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底线-通过人员与组织创造价值 >

第3章

底线-通过人员与组织创造价值-第3章

小说: 底线-通过人员与组织创造价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计师们都喜欢用实实在在的数字,将企业所有的资产全部在资产平衡表上表现出来。其实,企业自身的价值往往是最无法界定的。投资者最愿意投资的资产是什么?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即企业股价乘以企业未清偿股份)!这就是企业最重要的价值指标!而投资者之所以到处寻找各种各样的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帮助他们确定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近几年来,公诸于众的企业财务数据,大都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例如,《商业周刊》报道的企业各类收入情况(包括企业净收入、经营性收入、核心业务收入、未经调整前收入、除息/完税/扣除折旧/扣除摊销前收入,以及调整后收入),都不能不让人感到怀疑。以安然公司为例,该公司管理层就通过用一项科目与另一项科目对冲,同时使用账外交易的手法,隐瞒了近10亿美元的债务,以此来提高公司的帐面利润。因此,从企业公开的财务报表中,会计师们可以发现企业比较健康、也比较准确的市场价值所在,这也是企业隐性价值研究的开始。    
    企业能否增强——还是降低——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信心,是企业隐性价值最直接的表现。纽约大学统计学教授、隐性价值理论的思想领袖巴鲁奇·列夫,曾经用标准…普尔500家企业1977年~2001年期间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所存在的比例关系——即企业的资本市场价值与该企业的净资产价值之比——来说明隐性价值对企业的重要性。巴鲁奇·列夫教授指出,在过去25年中,标准…普尔500家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比,从1上升到了6,也就是说,在每6个美元的资本市场价值中,仅有1个美元体现在企业的资产平衡表之中。这也就意味着,许多企业的价值,既来自于有形资产,也来自于隐性资产。比如说,可口可乐和默克这两家公司都拥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其中相当一大部分,就来源于可口可乐公司所拥有的品牌,和默克公司所拥有的大量专利。但是,象亚马逊和埃克索特(Exult)这样的技术主导型企业,尽管它们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专利资产极为有限,但却仍然拥有极为巨大的市场价值。更有意思的是,即使象通用汽车公司和3M公司这样的传统巨檗,也早已把不断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的重心,移到品牌建设、网站设置,和转型重组等方面去了。    
    巴鲁奇·列夫教授从财务角度,为隐性价值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隐性价值是对未来利益的一种主张。无论在物质形态还是在财务凭证(如股票、债券等)上,隐性价值都没有具象的物化。紧接着,巴鲁奇·列夫教授把隐性资源进一步分解为发现、组织,和人力资源。发现资源包括专利、商标、研发项目、特权,和创新。拥有发现资源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所以,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同要远大于不具备发现资源的企业。组织资源包括技术、品牌,和顾客成本。一旦企业领导者懂得了如何去管理这些组织资源,他们就可以在企业现有收入的基础上,为未来创造更多的价值。人力资源的隐性价值主要集中在培训、文化,和领导能力等方面。巴鲁奇·列夫教授指出,人力资源方面的隐性价值,需要投入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    
    巴鲁奇·列夫教授认为,更为准确的会计系统,是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全部价值,包括显性和隐性资产的。显性资产可以衡量、可以追踪,也可以很好地进行评估;但隐性价值的发现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有这样一种说法:资产项下的就是企业的显性价值,而费用项下的就是企业的隐性价值。相对来说,对未来显性价值的投资可以表述得非常明确(如一幢大楼或一座工厂的折旧),但对未来隐性价值的投资则比较难以计算,因为这种投资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不确定的(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点子能够为股东带来多少价值,实在是不太容易预测的一件事。)。因此,巴鲁奇·列夫教授主张创建一个价值链表,并组建一个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接轨的会计政策制订机构,以对企业的隐性价值进行规范和追踪。    
    与巴鲁奇·列夫教授持相同意见的哈佛大学罗伯特·埃克莱斯教授,及其普赖斯豪斯…库柏斯(PwC)的同事们,一直主张,应该通过改变企业财务报告、增加更多隐性价值方面信息的方式,来实现“价值报告制度的革命”。他们的研究发现,仅有19%的投资者和27%的分析员认为,“在与企业的实际价值相连接方面,财务报告是非常有用的。”埃克莱斯教授及其同事们认为,改变业绩的衡量方法,可以更好、更有效地优化资本的配置,并确定企业真正的价值。为了更好地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他们把重点放在衡量“核心业绩——包括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业绩——及其相互关系上”,并对这些业绩的衡量与报告方式,以及这些业绩是否真正创造价值等内容,进行考量。    
    埃克莱斯教授及其同事们的工作,产生了许多非常合理的成果。其中之一就是,PwC请许多企业的首席财务官、负责协调投资者关系的经理,以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对37项业绩指标作出他们自己的独立评价。结果是,这些经理人员认为,其中只有3项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1. 顾客:销售和市场营销成本,分销渠道,品牌声誉,以及顾客的营业额;    
    2. 员工:智力资本、员工忠诚度,以及每位员工给公司创造的回报;    
    3. 创新:新产品带给企业的回报、新产品成功率、研发成本,以及产品开发周期。    
