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李清照齐名。她精心写的《星象图解》、《象数窥余》等著作,科学而通
俗地解释了自然现象的变化。她所著的《地圆说》指出,人们所居住着的地
球,是处于四周都是天空的空间中,在宇宙间是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之分的。
她还著有《女蒙拾诵》、《沉疴呓语》各一卷、《西洋筹算增删》、《筹算
易知》等科学著作。王贞仪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科学家。
王贞仪出身于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祖父曾任宣化知府,因此家里藏有
丰富的书籍。王贞仪从小就酷爱各类书籍,并常作诗、绘画,还学会了琴、
棋、骑、射。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有才,便被视为大逆不道,女子会骑、射
已属罕见,而更令人惊羡的是她还对天文、地理、数学、气象学等等也有浓
厚的兴趣。她不习女红,却经常手不释卷地攻读科学书籍,从小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她鄙视和反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和压在妇女头上的种种礼教。
她曾作诗道:“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这正是她一生的绝好
写照。
她年仅十八九岁时,有一次,在宣化知府的客厅里,宾客满座,许多人
高谈阔论。有的论诗说画,有的论说天南海北。忽然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站
了起来,拱手向大家请教:“如地球果圆非方,而居圆球下方者,岂不皆要
倾跌哉?”在大家都解释不清的情况下,王贞仪落落大方地站起来,给大家
以满意的回答。
王贞仪不守“妇道”,酷爱科学。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
地搞试验。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有
一天,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不知不觉
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
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
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她一边移动
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弄
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她撰写的《月食解》一文,精辟地阐述了月食发生、
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题诗赠友——吴荔娘
吴荔娘,字绛卿,福建莆田人,清朝知名女诗人。
吴荔娘幼年时,因耳濡目染了父亲的读书习惯,所以她也逐渐陶醉于书
声朗朗之中,并在少年时已能写诗作文。当然,她能早年工习韵语,全靠父
亲影响所致。
她生性孤僻,常常善自为乐,终日空守闺房,洁身自好。她还特别喜欢
清洁,室内一日必扫数次,绝不让灰尘有歇脚之处,室内摆设几乎一尘不染。
平日,她总是以填词作诗为生活中的最大快乐。
在吴荔娘 14 岁的时候,她已能用一个纯情少女所独有的情愫,去描写自
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有时还能以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用饱蘸激情的笔去
揭示大自然的美。
有一次,她观看 9 岁的严静画画,还没等严静挥毫完毕,早被画的墨竹
图陶醉了,惊叹之余直呼:“妙哉!妙哉!”等严静的墨竹图画完,她就乘
兴给题写了一首《题严静墨竹图》诗:
琅 袅袅影纵横,千尺寒梢一笔成,
我看丹青先比较,此君风韵却输卿。
整首诗一气呵成。作者以自然的音节,醇厚的诗意赞美了严静笔下的墨
竹。全诗无一斧凿之痕,更没有造作之态,有的只是作者的直抒胸臆和诗所
表现的极富韵味的朴素之美。
诗的前两句“琅 袅袅影纵横,千尺寒梢一笔成”,主要赞美了墨竹
摇曳多姿的逼真形象,以及墨竹的纵横交错和秀劲挺拔。
后两句“我看丹青先比较,此君风韵却输卿”,作者运用了比较的手法,
进一步赞美严静笔下的墨竹那栩栩如生状,比真竹更富有风韵。
从此吴荔娘的名字被更多的人知晓。她后来更加苦读诗书,终于成了清
代小有名气的女诗人。
囫囵吞《三国》——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现代著名女作家。有小
说代表作《斯人独惟悴》,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散文代表作《寄
小读者》。1949 年前曾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新中国成
立后曾经任中国作协理事、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冰心从小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她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海
军军官,经常给女儿讲中国跟洋鬼子打仗的故事。冰心总是用心地听着,从
而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冰心的母亲有很高的文学修养,4 岁起开始
教女儿识字。她把字、词做成卡片,冰心一张一张认得非常快。由于家里事
情繁杂,母亲忙不过来,从 7 岁起把教育女儿的重担交给弟弟杨子敬。冰心
的舅舅杨子敬是父亲的文书,又是同盟会会员,有激进的革命思想。他成了
冰心的启蒙老师。
冰心 7 岁开始读小说,第一部读的就是舅舅给他讲过但没讲完的《三国
演义》。由于识字有限,开始的时候只能挑选认字多的部分看。看着看着,
光看一些片断不能使她满足了,于是,又从头读起。要说读,其实只不过是
“囫囵吞枣”。到底还是她聪慧,凡是遇到的生字,全靠猜测,实在念不明
白,便上下连串着念下去,念的次数多了,也就认得了。就这样,她读书的
兴趣有增无减,一本接一本不可收拾地读下去。到 8 岁时,她居然读完了全
部《说部丛书》、《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
《天雨花》、《东周列国志》、《儿女英雄传》、《镜花缘》、《再生缘》
等等。
冰心如饥似渴地学习,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她趁大人不注意时,还偷
读了舅舅给父亲寄来的一些“禁书”,也就是宣传反清革命思想的进步书籍
和一些外国小说。从小便吸收了那么丰富的文学知识,给冰心日后成功打下
了基础。
冰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唐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好诗从小
就会背诵。父母和舅舅都有文化,往来亲友中也多有文人雅士,他们作诗吟
诵,答对题联作乐更是常事。冰心家的几十间房子里都有精彩的墨迹。这对
冰心很有启迪。许多好的对联都能背下来,而且还常跟大人学着答对题联,
有时,构思奇巧清丽。
有一次,学校老师口占上联,要求学生必须用诗词对答下联。当老师刚
念出“鸡唱晓”时,冰心张口便接上了“鸟鸣春”的妙联。顿时,老师和同
学们交口赞叹,惊讶不已。因为“鸟鸣春”出自韩愈众多诗作中的一首。这
首《送孟东野序》本是许多人不曾注意的一首小诗,但小冰心却牢牢记住了
韩诗中“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的佳句。可见,冰心
读书认真、细致极了,领悟能力极强。要知道,冰心当时只是不足 9 岁的小
姑娘呀!
