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428章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28章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小就受到了第一流的科学教育。
年幼的伊伦是个懂事的孩子,当她不满 9 岁时,她的父亲皮埃尔·居里
在巴黎街头不幸被马车辗死了。伊伦常常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安慰悲伤的
母亲。她唯恐母亲再发生什么不幸,就常常跟随母亲去实验室,依偎在母亲
身旁。也正是从这里,伊伦渐渐对物理学实验和化学实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伊伦和她的丈夫约里奥在生活和工作中相敬相助。1934 年,他们
用λ粒子轰击铅、硼、镁,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物质,并对核裂变现象进
行过研究。因此,1935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给他们夫妇俩共同颁发了诺贝尔
化学奖金。

少年大学生——露丝·劳伦斯

露丝·劳伦斯是  1972 年出生在英国的小姑娘。她  11 岁进入牛津大
学,只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三年的课程,取得荣誉数学学位。13 岁,她大学毕
业,是英国牛津大学建校数百年来最小的大学毕业生。紧接着,她又在这个
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劳伦斯在 9 岁就完成了全部高中课程,两年后,她就考上了牛津大学。
当时和她一起参加入学考试的共有 530 人。劳伦斯成绩名列第一,并获得牛
津大学圣·休斯学院的奖学金。劳伦斯卓绝超群的才华一时轰动了牛津大学,
被誉为牛津大学的数学神童。
劳伦斯考入牛津大学后即在圣·休斯学院学习。在一次课堂学术讲座会
上,当其他同学正绞尽脑汁在解一位院士精心制作的复杂公式时,劳伦斯却
指出了出题中的一个错误。
劳伦斯的父亲哈利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劳伦斯上学和放学回家。人们看到
小劳伦斯每天穿着牛津大学学生统一穿的那种黑袍、戴着学士帽被父亲接送
上学的情景,都感到很有趣,心里也十分羡慕。
牛津大学曾举行过一次长达 4 个星期的数学考试。当这次马拉松式的考
试结束时,劳伦斯完成了 192 道难题,而其他学生竭尽全力平均才做了 31
道题。劳伦斯的智慧大大超过了周围的学生。她达到这种水平时仅仅 13 岁,
确实是位天才。

小劳伦斯计划在取得硕士学位后,在满 16 岁时完成哲学博士的学业。那
时她将成为牛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战胜电脑——沙昆塔拉

