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北京大学__犯罪心理学 >

第24章

北京大学__犯罪心理学-第24章

小说: 北京大学__犯罪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
犯罪行为一方面是一种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且必定要受到惩罚的行为,但另一方面,通过犯罪行为的实施又将满足犯罪人的各种非法欲望和变态心理。因此,犯罪行为人在进行犯罪行为过程中,心情不可能完全平静、坦然,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兴奋、紧张、恐惧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尤其是情绪上的变化是很大的。
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又因其犯罪经历和犯罪形式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初犯的紧张、恐惧较为明显,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由于心情格外紧张,害怕被人发现、被人抓住,对能否实现犯罪目的没有把握,所以注意力过于集中,注意范围狭窄,在犯罪现场容易留下作案痕迹;而累犯、惯犯的紧张、恐惧表现就不那么明显,由于多次作案,对犯罪结果的预计比初犯更有把握,且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手段,作案时不慌不忙,遇到意外收获时的得意忘形、作案中的沉着冷静等都与初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大案要案均系累犯或惯犯所为,由于作案人目无法纪,无所顾忌,因此作案时更显心狠手辣、冷酷残暴,毫无怜悯、同情之心,紧张、恐惧也抛至脑后,更显得冷漠、麻木。如果犯罪人在作案过程中,遇到被害人反抗、犯罪同伙退缩时,就容易产生愤怒情绪,变得凶狠残暴、伤人毁物,甚至因此而杀人。
一般而言,犯罪人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时,伴随着紧张、恐惧还会产生一种异常兴奋感,但随着犯罪的进行逐渐平静下来,思考怎样逃避侦查,销毁罪证。在某种情境的刺激下,犯罪人也可能沉静下来,恢复正常的理智和情感,中止犯罪。如杀人犯在杀人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产生同情,将其送进医院,本人去自首等。
3.犯罪后的心理状态
犯罪行为结束后,犯罪人的情绪和行为都会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表现,这对于侦查破案是有帮助的。
(1)情绪表现
1)不安、恐慌。多数犯罪人,尤其是初犯和大案要案的犯罪人,作案以后都会产生不安和恐慌的情绪。有的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后果感到吃惊,有的终日惶惶不安,甚至产生幻觉,总是觉得有人在监视自己,或脑海中时时浮现被害人遇害前的惨状,无法摆脱。
2)得意、满足。犯罪行为实施后,由于作案既遂,犯罪目的达到,犯罪人心理上产生一种极大的满足感,尤其是有意外收获的犯罪人,甚至得意洋洋。比如,犯罪过程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大量金银财宝,犯罪人甚至会感到惊喜,忘乎所以,这种情绪状态将会极大增强其犯罪心理,使其恶性发展。
3)麻木。有的犯罪人在犯罪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实施犯罪后往往迅速趋向抑制,反应灵敏度大大下降,精神处于极度松弛状态。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犯罪人和冲动性犯罪人,面对严重的犯罪后果,处于“激情性休克状态”,麻木不仁,毫无表情,也无任何行动。
4)罪恶感。这是个人在观念或行为上与其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时产生的有罪和羞耻的心理体验。有些犯罪人在实施犯罪后,恢复理智,良心发现,萌生罪恶感,出现新的心理冲突,感到苦恼。有的即使在意识水平上看不出来,也会出现被噩梦魇住之类的情况。初犯罪恶感最为强烈,惯犯、累犯的罪恶感较弱。
(2)行为表现
1)试探。犯罪人实施犯罪后迅速逃离现场,但心理上却无法摆脱现场。他们往往表现出对案件的发展和侦破十分关心,有时甚至故作姿态,参与议论案情,痛斥犯罪人。有的甚至一再跑到现场观察,对报纸、广播等新闻媒体变得敏感起来。这些反常表现可以给破案提供线索。
2)其他反常行为。犯罪人作案后,为了掩饰自己惊恐不安的心理,往往有一些反常的行为表现。例如,一反常态地积极工作;突然变得老实、守纪律;不敢在公开场合露面,很少与人接触;有的人却是反常地暴露自己,过去是勤俭节约的模范,现在却大肆挥霍浪费,过去循规蹈矩,作风俭朴,现在却公开出入色情场所等等。
总之,犯罪人在犯罪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就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如果我们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就可以很好地预防和制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侦破犯罪案件。
二、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所谓犯罪心理良性转化,是指犯罪心理形成后,在主体内外各种积极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减弱或消除,或者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这种良性转化,可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实施前,也可能发生于犯罪行为的准备、实施过程中,或犯罪活动结束后。
1.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条件
要实现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是十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一种合力。其基本条件包括:
(1)要产生内部心理矛盾
经过教育、规劝,或受到某一事件的启发,犯罪人头脑中的常态心理被发掘,而不良心理被抑制。如理智感、道德感增强,或顾及自己的名誉、前途、事业、家庭,有同情心、怜悯心,对犯罪后果产生悔恨,出现内疚感,同时那些非法欲望、错误观念、不良行为习惯等受到抑制。此时,在犯罪人心理上出现对立面的斗争,产生心理冲突和良性转化的动力,使犯罪心理体系出现薄弱环节和突破口,这样在进一步的教育帮助下,就很容易实现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2)要有促进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动因
