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

第3章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第3章

小说: 观住轮番净心法+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
  若自己的信心坚固,出离心强烈,见解稳固,戒律清净,则可断然舍弃充满忧戚、焦虑、热恼、烦闷、仇恨、陷害、嫉妒、痛苦的城市,毅然远离纷争、躁扰不安的红尘世间,趋向充满自在、安宁、寂静、清凉的深山岩洞,树下水边。蓝天上,白云悠悠,远看千峰竟秀、近听水声潺潺,香风时来沁人心脾,蜂飞蝶舞悦可心目……渴时掬饮甘冽山泉,饥时摘食香甜野果,寒时草叶覆体,经行朝露之中,禅坐明月之下。这样贪嗔烦恼自然平息,修行日益增上,真是与诸佛圣贤把手同行,不亦乐乎!
  若自己以上条件不具足,虽然住于城市村落之中,也应选择没有人与非人的干扰、远离造作恶业之地,在寂静、通畅、明朗的地方,善加洒扫,于房间安置三宝所依之宝塔、佛像、经函等,喷洒香水,悬挂幢幡宝盖、陈献丰盛庄严供物。这样的修行环境也可以。
  丙二、忆念暇满:
  忆念暇满难得可使自己从内心深处发出如珍惜爱护眼珠命根般的殷重之心,从而断除懈怠放逸,发起求道之心。在这无始无终的轮回路上,由于无明蒙蔽慧眼,以妄想分别烦恼的业风所鼓动,使生死苦海波涛汹涌,由罪恶力牵引备受恶趣重苦。佛说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由无明烦恼而频造恶业,故长处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中,受大苦楚,难可得出。于恶道中所饮铁水、铜汁若集一处,比四大海洋之水还多,所流泪水也是一样。曾作过的虫蛆蝼蚁之尸身若集一处比须弥山还高。偶得善趣人身,如盲龟值轭,或如须弥山顶垂下的线,在狂风吹动的情况下,穿进山下的针孔中,其实得人身比这还难。尤其是诸根圆满具足、生在中土的人身,犹如优昙花般的罕见。五浊之时,众生福薄,所以苦海的慈航、暗夜的明灯——三宝就更加难以值遇了。而今我由往昔历大精勤艰辛所积善根果报成熟,得人身、生中土、根具足、业际无倒、信敬三宝。尤其值得庆幸的是遇到大悲释迦世尊出世,广转显密甚深的微妙法轮,及圆满的九乘妙法,自己也真心入道。极为稀有的是如今五浊横流之时,值遇佛菩萨化身的诸大善知识慈悲摄受,授与即生解脱的法门,与上万见戒相合的僧众共同闻思修行。虽然今天世界上的人很多,但并不能就此说人身易得。且不提地狱、饿鬼界的众生,就是夏日一方草地上的小含生也不知多出地球上的人类多少倍。于茫茫人海中,闻三宝名号,入佛门,被善知识摄受简直比白天的星星还稀有。大城市中人虽然很多,但不算是珍宝人身,只是普通人身,或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每当我们现出家相置身于人口密集的大都市中时,便油然地对佛说珍宝人身极为难得之语生起净信。每思及此,欣喜之情难以言表。每每顾念如我这样的业障凡夫犹如乞丐,乏于圣者七财,转于轮回之中,倍受辛苦。今日于垃圾中侥幸得到如意宝般的珍贵人身,欢喜爱惜之情无法抑制。即依此人身可以得到三菩提果及转生人天善趣,不可白白浪费,一定要日夜精勤于善法。《入行论》云:“依靠人身舟,渡过大苦海,此舟后难得,切莫愚痴眠。”《广大游舞经》云:“诸比丘,无老衰死,生活安乐,自由自在时,欲解脱者当勤积福慧资粮,汝等将弃离三有城,阻断恶趣门,登上善趣阶梯,获得解脱果位。”依此暇满珍宝人身将自己和无边有情引度到究竟彼岸而奋发不息,时常警告自己人身难得而易失。如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生度此身。”
  如上思维后,以稀有、难得、挚诚、恳切、急迫的心情念诵:
  上师知!上师知!上师知!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
  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
  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愿获暇满实义求加持。

