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金针-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地盘的“本宫”,比如下面这个盘:
卯辰巳午
寅 未
丑 申
子亥戌酉
比如,天盘卯加在地盘巳上,卯和巳就是天地盘同
宫,也称本宫,卯是巳的本宫上神,巳是卯的本宫地盘;
天盘戌加在子上,戌和子就是天地盘同宫,其余仿此而
推。
这里注意我们的习惯说法,我们把子丑寅卯等称为
支神,而把贵螣朱六等称为天将。金口诀把贵螣朱六等
称作贵神,简称作神,我们统一一下,把贵螣朱六等称
为天将,子丑寅卯等称为支神。
贼克之法,又包括如下的情况:。
四课之中,只有一个下贼上,没有上克下,这叫做
始人课。比如卯将巳时癸巳日。
卯辰巳午
寅 未
丑 申
子亥戌酉
四课之中,直接上下克的,只有第四课,卯克丑,
下克上,大六壬习惯称为“下贼”。大六壬反映的是中国
的传统伦理道德,反映了儒家的思想。上下、尊卑之别
非常严格。这一点,一定要牢固建立在头脑之中,这对
于理确车大六壬是非常重要的。壬学即是人学,也就是传
统伦理学,是儒家伦理学。上克下为顺,称为克;下克
上为逆,称为贼。下贼上,就是下克上。但一定要叫做
下贼上。名正则言顺,名正则理通,名正则思维正确。
这课只有一个下贼上,其它三课无克,就以丑为发用。
注意,凡上下克的,一定要取天盘发用,不那地盘。
比如卯加丑上,取天盘之卯;丑加卯上,取天盘之丑。
发用,又叫初传,又叫用神。大六壬常常一事数名,
这个要注意。
初传起出来,再取中传。中传怎么取,看天地盘里,
中传丑上是什么,是亥,亥就是中传。
中传起出来,再起末传,末传怎么取?看天地盘里,
亥上是什么,是酉,酉就是末传。三传是丑亥酉。
有时候,四课之中,不但有下贼,也会有上克,此
时只取下贼,不取上克,这叫重审。比如卯将已时辛巳
日,四课是:
申辛
午申
卯巳
丑卯
这一课,有一个上克下午克申,有一个下贼上卯贼
丑,只取卯贼丑,三传还是丑亥酉。
有的时候,会有一个下贼,有二至三个上克,仍取
下贼,不取上克。这个仍称作重审。
有的时候,没有下贼上,只有上克下,此时只取上
克下的天盘为用,这称为元首课。
比如寅将辰时辛未日:
申辛
午申
巳未
卯巳
四课之中,只有一个午克申,取天盘的午为发用,
三传就是午辰寅。
二、比用法。
当四课之中,同时出现几个下贼的时候;或是没有
下贼,而出现几个上克的时候,就得用到比用法了。
什么叫比用?就是取与日干阴阳属性相同的为用。
与日干阴阳属相同称为“比”,与日干阴阳属性不同称为
“不比”。例如:甲为阳木,与子、寅、辰、午、申、戌
这些阳支是阴阳相比,与丑、卯、巳、未、酉、亥这些
阴支阴阳不比。己为阴土,与丑、卯、巳、未、酉、亥
阴阳相比,与子、寅、辰、
申、戌阴阳不比。别的,依此类推。
举个例子:卯将申时丙申日
戌卯未子
卯申子丙
此课,有两个下贼上,有两个上克下。上克下先不
管,先看两个下贼上。
天盘之卯属阴,与丙阳火不比;天盘之戌属阳,与
丙阳火相比。就取戌为发用。
戌上巳,巳上子。三传是戌巳子。
再如,未将子时丙戌日:
子巳未子
巳戌子丙
这一课,没有下贼上,有三个上克下,子加巳和子
加丙实际是一样的。子与丙阴阳相比,未与子阴阳不比,
取子为发用。三传是子未寅。
再如寅将未时乙酉日:
亥辰午亥
辰酉亥乙
四课之中,有两个下贼上,亥与乙相比,午与乙不
比,取亥为用。三传是亥午丑。
择比为用,这叫比用法。
三、涉害法
当两个与日干阴阳俱比的时候,就不能用比用法了,
得用涉害法。
方法是,先取孟上神为用,无孟取仲,无仲取季。 比如:
子戌午辰
戌申辰甲
本课有两个下贼上,戌贼子,甲贼辰。地盘戌为四
季之一,地盘甲(寄寅)为四孟之一,先取孟上神为用。
发用为辰,三传是辰午申。
再如:
子寅辰午
寅辰午庚
本课有两个上克下,寅克辰,午克庚。地盘辰为四
季之一,地盘庚寄申,为四孟之一,取孟上神为发用,
三传是午辰寅。
有的壬友喜欢依实际涉害深浅来起课,我个人主张
用《六壬断案》、《大六壬指南》这些经典古籍的方法,
以孟仲季取用。壬友可以自己去选择。我也不会在这里
比较二者的优劣,也没有精力去分析为什么要用孟仲季
法。
四、遥克法
如果四课之中,没有上克、下贼,则取四课的天盘
克日干的支神为用,这叫篙矢课。如果没有上克、下贼,
四课天盘也没有克日干的支神,则取四课天盘被日干所
克的支神为用,这叫弹射课。篙矢课和弹射课是“斜射”,
不如上下克那么直接、近,所以总称为遥克课。比如:
巳将申时甲辰日,四课为
戌丑申亥
丑辰亥甲
四课无上下克,第二课天盘申遥克日干甲,取申为
用,为篙矢格。申上巳,巳上寅,三传申巳寅。
