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就接着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
落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桥路,看余度石桥。”
综观全诗,老僧所赠二句,实乃一篇之警策。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他却不在了。
问寺僧,寺僧说:“他就是骆宾王。”再问,寺僧说:“当日敬业战败,
与骆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恐逃失了主犯,上面怪罪,当时死者数万,
就找了两个相像的人,斩首上献。后虽知不死,却也怕犯了欺君之罪,也不
敢再行捕送了。”
对于这段史实,深信者有之,怀疑者也有之。
怀疑的人说:骆宾王同宋之间的父亲共过事,同宋之问也有交往。骆宾
王的诗集还保存有 3 首赠宋之间的诗,怎么可能见面互不认识呢?就算是不
认识也罢,宋之问生于 650 年被贬岭南,则已是 50 高龄,不再是一个少年了。
深信的人说:骆宾王失踪已是 20 多年,又系月夜,一方有心隐瞒,不识
倒是情理中的事。况且骆宾王之诗集中的《夕次旧吴》等诗,一片故国之思,
当是兵败之后,故地重游的作品,如果已死,是不可解释的。
后人的话
800 年后,明朝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说:正德九年(1514 年),有
一个姓鲁的在江苏南通城东黄泥口挖凿靛池,发现了一座古墓,石碑上写着
“骆宾王之墓”。唐代南通邵潜在《州乘资》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清乾隆十三年,寓居南通的福建学者刘名芳在考察南通山志时,发掘了
这座古墓,找到了“唐骆”两个字的石碑和枯骨,把它改葬在风光秀丽的狼
山脚下。
雍正年间,有个叫李干涛的人,自称是李勣的第三十七代孙。他说:“扬
州兵败后,眷属逃窜几尽,三十四世祖李纲同骆宾王一起匿居于邗之白水荡,
后来,宾王客死崇川。”崇川,就是南通。
这就侧面证明了“逃逸”之说,至于是为僧为民,则不可考据了。
如今,狼山郁郁苍苍,宾王墓依山而建,墓前有一二楹的石坊。
上联是: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
下联是:碑掘黄泥,五山片壤栖。
纪念着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谁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靖康之耻与岳飞抗金
公元 1126 年 1 月,寒冷的北宋都城汴梁,弥漫着恐惧和惊惶。从去年
10 月金兵南侵以来,燕山府丢了,中山府也丢了,而此刻,金兵的铁蹄已经
到了黄河岸边。
徽宗,这位擅长工笔画、独创瘦金书、对艺术颇有造诣的皇帝,骇得昏
了过去。他匆匆传位给儿子赵桓,溜到商丘去了。
赵桓即钦宗,他的年号为靖康。
金兵屯兵黄河之北,宋朝守军放弃了这道天堑,望风而逃。兵部侍郎李
纲与主张弃城而逃的君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史载:“宋人议论未定,兵已
渡河。”
钦宗到底还是被李纲留在了都城,金兵兵临城下,久攻无功,反而受损,
全国各路的勤王部队均已在增援途中,而钦宗竟然下令求和,割地赔钱。金
人也是心虚,不等银两凑足,拿了诏书,就匆忙撤军。
割地求和,换来的只是苟延残喘。时隔 9 月,金人又兵分两路,打到黄
河边,这时,李纲被贬岭南,只剩下刘延庆一人苦苦支撑。
谈谈打打,京城终告失守,刘延庆死于乱军。钦宗步行到金营求和,金
人的要求是:黄金一千万锭,白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
靖康二年(1127 年)正月初十,钦宗第二次来到金营,他是来请求宽限
缴纳金银的,但从此就永别了皇宫。随后,太上皇徽宗和太后也被押解到了
金营。四月初一,金人撤军,也带走了徽、钦二帝、皇族妃嫔,还有掠夺来
的无以计数的金银财宝。这奇耻大辱,史称“靖康之难”。
然而各地军民的抗金斗争始终开展得如火如荼。岳飞,正是在这场抗金
斗争中崛起的一员,由于他勇猛善战,不久便升任大将。岳飞在抗金中打了
几次大仗,一是 1130 年收复建康之战,一是 1134 年收复襄汉六郡之战,但
是最有名的还得算是他的北伐。
岳飞 1140 年 6 月出兵北伐,闰六月便收复了淮宁府、颖昌府、郑州、洛
阳等地。7 月,金兵反扑,两军在郾城展开激战,岳家军勇往直前,以一当
十,杨再兴率二百余骑杀敌二千余人后全部牺牲,这是一场恶仗,金兵损失
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颖昌之战,金兵数倍于岳家军,由于战术运用得当,
杀敌五千,生擒二千多。岳家军声威大震,金军中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
军难!”的悲叹。
可是,就在收复中原的形势已经出现的时候,高宗赵构却连发 12 道金
牌,下令收兵,岳飞只能含恨挥泪退兵。
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
1142 年 1 月 27 日,岳飞被毒死于“风波亭”,连同一起被害的还有他
的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
据说:南宋的另一位名将韩世忠,曾当面质问宰相秦桧:
“岳飞父子有什么罪?”
