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文学评价丛书--东方文学简史 >

第5章

文学评价丛书--东方文学简史-第5章

小说: 文学评价丛书--东方文学简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帝是赏善罚恶的;约伯遭到不幸,无疑是他犯了罪。但是约伯无论如何也
不能承认自己犯了罪,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种解释。随后以利户也来帮助
他解答问题。他指出约伯不应该埋怨上帝,上帝有时以苦难教训人。约伯似
乎无言以对,但还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最后上帝亲自出来说话。他并没有直
接回答约伯提出的问题,没有说明他和撒旦试验约伯的经过,没有说明约伯
受苦的原因和好人受苦的原因;只是将他的伟大力量显示给约伯看,让约伯
知道世界由他创造,祸福由他安排。在上帝面前,约伯终于折服了。

《约伯记》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约伯为什么受苦的问题,再扩大一点说
是好人为什么受苦、坏人为什么享福的问题。正如约伯在第二次谈话时回答
琐法所说的那样:

你们没有询问过路的人吗?

你们不知道他们带回来的报告吗?

在上帝愤怒和惩罚的日子,

邪恶的人往往得以逃脱。

有谁当面指责那邪恶的人?

有谁因他的恶行报复他?

当他被抬往坟场,

送殡的行列浩浩荡荡;

他葬在守卫周密的坟墓时,

连泥土也对他的尸体献殷勤。
这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这是人们关心的实际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是很
难解释的,本书企图用宗教观点加以解释,其实没有成功。约伯的三个朋友
用上帝赏善罚恶来解释,并不符合实际,不但遭到约伯的驳斥,而且上帝也
表示不满。以利户用上帝以苦难教训人来解释,也不能说服人。不仅如此,
连上帝本人面对这个问题也束手无策,只好以势压人;他的回答只能算是压
服约伯,不能算是说服约伯。

总之,由于本书提出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由于本书在讨论这个
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种种解释,由于本书充满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所以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和赞美,其中不少研究者甚至认为它是世界上最
伟大的文学作品。

阿摩司书


《阿摩司书》是《旧约》的第三十卷,属于先知书。本书作者阿摩司是
《旧约》中较早的一位先知。他热情、勇敢、直言不讳。据说他对以色列和
犹太的历史和现状很有研究,并且颇有见地。他生活于公元前 
8世纪中期。
当时南国犹太和北国以色列正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被认为是以色列王国分
裂为二之后最好的时期,周围的国家较弱,亚述对犹太和以色列尚未构成威
胁。从表面上看,国家繁荣兴旺,宗教生活显著,人民安居乐业。但阿摩司
却看出,所谓繁荣兴旺只限于君王和富人,穷人仍然受到不公平的剥削和压
迫;许多热心宗教仪式的宗教领袖是虚伪的,他们的行动是盲目的;所谓安
居乐业只是一种宣传,并非真实情况。

从宗教的观点来说,所谓先知是指受上帝启示而传达上帝的话,并预言
未来之人;但若从世俗的观点来看,所谓先知无非是指对于历史和现状有较
深研究的较深见地,并有一定预见性之人。阿摩司便是这样一位先知。他假
托上帝的话,其实是在讲自己的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示自己的预见。难
能可贵的是,他透过以色列表面的繁荣看出内部的腐败,并且预言以色列将
会因此受到严重处罚,后来的历史发展证实了他的预见是正确的。在我们看
来,他对君王和富人欺压穷人的指责,对君王和富人道德败坏的指责等,具
有重要价值。例如:

。。他们贪图钱财,出卖老实人,以一双凉鞋的代价把无法还债的穷人卖作奴隶。

他们践踏贫民,推开路上的穷人。。。他们竟敢在祭坛旁边用别人抵押给他们的衣服当床

单;他们竟敢在上帝的殿宇里,拿剥削穷人的钱买酒喝。
对欺压穷人的富人表示无比愤怒,对被欺压的穷人表示深切同情。又如:

。。那些人在他们的宫里堆满了抢劫和剥削来的财富;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公平交

易。因此,敌人将包围他们的城市,破坏他们的防线,洗劫他们的宫殿。

把矛头直接指向骑在人民头上的君王贵族,预言他们必将面临灭顶之
灾。

在犹太教历史上,阿摩司被称为“复兴者”和“改革者”。犹太人原来
认为,上帝只是他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神,别的国家和民族则另有神治理。
但阿摩司却认为,上帝是全人类的最高主宰者,除了上帝之外再也没有别的
神灵;犹太和以色列民族是上帝的选民,是无功而受惠者,所以更应当知恩
图报,否则便会受到最严厉的惩处。本书体现了这种思想。如“在全世界那
么多国家中,我选上了你们,你们还犯了那么多的罪;正因为这个缘故,我
一定要惩罚你们”,又如“以色列人哪!我关心苏丹人,正象我关心你们一
样。我领非利士人出克里特,领叙利亚人出吉珥,正像我从埃及把你们领出
来一样”。

阿摩司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他的文章语言热情,风格直率。例如:

处女以色列已经跌倒,

再也站不起来了!

她被摔在地上,

没有人能扶她起来!

