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大蒜的免疫力 >

第5章

大蒜的免疫力-第5章

小说: 大蒜的免疫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将剥掉薄皮的、蒸过的大蒜放入烧酒中腌制(因为腌制过的大蒜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变硬,所以在蒸的时候要蒸得稍软些)。    
    ②腌制20~30天后即可饮用。其后不管过多少年都能保存。    
    ③大蒜酒做成后,每天加水饮用5~20cc。    
    ④腌制过的大蒜在酒精的作用下会变辣。食用时,用酱油、豆酱、料酒等调调味、或用酒肴、茶点、菜等去去味,吃起来会更美味。    
    大蒜酒的原理就是通过将大蒜泡在烧酒里,将大蒜中的多种硫化物、刺激性化合物等能抗癌的物质融入酒精中。    
    当然,酱油腌蒜、醋腌蒜也是同样的效果。通过用酒、酱油等腌制后能得到大蒜的提取液(有效成分)的方法实际上都是合理的民间疗法。    
    在集中编集了宫城县的民间传承的《医疗传说1000题》中,记载了很多和大蒜相关的用法,“大蒜酒能预防万病”,“每日喝大蒜酒,不会得感冒”,“容易感到疲倦的时候,将大蒜磨碎敷在脚心上”,“治疗寒症用大蒜”,“每天吃烧大蒜能长寿”等等。    
    该书的解说部分上记载着:“大蒜酒、烧大蒜对于寒症、低血压症状的人有明显地治疗效果,民间经常使用该方法来治疗。能让血管运行正常、暖和身体、对感冒、寒症等都有效。”关于感冒,该书上写道“大蒜并不能完全预防感冒、万病的发生,而只是能提高身体虚弱的人的免疫力”,书中已经涉及到大蒜作为提高免疫力的健康食品的功能。    
    在英国也是一样,感觉到有感冒的症状时,很多人都用大蒜疗法来治疗。先将一瓣大蒜连皮一起烧,感觉到整瓣大蒜烧透后,把皮剥开放入热葡萄酒中。然后将1/2个柠檬的汁、少许蜂蜜和砂糖放入,用勺子搅拌、弄碎大蒜后喝下。对酒精过敏的人可以使用热水来代替葡萄酒。    
    其他的如治疗脚气,将磨碎的大蒜敷在患处的治疗方法非常有效,大蒜研究的权威人士日本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的有贺丰彦教授以自身的体验为基础,对它的速效性非常推崇。    
    对治疗过敏性皮肤炎、寒症等有效的、信奉者众多的大蒜泡澡,对肩膀肌肉发胀、发酸以及腰痛、寒症等有效的大蒜针灸等这样值得一试的民间疗法还有不少。作为日常增强免疫力的健康方法,是值得积极吸取的好疗法。    
    


第三章 寻求有效成分因气味而被疏远的大蒜

    大蒜用汉字书写的时候,有“葫”和“大蒜”两种写法,中国也是同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大蒜经过西域传入中国大约是公元前120年,当时是西汉汉武帝时代。当时,汉武帝不但实现了国内的统一,而且其势力还扩展到了国外。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到匈奴势力渗透的西域地区的张骞(西域旅行家),于公元前126年从胡国(匈奴)带回了黄瓜(胡瓜)、芝麻(胡麻)的种子,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大蒜(葫)。因为是胡国的蔬菜,所以大蒜的汉字又被写成“葫”    
    但是,后来在现在的浙江省的历山发现了中国产的大蒜,为了和外来种类的大蒜(葫)相区别,书写时汉字写成“大蒜”。因此,中国存在两种表示大蒜的文字,日本的大蒜的表示既可以写成“葫”,也可以写成“大蒜”就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传入中国的大蒜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时期,大概可以推定为2000年前,第10代崇神天皇(公元前79年~公元前30年)的时代。当时已经有加入日本国籍朝鲜人(又称归化人)定居下来,大陆文化通过他们广泛地传播到日本。崇神天皇命令这些归化人去济州岛取橘子的种子,归化人取回橘子的种子的同时还带回大蒜,应该可以说从那时起,大蒜在日本开始了它的繁殖。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也有关于的“蒜”的叙述,蒜被说成山蒜或者大蒜,书中还记载了英雄倭建命用吃剩下的大蒜击毙白鹿的故事。    
    《源氏物语》的一节中也记载了一个吃蒜的女子的话,她将大蒜当作“极热的草药”,秘密地食用大蒜来治疗感冒。当时她的情人公卿来看她,她让人传话说:“现在身上的蒜味很臭,希望您等蒜臭消失后再来。”当时的对话是通过日本的和歌形式交谈的。    
    平安时代以后,因为难以忍受大蒜的臭气,大蒜被上流社会视为敬而远之的东西,同时受到佛教的影响,大蒜被认为是不洁的东西,大蒜开始了它的苦难时代。而在不习惯食用肉食的日本,认为做菜的时候也没有放蒜调味的必要。因为大蒜的强烈的臭味,直到二战结束,大蒜还是没有作为食品被普遍使用。大蒜在日本的历史很悠久,但它实际上的药用程度一点也没有得到普及。    
    


