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李敖:李敖对话录-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者:为什么您在《李敖回忆录》之后又出版了《李敖快意恩仇录》?
李敖:原因很简单,为什么马克思在写了《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还要
写第二卷、第三卷。理由就这么简单。因为第一本写得不够,所以要接着
写,就这样子。
记者:您现在写什么?
李敖:现在我在写我的另一本小说。我除了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
了一本《北京法源寺》这样的小说,我现在在写另外一本小说。
记者:能透露一点吗?这部小说是什么内容?
李敖:写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写其中一个烈士没死,他叫第七十三
烈士,是以这个为背景。
记者:这部小说大约什么时侯能写出来?
李敖:恐怕还有一两年时间。可能没那么快。
记者:您的作品在大陆已经出了多少本?
李敖:也搞不清楚了。最主要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一些,还有就
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的一些。其他的就是盗印本,还有二渠道版本。我
搞不清楚了。
记者:您被(海外媒体)认为是“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也被
认为是“中国第一狂傲文人”。当然您作品中还认为自己是个顽童、战士、
英雄、文化基督山、社会罗宾汉,对此,您自己认为您最能够带给人们
的是什么?
李敖:我觉得我最能带给人们的是对一个不合理的现状——像在国民
党伪政府统治之下不合理现状的一个合理反抗。我觉得我最能够做到这一
点。虽然我坐过两次牢,可是我这方面做得很不错。虽然国民党伪政府查
禁了我96本书,我一共写了一百多本,结果96本被查禁,可是我还是能够
继续写个不停,他们也禁个没完。最后在蒋介石死了之后,蒋经国死了以
后,他们的势力、查禁的势力衰退下来了,所以……我觉得我变成了胜利
者。就好象过去的马克思也是一样,他的书也是被查禁,对不对?办的报
纸也被查禁。马克思没能被关起来,我被关起来了。年纪也差不多了,马
克思65岁就死了,我已经64岁了。
记者:对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欧洲现代文明,您的价值取向是什
么?或者说对于中华民族应该怎样来认识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李敖:我们对文化的本质要有所了解。一般我们希望只要人家好的,
不要人家坏的,实际上很难。就好象哥伦布发现美洲,可是他还把美洲的
梅毒带到全世界,烟草也带到全世界。哥伦布不能说我只要好的不要坏的。
同样的,现在世界文化交融的状态下,我们很难阻拦世界或其他地方不
好的文化侵略过来,我们挡不住的。所以我们要发扬我们一些好的文化。
我的另外一本书《中国思想史》也是就这个观点发挥出来。
记者:读者很关心您的近况,想知道您除了写作之外,您还在做些什
么?
李敖:除了写作之外,偶尔还在做一些活动。比如过去为了日本人欺
负中国人,二战时强迫女孩子去做军中慰安妇、性奴隶,日本人要进联合
国(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说你要进来,但你过去的记录太坏,
要把屁股擦干净。所以日本人就预备贿赂,给慰安妇钱,政府不道歉,
想私了。我就看不下去,我搞义卖活动,把我的收藏品都卖掉,捐出钱来
(据说是30万),给慰安妇。这个钱就是说同样的我给你们,可是不要要
日本人的钱,因为日本人的钱太脏了,我们为了尊严不要日本人的钱。我
会做这样的活动。除此之外,我是个基本不和别人来往的人。我是六亲不
认的,我也是吃喝嫖赌都不来。我也不喝咖啡,也不喝茶,也不喝冷水,
是个很简单的清教徒。在这个地方我变成了工作狂,所以我哪儿都不去。
大陆呢,我从49年离开北京以后,今年正好50年,所以我等于离开大陆50
年了。
记者:您的北京话说得非常标准。
李敖:我的小学是在北京上的,新鲜胡同小学(这所小学出了不少名
人),后来又念了北京四中,四中念了几个月,我就颠儿了,由天津到上
海,由上海就跟着爸爸到台湾,我刚14岁。情况就这么简单。我在台湾一
糗(北京话,呆着的意思)就糗了50年,我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去国民党
伪政府不让我走,现在让我走我也不走了,我就呆在这儿,跟他们泡上了。
(笑)我讲的都是北京话。
记者:您最近会来北京吗?
李敖:我想我不会。我讲了一句名言:重温旧梦就是破坏旧梦,我的
意思是我不会回来了。我没有别的意思,中国有句老话叫“近乡情怯”,
不回来也好吧。我很多在新鲜胡同小学的同学在北京也蛮好的。像中央交
响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章棣和先生,王铁成也是我的同学。 记者:是演周恩来的王铁成吗?
李敖:是。两岁时我从哈尔滨来到北京,住了11年,所以我在北京念
到初一才离开。
记者:14岁离开就再也没回来?
