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532-明清宫廷档案 >

第66章

3532-明清宫廷档案-第66章

小说: 3532-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法驾卤簿前导”,“鼓吹设而不作”。太庙的正门,在天安门内御路的东端。皇帝沿太庙街御路入左门,到外垣南门外“神路”右侧降辇,由两名负责赞引的太常卿恭导,到戟门幄次盥洗。


第七部分第十四章 皇帝的法宝(7)

    北京城内外的重要祭祀建筑祭典开始,赞引官恭导皇帝入戟左门,进太庙前殿,左拜位前,向北而立。奏乐,执事官员各就其职,恭迎神位;司香官进香,乐奏《贻平之章》。皇帝依次为列祖列宗上香,再复原拜位跪奏,行“三跪九叩礼”。王公大臣跟着皇帝行礼。乐奏《敉平之章》,皇帝向列祖列宗敬酒献礼。司祝官至祝版案前,三叩,奉祝版,跪在案左,乐止。皇帝与王公大臣跪,司祝官诵读祝词,把祝版放到清太祖的神位前面,三叩,退下。乐起,皇帝和王公大臣行“三拜礼”。乐止。再献“亚礼”,乐奏《敷平之章》。行“终献礼”,乐奏《绍平之章》,司爵官献爵。乐止,太常卿赞赐福胙,光禄寺卿进福胙于神位前;皇帝跪,受爵、胙,三拜,再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礼”,乐奏《光平之章》。撤馔,太常卿跪告:礼成于神。乐奏还宫曲,皇帝打道回宫,午门鸣钟。    
    祭祀社稷、天地之前,皇帝也要到奉先殿、太庙,向列祖列宗“知会一声”。    
    “社”是掌管土地的神,“稷”是掌管五谷的神:“社稷坛”,是祭祀这两位神的场所。当时,社稷坛遍布全国各地。天安门西侧的皇家“太社太稷坛”,正门在今日中山公园后面。坛上堆着“五色土”,中黄,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分别来自涿、霸二州和房山、安东二县,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原来有两根各高一米有余的石头和木头方形柱子,植于坛中央的土中,代表“社神”和“稷神”。    
    明永乐年间,建天坛、先农坛。    
    前门外的天坛,占地二百七十三公顷,约相当于故宫面积的两倍。每年冬至,明清皇帝或他们指定的代理人,都到天坛祭天。祭前,皇帝和随祭人员斋戒三天,不理刑名、不宴会,不娱乐,不“入房”。皇帝提前一天,到天坛的斋宫住宿。祭祀当天,仪式在日出前七刻开始,共有九道程序;乐工、歌舞演员,分别演、奏相应的歌舞和乐曲。首先,燃燔炉,烧牺牲;接着,皇帝向“皇天”献玉帛,进俎,敬爵;最后一道工序,是望燎,即由皇帝亲手焚烧祭品。    
    现在,天坛公园管理者和旅游部门合作,不时举行“祭天”表演,再现当年皇帝祭天的宏大、壮观场面。    
    咸丰皇帝奕想儿子都快想疯了。载淳出生,对奕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儿。于是,他破例在后宫祭了一次天。    
    《皇帝亲耕仪式图》储秀宫庭院内,摆一个条案,上面供“三牲”:中间的金盘中,装着一条扎红缎带的活鱼;右面盘子里,装着一只冒着热气儿的熟猪头;左边有一只煮熟的公鸡,头尾都各保留着一撮鸡毛。另有三只盛着酒的金爵。    
