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徒们在这里可以随时听到跑马场上马迷的呼叫声,看到著名骑手的赛马形象
以及他们在终点赢马时的情形。另外,在病房内还挂着各种比赛日程的表格,
赌徒们据此可以随意下赌注。总之,医院不是说服赌徒们戒赌,而是驱使他
们拼命赌博。头几天,进入医院的赌徒如鱼得水,觉得进入了赌博的天堂,
惬意得很。可是过不了几天,他们就开始觉得无聊、空虚。因为一天 24 小时,
他们的所见所闻没有别的,全都是赌博这一件事。他们赌得精疲力尽,头晕
眼花,于是便产生一厌恶心理。他们自己就向医院提出了安排点别的生活内
容。在其他活动的吸引下,他们厌恶赌博的心理得到稳固。
这家医院运用心理疗法,帮助戒赌的成功率很高,赌徒“患者”出院后
很少重犯前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让赌徒们尽情地赌,就是为了满足他们
的个体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目标得以实现以后,行为的驱动力也就随之
消失,赌博对他们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这时,他们便会产生新的目标
行为,渴望寻找一种新的追求。
限量发售的策略
“物以稀为贵”,一些生产厂家、大公司、大企业都紧紧抓住这一消费
心理,并大作文章。
日本汽车公司推出一种极具古典浪漫色彩的新型车——“费加洛”,宣
布生产数量只有 2 万台,并声称今后不再生产。结果是人们争相传递消息。
一时间,顾客的订单像雪片般飞来。尽管如此,公司却慢条斯理地采取先接
受预约的策略,然后分批进行抽签。于是中签的欣喜万分,未能如愿者(大
约 31 万人)则“怨声载道”。这一做法,客观上产生了轰动效应。较之广告
宣传真是高出一筹。
制造 CD 唱片的雷弗伦斯公司,为了推销爵士钢琴巨星迪克海曼的作品,
也采取“限量发售”策略,全球只发行 2.5 万张,并宣称以后不再版。为了
取信于消费者,该公司还特意在每张 CD 唱片上印上编号来强化限量的真实
性,这样唱片不但有欣赏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收藏价值,那意义真是不同
寻常。因此,唱片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
人们对于越是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想得到。限量发售就是利用这种“逆
反心理”来做广告,使消费者的主体需要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增强了对商
品的好奇心和诱惑力。
“蘑菇”与“青蛙”
一个癔病患者,打开伞举在头上,称自己变成了“蘑菇”,整天蹲在角
落里,不吃、不喝、不动。一位有经验的精神病科大夫也打着一把伞,一声
不响地蹲在病人的身边。过了一会,病人问:“你是谁?”医生说:“我是
蘑菇。”又过了一会,医生站了起来收了伞。病人忙问:“蘑菇能站起来吗?”
医生回答说:“怎么不能,我不是站起来了吗?”于是病人也收了伞,站了
起来。医生去喝水,病人也去喝水;医生不停地做着日常活动,病人也跟着
学。几天之后,病人完全正常了,忘记自己曾经是蘑菇了。
还有一位患癔病的妇女更是可笑,她屡次到医院看病,反复地讲自己吞
了一只青蛙,腹中难受至极,非让医生想办法把青蛙弄出来不可。面对这位
难缠的太太,医生们束手无策。
法国临床内科医师特鲁梭为此也伤透了脑筋,因为怎么解释这位患者也
不听。一次,他看魔术表演,突然想出了治病的办法。当轮到特鲁梭出诊给
这位病人看病的时候,他抓了一只青蛙藏在身上。他告诉病人,他这次一定
会治好她的病,要求她密切配合,她高兴地点点头。他给病人喝催吐剂,当
呕吐开始时,他悄悄地把青蛙放在盒里。
——“您看,太太,这只青蛙终于结束了折磨您的‘病史’,现在没事
了,您的病全好了。”
从这两则病例可以看出,医生对这种患者的治疗,不动刀,不开药,通
过言语,再借助一些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这种治疗就
叫做心理治疗也叫做精神治疗。这种心理疗法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古
老方法,只是没有得到科学的解释,不被人们认识,却被蒙上了封建迷信的
色彩。
如此报复
某城市晚间将首次上演一部被公众认为是将引起空前轰动、惊险绝伦的
侦探剧。首场票在几星期以前就被抢购一空了。人们站在剧场门前议论着:
“剧名叫什么?”“《公园街谋杀案》。”“听这剧名还挺惊险的。”“要
论惊险,那剧情才更叫人觉得够味。听说快至终场时,还没有人能弄明白究
竟谁是谋杀者。当幕布徐徐落下的一刹那,才会使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这无疑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听着这非同一般的议论,刚刚下火车到达此城的李甲,实在按捺不住急
切的心情。他狠了狠心。花了近 10 倍的价钱在黑市买了一张包厢里的席票,
决心认真听好每一句台词,凝神屏气地仔细咀嚼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当
他神情激动地踏进剧院大门时,观众席里已是漆黑一片。一位包厢侍者殷勤
地领着李甲来到他的包厢。此时,舞台上的幕布正缓缓上启。
“先生,这座位还不错吧?”他伸出手来等待着这位迟到观众的小费。
可李甲此时目不斜直盯舞台,丝毫没有理会他的这一举动。
侍者决心不错过任何一个争得收入的机会,轻声问道:“是否可以替您
去存衣处存衣帽?”“不用了,谢谢。”片刻之后,黑暗中又传来问话:“来
份节目单怎么样?上面还有剧照呢!”“不,谢谢。”“那么,来杯喝的怎
么样?”