    通过对这些隐性价值的跟踪关注,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对企业的真实价值作出判断。但由于大多数企业根本不会提供这类信息,因此,分析员和投资者基本上是无法掌握这些信息的。所以,伊克利斯及其同事们所追求的那种价值革命,有时候根本就是无法实现的,尽管有时侯确实极有必要。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0年10月份公布的《公平信息披露法》(The Fair Disclosure,FD),竭力鼓励信息披露更加公开化,以避免内部交易。但遗憾的是,对企业隐性资产及其价值的信息披露要求,却依然付之阕如。    
    恩斯特…杨企业创新中心曾经做过尝试,希望能让投资者使用非财务信息来评估企业的价值。他们与买卖双方的投资者都进行过交谈和研究,以评估非财务隐性价值对投资者决策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非财务隐性价值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投资者在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时,一般也会考虑该企业所具有的非财务隐性价值。因此,他们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得出结论:平均来说,大约有35%的投资者会在他们作出决定时,考虑企业的非财务经营指标。一般而言,主张“做空”的分析员在评估一家企业或作出买卖决定时,都会使用非财务数据。对于分析员来说,使用的非财务数据越多,他们对这家企业的收益预测就越准确。    
    在所有的非财务指标当中,有8项指标是最重要的:    
    1. 业战略执行情况:企业管理层的能力,包括执行技巧和专业技能,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与股东结盟;    
    2. 战略水准:对未来的愿景,困难的决策,及合理配置资源;    
    3. 创新能力:研发渠道的通畅、有效,及和技术相适应;    
    4. 吸引优秀人才的能力:聘用,奖励,发展,并始终保持最佳;    
    5. 市场份额:现有市场份额与未来市场份额;    
    6. 薪酬制度执行情况:所有的薪酬都紧密服务于战略目标;    
    7. 主要流程的质量:运营管理,和及时应变能力;    
    8.研究型领导者:创造并运用知识。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最重要的8项非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对股东价值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表明,价值创造的实质,并不只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而是,还必须为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全社会创造价值。    
    从会计学角度来说,这些隐性价值在报告企业资产的确切价值时相当有用。会计师一直试图量化这些隐性价值,并将这些隐性价值显性化,以便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总资产的确切价值。本书所叙述的内容,并不是要与现代会计制度进行争辩,而是要揭示怎样才能使为未来能力而进行的隐性价值投资更加可预见化。因此,我们并没有在如何衡量隐性价值方面花多少工夫,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各级领导者应如何来创造隐性价值之上。通过对领导者的选择和决定将如何影响隐性价值所进行的解析,我们能够帮助这些领导者减少隐性价值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而之所以要进入到领导者行为领域的原因,则是为了对巴鲁奇·列夫教授和罗伯特·埃克莱斯小组的要求作出回应,他们一个要求能够对隐性价值中的人力资源要素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一个则指望通过强调组织的隐性价值,最终引起一场价值报告革命。    
    趋势2:资产平衡表扩展了重要衡量科目的定义    
    企业领导者大都喜欢通过资产平衡表,来衡量企业的一系列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可以告诉这些领导者,企业战略究竟有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事实上,所有的资产平衡表都建立在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假设之上,即任何组织都拥有许许多多必须好好伺候的股东。在一项奠基性工作中,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一个组织必须平衡的四项要素——财务结果、顾客结果、组织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当企业领导者能够在这四项要素获得平衡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和进行投资时,这家企业就一定是成功的。同样,只有包含了所有需要量度的因素,衡量或者说控制系统才有可能真的获得成功。    
    因此,罗伯特·卡普兰用会计学术语作了一个总结:所谓显性价值,就是企业的应收账款、土地、现金、库存、不动产,和设备。而所谓的隐性价值,就是企业的声誉、研发、专利,以及对企业市场价值越来越重要的其他组织要素。表1。2所表示的,就是从1982年到2000年这10年间,与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相关的市场价值的比率。    
    表1。2 隐性价值的重要性日渐增加    
    ——————————————————————————————————    
                          隐性价值(%)                显性价值(%)    
    ——————————————————————————————————    
            1982年                38                          62    
            1992年                62                          38a    
            2000年                85                          15b    
    ——————————————————————————————————    
        a布鲁克林学院    
        b巴鲁奇·列夫    
    其他研究人员同样也发现了隐性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关系。在将企业的人力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