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苏宁:成长的真谛 >

第12章

苏宁:成长的真谛-第12章

小说: 苏宁:成长的真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8年为止,几乎所有的沃尔玛商店都安装了通用产品代码电子扫描系统,比另一家零售巨头凯马特(Kmart)要提前两年。事实上,正是由于沃尔玛当时战略起点的成功,注定了它未来的成功。苏宁现在还不能和沃尔玛相比,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行业内率先使用电脑开单据,到2000年最早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再到现今行业内巨额建立信息系统的标准,苏宁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头,我们可以想像和预见,未来将会有许多同行随之进行模仿和跟进,也许苏宁比竞争对手早迈出的只是一步而已,然而,就是这一步跨越了传统商业与现代商业的分界线。
  剖析“反连锁寒流”
  2005年是零售市场彻底放开的第一年。外资全面进入,市场竞争加剧,整个行业步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不止苏宁、国美,包括北京大中、上海永乐、江苏五星在内的家电连锁巨头,纷纷走出所在区域,在全国跑马圈地。
  一项数据显示:2005年,国美计划新增200多家店,苏宁计划新增150家店,永乐的目标是总数要达到250家,五星进军河南、浙江、成都市场,预计新开50家,大中挺进全国12个省会城市。整个连锁业发展似乎呈现出一种“疯狂”跃进的状态。媒体与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担忧。毕竟,近几年一大批在资本市场上翻云覆雨、跑马圈地式人物的倒台,给社会各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人们对高速成长但又看不透的企业抱持着本能的怀疑。
  格力2004年初的奋然反击就是明显的厂商矛盾激化的例证,直至2005年,格力电器董事长仍然不后悔当初与国美的交恶,并退出国美体系。2005年11月,他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公开声言:“我们从来没有为退出国美感到过半点后悔。”
  他认为,供应商与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的关系完全由市场决定。现在很多供应商已经戴上了“紧箍咒”,他们依赖家电连锁巨头,就会得罪中小经销商,得罪了这些中小经销商,他们也就越依赖连锁巨头,也就丧失更多的中小经销商,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恶性循环。
  无独有偶,早在2004年初,TCL集团高层认为,大型电器连锁企业对销售渠道的掌控使公司利润和话语权愈来愈少,为了保证自己的销售渠道安全、高效和高利润,必须另辟蹊径——自建销售渠道。
  2005年6月4日,由TCL集团投资2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幸福树电器连锁有限公司在河北沧州开出了第一家分店。按照TCL的计划,随后3年内,TCL的幸福树将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规模达到3000家,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9月16日,作为2005年空调冷冻年度(2004年8月到2005年7月)结束后第一个公布业绩的空调企业,美的在宣布自己成为国内空调业老大的同时,美的制冷集团发出信息:美的计划用一年时间在全国一级城市建100家4S店,并最终建立自己的连锁体系。






       
跨越(2005~2006年)(4)跨越(2005~2006年)(4)

  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海尔、海信、长虹、创维等家电巨头虽然近期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但对美的做法都持肯定态度。早在2005年5月初,传出TCL、创维、长虹、康佳彩电巨头企业以首脑圆桌会议形式,联合商讨“对付”国美和苏宁等家电连锁商的不合理盘剥。而5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九大彩电企业峰会上,成立了国内市场委员会,共同应对连锁商成为一项重要议题。
  更令家电连锁企业感到寒意的是来自制造企业的声音终于引起了媒体的强烈关注,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社会舆论对家电连锁“疯狂”扩张的质疑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某著名家电制造企业的老总更是公开列举了连锁企业的“七宗罪”:
  (1)横征暴敛,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
  (2)无节制开店。
  (3)当了“坏榜样”。
  (4)不守商业规则,变着法子敛财。
  (5)商家的“不作为”。
  (6)账期漫长。
  (7)助长了外资家电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鲸吞。
  一些市场专家也纷纷出来警告,家电连锁企业店长的培训速度决定店铺扩张的速度。与目前这种疯狂的开店速度不相称的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在人才储备、资金、管理等组织能力方面都显得相当薄弱,有些家电连锁商不会走就想跑,势必要摔跟头。有记者述评,家电连锁业疯狂难掩背后的“内虚”,这包括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等等。
  更有媒体将家电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看成是类金融企业,“赢利”靠的就是盘剥厂家而来……
  种种倒戈之声不绝于耳。苏宁将之视为一股“反连锁现象”。
  对此,苏宁表态:“现在媒体老是说我们强势,其实我们是弱势的、受控的。20年了,商家都是弱势,未来20年,也许还是弱势。”
  张近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之间有如下对话:
  新京报:与其他行业不同,家电行业工商间的矛盾比较尖锐。您对此怎么看?
  张近东:说挤压是错误的观念。上世纪90年代市场是供不应求,可现在是买方市场。
  企业都在扩大规模。渠道能力的提高,无意中降低了制造企业很多成本。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埋怨被渠道挤压,那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家电制造企业都具有国际能力,与渠道相比,他们是大人,小孩怎能欺负大人呢?更何况渠道还需要他们的支持。
  新京报:家电连锁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最终销售价格比其他销售渠道更具有竞争优势,但是有时过低的价格是否会打乱家电企业的整个价格系统,从而引起家电企业反感?
  张近东:定价权不在我们。欧美定价由超市决定,但国内定价在生产厂家。从家电价格来看,不存在渠道挤压厂家,不是靠渠道就能够把价格搞下去。供应商与我们是伙伴关系,只不过是渠道商冲在前面。我觉得提出渠道商挤压厂家的人并不真正了解我们行业,我们做出了很多,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不理解。
  孙为民在一次论坛上,也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近两三个月,媒体上对于家电渠道变革有一些微词,社会上议论也很多。这些议论标志着对于代表商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连锁业发展,尤其是家电连锁业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反思,对于这种看法、舆论的导向,我概括为‘反连锁现象’。”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商业开始了最初的现代化导向,出现了所谓的超级市场。超级市场在当时不太被理解,后来用中国式的语言表述为自选市场,是和封闭式柜台不一样的市场。这种商业业态坚持了没有几年的时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几乎全军覆没。”
  孙为民认为:“中国超市真正崛起和发展是在1993年以后。实际上,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中国超市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国家轻工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早期自选商场不成功是由于没有工业现代化,没有工业产业中的标准化。”






