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古文明探秘 >

第16章

古文明探秘-第16章

小说: 古文明探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膜拜,以息其愤怒。
    桑甫森的发现证实了蓝达的主张,真是一则可怕的故事;却也从井底带上来许多疑问,这座水井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称它为圣井?这里还有几口相同的井,这一口井为什么这样特殊?
    一口完全与依查圣井完全相同的井,在距马雅天文台76码的丛林中找到,这口与圣井完全相同的洞穴,有蛇蝎、毒蜈蚣和讨厌的昆虫守护着,垂直的井壁都已经颓废、破损和杂树丛生。这两口井彼此像得不能再像了;水深相同,两井的水色发出由绿转黄及血红的波光。不必说,这两口井的年代是相同的,这两口井的存在也许要归功于陨石的冲撞。可是,当代的学者只讲述依查圣井,对完全相同的第二口井,却不合他们的理论,而只字不提,虽然这两口井,距最大的卡斯第洛金字塔只984码远。该金字塔属于飞蛇教库库坦神的。
    几乎所有的马雅人建都用蛇做标志,这是很奇怪的。一个为花团锦簇的鲜花所包围的民族,应希望他们在石雕像上留下一些鲜花做装饰。但是这惹厌的蛇却到处都可碰到。打从很远的时代开始,蛇就在污秽航脏的地球上爬行。为什么会想到它有飞行的能力呢?原始的邪恶想法,蛇是注定要爬行的,怎么可能像神般来奉祀这个可厌的动物呢?它又怎么能够飞行呢?马雅人的蛇是能够飞行的。库库坦神与后来的奎查柯神是有关连的。关于奎查柯神,马雅人的传说中又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来自太阳底下一个不知名的家,穿着白袍,蓄着长髯。教导人们科学、艺术和习俗,留下十分聪明的法律,据说在的指引下,玉米长得跟人一般高大,臂花长得光彩夺目。当奎查柯完成了的任务,又回到海上,一路上孜孜不倦地教导,在海边登上一艘船,将带到晨星上。几乎使我困惑不解的是又要附带提一提,这位蓄着长髯的奎查柯神,也曾留下再来的诺言。
    关于这位聪明老人的相貌,自然又有很多的说法。如救世主一类的话又统统用到的身上去。因为像这样一位长着长髯的人,在这种地方不是每天可见到的。甚至更有一种大誊的臆测,认为这位年迈的奎查柯就是早期的耶稣……。我当然不相信。任何到达马雅族的旧世界人,都会知道车子运送人和物这回事。因此,一位圣哲如奎查柯神一样,在各种实际生活上,以教士、立法者、医生和劝导者的身份出现,应教导幼稚的马雅人使用轮子和车子的方法。事实上,马雅人不曾使用这两件事。
    让我们将曙光期中,一些怪诞的事情作一番概括的说明,以廓清知识上的混淆。
    西元1900年,一群采集海绵的希腊人,在安梯基齐拉(Antikythera)地方附近海底,发现一艘满载大理石和铜像的沉船。这些艺术品经打捞起来,研究的结果,发现这条船大约是基督时期沉没的。将全部东西一一检察,找到一堆不成形的东西,其重要性却超过全部雕像的总和。当这堆东西经过细心地处理,学者们发现一张薄铜片,上面有圆圈状,刻文和齿轮状图案。稍后知道这些刻文与天文有关。当将各部份整理清楚后,就耀然出现,一件构造古怪的东西,是一部很平常的机器,有可传动的指针,构造复杂的平衡仪或线圈及金属板,上面刻有记号,这部经过重新整理的机器,有二十个以上的小轮子,是各种形状的齿轮,和一个带有盖子的轮子。在一边有一转轴,当其转动时,可使每一转盘以各种不同的速度旋转。指针有铜护盖保护着,盖上面有一长串刻文清晰可读。从安梯基齐拉的这部机器来看,还要怀疑古代能否制造精良第一流机器的能力吗?而且,该机器构造相当复杂,可能还不是第一部机器呢。普莱斯教授(Solla price)解释称,这部像计算机似的仪器,是用来帮助测计月亮、太阳,或者行星的动向的。
    实际上,机器上说明其制造年代在西元前82年,并不怎么重要。而谁是这种机器模型的第一个设计者,还要比较能引人入胜一点。
    据说,霍恩斯多芬朝的皇帝弗烈德二世(Hohenstaufen Emperor Frederick Ⅱ),于西元1229年,十字军第五次东征时,从东方带回了一顶构造不平常的帐幕,帐内有一座钟表形的机器。人们透过圆顶形的篷顶,可观察星座移动的情形。又是一座古代的行星仪了,我们认为在那时像这样的仪器是存在的,因为在那时一些基本的机械技术已经具备了。这种早期行星仪的观念很令我们纳闷。因为在基督那个时候,用天空中的星座来说明地球旋转的观念在那时还没有发生。对于这种无法解释的事实,就是知识渊博的古代中国和埃及的天文学家们,也不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伽俐略直至十六世纪才诞生。如果你有机会到雅典去的话,不要失去看看这部安梯基齐拉仪器的机会,该仪器陈列在国家古物博物馆中。弗烈德二世的帐幕行星仪,我们也有书面资料。
    远古遗留给我们的,还有几件稍有兴趣的事情:
    一万年前的南美,是不产骆驼和狮子的。但我们却在海拔12500高的马卡华西的沙漠高原上,发现这些动物的素描。
    在土耳其斯坦,工程师们找到用玻璃或陶土一类制造的半圆形的建物。而考古学家们也无法说出他们的渊源及意义来。
    在内华达沙漠的死谷中,有一座被大灾害毁掉的古城遗址。就是在今天,融熔的石块和沙石的痕迹,仍历历可辨。火山爆炸的热力不足以熔化岩石——而这种热力最多能使建物烧焦。今天只有雷射光束(Laser Beam)才能产生这样高的温度。最足惊奇的是,在这一区域竟没有一片草生长。
    在黎巴嫩,有一块称做“南方之石”(The Stone of the South的石块,其重量约两百万磅。是一块雕饰过的石块,但是仅靠赤裸裸的双手是不能移动它的。
    在澳洲,秘鲁和意大利,在极不容易接触到的石块上,有一些无法解释的人工记号。
    在查尔第地方的乌尔区,发现刻在金属片上的经文上说,装扮成人形的“神”来自天空,将金片赠送给教士们。
    在澳洲、法兰西、印度、黎巴嫩、南非和智利,有储藏大量铝及的奇怪黑石。据最近调查显示,这些石块在很久以前,一定曾曝露在大量放射性爆炸和高热中。
    苏美人的象形文字表册上,揭示固定行星系的图象。
    在苏联,考古学家发现一座飞船的雕像。有十个秩序井然的球,排列在支撑在两边成直角的粗柱内。球放置在柱子上。在苏联的其他发现物中,有一个小小的人形铜像,穿着宽大的衣服,头盔和衣服在靠脖子处紧紧地连系在一起。鞋子和手套也都紧紧地和衣服连在一起。
    在英国博物馆中,贮藏的巴比伦表册上,参观者能看到过去和未来的月蚀现象。
    从云南省会昆明发现圆圆如火箭般的仪器雕刻,好像正在冲向天空,这些雕刻是一次地震中,从昆明湖水泛滥时浮现出来的金字塔上找到的。有谁能说明这许多使我们困惑的事情吗?当人们以虚假、错误、无意义和不相关等等字眼来贬低这些传说及遗物时,他们是在规避问题吧了;但是当一切方法说尽做完以后,便把这些传说,遗物全部抛诸脑后,而把其中能适合某一目标的东西,就取出来使用,同样也是不合理的。我认为对事实,或者即使是假设,充耳不问不闻,多少有些愚笨。因为,新的结论也许可能将人们从封闭守旧,陈腔滥调的思想中解脱出来。
    世界上随时有新的证据发现。我们现代的交通,运输方法,将这些新发现,传播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受过各种专业训练的学者们,应该以目前的研究创造的热诚,对我们过去的种种事实提出质疑的态度。我们对古代的冒险发现,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任务。现在,对人类历史,充满好奇迷惘的第二阶段的冒险,随着人类向往太空发展而展开。


