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532-明清宫廷档案 >

第58章

3532-明清宫廷档案-第58章

小说: 3532-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户主也正犯愁呢,不写怕挨整,写了怕惹事儿。朱元璋理解户主的心情,脑袋瓜一转,赐春联一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户主觉得这副春联实在是好,舍不得贴在大门上,挂在中堂祖宗牌位两边了。    
    刘瑾、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是非根”倒是割断了,“是非”却更多了。    
    自元旦起,一年当中,皇宫里“节日”不断:初二敬财神,立春(春节),破五,玉皇大帝生日,元宵,“燕九”(正月十九,道教纪念日),中和,龙抬头,花神生日,寒食,清明,三月三,赏花,尝新果,佛主生日,碧霞圣君生日(四月十八),端午,关帝生日(五月十三),捻转,晒书,乞巧,中元,立秋,中秋,重阳,下元,宗喀巴生日(十月二十五),冬至,赏雪,腊月朔(十二月初一),腊八,观酺(十二月二十一),小年儿,小除夕(年三十儿的前一天)……中间还穿插着万寿节、千岁节、圣寿节;皇子洗三、七天、小满月、满月、“百岁”、抓周、订婚、结婚;还有册封妃嫔、恭上徽号,等等。    
    不但节日多,而且节期长。正月和腊月,都是在节日气氛中度过的。赏花(包括赏荷),尝新果,捻转,时间长达两三个月。万寿、千寿和圣寿,每个节日少则庆祝三五天,多则七八天,甚至十天半个月。碰到年成好,后宫不断添人进口,洗三、满月之类的事儿,也够忙活的。综观全年,皇家几乎天天都在“过节”。不这么整也不行。要不是找辙充实充实生活,后妃们大狱似的活法,也的确单调,难熬:“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皇帝老子以国为家,称孤道寡。土匪头子啸聚山林,称王称霸。在“天天过年,夜夜结婚”方面,二者有共同的追求,有时整起平民百姓来,招儿都够狠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家势不两立,互有攻防,走马灯似的演出“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大戏。    
    如今,许多传统节日被置于阴山背后。“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童男童女”再也不愿意双双躲在黄瓜架下,窃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了。不过,大家倒是差不多天天在“过日子”,人口日、地球日、环境日、戒烟日、禁毒日、消防日、残疾人日、爱滋病日……彩旗飘飘,鼓乐声声,花花绿绿的彩纸满天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节日”,如雨后春笋,热热闹闹,有吃有喝。阿哥阿妹在“进口”的情人节,赠玫瑰,吃巧克力。男女老幼在圣诞节,听“唱歌”,点“洋蜡”。而有的“老外”,不嫌中华传统节日“掉渣儿”,高高兴兴地“拣土落”。    
    如前所述,朝廷最看重的节日,是元旦、冬至和万寿节。届时,都要举行大朝典礼。    
    元旦为年、月、日三者的开端,万象更新,从头再来,古称“三元”。元旦大朝,多少带点儿今日“团拜”的意思;或者说,今日“团拜”,源于古代的元旦大朝。只不过,大朝由皇帝唱主角,如今民主了,大家互相拜年。    
    自“冬至”起,白昼逐渐延长,的确值得庆祝庆祝。    
    皇帝作梦都想万寿无疆,借着过生日,过过“万寿”的瘾,也算是一种宣泄。    
    大年三十儿称“除”,古来“除日驱傩,除夜守岁,饮屠苏酒。”驱傩即驱逐疫疠之鬼。“士庶之家围坐火炉,达旦不寝,谓之守岁。”屠苏是一种草药,屠苏酒一般含七味草药。江南民俗,屋上饰屠苏草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皇家在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皇上事事优先的特权受到挑战,喝屠苏酒得遵循先幼后长的顺序。    
    皇上家喝的酒,比老百姓家的讲究。清宫把大黄、肉桂等研磨成粉末,装在布口袋里,于除夕中午,把布袋吊在水井中;初一凌晨提上来,把大黄、肉桂末泡在酒中。虽然味道既不可口,又不可乐,却能“驱毒袪病”。    
    忙活完大朝典礼,明后宫的人饮椒柏酒,吃“百果”。俗话说,“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驴在皇宫里却成了“鬼”。无论男女,都摆出一付一口把驴咬死的架式,吃装在小匣子里的驴肉,叫作“嚼鬼”。饺子,明代叫“扁食”,清代称“水饽饽”;吃法都一样,少不了包个银锞子、铜钱什么的,看谁能吃到“吉利”。清代还吃肉馅的团圆饼。而明代,则把八月十五剩的月饼,留在除夕吃,也叫“团圆饼”。    
    除夕白天,清代皇帝在保和殿设宴,招待蒙古王公等。宴罢,皇上率领老婆们,到皇太后寝宫行“辞岁礼”;皇后带着“姐妹”们,在皇帝寝宫向丈夫行“辞岁礼”。皇贵妃以下的“姐妹”们,去皇后寝宫行“辞岁礼”。    
    正月初一,皇后率“姐妹”们给丈夫拜过年后,在“本宫”升座,接受“姐妹”们的节日祝贺;然后,皇后率领大家,去给皇太后拜年。