       
跨越(2005~2006年)(5)跨越(2005~2006年)(5)

  在孙为民看来,中国家电连锁业态的发展从起步到现在将近5年左右的时间。这5年里,有相当部分企业都是从零开始做起的,他们对连锁的模式、管理的后台,以及相应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几经曲折才取得今天的发展规模。在这个过程中,90%以上的企业、全国少说也几十万家商业企业倒了下去。
  “所以一个新型的渠道变革,虽然方向上讲是正确的,但这个过程仍然是非常曲折的,通过参照国际同行,我们对中国未来家电渠道的变革,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信心也是非常坚定的,但是在这个变革中间我们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供应商的声讨、媒体的批评,一齐向家电连锁企业涌来,一时间连锁业态好像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对此,笔者认为,目前,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被刻意地放大了。有问题并不意味着要把其彻底推倒,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产生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到更好的规范连锁业态发展的产业策略。
  笔者认为,2005年底出现的这种将家电连锁业发展中的问题放大成零售领域的万恶之源的呼声实际上是一种情绪化浪潮。贡献决定价值,如果家电连锁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家电制造企业的发展没有或很少有贡献的话,那就意味着它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东西还要紧紧抓在手上,甚至依赖于它有何意义呢?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在现时的市场条件下,如果没有大型的连锁企业,制造企业的产品靠谁去销售呢?快速的流通由谁来负责呢?大批的库存靠谁去消化呢?谁去掌握消费者需求并反馈给制造企业呢?
  回顾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从萌芽到成熟,不过20年的时间,但在这20年间,整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从极度供不应求到严重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从极度暴利到严重微利,产品从简单单一到丰富多样,变化波及面广、速度快的演变过程中,整个产业重心开始由关注产品制造向重视商品的顺畅流通、消费需求的准确把握转变,商业资本开始重新抬头。自2000以来席卷中国的家电专业连锁浪潮,不是苏宁这样大型连锁企业孤立的主观行为,也不是一种阶段性的时尚潮流,而是渠道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大趋势。这是家电制造企业跳出区域市场限制,实现大生产、大市场之后,对大流通、大渠道的必然呼唤和要求。可以说,在现时的市场条件下,没有一个成熟的现代化的家电流通业,就不可能有一个成熟的现代化的家电制造业。
  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家电市场的种种纷争的源头并不是连锁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博弈,而是消费者需求和制造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卖方市场中,消费者只能听命于制造商,他没有权利进行多方选择和讨价还价,正如上个世纪初美国人只能享用一款福特黑色T型车一样。而这个时候渠道的地位只不过是制造商的附庸而已,它的功能就是“买进卖出”。
  而随着中国市场进入消费主导的过剩时代,制造资源和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开始日益凸显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大的家电制造企业曾经出现几十亿甚至是上百亿元库存浪费,这就是制造企业没有有效把握消费需求的后果。那么,在产品过剩时期,制造企业如何准确把握需求,实现精准制造呢?那就是发展具有规模效应的连锁渠道,由于连锁渠道对市场的覆盖面广,其店面触角可以伸展到不同层级市场和不同区域市场,加上一体化的经营,其对市场信息的掌握是最为全面和及时的,让其承担获取需求信息的功能是最为合理的选择。在这种安排下,它不再是一个只能“买进卖出”的营销平台,同时还是一个消费者需求汇集系统。这样,连锁企业就通过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来实现对上游生产制造的有效调节和计划,最终填平制造资源和消费需求之间的鸿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