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3532-明清宫廷档案 >

第3章

3532-明清宫廷档案-第3章

小说: 3532-明清宫廷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定大小金川之后,“俘虏”受到朝廷宽待。这场耗时多年、让数名大将军人头落地的战事,在京西留下了许多“纪念”。为了训练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军队,弘历下令,在香山脚下修筑了许多坚固的碉楼和城堡。有些碉楼至今仍在,而“团城”,则成了一个旅游景点。    
    能在紫禁城里过夜的男人,除了皇上,还有皇太子、未成年的皇子、皇孙,再有,那就是值班的臣工和侍卫了。除了这些,只有太监和女人。城内的建筑和设施,归根结底,都是为皇帝一个人服务的。也只有皇上可以通行无阻。住在城里的其他人,包括皇后、皇太子,戒律森严,稍不留神,就会“犯规”。


第一部分第二章 故国慷慨有余哀(2)

    城区大体可以分为中、东、西三路。    
    中路的建筑和设施,突显了皇帝和皇后的地位,现已全部对外开放。    
    进午门,过金水桥,迎面是太和门。门前广场东、西厢房,分设内阁诰敕房、稽查上谕处、起居注公署、内阁公署和膳房等。    
    太和门内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俗称“外朝三大殿”;东、西两侧的厢房,分设体仁阁、弘义阁,以及银、皮、缎、衣、瓷、茶库。体仁阁、弘义阁,归属内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可能由于外朝三大殿的“个头”太高,避雷设施不当,屡遭雷击。    
    成祖朱棣刚刚举家迁入紫禁城,钦天监有位姓胡的官员就忧心忡忡地说:三大殿在四个月内,可能会发生火灾。在朱棣看来,这小子怕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庆贺乔迁的日子口儿,说这种丧气话;立刻下令,将其逮捕。此后,不到四个月,三大殿果然因雷击“走水”,化为瓦砾。朱棣这才想到,应该和那个姓胡的好好谈谈。遗憾的是,下面人报告:胡某已经“畏罪自杀”。    
    其实,胡某的警示,绝非巫师的预言或诅咒。农历一月乔迁,作为钦天监的官员,胡某知道,再过四个月左右,京城会进入雷雨季节。如果皇上当时让他把话说透,那么,在后来的数百年中,三大殿也许会免遭不少磨难。    
    按照封建王朝的规矩,逢大灾大难,皇上要自我检讨工作中的失误,百官也应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但是,皇上和群臣,没有一个人就胡某的预言探讨“走水”的原因,都围绕着“雷击是不是迁都引发的”激烈争吵。“缘木求鱼”,结果可想而知。    
    外朝三大殿的修复工程,进展非常缓慢,直到正统五年(1440年),才基本完工。在这之后,成化十年(1475年),弘治十一年(1498年),正德九年(1514年),嘉靖元年(1522年)和嘉靖四年,三大殿烧了修,修了又烧。到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又着火了,世宗朱厚熜(死后葬在十三陵永陵)多了个心眼儿,要查查失火原因。查来查去,他恍然大悟:原来是名称不好!紫禁城刚建成时,太和门叫奉天门,太和殿称奉天殿,中和殿叫华盖殿,保和殿叫谨身殿。朱厚熜认为,“树高千丈,也不能撑破了天”,无论何时何地,“天”都应该居于首位;“奉天门”、“奉天殿”“胆大包天”,老天爷能不生气么!朱厚熜作主,把奉天门改为皇极门,奉天殿改成皇极殿;华盖殿和谨身殿,分别称中极殿和建极殿。    
    名称改了,老天爷还是不高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大殿又一次被焚毁。神宗朱翊钧传旨重建。工程时断时续,花了一千多万两银子,到朱翊钧死的时候,还未峻工。    
    崇祯年间,皇宫加强了夜间巡逻,防火防盗。内廷中宫的巡夜工作,由“犯了错误”或在文化培训中成绩不及格的宫女承担。她们一边敲铃,一边念叨着“天下平安”。    
    太和殿内景一天夜里,大雨如注,狂风呼啸。住在乾清宫的思宗朱由检(死后葬在十三陵思陵),觉得“天下太平”的声音不大对劲儿,带着哭腔,颇为凄惨,似乎不大太平,令人传来巡夜女盘问。朱由检见名叫韩翠娥的宫女,老实巴交,身体单薄,冻得瑟瑟发抖,便格外开恩,命令免除她的巡夜工作,回原单位上班。后来,韩翠娥努力学习,当上了女官,也算因祸得福了。    
    自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旬朱由检上吊身亡,李自成率起义军入京,到明朝叛将吴三桂偕清军占领北京,四十多天,“三朝”更迭,兵荒马乱,紫禁城内一片狼藉。《清史稿》说:顺治三年,乾清宫成,复修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清代,宫中火灾比明代少多了。康熙皇帝玄烨(死后葬在河北省遵化清东陵景陵)特别重视防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设专职的“巡检火烛太监”。入夜,不该留在宫里的人都走了,乾清宫就会发出一声呼喊:“下钱粮(锁门)!小心火烛!”随后,紫禁城的角角落落,就会接茬不断地传来太监那种阴阳怪气儿的“响应”。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失火。通过调研,玄烨认定,这是一次“责任事故”,处死了十六名责任人。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这个称谓源于唐代。当时,皇宫中有一处宫殿,背靠的山坡叫金銮坡。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和翰林院的官员。翰林院的官儿,都是学者型的,惯于摇唇鼓舌,舞文弄墨,创造点儿新名词儿什么的。他们在口头上、文章中,总是把这座宫殿称作“金銮殿”。这个名称气势恢宏,“皇”色浓重,皇上很喜欢。世代相传,广泛流行于民间,人们都把皇帝办公的宫殿称为金銮殿。可惜,今人只能从文字资料中,一睹秦、汉、隋、唐皇宫的风采了。    
    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大朝”、“常朝”的地方。它坐落在面积约三万多平方米的庭院中,八米多高的汉白玉雕砌的台基上。殿内的金銮宝座,又设在有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可以想像,俯伏在地仰望圣颜,感觉肯定如瞻仰天庭中的上帝一样。古代,在人们的心目中,那是“天下第一把交椅”。英文中,把总统称作“有椅子坐的人”,大概也暗含着这层意思。    
    宝座之上,有名为“藻井”的穹窿形天花板。所谓“藻井”,乃是中国传统建筑物中对顶棚的一种装饰方式,有方形、圆形、多边形等,上有花纹、彩画或雕刻;从下往上看,尤如倒挂着的“井”。    
    金銮宝座上面的藻井,巨龙蟠卧,口衔一颗大宝珠,名为“轩辕镜”,是以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名字命名的,为所谓“真龙天子”的象征。言外之意,它又是一面“照妖镜”。1916年,窃取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变共和为专制,穿上了怪模怪样的“龙袍”,自称皇帝。他让人把原来的宝座搬走,换上了一把西式高背大靠椅。他怕“照妖镜”掉下来,砸着他的狗头,把大靠椅的位置向后移了移。冥冥之中,袁大头都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这个皇帝还怎么当?    
    事实也的确如此。袁世凯是个野心家,告密者,投机分子。那个时代的人,称其为“窃国大盗”。他本是清廷的一名将军,级别“三品”,负责训练新式陆军。向慈禧太后密报了光绪皇帝载湉的某些变法动向后,载湉遭到幽禁,他却平步青云。后来,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等王公大臣,指其心怀叵测,把他贬回老家河南项城“闲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又请袁大头出山。他以总理事务大臣身份,周旋于革命势力和朝廷之间,左右逢源,摇身一变,成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不久,他居然“黄袍加身”。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下,他只当了八十多天“洪宪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民间依据他的“洪宪”年号,演绎出一段故事,说他是通天河里的大王八转世。唐僧师徒坐在大王八背上,渡过通天河,去西天取经。大王八曾托他们向佛祖打听一下,它什么时候能修炼成人。回来时,孙悟空编了个瞎话,告诉大王八:佛祖说,你不仅很快就能成人,而且身上长出“红线”时,还能当上皇帝……    
    保和殿1947年,故宫博物院把袁式宝座搬出太和殿,却找不到原来的金銮宝座。1959年,故宫博物院发现一张摄于光绪年间的照片,上面有“金銮宝座”。他们按图索骥,终于在废家具堆中,找到了那个造于明代的宝座。    
    皇帝每次到太和殿参加朝会前,都在太和殿后面的中和殿小憩,等待吉时“起驾”。记录皇室成员“生辰八字”等事项的“玉牒”,每十年大修一次,皇帝在中和殿审阅这些“文件”。去先农坛表演耕田前,皇帝在中和殿验看种子和农具。    
    皇帝常在中和殿后面的保和殿召见大臣。明代,册立皇后、皇太子时,皇帝在此殿接受百官的“祝贺信”。清代,逢农历正月初一、十五,皇帝在这里宴请宗室王公、蒙古王公;公主出嫁,皇帝在这里“摆七十桌”,招待三品以上大员。乾隆年间,原来在太和殿举行的殿试(又称廷试),改在保和殿举行。