才华横溢——张爱玲
张爱玲,1921 年出生于上海,她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自幼聪明颖悟,
18 岁考取伦敦大学,因战事改入香港大学。1943 年以中篇小说《沉香炉》在
上海文坛横空出世。她的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是上海 40 年代
畅销书,一时为之洛阳纸贵。晚年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写出一部《红楼
梦魔》的研究专著。
张爱玲出生于旧中国曾经地位显赫的官宦家庭里。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
末著名清流派的代表,是李鸿章的女婿。张爱玲的父亲一身遗少作风,染有
弄花捧月之恶习,因而夫妻不和。她的母亲是南京黄军门的女儿,曾经留过
洋。张爱玲生长的这种家庭,既给了她得天独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修养,
又使她形成敏感而又冷漠、孤僻而又实际的性格。
张爱玲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作家天赋。三四岁时,母亲就教她吟诵诗词。
聪颖的她,一首诗词念不了几遍就会背诵。她读古典诗词有很好的悟性,读
一首小诗往往能心有灵犀仿作一首。7 岁左右张爱玲就能写小说了,看她那
信手“涂鸦”之作,往往叫父母亲乐得手舞足蹈。
小爱玲 9 岁那年的一天,她信笔画了一幅漫画,母亲说好,父亲说好。
她把漫画投给了报社。几天以后,从报社寄来了 5 元钱稿费,她高兴得跳起
来。爸爸妈妈说:“这些钱就随你支配吧。”小爱玲兴冲冲地跑到商场,她
买来了一枝丹琪唇膏,真叫父母亲哭笑不得。
张爱玲上中学时,文才已充分显露出来了。她所在的学校是上海玛利亚
女校,当时的学校有一种文学样刊叫《国光》,张爱玲经常在校刊上发表小
说、书评和论文。其中有一篇《霸王别姬》写得悲壮豪迈、慷慨激昂,直令
许多男儿叹赏,其文辞灿烂,也令许多文豪赞叹。
13 岁那一年的一天,张爱玲在书摊上读了一本张恨水的通俗小说,曲折
多变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她,以后她又专门找了几本读了。读了几本之后,
张爱玲忽发奇想,我要是也能写几部通俗小说该多好啊。有一天她开始动笔
了,人物都是《红楼梦》中现成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还有贾政、王夫人,
更有袭人、晴雯等人,不过这些人穿的都是现代人的衣服,说现代人的话,
做现代人的事,逛上海滩,徜徉十里洋场,乘人力车,到霓虹灯下谈情说爱……
小说每写好一个章节,都要拿给父亲看,父亲往往欣然命笔,拟上回目。等
小说写完了,订成上下两册手抄本,赫然写上书名《摩登红楼梦》。
张爱玲年轻时候漂亮而又喜好奇装异服,据说有一次到印刷厂去校稿
样,她使整个印刷厂都停了工。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已成为几代人推崇的偶像,
时间愈久,魅力愈强,影响至当代不减。当今,在台湾有一批研究张爱玲的
专家学者,有很多人认为,张爱玲可以而且应该获诺贝尔文学奖。
九岁写小说——琼瑶
琼瑶,1938 年生,原名陈喆,笔名凤凰、心如,是湖南省衡阳人,后为
台湾著名女作家,作品深受大陆读者喜爱。
琼瑶的父母对儿女管教很严格。她除了在父母的指导下读书识字以外,
还兼顾照看弟弟、做家务等工作。妈妈一有时间就给她讲故事,讲嫦娥,讲
七仙女下凡到人间洗澡的传说,教她背唐诗。李白的诗是她最喜爱的,如“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8 岁时,她进了上
海市第 16 区国民小学读书。由于母亲的早育,对语文有着特殊天赋的琼瑶,
在上学的第一天就能一字不漏地通读整本国文课文,使教师大为惊讶。同学
们也纷纷向她投去赞佩的目光。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个出众的学生,老师课外
总要给她增加学习任务,对她要求得格外严格。而琼瑶每次总能出色地完成
作业,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有个墙报栏。有一天经过报栏时,她
看到了一个题目叫《小狍的自述》的作文,文章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流畅感
人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她。回家后,她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一种强烈的、遏
制不住的写作欲望撞击着她的心扉。年仅 8 岁的她,急切地铺开作文簿,一
气呵成写完了一篇充满纯真感情的作文《我的母亲》。从此以后,她坚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