十、飞碟、飞碟

十、飞碟、飞碟

    太空旅行有什么目的这一问题,在讨论中仍然喋喋不休。主张全部或部份无意义的人们,认为在地球上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人类不应该向往太空这种似是而非之空论。
    我不热衷于很快地进入科学讨论的范畴。对一个门外汉来说,是不太明智的。就太空探讨的绝对需要来说,我只想提出几点充分有据的理由。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地带给他们一股研究的冲劲。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和如何发生的?这两个问题,常是创造发展的激素。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准应归功于他们不眠不休地创造发展。舒适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取代了祖先们一直忍受着的长途跋涉的辛苦;艰苦的手工劳动,显然已被机器所解放。新的动力、化学品、冰箱,和许许多多日常家庭用具,已将我们从过去靠双手劳动中解脱出来了。科学上的创造不再受到咒骂,相反地却得到人类的祝福。就是科学上极其恐怖的产品如原子弹,也将用到人类的福利上去。
    科学在今天已能创造出许许多多神奇的事物。照相术发展到影相清晰的程度,共花费了112年的功夫,电话经过了56年的时间才到达使用的地步,收音机发展到完善实用的程度,也只耗时35年而已。但是雷达的设计、创造,到完成只15载光景。化时代的发现和发展的时间,越来越短了,黑白电视机费了12年的研究才出现在市面上,第一颗原子弹只需6年的时间制造完成。这些是50年来技术进步的几个显着例子,令人鼓舞也不免有些惊奇吧。达到其他目标的研究发展越来越迅速了。在未来百年内,大部份人类的梦想势将一一付诸实现。
    人类的智慧是在反对和警告中开创新机运。据铭刻在墙壁上的古字堆中的记载,水是鱼的活动范围,鸟的天地是空气。人类却征服了显然不是属于他们的领域。违背所谓的自然法则,人类飞翔在天空中,驾着装备机器的潜水艇,人能在水底住上几个月。人类利用智慧,为自已装上翅膀鳃鳍,这些都是造物主所没有赋予他们的。
    当林白(Charles Lindbcrgh)开始他破天荒的横渡大西洋飞行时,他的目的地是巴黎;自然,他并没有信心,相信自己会到达巴黎的;他只想证明,人能单独且毫无损伤地飞越大西洋。太空旅行的第一个目标是月球。而这种新的科学技术,真正所要证明的,是人也能主宰太空而已。
    那么为什么要太空旅行呢?
    仅是短短地几个世纪,地球上已经人口过剩。统计学上已经计算出,到西元2050年时,世界上人口耍达到87亿。再过二百年,人口总数到达五百亿,到那时,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得住上335个人。真是教人不敢想像,从海上觅取食物,或者将城市建在海上的那些具有镇定作用的理论,会随着人口迅速膨胀而不敷适用,立刻使得这些乐观天真的思想家们感到沮丧。1966年上半年,印尼的龙包岛(Island of Lombook)上,有一万人在绝望中靠吃蜗牛和野草,苟延残喘,结果仍不免全部饿死。联合国秘书长宇谭估计,印度有两千万名儿童在饿的死亡边缘上挣扎,这个数字,正可与毛勒博士(Dr。Hermann Mohler)所说的,饿正笼罩着全世界的说法,先后辉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