第一部分第二章 故国慷慨有余哀(3)

    科举考试,是明清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渠道,分为文、武两大类。这里所说的殿试,指的是“文科”考试。其主要方式,是“命题作文”,也有“答辩”的时候。    
    “命题作文”对文体、段落处理,有一套严格的规定,考生不能越雷池半步。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部分组成;而从起股到束股,必需各有两股相互排比的句子,共为“八股”,因此称作“八股文”。鲁迅先生说,“八股文”是“蠢笨的产物”,“无论新旧,都应当扫荡”。他认为,封建社会的考官,脑袋都是阴沉木做的,一股一股地订出格式,便于判卷子,应试的人也省心省力。    
    除科举考试外,明清还有“特简”、“因贤任用”和标价卖官的情况。清末,朝廷财政吃紧,减价卖官,道员(相当于地市级)售价,一度为白银万两。因贤而官或花钱买官,往往被视为“没学历”,“非科班”,腰杆不硬。因此,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至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那时,全国各地都有“社学”,包括乡绅主持、地方投资的“义塾”,宗族或家族办的“族塾”,民间集资兴办的乡村“书院”。此外,就是“自学”或聘请家庭教师教孩子读书。清代,山东有一个叫“武训”的人,“你出钱,我出力,办个义学不费难”。以他的“办学事迹”拍成的电影,由著名演员赵丹主演,“文化大革命”前受到严厉批判。鲁迅先生读书的“三味书屋”,当是“族塾”。    
    坐落在今日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的国子监,长方形院落,三进四合院,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明清时期,这既是国家的“教育部”,又是全国最高学府“国立大学”。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初设“国子学”时,皇后马氏建议设置“红板仓”,按月向“大学生”们及他们的家属配发粮食,相当于现代的“助学金”。    
    在县一级考试获得“秀才”资格者,可以参加省级考试,“中举”者,可以进京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会试合格者,统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