    奕亲自燃香、放鞭炮,然后,行“三跪九叩礼”。礼毕,立马儿把活鱼“放生”。奕再向着“南天门”叩拜,致“谢词”,再拜,用手指分别沾三只金爵中的酒,向空中弹三次,把爵中酒洒在地上;再拜,礼成。猪头和公鸡,在案上供一天。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举行大赦,以及“放生”活动,商店歇业一天;三日内不得杀生、吃肉。    
    作为一个“以农为本”的大国,皇帝历来重视农桑之事。每年春天,皇帝都祭祀“先农”,皇后祭祀“先蚕”,两口子过一把“男耕女织”瘾。    
    永定门内的先农坛,是祭祀“先农”的地方。坛高约一米七,四面都有台阶;附设斋宫、銮驾库、更衣殿。更衣殿前的观耕台,高约两米,东、南、西三面有台阶。台南是“御耕田”。    
    先农坛东北部,有山川坛,祭祀太岁、风云雷电等。    
    所谓“先农”,就是古代传说最先教民耕种的人。皇甫谧说:“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班固称:炎帝“教民耕作,故号曰神农。”    
    清初,西苑的丰泽园内,有稻田十亩,其中就有皇帝的“御耕田”。新中国成立前后,林伯渠、毛泽东在此居住、办公。    
    雍正年间,皇帝改在先农坛“演耕”。    
    仲春,皇帝着礼服,在王公大臣陪同下,来到先农坛,隆重地祭祀先农;礼毕,行“耕田礼”。皇帝御更衣殿,换穿龙袍,走到“御耕田”中,南向立于“耕位”。户部进“黄耒,驾黄牛”,顺天府尹献黄鞭。皇帝左手扶犁,右手挥鞭,“耆老二人牵牛”,开始“耕田”,户部侍郎跟在屁股后面“播种”;鼓乐歌声大作。皇帝“三推三返”后,便去他妈的,把犁和鞭甩给户部尚书,在礼部尚书陪同下,登上“观耕台”,看王公大臣“表演”。按照古代传下来的礼数,王公“五推五返”,大臣“九推九返”,个个累得呼哧带喘。顺天府官员给皇帝和王公大臣“擦屁股”,率领“百姓”耕耘,把“御耕田”种上。礼部尚书跪奏“礼成”,皇帝返回紫禁城。    
    《清史稿》记载:“乾隆八年正月,遣和亲王弘昼代祀先农坛,用《中和韶乐》,与上祭同。著为例。”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载湉御先农坛“演耕”。    
    镶黄旗人那桐,叶赫那拉氏,由理藩院官学生捐纳监生笔帖式,官至大学士、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军机大臣,赏加太子少保衔。光绪十八年,他任兵部捐纳房总办时,曾亲历一次皇帝“演耕”。据那桐的日记说,三月“初四日,寅刻中和殿伺候皇上阅视农具,卯刻撤农具,交顺天府尹接收。辰刻同先农坛序立同差八人,到同兴楼早饭。巳刻到坛演礼。”这是一次皇帝不出场的“彩排”。初五卯刻,皇上到先农坛行演耕礼,“桐与同部七人,序立鞭亭、犁亭之前。辰初礼成,巳初归。”这大慨是中国皇帝的最后一次“亲耕”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由谁定的规矩,皇帝的“御耕田”,面积为一亩三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会讽刺自私自利的人:就知道你那一亩三分地儿!