如:辰将丑时庚戌日,四课为
辰丑寅亥
丑戌亥庚
四课无上下克,四课天盘也无遥克日干之神,第二
课天盘寅被日干所克,取以为用。寅上巳,巳上申,三
传寅巳申。
如果四课无克,但有两神克日,则依比用法取用,
如巳时申将壬辰日
戌未巳寅
未辰寅壬
四课无克,第三课未、第四课戌均克日干,日遥克
第二课巳,不取弹射,专取篙矢。未与壬阴阳不比,戌
与壬同属阳,故以戌为用。戌上丑,丑上辰,三传戌丑
辰。
如果四课无克,无神克日,日却克天盘两神,也依
比用法取用,如子将酉时壬子日
午卯巳寅
卯子寅壬
四课无克,也无神遥克日,第二、四之巳、午均被
日干所克,取与日干阴阳属性相同的午为发用,三传午酉子。
五、昴星法
四课无克,也无遥克,而四课全(指四课之中,‘没
有相同的),这个时候要用昴星法。
酉中有昴宿,昴星法,阳日取酉上神发用,支上神
为中传,干上神为末传;阴日取酉下神发用,干上神为
中传,支上神为末传。
阳刚、阴柔,因此,大六壬中又把阳日叫刚日,阴
日叫柔日。刚日昴星,名为虎视转蓬;柔日昴星,名为
冬蛇掩目。
比如,辰将卯时戌申日占,四课为
戌酉未午
酉申午戊
四课无克,又无遥克,戊申日为刚日,取酉上神戌
为用,中传支上酉,末传干上午,三传戌酉午。
再如丑将辰时丁丑日占,四课为
未戌丑辰
戌丑辰丁
四课无克,又无遥克,丁丑日为柔日,取酉下神子
为用,中传干上辰,末传支上戌,三传子辰戌。
六、别责法
别责的意思,就是到四课之外去找发用之神。别,
别处;责,寻找。大六壬的内外有多种,比如,干为外,
支为内;四课为内,不上四课的为外;天盘为外,地盘
为内;等等。
大六壬的四课,有时候是四课不备,只有三课。这
个时候就分为三种情况:
1、四课虽不备,但上下有克,这个时候,就依照贼
克、比用、涉害等方法来取用。比如:
未子子巳
子巳巳辛
这一课,第二课和第三课均是子加巳,于是就只有
三课了。但此课,有四上克下,先用比用之法,未和巳
均与辛日干阴阳相比;再用涉害之法,辛寄戌,戌属季,
而子属仲。即以仲上之未为发用之神。三传是未寅酉。
2、四课虽不备,只有三课,上下也无克,但有遥克,
这个时候,依遥克之法取用,比如:
巳未卯巳
未酉巳己
己寄未宫,这一课,第一课和第四课均是巳加未,
四课不备,只有三课。四课之中,没有上下克,但有第
二课天盘卯遥克日干,即以卯为用,三传是卯丑亥。
3、四课不备,只有三课,上下无克,又无遥克,即
用别责取发用。
别责之法,又分刚、柔二日。刚日,以日干五合之
干寄宫的天盘为用,中末传者都取干上神。柔日,以日支
三合局中比日支靠前的支辰为用,中末传都取干上神。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戊午日第十二局
申未未午
未午午戊
第二、三课均是未加午,四课之中只有三课,上下
无克,又无遥克,用别责法。
戊午是刚日,日干戊,戊癸五合,癸寄丑,天地盘
中丑的天盘为寅,发用即是寅;中末传都取干上的午。
三传是寅午午。
再如:
未辰辰丑
辰丑丑辛
二、三课均是辰加丑,四课不备,无克又无遥克,
依理取别责法。
辛丑是柔日,日支丑,巳酉丑三合,丑前面是巳,
发用就是巳;中末传者都取干上的丑。三传是巳丑丑。
七、八传法
古有八专日之说,是指日支恰是日干寄宫。比如甲
寅、丁未、己未、庚申、癸丑。这样的日干支,必然是
第一课与第三课、第二课与第四课相同,于是四课不备,
且只有两课。这样的课,分二种情况:
1、虽然只有两课,但上下有克,依克来取传。比如:
卯亥卯亥
亥未亥己
四课不备,只有两课,但第一、三课均是下贼上,取亥为发用,三传是亥卯未。
2、只有两课,上下无克,依八专法来取传。此时又
分刚柔日:
注意,只有两课的时候,不用遥克法。
刚日,取干上神的前二辰为发用,中末都取日上神。
如:
寅亥寅亥
亥申亥庚
四课不备,只有二课,没有上下克。此时,以干上
神为起始点,连根顺数三位。亥一,子二,丑三,取丑
为初传。以干上神亥为中末传。三传是丑亥亥。
柔日,取第四课天盘的后二辰为发用,中末俱并日
上。如:
卯巳卯巳
巳未巳己
柔日,以第四课的天盘卯,向后数两位,卯一,寅
二,丑三,以丑为发用。以干上的巳为中末传。三传是
丑巳巳。
八、伏吟法
伏吟就是月将与占时恰好相同,因此天地盘中是十
二支神各在其本位。伏吟课,十个天干各有不同。
伏吟课,癸日,由于癸寄丑宫,四课之中必有一上
克下,就取丑为发用,丑刑戌,以戌为中传;戌刑未,
以未为末传。三传是丑戌未。
乙日,由于乙寄辰宫,四课之中必有一下贼上,就
取辰为发用。辰是自刑之神,这时就取日支上神为中传,
以中传的刑神为末传。如果中传又是自刑,就取中传的
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