箴言

《旧约》的第二十卷是《箴言》。这一卷是宗教教训和道德观念的汇集,
用格言形式写成。其中有歌颂上帝的,有颂扬君王的,有揭示社会矛盾的,
有关于修身养性的,等等。

《箴言》关于修身养性的条目很多,内容很广。有倡导谦虚、颂赞智慧


的,如:
愚蠢人自以为是;
明达人听从规劝。

的,如:
愚蠢人自以为是;
明达人听从规劝。

愚蠢人安于无知。


智慧胜过精金;
知识强如纯银。
追求知识,就是自爱;
持守智慧,幸福无穷。


有提倡勤勉、反对懒惰的,如:

辛劳工作,生活无忧;
终日闲谈,必然穷困。


贪睡的人穷困潦倒;
辛勤工作的人衣食无忧。


有戒避淫乱的,如:

年轻人哪,要留心观察我的智慧,倾听我明达的话。这样,你就晓得怎样谨慎行事,

你的言语会显示你是明达的。别人妻子的嘴唇也许像蜂蜜一样甜,她的亲吻像橄榄油一样

柔滑;但是欢乐以后所留给你的,只是悲哀,只有痛苦。她要把你带到死亡的境地;她走

的路导向阴间;她不走生命的坦途;她的脚步游移不定,你却不知道。

有反对酗酒的,如:

谁酗酒,谁遍尝各色的美酒,谁就过悲惨的生活,为自己哀叹,常常有纷争,不断

地埋怨。他的眼睛赤红,无缘无故遍体受伤。不要贪杯呀!酒在杯中闪烁发红,你可以看

见杯中的你;多么富诱惑性。但第二天你要觉得像被毒蛇咬了,你眼中出现怪异的景象;

你失掉了思想和说话的能力。你好像飘荡在海洋中,躺卧在桅杆顶上。你要说:“我一定

是挨了打,人家狠狠地鞭打我,但我记不起来。我为什么醒不过来呢?我要再来一杯!”

有赞美达观的,如:
苦恼的人日子难捱;
达观的人常怀喜乐。


喜乐如良药使人健康;
忧愁如恶疾致人死亡。


有戒躁的,如:

脾气急躁招惹纷争;
性情容忍培植和平。


有重信誉的,如:

信誉比财富宝贵;
人格比金银可羡。


有非难危言耸听的,如:
危言耸听,制造纷争;
搬弄是非,破坏友谊。


有指责嫉妒的,如:


宁静使身体健康;

宁静使身体健康;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可以视为古希伯来人社会生活经验教训的
艺术结晶,它们不仅对当时人是至理名言,对我们今天的读者也不无教益。

不过,在这类修身养性的条目中,也有一些是宣传明哲保身的,甚至还
有一些是公然主张行贿的,这些箴言都不足为训。

《圣经》的地位和影响

《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东西方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圣经》是东方文学的瑰宝。希伯来地处亚洲的西南部,《旧约》以及
《新约》、《次经》、《伪经》和《死海古卷》等宗教典籍,广泛地吸收了
这一地区各古国文学的精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这一地区各古国文学的
结晶。《旧约》等典籍对东方各国文学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近代以前和近代
以后两个历史阶段,前者主要表现在对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
上,后者则广泛涉及东方各国文学。

在中古时代,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曾经地跨亚、欧、非三
洲,长期为基督教文化所支配。拜占庭文学深受《旧约》等典籍的影响,风
格力求完美、和谐、统一。拜占庭帝国于15世纪中叶崩溃后,学者们将其文
学带到欧洲,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公元。。 7世纪时,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以《旧约》
的亚伯拉罕和摩西等人为教祖,并在其经典《古兰经》中吸收许多《旧约》
等典籍的材料。这不仅是因为阿拉伯人和希伯来人所处地域相近,而且是因
为他们都属于闪族,在语言、思想、风土、人情等方面颇多相似之处。其后,
随着伊斯兰教及其经典《古兰经》的广泛传播,《旧约》等典籍的影响也不
胫而走,流传于各伊斯兰教国家。

近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侵入东方,由于基督教自
西方传回东方,《旧约》等典籍也在亚非各国广泛传播开来。以日本为例。
基督教思想家植村正久和内村鉴三的文学活动,对于日本文学产生了显而易
见的影响,成为基督教及其经典与日本文学发生关系的媒介。《旧约》等典
美对《文学界》杂志的影响在该刊核心人物、诗人和评论家北村透谷的身上
得到了集中体现。《旧约》等典籍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则在岛崎藤村、
国木田独步和正宗白鸟等人的思想和创作中表现出来。

由于基督教在西方各国广泛传播的关系,《旧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远
甚于对东方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题材、结构、技巧和语言等浅
层次方面,而且体现在思想和精神(如人性、理性、罪恶和救赎)等深层次
方面。就总体而言,近现代西方文学继承了两个传统,一是希腊和罗马的古
代传统,即所谓“二希”。《旧约》等希伯来典籍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大致可
分为中世纪、近代和现代三个历史阶段。

中世纪西方文化是以希伯来和基督教文化为中心,吸收希腊和罗马古代
文化以及日耳曼文化而成的。中世纪欧洲文学,如《尼贝龙根之歌》、《贝
奥武甫》、《埃达》、《罗兰之歌》、《熙德之歌》、《英雄国》、《伊戈
尔远征记》等民族史诗和民间史诗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基督教和《旧约》等典
籍的影响。《亚瑟王传奇》等骑士文学宣传的是基督教思想。作为中世纪文
学之总结和新时代文学之起点的但丁的《神曲》,也随处可见基督教及其经


典思想的痕迹。

典思想的痕迹。
到 
19世纪的西方近代文学大量使用《旧约》等典籍的材料
和典故,甚至于可以说不了解《旧约》等典籍就难以深入了解西方近代文学
作品。举其要者如下:莎士比亚经常引用《圣经》典故,据有人统计平均一
出戏 
14次。弥尔顿用《旧约》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