  丙三、明观皈依境:
  以上思维暇满难得,发起以此人身宝可圆满成办自他二利之学处已宣讲完毕。现在开始讲述真实修持一切正道的初门,生起一切功德的基础——皈依之修法。
  在正式修皈依之前,如上所述观想一清净庄严的道场,场地中央置安乐舒适的坐垫,以毗卢七法而坐。所谓毗卢七法是指:一、双足金刚跏趺,跏趺坐能令其身速得轻安等有五种功德;二、眼目微闭,垂视鼻端,脊椎正直,身体不过于前屈、后仰,适中而端身正坐者,令不生起昏沉、掉举、睡眠;三、肩臂平齐而住;四、头部微俯,不能过于仰、低或歪斜一方;五、舌抵上腭;六、气息缓慢并出入自然,渐至微细无声;七、手结定印。放下心中贪嗔烦恼。
  如是端身正念,然后一心专注观想:在自己头顶上方,八大雄狮所抬珍宝法座上,千叶莲花日月坐垫之上,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金刚跏趺巍然安住。佛身具足三十二微妙相,八十种随形好,身披三法衣,左手结定印持钵,右手扶膝作压地印,如如不动,如大金山出于海面。右侧大乘圣众海会围绕,左侧浩瀚小乘圣僧云集一处,前方有三世诸佛坐莲花宝座,放大光芒,后面叠置无边法宝,发微妙音齐射彩光,外围护法诸天周匝围绕。如是明然作观,如对目前。同时心中作念,我从无始流转生死,无依无怙,今得暇满意欲出离轮回,但须仗他力引导济度。遍观十方三世一切天龙神鬼,彼等尚处生死,非我之皈依处,唯有诸佛世尊断证究竟,具圆满智悲力,堪作我等引导之师。古德云:“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三宝更念谁。”故我等至心信敬,立坚定誓愿,乃至获得菩提果位之间,以诸佛作我等大师,一切佛法清净微妙能断二种生死,故我等至心信敬,立坚定誓愿,乃至得菩提间,恒以佛法作为正道。一切大小乘僧众是具殊胜功德之福田,菩提正道之善妙助伴,故我等至心信敬立坚定誓愿,乃至得菩提间,永作皈依。如偈云:“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初修行者对皈依境很难明清观想,但无须心生忧恼,应确信无论我能观想与否,三宝都如影随形般的恒常安住在我顶上,刹那没有离开过我,智悲之眼常时观照垂视于我。故应百般诚信而作祈祷,并念诵皈依偈三遍。第一遍时发起生生世世皈命三宝之决心,第二遍时观想皈依境,第三遍时诚心诚意的祈求三宝赐予我无上圆满的加持。或者一遍时发起全心全意皈依三宝的决心,二遍时令之坚固,三遍时令其增长广大。三宝弟子当于一切时间,一切地方都以三宝为依为怙为救为导,作猛厉的祈祷,皈依偈有多种,凡祖师大德具加持之金刚句皆可。一般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如上已作皈依,进入佛门,成为真正的佛弟子,就要追随佛菩萨的足迹,至达究竟解脱的彼岸,但欲得到无上菩提果位,必须发起志求佛果的菩提心。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云:“大心不发,则外不能感通诸佛,内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圆成佛道,下不能广利群生,……故须称性发大菩提心。”
  菩提心的内涵是什么呢?弥勒菩萨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就是说,见三界轮回中的父母众生,倍受诸苦,难以忍受,发起救拔之心,然而自己仍被烦恼业障束缚,无力救济他们,所以要速疾求具足圆满断证功德、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功德之佛果,唯彼堪能救拔众生。因此为了真实度化一切众生,我今誓求无上佛果。但菩萨虽发大心,然自尚为二障所蔽,沉溺轮回之中,如何能救他人呢?故应发起誓断无边烦恼之心。如何能速断无边烦恼呢?遍观三世诸佛皆以寂静妙法而成如来,一切贤圣皆依之修行成就,所以誓愿修学大小乘无量法门。这样断尽二障,现前无边功德智慧,尽未来际于十方世界普度恒沙有情出离生死,得大安乐。如偈云:“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如是明观圣境,皈依、发大菩提心后为自他积聚广大福德,于胜福田前敬献七支供,七支供可摄尽一切积累资粮之修法,其功德无量无边,故我们虔诚念诵作观,颂云: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以上加行圆满后,当趣入正行修法,在此应诚心祈愿三宝加被自他一切有情,能如理依次第修习净心之行,生起暂时与究竟的功德。以众生一切善根皆由三宝出世而生,故以百般虔诚信敬猛厉祈祷,并念诵:

    一切功德源泉三宝尊,唯愿哀悯观照垂念我,
  及与无边无量有情众,趋入净心之行求加持,
  自他圆成无上大觉位,当修无误净心之次第,
  现证究竟止观双运道,唯愿三宝赐予大加持。

  丙四、论主敬礼句:
  顶礼文殊师利童子!
  这是论主在造论前作的顶礼句,顶礼的必要是为祈求加被,消除造论违缘,遵循王规等。礼敬对象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此菩萨是三世诸佛智慧之总集身,久远劫前早已现证佛果,但为愍念救拔罪苦有情,倒驾慈航,常现五髻孺童之身相于十方尘刹诸佛众会之中,作佛长子,助佛宣化。其功德浩如太虚,赞云:“三世佛母智难量。”全知麦彭仁波切为遣除我等心中无始以来的痴暗浓云,生起胜观智慧之杲日,获得圆满佛陀的果位而安住在与了义文殊无离无合之境界中而顶礼,以此对我们赐予甚深加持。
  丙五、出过患示修法:
  颂曰:三有轮回诸过患,由自心力烦恼生,
  非理作意烦恼因,如理作意能除彼。
  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有轮回中的一切过患,追溯本源,就是自心所生贪嗔痴为主的八万四千客尘烦恼,此等烦恼皆由无明痴暗遮蔽慧目,以邪恶分别所衍生。由此可知,以如理作意方能断尽彼诸过患。
  如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云:“于诸烦恼障,及与所知障,此摄一切障,尽此得解脱。”我等出离三界,获大菩提果位的障碍广说虽有无量,然皆可摄集于烦恼障与所知障之中。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