1μm(微米,1‰毫米)左右。这
种方法也可制备非晶合金丝。此方法在冶金工业生产工序上节省了多道工
序,节省能源消耗,被称为冶金工艺的一次革命,也就是“炼金术”的革命。
非晶固体的研究结果已发现的非晶态材料包括:非晶态金属及其合金、
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超导体、非晶态电介质、非晶态离子导体、非晶态高
分子及传统的氧化物玻璃等。可见非晶态材料是一个包罗万象,极为富有的
材料家族,它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电机、电子工业、化工以及高科技
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而且,还继续显示着它的不竭功能。
非晶态金属比一般金属具有极高的强度,如非晶态合金 Fe80B20,其断裂
强度达 370kg/mm2,是一般优质结构钢的 7 倍,弯曲形变可达 50%以上。可
见,它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韧性。这种非晶态合金还具有优异
的抗辐射特性,经中子、γ射线辐照而不损坏,在火箭、宇航、核反应堆、
受控核反应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应用。非晶态材料可以制备成复合材料和层
状材料。在产品生产工序上,金属玻璃的制备可以连续生产,一次成型,生
产程序简单、成本低廉。自 1974 年起,美国、日本、西德、法国已大量投资,
提供了不少的市场产品。
非晶态合金在工业上首先使用于变压器,非晶合金片薄,一般为 20~30
μm(微米,1‰毫米)制成这种微型优质变压器适用于航天、航空、航海的
供电网络上。由它制成的其他配电变压器、脉冲变压器都已投入使用。常用
的变压器铁心均是用硅钢片制造,而且条经过冲压、剪切、绝缘等 6~8 道工
序。采用非晶态合金片,减少了这一连串工序,而且所制成的变压器能量损
耗低,只有硅钢片变压器的 40%。同时,这种非晶态合金片的强度比硅钢片
的高,耐腐蚀性好,还具有极优的电学性能。不久,用非晶态合金片做成的
电动机诞生了。1980 年,美国 GE 公司用非晶态合金片做成了电动机,其体
积小,能量损耗低,其耗能只有用硅钢片制成的电动机的 1/3。目前,全世
界已有 6~7 万台非晶态合金制成的配电变压器投入运行。如果在我国,将硅
钢片制造的配电变压器全部换成非晶态合金片的变压器,那么每年可节电
100 亿度,约合价值人民币 10 亿元以上。世界上属于非晶合金的生产类型很
多,美国有 58 个,日本 73 个,我国 28 个,并且已有年产百万吨铁心的非晶
合金厂。非晶合金种类极多,有以铁为主的叫铁基非晶态合金,还有钴基、
铁—镍基、铁—钴基、铜基、镍基等。非晶合金还包括永久磁性或在电场下
具有磁性的磁性材料,前者称硬磁材料,后者称软磁材料。
非晶态磁头,是非晶态合金应用的另一个领域。一种钴——铁——镍—
—铌——硅——硼体系的非晶态合金耐磨性高、噪声小、硬度高(比常用磁
头的硬度高 2~3 倍),是很好的磁记录材料。
早在 1988 年,我国已生产 80 吨非晶态软磁合金,用于电子工业的各种
电器。非晶态钯——硅合金,可作成电磁、超声信号延迟线,作为信号延迟
一段时间的器件,并用于军工、雷达电子计算机、彩色电视、通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