第六部分第十三章 天天过节夜夜笙歌(2)

    乾隆年间,过年时在圆明园开设九天“集贸市场”,太监、宫女化妆经商。干鲜果品,时令蔬菜,山珍海味,日用百货,古物珍玩,无所不有;酒肆茶楼,如林而立。有些货物,内务府与宫外商家签约代售;又选择京城饭庄中“著名”的小二,充当“跑堂”。比颐和园后山的“苏州街”红火得多。宗室王公、文武百官,获准入园逛市场、采购、聚餐。皇帝也信步逛逛,讨价还价,品茶饮酒,吆五喝六,跟真事儿似的。    
    弘历特别宠爱惇妃给他生的老闺女。按照规定,皇后生的闺女,封为“固伦公主”;妃子生的闺女,封“和硕公主”。弘历破例封老闺女为“固伦公主”。有一年,弘历领着老闺女逛集市。女儿相中了衣服摊上的一件红呢夹袄。爷俩正和摊主讨价还价时,军机大臣和戳恕R蛭馕还髯芎么虬绯尚』镒樱钟牒瞳|的儿子订了婚,所以,弘历笑着说:用不着我破费了,让你“老丈人”掏腰包吧!和朴谔旨刍辜郏ǘ肆轿埔蛳铝撕旒邪馈!   
    影响广泛、长时间令人津津乐道的节日活动,莫过于“千叟宴”。    
    康熙六十年(1722年)正月,六十九岁的玄烨,在乾清宫前大张筵席,招待一千多名六十五岁以上的满汉大臣及其他官员;诸王、贝勒、公卿,出席作陪,名为“千叟宴”。    
    十二岁的弘历目睹了千叟宴的感况,觉得爷爷的玩法“真有趣”。当上皇帝后,按他那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脾气,凡是爷爷干过的漂亮事儿,都想试一试。老爸留下的底子比较厚,自己又挺能干,盛世太平,心里却总有件事情放不下,越老越想会一会老哥们儿,和他们说说话儿,一块热闹热闹。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的驿站(有通信、交通、招待所职能),忙得一塌糊涂。一批接一批的白胡子老头前来“住店”,赶往北京。离北京越近的驿站,忙得越厉害。一分钱不掏倒没啥,反正是“事业单位”,国家的“买卖”;要命的是,好吃,好喝,好睡,好交通不算,“事儿”还特多。就说那个一百零五岁的退休吏员邓钟岳吧,从老家福建,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去北京,颤颤微微的样子,一天走不了多少路。所经驿站,无不担惊受怕:老爷子是皇上的客人,万一有个闪失,把老骨头扔到路上,怎么向皇上交待。    
    原来,朝廷早就发了通知,乾隆五十年元旦期间,皇上要举办千叟宴,封底不封顶,让各地选派六十岁以上的各界老头儿,进京赴宴。    
    正月初六,乾清宫的节日气氛更浓了,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光花灯就悬挂了近千盏。乾清宫前的空地上,铺着鲜红的地毯。三千多名来自士农工商学兵各界的老头儿,欢聚一堂。七十五岁以上的大臣、九十岁以上的官吏和平民,获准由儿子或孙子搀扶入席。宗室、王公、大臣、皇子、皇孙,出席作陪。七十五岁的弘历,身着礼服,踌躇满志地坐于“主桌”,笑容可掬地看着全国各地来的客人。    
    席间,弘历又犯了老毛病,传旨“吟诗联句”,把宴会推向一个高潮。老爷子们抖起精气神儿,“磨牙擦嘴”,纷纷歌皇恩、赞盛世、颂太平,仅诗就吟了三千四百二十多篇。弘历还把一品大员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召到御座前,一一赐酒。临了儿,老耄们个个拄着皇上给的拐棍儿,醉醺醺地出宫回家。    