演出已经开始,李甲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这个时候,观众们早就静下心
来了,可他却因连续的问号根本无法平静。紧接着,侍者凑到近前,“散场
后,您是否希望叫辆出租车?”“不!”“用不着叫车吗?”“对!”“那
么,现在是否来点巧克力?”“我什么也不需要,谢谢!”
剧情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平素酷爱侦探故事情节剧目的李甲,生怕错过
或是漏掉一句台词。可身边包厢侍者的絮叨使他十分恼火。他想这回他该走
了吧,谁知一回头,他不仅在后面站着,还又问了一句:“场间休息时,来
杯香槟酒或是来几个面包卷什么的,好吗?”“不,不要,我什么都不要!
见鬼,快滚远点!不要影响我看剧!”李甲实在忍不住发火了。
直到这时候,侍者才似乎意识到这位观众急于认真看剧的心情,恐怕是
赚不到分文了。他深深地向李甲鞠了一躬,然后伸手指着舞台,凑近他耳朵,
压低了嗓音,深恶痛绝地说:“瞧那个园丁,他就是凶手!”
之后,悄然退出包厢。李甲此时的心情简直是无法形容,情绪一落千丈。
他终于领略到因为没有接受侍者的服务,使其失去了本可以赚得的一笔小
费。因此得到的是包厢侍者的报复,使他花费高价寻求的乐趣一下就化为乌
有了。
无独有偶,在美国有一位读侦察小说入迷的妇女,向法院提出与自己共
同生活多年的丈夫离婚的起诉。她状告自己的丈夫对她过于“残忍”,这残
忍的事实就是她的丈夫抢先看了她的侦探小说,并把“真凶”写在书的首页
上。
以上两则故事说明了一些洞悉人们兴趣心理的问题。兴趣是人们力求认
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与人们的情绪状态往往直
接相联系,于是就产生了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求知欲和好奇
心得到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相反,得不到它,就会在精神上陷
于痛苦。因此说,破坏别人的兴趣,对人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
真假警长
装束雅致、非常漂亮的费尔柴尔德小姐在丹佛火车站上车后,走在车厢
过道时,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多年不见的情人伊斯顿同另一个男人并排坐在一
条长座席上。
她兴奋地招呼伊斯顿,并坐在他的对面。伊斯顿用左手握了握她伸过来
的小手。他们坐定后,姑娘惶惑而又恐惧地看到伊斯顿的右手同另一个男人
的左手被一副锃亮的手拷拷在了一起。伊斯顿见她看到了自己带的这副“手
镯”,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在他前面说话了:
“请允许我说一句话,小姐,我看得出你和这位警长相识。如果你请他
在我们到达监狱时替我说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押送我去
莱文沃思监狱。”
“噢!”姑娘深深地吐了口气,多云转晴的脸透出欣幸,“这么说,你
在这儿干得不坏,当警长?!”
“你能够来莱文沃思找我,是吗?”伊斯顿恳切地问。
“是的,”姑娘肯定地回答,“我喜爱那个地方,那儿的空气适合我,
我会过得很愉快的。”
“警长,我要上厕所。”伊斯顿乖乖地起身随同铐在一起的人,离开了
费尔柴尔德小姐,他还不时地回头望她,见她在深情地摆手……
坐在他们附近的旅客说道:“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吧。”
另一个精通此行的旅客说:“你难道没有看得出来吗?我是说——你见过把
犯人铐在自己右手腕上的警官吗?”
这是一个情感心理的故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的态度体验。真警长为了激励罪犯重新做人,把自己扮成罪犯。真罪犯会做
何设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他心里激起的波澜在翻腾。
禁止与提倡
西方国家有这样一种习俗:男子入室必须脱帽;妇女戴的大沿帽,进入
公共场所则可以不摘。
在电影院里常有一些妇女看电影时戴着帽子,坐在后面的观众看不好,
可就提意见了,经常有人要求电影院明令通告,禁止妇女戴帽子看电影。一
家影院的老板听到观众的呼声后,他说:“禁止恐怕欠妥,还要‘提倡’一
番呢!”
这家影院在上演前,在银幕上打出一则文字通告:“本影院为了照顾衰
老高龄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请不必摘下”
通告仅放出一遍,女士们,甚至包括一些五六十岁的妇女,都摘下了帽
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位影院老板就是利用人的心理美感,达到了制
止妇女看电影戴帽子的问题,所谓“心理美感”,是人们遇见可爱的人、美
好的事物而由衷地产生的赞扬、歌颂、感叹以至爱慕。这种欣赏与评价激起
情绪上的共鸣,就是心理美感。影院中的女观众觉得自己若戴帽子,就等同
于“衰老高龄的女观众”了,便失去了心理美感。
野渡无人
唐朝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诗《滁州西涧》:“独怜幽
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许多画
家都用“野渡无人舟自横”作题目绘画。可是,“有人”好画,“无人”却
不好画。因为不少人的画无非是春江空船,千篇一律。所说,后来有位画家
拿出一幅卓然超群的画,博得了大家的喝采。其实,这幅画的高明处,只在
空船上添了几只悠然自得的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