推动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动因不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复合的。既要有积极的外因,如法制健全并得以有效执行、良好的社会风气、正确的舆论导向、科学有效的教育改造、有利的人际交往和积极的榜样等,也要激发犯罪人的内因,如道德感、责任感、良知、同情心等;既要有意识、观念上的动力,又要有物质、文化生活的保证;既要控制犯罪需要,又要满足合理需求,培植高尚需求。这一系列动因的综合作用,才能推动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
(3)要遵循转化规律
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应在犯罪人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引起个性品质的整体改善。同时,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也要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特别是要遵循量变质变规律。积极心理因素的增强,消极心理因素的削弱,是一个漫长的量变过程。量变一定程度后,犯罪心理明显减弱甚至消除,良性转化实现,这就实现了质变。因此,帮教工作者对犯罪人要善于疏导,不能强制硬压,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犯罪心理良性转化的类型
(1)渐进型
通过强有力的教育措施、积极的环境影响和本人的主观努力,行为人逐渐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罪责感萌发,并有一定的悔改决心和表现,犯罪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这种良性变化只是初步的、不彻底的,犯罪人改恶从善的态度还会动摇,甚至还会再实施一些轻微的违法违纪行为,但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大多数犯罪人犯罪心理的良性转化都属于这种类型。
(2)顿悟型
通过某一事件的震撼和启发,使犯罪人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危害猛然醒悟,并以很强的意志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终止犯罪,改恶从善,重新做人。这种类型在恶习不深的初犯和偶犯中时有发生。
(3)反复型
一些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有改好的愿望和表现,但由于恶习深,意志薄弱,以致在良性转化进程中经常出现反复,时好时坏,但经过教育均有所悔悟,能继续努力改正错误和恶习,经过时间的推移和几次反复后,终于改好。许多有一定犯罪经历的犯罪人大都属于这种类型。
三、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是指犯罪心理形成后,在主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在犯罪活动中,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帮助,犯罪心理变得更加稳定和牢固。这种恶性发展可以发生在长期预谋从事某种犯罪活动的人身上,但更多地表现在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累犯和惯犯身上。从初次犯罪满足犯罪欲求,到再次实施犯罪和再次满足犯罪欲求,犯罪心理必然得到强化进而恶性发展。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结果,使犯罪人形成较为顽固的犯罪动力定型。这种动力定型既有犯罪心理方面的,也包括犯罪行为方面的。
1.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条件
(1)不良诱因的刺激
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造成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不良诱因有很多,如被害人的引诱、挑逗、侮辱,同伙的拉拢、胁迫、教唆,以及适合于犯罪的机遇等。由于不良诱因的反复刺激,主体原有的不良心理进一步恶变,如错误认识、不良情绪和反社会意识产生,侥幸、冒险心理增强,不良欲求恶性膨胀,自我意识水平降低等。同时,主体因此产生心理紧张和焦虑。为了满足欲求,消除紧张,便产生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行为。
(2)非法欲望的满足
大多数故意犯罪是一种获利行为,它能使犯罪人获得财物,发泄性欲,获得地位升迁,释放被压抑的情绪,摆脱不快感受,满足畸形的精神需求等。这些欲望的满足,一方面强化了原有的犯罪心理,另一方面又刺激犯罪人产生新的犯罪欲望、犯罪动机,胃口越来越大,非法欲望恶性膨胀,驱使犯罪人变本加厉地实施新的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并反复多次实施这些行为,以致由初犯演变为惯犯、累犯。
(3)惩罚、改造措施不力
如果社会对犯罪打击不及时,就会强化犯罪人的侥幸心理;如果惩罚不当,会使犯罪人产生犯罪合算观念,强化其冒险心理;如果矫正机构或社会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措施不当,就会强化其逆反心理。所有这些都会促进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2.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征状
(1)犯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犯罪心理在最初形成的过程中,行为人往往要经历激烈的动机斗争,这种斗争主要集中在犯罪成功的诱惑与良知之间的冲突,以及权衡犯罪的利弊得失,斗争的焦点是作案还是不作案。而且他们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情境诱发、他人教唆或胁迫,有一定的情境性和被动性。但一旦作案成功,非法欲望得到满足,犯罪心理就得到强化,由原来“别人要我犯罪”转为“我想犯罪”、“我要犯罪”。此时,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寻求机会,或制造机会犯罪,犯罪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犯罪次数增多,危害性加大。
(2)个人欲望膨胀
犯罪人初次犯罪活动的成功,满足了个人欲望,获得了快慰和成功体验,这就进一步刺激了新的更为强烈的个人欲望的产生,使个人欲望急剧膨胀,变得越来越贪婪,并驱使犯罪人变本加厉地实施犯罪行为。这样就形成了欲望一满足欲望一新的欲望产生的恶性循环。
(3)反社会心理增强
许多犯罪人初次犯罪,只是为了满足某一具体需要。而当他们因犯罪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司法机关的打击后,便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社会的对立面,于是开始仇视社会,有的甚至形成了一套反动的思想观念。在以后的犯罪活动中,常有意把矛头指向社会公共目标和无辜群众。由于反社会心理的增强,其犯罪行为的破坏性就会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