秦桧含含糊糊地回答:“其事体,莫须有。”
韩世忠愤愤地说:“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一名叫隗顺的狱卒掩埋了他的遗体。
岳飞死后,“议和”很快实现,宋朝向金朝上表割地称臣,金朝则派使
臣册封康王赵构做宋国皇帝。
直到孝宗即位,平反密狱,才将岳飞墓迁葬在风景秀丽的栖霞岭下。
然而,谋害岳飞的元凶到底是谁?却成了不可确指的千古之谜。
传统的说法是奸相秦桧。
据考证,秦桧在京都失守后被金兵带到北方,很快成了完颜昌的亲信。
1130 年 10 月,秦桧神秘地回到了宋朝(南宋)声称是杀死监守金兵,逃回
来的,但据《大金国志》记载:秦桧当时任金人参议军事,随军转运使。秦
桧还宋,也是金国贵族会议决定的,目的是要他促成“议和”,因此:
(一)从权力的归属来看:身为南宋宰相的秦桧,实质上也是女真皇族
派到南宋中央的一个代理人,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必然成为南宋王朝降金政
策的主要炮制者兼推行者,也只有他,才具有“挟虏势以要君”的权力,玩
弄赵构于股掌之上。
(二)从降金政策的执行来看,抗战派及那些拥兵自重的将领,是降金
政策执行的主要障碍。因此,削夺他们的兵权乃至危害他们的生命,是秦桧
整个投降政策的一个必然部分。岳飞兵力最强,战功最大,反对投降最坚决,
他当然就成了秦桧杀害的首选对象。
(三)从历史记载上来看:《宋史·刑法志二》明确记载:“十一年,
枢密使张俊使人诬张宪,谓收岳飞文字,谋为变。 秦桧欲乘此诛飞,命万俟
锻炼成之。飞赐死。诛其子云及宪于市。……名为诏狱,实非诏旨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秦桧假传圣旨,矫诏杀害了岳飞等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高宗赵构在绍兴二十五年下诏说:“比
年以来,多是大臣便作‘已秦圣旨’,一面施行。自今后,三省将上取旨。”
既然,在取诏前,大臣就可以声称“已秦圣旨”先行施行,那么,矫诏的可
能性是存在的。
赵构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
有人认为,高宗皇帝赵构,才是真正的凶手,只有他,才有权下令杀害
岳飞。其理由如下:
(一)秦桧不具备杀岳飞的权力。宋朝皇帝太祖曾立下密誓:“不杀大
臣及言事官。”1139 年,有个八品小官胡铨上疏,要求“斩秦桧之头,挂诸
街衢。”秦桧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无权将他杀害。而对于正
二品的大将岳飞,他怎敢擅自开此杀戒呢?
(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秦桧及刑部主审岳飞一案,曾上书
定岳飞、张宪死罪,而保全岳云。上书赵构后, 赵构却改成“岳云特赐死”,
岳云也没能幸免于难。可见,高宗还牢牢地掌握着最后裁定权。
(三)秦桧死后,赵构对许多秦桧陷构的案件恢复了名誉,唯独对岳飞
一案迟迟不肯平反。当朝许多大臣上书,请求为岳飞昭雪,而赵构依然置之
不理。赵构还不只一次地告诫臣下,对金议和是出于他本人的决策,不许非
议,岳飞当然就成了这一总国策的牺牲品!秦桧只是一只执行这一总国策的
可恶的鹰犬!
那么,赵构为什么要杀害岳飞呢?一般认为:
一是目标的冲突。岳飞“精忠报国”,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恢复中原,
迎回徽、钦二帝;而赵构的目标只是保全自己的皇位。倘使岳飞真的获胜,
迎回二帝,他本人的皇位就岌发可危了。因此,在岳飞有可能获胜之前杀害
岳飞,事在必然。
二是防止岳飞权重于政。绍兴七年,岳飞曾奏请立储。封建社会有严格
的伦理纲常制度,外臣是不能干预内事的。岳飞居然管起立储的大事是越职
和越轨的行为。而且高宗无子,最忌讳的就是立储。高宗杀掉了岳飞,实际
上是消除了一个权重于政的隐患。
明代诗人文征明洞悉高宗赵构的心理,在岳庙题了一首著名的《满江
红》:
拂拭残碑,敕飞宇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
合死,可怜事去原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
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139 年,宋金议和成立,在承诺了一系列的屈辱条件后,金人归还了徽
宗的棺木以及赵构的生母韦太后。至于还活着的钦宗,高宗根本没有提过归
还的要求,钦宗只得以囚徒身份老死他乡了。从中,我们总可以得到一些启
示吧。
如今,岳王庙前,正义凛凛;岳王坟头,芳草萋萋,千千万万的炎黄子
孙,在这里顶礼膜拜,徘徊流连。遥想当年危亡战伐的情景,品味着忠奸正
邪四字,禁不住怆然涕下。秦桧夫妇、万俟 、张俊这四个铁铸的小丑,反
剪着双手,长跪在岳王坟前,接受着永无休止的道德法庭的审判。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历史是有情,还是无情?只好根据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结论了。
李自成生死之谜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是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领袖,
号称闯王。1644 年正月在长安建立大顺朝,年号永昌。3 月,攻克北京,结
束了明王朝 276 年的统治。由于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闯
王不敌,退出北京,转战于河南、陕西、湖北,最后在湖湘一带不知所终。
九宫山遇难说
最开始报告李自成遇难的是清王朝负责追击闯王的靖远大将军阿济格。
他在 1645 年阴历闰六月初四日给朝廷的报告说:“李军兵尽力穷,窜入九宫
山中,随后在山中遍寻李自成不得。降兵、降将都说,李自成逃走时,仅携
带随身亲信 20 人,被村民围困,不能脱,自缢而死。我马上派认识李自成的
人去验尸,尸体已经腐烂,不可辨认了……”
南明王朝的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也向南明王朝的唐王发出了李自成
身亡的报告,不过这已是 1646 年的阴历二月了。他说:已斩李自成于九宫山,
因为周二南死,丢失了首级。
根据这两则报告,《明史》也做出了一条自成已死,而尸朽莫辨的模糊
结论。这个结论,由于许多地方志、家谱的发现而有所加强。
同治年间修编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