沙昆塔拉,印度的心算神童,连电子计算机也比不过她,真是世界上一
大奇迹。
沙昆塔拉 6 岁时,已显露出惊人的天赋。有一天她的小叔叔在做数学练
习时被一道题难住了,算了半天也没算出来。那道题是要求一个三位数的立
方根。在一旁玩耍的小沙昆塔拉见叔叔半天不说话,只是发愣,觉得十分好
笑,便去拉叔叔的胳臂,要他跟自己一块玩耍。
叔叔生气地推开她,说:“别捣乱,去,去……”
沙昆塔拉说:“我替你算好不好?”
叔叔摇摇头,说:“别开玩笑了,这是高中学生做的代数题。你还没上
小学呢!”
沙昆塔拉不服气地说:“你用笔算,我用心算,看看谁算得快,不行吗?”
叔叔根本不相信她的话,自顾自地继续做练习,10 分钟过去了,他才算
出了结果。这时小沙昆塔拉早把立方根心算出来了。两下里一对照,沙昆塔
拉心算的完全正确。叔叔大为惊奇,他一连出了三道求立方根的数学题,小
沙昆塔拉都是立即念出了答数。叔叔查一查标准答案,结果是全部正确无误。
叔叔以后再做数学题时,便找小沙昆塔拉帮忙,再难的问题都不费吹灰之力、
迎刃而解了。这件事传开了,许多人来问算题,竟然没有一个能难住小姑娘
的。“女神童”的美名越传越远了,也惊动了一些知名的科学家,他们纷纷
邀请女神童前去表演。
从 14 岁起,小沙昆塔拉的足迹走遍了全世界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她
的神奇心算术轰动了巴黎、柏林、伦敦等许多大城市。澳大利亚的一位名教
授热情地接待了沙昆塔拉。他事先准备了一大堆数学计算题。在公开表演的
时候,教授把计算题交给了沙昆塔拉一份,自己那一份开始输入准备好的电
子计算机。一分钟一分钟过去了,人们都屏住气息,看这一场人与电子计算
机的比赛。哪知教授还没有把计算题全部输入电子计算机里,小沙昆塔拉已
经心算完毕全部算题,并且把答案公诸于众了。人们欢呼震动,个个惊叹不
已。等电子计算机的荧屏上显示出答案时,竟然和小姑娘心算的完全相同,
而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却比女神童的心算来得慢多了。人们一齐拥向沙昆塔
拉,向她表示祝贺和敬意。
美国很有权威的得克萨斯州拉斯大学也热情地溜邀请印度女神童沙昆塔
拉前去表演,并且组织了一场更大规模的人与计算机的比赛。
拉斯大学专门成立了一个由电子计算机专家和著名教授组成的小组,负
责决赛活动的正常进行。沙昆塔拉要和三台美国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对擂。决
赛就要开始了,大学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小沙昆塔拉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
地坐在广场中心特设的擂台中间,三台大型电子计算机排在对面。
大屏幕上公布了计算题目,沙昆塔拉和电子计算机同时开始计算。1 道
题,2 道题,3 道题……一共是 15 道复杂的计算题。沙昆塔拉计算的速度和
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差不多,双方得出结果用的时间前后也不过相差零点几秒
钟。在场的观众都惊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情是真的,但又不能不

承认印度女神童奇妙无比的心算术太了不起了。
有一位在场观看的权威专家提议,再让印度女神童和电子计算机算一道
难度更大的数学计算题。在场的人全都双手赞成,只有难度越大的计算,才
越能比试出水平的高底呢!这一道题是举出了一个 201 位的超数学,要求算
出它的 23 次立方根!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进行过这么高难度的计算。人们
对沙昆塔拉有些担心了。计算就要开始了,小沙昆塔拉已经做好了心算的准
备,但是拉斯大学的电子计算机专家却向众人宣布了一条更为惊人的消息:
这样大的数学计算题,拉斯大学的 3 台电子计算机根本无法输入,因为它们
的设计能力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等于宣布对擂的一方弃权,退出了比赛。
成千上万的观众轰动了,嘘声四起。人们不满意拉斯大学专家的讲话,他们
跑了老远来看比赛,哪能干瞪眼离去?人群里乱成一团,指责声和不客气的
叫骂声充满了广场。拉斯大学负责人一看不好收场,经过研究以后,才向公
众宣布:立即去外地把美国不久前才研制出的最尖端的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用飞机运来,和印度女神童继续进行比赛。
比赛推迟了整整 24 小时,可观众情绪更加激昂,观赛的人数有增无减。
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本来不感兴趣的也来凑热闹了。谁不想看看这场史无前
例的比赛?当地几家报纸破例地反复写出报道,电视工作人员更是不离现
场,引得全城每一家电视机前都坐满了好奇的人们。他们可以看到美国最先
进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运到拉斯大学的实况转播,他们可以一睹印度女神童沙
昆塔拉的风采,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比赛开始了,人们屏住气息观看。沙昆塔拉不慌不忙,用了 50 秒的时间
心算出了答案;而美国尖端电子计算机用了 1 分钟才计算出结果。答案公布
后,双方得数一样,但是胜利者又是印度女神童沙昆塔拉!
拉斯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一齐祝贺沙昆塔拉的成功,科学家们不能不信服
眼前的事实,印度女孩的心算术太神奇了。