    《雍正帝十二月令•;正月观灯图》“便因皇极初临时,重举乾清旧年宴。”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四,刚退居二线,已经八十有六的弘历,在他的“养老院”皇极殿,重张千叟宴。三千零五十六名老头儿出席。弘历称一百岁的邱成龙和一百零六岁的熊国沛为“百岁寿民”,赐“六品顶带”;赏九十岁以上的平民老人“七品顶带”。这次宴会,吟诗近三千五百篇。老耄们回家时,手里拄着太上皇给的拐棍儿,兜里揣着太上皇赏的如意、珍珠、银牌等。    
    据统计,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想当年,她们中的“寿星”肯定比老爷们儿多。可惜,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们没有资格和皇帝干杯。否则,婆叟相聚,会更加有趣。    
    香港赛马会讲究男女平等。2004年5月,他们在赛马场举办宴会,招待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六十岁以上老人。两千多名老人应邀出席。男女搭配,一点不累。    
    “大寒后十五日”,北斗星“指东北维,为立春”,吃芹菜、韮菜和竹笋拼成的“春盘”,取“勤、久、勃”之意;还有吃生箩卜“咬春”的,吃“春饼”的。“打春阳气返。”明代皇帝在“立春”这一天,派使者到东直门外,把“春”迎入紫禁城。清代皇帝在皇宫中举行仪式,“九叩”拜迎“春姑娘”。    
    要想考证玉皇大帝的出生年月日,当然是很困难的。然而,古人自有高招。正月初九乃“一阳初始”,大吉大利,人们就把这一天确定为玉皇大帝的诞辰。《唐书》记载,“显庆二年定南郊祈谷,及明堂大享”,奏《享昊大乐》。清顺治元年确定,每年“正月上辛日,祭上帝于大享殿,行祈谷礼。”    
    古人认为,盘古开天辟地,“混沌”才终于分了家,“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并“以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道教为“三元”作了具体的分工:“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吃圆子,喝喜酒,观歌舞,耍龙灯,都是皇宫里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元宵之夜,有时百姓获准入宫观灯;皇帝一高兴,或登上前门箭楼,或走到“群众”中去观灯。一年到头,元宵节是皇帝偶尔与民同乐的、少有的几个节日之一。大多数情况下,帝后都在北海的五龙亭,观灯,欣赏焰火。    
    明宫规定,自正月十一至二十一,放灯十夜。乾清宫丹陛上,设高达七层的“牌坊灯”;寿皇殿前的“鳌山灯”,高达十三层;“百枝灯树,光明夺月”。到了上元日,王公百官可以入宫观灯。皇家成员穿上节日服装,太监、宫女着蟒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