第三章 寻求有效成分“大蒜博士”第一人小凑洁

    现在,在日本被称之为大蒜博士的有好几个人,但要说到大蒜博士第一人,赤痢菌的发现者、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志贺洁博士认为除了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大蒜研究的小湊洁博士以外,没人能担当得起这个称号。    
    小湊洁先生于1893年(明治26年)出生在茨城县水户,从长野县上田蚕丝专科学校毕业后,胸怀大志、远渡重洋来到满州(中国东北),就职于满州铁道中央实验所。1921年,他因缘际会成为志贺博士任校长的京城医学专科学校的助教,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活。    
    第二年,志贺博士叫住小湊,没有任何先兆的谈起大蒜的特殊药效,并劝说:“以大蒜为主题进行研究怎么样?”但是,大蒜研究在当时,尽管有很多人在着手进行,但是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其难度可想而知。    
    他没有一口回绝,就在他快要把大蒜研究的话题忘记了的时候,志贺博士又一次找到他,说:“听说满州铁道实验所也在进行大蒜的研究,但是太难了,没有什么进展。怎么办呢,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吧,如果说你有用毕生精力来研究的大决心的话就没有问题┅┅”,志贺博士的话没有讲完。但正是志贺博士的那番话决定了小湊洁的命运。    
    “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突然对大蒜这种植物产生了一种异常的兴趣,决定将我所有的热情奉献给大蒜。”上面那番话是小凑洁博士在著作《大蒜的神秘》上所提到的。从那以后,直到79岁高龄逝世为止,他将自己的毕生奉献给了大蒜。大蒜博士创始人的称号小凑洁博士当之不愧。    
    我认为志贺博士之所以要劝小湊洁研究大蒜,小湊洁自己也对大蒜发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到中国,发现当地的中国人经常食用大蒜的缘故吧。实际上,某位营养学者在视察满州时,曾仔细地观察过苦力(体力劳动者)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针对于他们无穷的体力和旺盛的活动力。他们不但粗衣粗食、极端不讲卫生,而且根本不知道疾病是什么东西。难道秘密就在于“他们喜欢吃蒜,除此以外别无他想”,营养学者得到这么一个印象。    
    另外,二战中,侵入中国南部的日本军队老是为恶性疟疾而烦恼不已,但当地的中国人的患病率却非常低。但是上流社会的华人却和日本人一样患疟疾率高居不下。其差异就在于是否摄取大蒜,上流社会的华人对拥有恶臭的大蒜敬而远之,不喜欢食用大蒜所以造成患病率高。    
    知道可能是大蒜在发挥作用的小凑洁想:“如果能提取到大蒜的有效成分的话,不是给人类带来福音了吗?”这也是他研究大蒜的出发点。具体到如何提取大蒜的有效成分,他考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具有杀菌力的有效成分,还有一个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有效成分。    
    作为气味的主要成分的挥发油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杀菌效果。但是他认为“如果说大蒜的功效全部都是来源于挥发油的杀菌力的话,和很多事实又有矛盾的地方”。例如,增强体力作用、恢复疲劳、新陈代谢等功效就明显和直接的杀菌力没有任何关系。    
    通常植物为了自我保护,都拥有杀菌力。例如,芥末作为调料拥有其特有的气味,但是芥末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气味,也没有像辣椒一样的辣味。但是将芥末磨碎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辣味。其道理就在于细胞遭到破坏后,配糖体分解酶开始发挥作用。    
    对于小湊洁博士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关于气味产生的原理,芥末也好,大蒜也好,都是同样的原理,所以大蒜本身也应该是无臭的。    
    小湊洁博士开始致力于研究大蒜是在1922年(大正11年)。美国的卡巴里特等人通过研究揭示了大蒜的气味的成分,这种成分被命名为蒜素是1944的事。尤其是瑞士的斯特鲁和泽伊贝克两人发现了作为蒜素来源的无臭的蒜氨酸和蒜氨酸酶的存在,揭示了大蒜气味的原理,那是1951年的事。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小凑洁博士在上述研究成果出现前的20多年前,就已经想到有气味成分的存在以及有无臭的有效成分存在了。    
    实际上他的研究是从确认作为大蒜的气味的成分的烯丙基类挥发油是否真的是大蒜的有效成分开始的。    
    那时,他进行的实验有如下内容。准备了下面3种物质作为实验材料,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    
    ①挥发油溶入橄榄油后产生的物质    
    ②将生蒜弄成碎末状后制成的干燥粉末    
    ③将生蒜在酒精里沸腾加热20分钟后,弄成碎末状后真空干燥后得到的粉末。    
    将上述3种物质喂食给实验用白鼠,20天后,①的情况下,白鼠的体重出现减少现象;②的情况下,白鼠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③的情况下,白鼠的体重明显出现增长现象。    
    有人认为是因为③的加热处理,造成大蒜分解酶被破坏了,所以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然后认为“大蒜中发挥作用的就是它的气味”,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大蒜的本质的功能营养价值上,如何提取出大蒜的无臭有效成分成为他今后研究的第一目标。但是,这就像一个人走在无人的荒野上一样,接下来是等着他的是连绵不断的困难。    
    


第三章 寻求有效成分意外发现的大蒜增进素

    在京城医学专科学校开始大蒜研究的小凑洁博士于1925年(大正14年)辞去该校助教的职务,准备从1开始重新学习基础知识,为此,他进入京都大学新设置没多久的农学部农艺化学科开始学习。可以说在这儿的研究为他以后发现大蒜增进素建立了基础。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近藤金助博士曾经在京都大学的研究室见过小凑洁的研究样子,他指出在小湊洁将近50年的研究历史中,有三座险峻的大山横在小凑洁面前。    
    第一座就是“虽然发现有效成分是大蒜的无臭物质,但如何证明”。这是他1922~1925年在京城医学专科学校时代的研究成果。    
    第二座是“如何将发现的无臭的有效成分分离、捕捉”。由于没有专业知识,研究无法进行下去,小湊洁于33岁时下了一个大决心,回到日本,进入京大从农艺化学的第一步开始学起。1930年毕业后也留在研究室里继续研究,最后终于发现了无臭的有效成分增进素。    
    耀眼的发明、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