小天文学家——玛德利诺

玛德利诺出生在纽约,是一位富于幻想的女孩。童稚的幻想,激发出她
惊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她 5 岁的时候,智商就达到 192。3 岁时,父亲教人读书,小女孩便能掩
卷熟记书中的内容,同年还能计算 100 以内的加减法。小玛德利诺特别喜欢
算术。星期天的午后,她独自默默地沉浸在数学的奇妙中,不声不响地反复
进行 20×2 的计算,得数都很准确。小玛德利诺感到算术很象十分有趣的游
戏。
刚进幼儿园时,玛德利诺觉得很寂寞。一切都如此简单,没有吸引她的
地方。从老师教她认字读书开始,她一下子变得热心起来,兴致勃勃,似乎
这种精神劲头儿同她幼小的年纪极不协调。无论做什么事,她都要拿第一名。
她常幻想自己踩在鲜花丛中,云彩般地飘到霞光深处,风儿围着她舞起透明
的飘带。
玛德利诺从小性情文静,极富于幻想。母亲说她往院子的角落倒垃圾的
时候,时常呆呆地望着天空,久久不动,竟忘记了倒垃圾,原样不动地又回
来了。是棉絮般的云朵,还是灵巧的飞鸟吸引她的幻想?还是湛蓝的天空使
她的思想也变得深邃奇妙了呢?

玛德利诺的幻想非常深沉美丽,就象扇动雪白翅膀的仙鹤,去寻觅探究
宇宙间的奥秘。这个小女孩好奇心特别强,她总觉得辽阔高远的天空之外还
有一个奇异瑰丽的世界,每一个人的头上都闪烁着一颗星儿。大家组成一个
热闹的大家庭,用冬天的雪花做棉衣;在夏夜的天河里戏水玩耍;用春天的
绿草和花朵盖房子;用秋天的风灌满钱包,用力摇晃着,使钱包结出丰硕的
葡萄,酿出红盈盈的美酒。
可是小玛德利诺仔细地望天空,却什么也没有。蓝蓝的天,无声无息,
也没气味,就象永远睡着了似的。她在心里喊呀唤呀,大空也不回答她,根
本不理睬这个小女孩。她好伤心。她就这么久久遥望着天空,好象把天空融
汇到自己眼睛里;或者一下子跳起来,把天空扯破,闯进去看看里面藏着什
么玩艺儿。妈妈叫她去吃饭了,大声嚷嚷。小玛德利诺从幻想中醒来,她兴
奋地说:“妈妈,我想到天空里面住几天,玩几天。”正是这个小女孩对宇
宙空间奇妙的幻想和无限的兴趣,铺开了她日后成为天文学家的宽广道路。

坚持真理——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1878~1927),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她还是新兴的
舞蹈艺术——现代舞的创始人之一。邓肯一生坎坷不平,但她有着直率真诚
的性格、坚强的意志,不顾人们对她艺术的不理解,艰苦奋斗,终于获得了
巨大的成功。她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在全世界塑造了自己不朽的纪念碑。
邓肯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全家人仅靠母亲教授音乐的微薄收
入维持生计。在母亲为生活奔波而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时候,小邓肯却获得了
“自由”。海浪翻滚的节奏给了她舞蹈的概念,母亲的音乐和诗歌给了她艺
术修养的熏陶。在呼啸的浪滔声中,在琴声和诗歌铿锵的节奏中,她常常展
开想象的翅膀,舒展双臂,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这是她心灵的
真诚表现,她从不愿掩饰自己的思想。5 岁的时候,她进了公立学校。一次,
学校举行圣诞节联欢会,老师向孩子们分发糖果和蛋糕:“孩子们,你们瞧,
圣诞老人给你们带来什么啦?”孩子们都欢呼起来,可是她却出人意料地站
起来,认真地说:“根本没有什么圣诞老人!”孩子们都非常吃惊,老师也
很意外,生气地说:“糖果只发给相信圣诞老人的孩子!”邓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