李敖:13岁离开,后来到天津、上海,14岁到台湾。所以我对北京的
印象还很深,我对北京的印象是有着城门楼子的,有城墙的。
记者:现在很多都没有了。
李敖:看图片我都还知道,什么城门楼子在,什么墙给拆了,我还保
持最新的理解。
记者:我还是希望您有机会到北京来看一看。
李敖:也是啊。我基本主张“卧游”“神游”的。我没有去过十三陵
的明朝皇帝坟,我买过两大本的定陵报告。我看了书,看了万历皇帝棺材
打开后的骷髅。皇帝的骷髅,全世界都没见过这种场面,因为看不到。
“故一世之雄也,如今安在哉”。如果你真的到了定陵,冷飕飕的下去看,
已经看不到骷髅了,因为已经被毁掉了。所以我喜欢在书本上看东西,因
为书上看的比实际上更多。有人说“你在书里看没有临场感,不是亲临其
境,感觉不一样。”也未必。所以苏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
此山中。到了庐山里面你何能不了解庐山了?我的意思是保持距离也不错。
记者:那您还想北京的小吃吗?
李敖:想到了。我想到我们吃的那个驴打滚、凉粉、冰糖葫芦都记得,
恍然如昨。
记者:您在台湾能吃到吗?
李敖:台湾可以吃到一些北京小吃。不过材料不同,所以味道也就不
一样。比方说山楂酪,山楂不好,味道也就差一点。羊肉火锅,羊肉不好
就差一点。
记者:您现在的身体好吗?
李敖:我只能说跟我同年龄的人,在台湾我身体是最好的,因为我生
活非常正常。我讲过,没有什么暴饮暴食,跟别人也不来往,也不参加婚
丧喜庆,生活很有节制,并且夜里八点半就睡了,半夜两点半、三点就起
来了,所以我生活非常单纯。 记者:您听京剧吗?
李敖:小时候听过。小时侯在北京大栅栏听京戏,我还见过马连良、
李万春,大了就不听了。
记者:那您最怀念北京的什么?
李敖:厂甸。过年的时侯到厂甸逛书摊,那是我最怀念的,我可以在
厂甸看到很多书。过年的时侯逛的,平常也去过隆福寺、天桥看杂耍。
记者:现在这些地方全变样了。
李敖:这也是我不回去的原因。回去梦就碎了,这是人老的原因。人
老了就有了这种感觉。(笑)
记者:很多读者还是希望您回来。在台湾很多作家中,您是这边读者
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李敖:谢谢。可能大陆读者有错觉,不要看成是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应该看成是唯一,不要看成是之一。台湾也有很多烂作家到大陆招摇撞骗。
我认为在国民党统治之下,没有什么象样作家。它这种环境,不太允许
产生特例、独行的第一流的作家。
记者:大陆作家您比较喜欢谁?
李敖:大陆作家……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
大陆作品。后来我觉得两岸隔得太久了,可能有点距离。我觉得大陆有很
多地方和我意见不一样,比如说鲁迅,我佩服鲁迅写的《中国小说史略》、
写《阿Q正传》都不错的,可是事实上鲁迅的大部分杂文写得并不好……
记者:希望您多保重身体,多看到您的作品,最希望再来北京。
李敖:钱钟书有句话很有趣:“吃鸡蛋就好了,不要看老母鸡。”事
实上英国作家罗斯汀也讲:“你最好看作家的作品,不要认识他这个人。
认识人你就会觉得很失望。”虽然我个人不会使人失望,但我觉得还是保
持些距离为好。
记者:中国作家从古到今,谁对您影响最大?
李敖:我很少被单一的作家影响,因为我看书是多方的。可能某一个
人在某一点上或者某一句子上影响到我。像苏东坡就抱怨好的句子都被唐
朝的杜甫写完了,意思是说很多好的句子我也想到了,可别人写出来之后
我再写,人家说我抄人家的。有这种现象。所以我不太受单一作家影响。
如果说我真佩服哪一个人的话,我只要照照镜子就知道了。
记者:您如果想念北京的什么,可以和我们联系。
李敖:谢谢。事实上我有许多管道可以取得大陆的资料。我买到很多
大陆的东西,有些大陆都不太容易买到。中国哲学家老子说:“不出户知
天下”,我不出门可以知道世界大事。我希望我不回去,也知道祖国的一
切。●
(原载1999年4月3日《长江日报》)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中国青年报访问李敖
去年11月底,在北京一家饭馆的餐桌上,记者邂逅从美国回来经商的一位老先生,得知他曾是著名作家李敖的校友。老先生当即问:“是否有兴趣与李敖对话?”记者说:“当然!”老先生遂拿出手机, 拨通李敖,李敖欣然允诺,乃有如下独家访谈。
记者:大家都知道李敖是个作家,这回怎么竞选起“总统”来了?
李敖:有这种看法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他完全不了解我。我一辈子没搞过政治,现在在台湾的活动也不是搞政治。我记得有个大学者叫胡适,他不做官。但在抗战时期,他做了驻美大使,后来到了台湾,做了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长。问他说是否在做官,他说以我的身份和地位,不能以做官的眼光来看我。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