第七部分第十四章 皇帝的法宝(8)

    “先蚕”,即是最早教民养蚕的人。关于这个人,最初其说不一。北周以后,人们的看法统一了,都说这个人名叫“嫘祖”。司马迁说:黄帝者,“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据说,她的老家在山西南部的运城市。早些年,那里出土了一些文物,其中有半拉儿蚕茧化石,为“嫘祖最早教民养蚕”这一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皇帝祭地朝服山西省遍地都是“文物”。晋南运城这个地方更值得一去。那里的历史积淀很深,自三皇五帝之后的传说和遗存,都极其丰富。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蚩尤的老家,“鲤鱼跳龙门”,东郭先生救狼的地方,张生和崔莺莺谈情说爱的“西厢”……关羽也是从这里走向全国的。运城有关羽古老的家庙,还有全国最大的“解州关帝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雄伟壮观的鹳雀楼,矗立在黄河古渡、蒲坂城旁。它与武汉的黄鹤楼、岳阳的岳阳楼,并称著名的“三大楼”。    
    皇家祭祀先蚕,皇后主祭,妃嫔、公主、命妇陪祭。乾降十一年二月,“定皇后不行亲蚕礼之年,遣妃代行。”祭前,参祀人照例斋戒。祭日,在先蚕坛举行隆重的典礼。礼毕,行“亲蚕礼”:皇后在女官导引下,来到桑林,从宫女手中接过工具,采三片桑叶,放到宫女提的篮子里,把工具交给宫女后,靠边“稍息”。陪祭人员开始采桑叶,都送到宫中的养蚕室去。    
    明初,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不仅仅在行“亲蚕礼”时作作样子,还“真抓实干”。她经常发动宫女,收集废旧弓弦,洗净水煮,纺丝织绸,缝制衣衫。马皇后坚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收集布头、残线,做成衣服,送给公主和儿媳妇们。明成祖朱棣搬到北京的紫禁城里以后,把先蚕坛设在安定门外。康熙年间,皇家在西苑的丰泽园内“植桑养蚕”。雍正年间,皇家在北郊建“先蚕祠”,行“亲蚕礼”,采桑养蚕。但是,先蚕祠离紫禁城太远;一大帮花枝招展的姑娘、媳妇,到荒郊野外去活动,皇帝总揪着心。再说,那里没有浴蚕设施,不符合祭祀先蚕的要求。于是,乾隆年间在北海后门内建了一座新的“先蚕坛”(今北海幼儿园)。《清史稿》记述,“乾隆九年四月,先蚕坛成”;“乾隆七年八月,定皇后亲蚕典礼。”整个建筑群,周长约一千六百米,围以绿瓦红墙。正门朝南。入门,迎面就是先蚕坛,高约一米五,周长约四十米。坛的东南,有先蚕神殿;东有观桑台。坛前有桑林。坛后有亲蚕门,门内是亲蚕殿。殿后设浴蚕池。池水由北墙外引入,从南墙流出。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后妃们作了“亲蚕”的表演之后,大量的具体工作,都由宫女承担。慈禧太后住在颐和园,在园东边的一个院子里养蚕。老佛爷对养蚕女要求很严,不许说蚕长得难看,要多说吉利话,鼓励蚕宝宝。宫女们必须打扮得整洁、漂亮,头上扎缎带,防止头发散乱;还要用带子,把自己勒出“蜂腰”来,显示出优美的身条……这样,蚕宝宝才能长得好看,吐出好丝。    
    明嘉靖九年(1530年),朝廷在朝阳门外建日坛,阜成门外建月坛,安定门外建地坛。    
    日坛又名“朝日坛”,一层,高约两米;“春分”时祭太阳,用“太牢”(牛、羊、猪)和“七奏八舞”。    
    月坛又名“夕月坛”,高约一米七,有六级;“秋分”时祭月亮,“从祭二十八宿”,乐用“六奏”。    
    地坛又名“方泽坛”,方形,两层,各高约两米。台下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石座,分别刻有“山水纹”。东边的山水纹,象征“五岳四海”;西边的山水纹,寓意“五镇四渎”。夏至,是祭地的“法定日子”。现在,地坛公园有“祭地”表演,再现皇帝祭地的情景。    
    皇帝出宫“祭天”、“御耕”等,动静大得不得了。头两天,内阁有关部门就通知御前大臣、乾清门侍卫、銮仪卫等相关单位和人员,作好相应的准备。清代皇帝出发前,奏事官把皇帝的佩刀,捧出乾清宫月华门,高呼“刀下来了!”意思是要动身了。    
    皇帝乘舆出太和门,扈从人等各自上马,顺序出宫。最前边有“开路”的人,离皇帝的大队人马约一公里远,警告路人“回避”,叫作“报二里”。其后,有“传筹”,共有“五筹”分布在“报二里”和大队人马之间。头三筹离皇帝较远,尽可扯开嗓子,大声“报筹”;后两筹离皇帝较近,报筹声既要响脆,又不能“惊驾”,吓着皇帝。    
    “五筹”之后,有“打哧”——一个太监边走边从口中发出“哧——哧——哧”的声音,示意沿途闲杂人等“肃静”。再后面,是彩旗飘飘、刀枪闪闪的仪仗队。皇帝的轿子前,“前引大臣”分两行,共五对儿,叫作“前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