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 >

第109章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第109章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五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也,圣之至也!(“定盦文集”卷上“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他在这里所宛转地探寻出的世变的客观发展,恐怕是革命的前途了。他
又描绘当财贪污、剥削、因袭、混乱的现象说: 
客问龚自珍曰:子之南也,奚所睹?曰:异哉!。。(上略所
睹者四)。。佐杂书小狱者,必交于州县,佐杂畏此人矣;州县之
书狱者,必交于府,州县畏此人矣;府之书狱者,必交于司道,府
畏此人类;司道之书狱者,必交于督抚,司道畏此人矣;督抚之上
客,必纳交于部之吏,督抚畏此人矣:吾睹五。其乡之籍同,亦有
师,其教同,亦有弟子,其尊师同,其约齐号令同,十八行省皆有
之;豺踞而鸮视,蔓引而蝇孳,亦有爱憎恩仇,其相朋相攻,声音
状貌同,官去弗与迁也,吏满弗与徙也,各行省又大抵同:吾睹六。
狎富久,亦自富也,狎贵久,亦自贵也,农夫织女之出,于是乎共
之,宫室车马衣服仆妾备:吾睹七。七者之睹,非忧非剧,非酲非
瘧,非鞭非箠,非符非约,析四民而五,附九流而十,挟百执事而
颠倒下上,哀哉,谁为之而壹至此极哉?(“定盦文集补编”卷一
“乙丙之际塾议第三”) 
这题然已经探讨到封建政治的比较深刻的地方。四民而外的第五种人, 
自然是超经济剥削的地主官僚群了。农夫织女之出,仅为了供给他们的荒淫
无耻的生活。他又有“明良论二”,以阐明中国民族危机就因政治腐败而来, 
然而问题是新的,所来的是列强殖民主义者了(他在“与人笺”中曾指出侵
略中国的就是英吉利)。他说: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官益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臣节
之盛,扫地尽矣!。。郭隗说燕王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 
伯者与臣处,亡者与役处,凭儿其杖,顾盻指使,则徒隶之人至, 
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厮役之人至。”。。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唐宋盛时,大臣讲官不辍赐坐赐茶之举,从容乎便殿之下,因得讲
论古道,儒硕兴起;及据季也,朝见长跪,夕见长跪之馀,无此事
矣。。。殿陛之仪,渐相悬从相绝也!。。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
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
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
赏,则扬扬然从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霁,则头抢地而出,别求

夫可以受眷之法。。。务车马捷给者,。。曰我早晚直公所,已贤
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
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尟
矣!。。有缓急之举,主人忧之,至戚忧之,。。至其家求寄食焉
之寓公,旅进而旅豢焉之仆从,伺主人喜怒之狎客,试召而诘之, 
则岂有为主人分一夕之愁苦者哉?(“定盦文拾遗”“明良论二”) 
他把封建社会的“第五种人”,形容得如此无耻,一旦国家有事,这些
人便因廉耻丧亡,将要群作鸟兽散。封建社会的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 
自珍的结论非常胆大,他归结为封建社会贵贱之仪相悬相绝使然。他敢于主
张把国家大事由君臣之间来“坐而论道”,这种看法在当时实际上含着近代
的 民主主义思想;反乎此,则专制君主就要造成一人之荣、万人之辱。他在
“古史钩沈论一”篇(“觇耻”)明白指出: 
昔者霸天下之氏,称祖之庙,其力强,其志武,其聪明上,其
财多,未尝不仇天下之士,夫人之廉,以快号令,夫人之耻,以嵩
高其身。一人为刚,万夫为柔,以大便其有力强武,而允孙乃不可
长、乃诽、乃怨、乃责问其臣、乃辱。荣之亢,辱之始也;辨之亢, 
诽之始也;使之便、任法之便,责问之始也。。。积百年之力,以
震荡摧锄天下之廉耻,既殄、既獮、既夷,顾乃席虎视之余荫,一
旦责有气于臣,不亦莫乎!(“定盦续集”卷二) 
这样看来,“摧锄天下之廉耻”的,并不自衰世起,应该推源于清代的
多尔衮这样人物。初期资产阶级前辈的市民思想,大都从政治的黑暗批评, 
而且其究寻封建制度崩溃的根源所在,大都从伦理(如廉耻)方面着想,龚
自珍也是这样。他以为专制政治为了养成无耻的仆从与狎客,必须使臣下都
无生气,故制定一套“资格”,在几十年的无耻养成所之中,世故阅历使人
们奄然一息。他的“明良论三”指出: 
凡满洲汉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五十五年而至一
品,极速亦三十年。贤智者终不得越而遇,不肖者亦得以驯而到, 
此今日用人论“资格”之大略也。夫自三十进身以至于为宰辅为一
品大臣,其齿发固已老矣,精神固已惫矣。虽有耆寿之德,老成之
典型,亦足以示“新进”,然而因阅历而审虑,因审顾而退葸,因
退葸而尸玩,仕久而恋其籍,年高而顾其子孙,傫然终日不肯自请
去。。。其“资”浅者曰,我积俸以俟时,安静以守格,。。冀终
得尚书侍郎,奈何“资格”未至,哓哓然以自丧其官为?其“资” 
深者曰,我既积俸以俟之,安静从守 之,久久而危致乎是,奈何
忘其积累之苦,而哓哓然以自负其岁月为?。。此士大夫所以尽奄
然而无有生气者也。当今之弊,亦或出于此。此不可不为变通者也。
(“定盦文拾遗”) 
龚自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之后,居然得出”变通”的结论,这就是
维新变法的前辈思想。他的议论多从心理或伦理上研究起,还没有到人类学
的研究,更没有进至历史学的研究。但近代资产阶级的理论过程是有步骤的, 
初期要求人文主义或个人主义的思想,大都爱从心理学的分析入手,路德的
宗教改革思想和卢梭的天赋人权说即其一例。恩格斯曾指出亚当·斯密是经
济学的马丁·路德,我们也可以说龚自珍是政治学的马丁·路德。龚自珍的

“明耻论”、从上面所引述的话看来,不是一般的伦理学的廉耻论,而是资
产阶级意识的抽象表现,他的最后目的在于不可不变革,主张由奄然无生气
的无耻社会,改革为躍然欲生的有耻社会。人民有耻,于是便无国耻了。自
珍不只从反面说到不可不变通,更从正面提到“更法”,这更表示出维新的
先驱思想。他说: 
仿古法以行之,正以救今日束缚之病,。。奈之何不思更法? 
琐琐焉屑屑焉惟此之是行而不虞其陊也?。。删弃文法,捐除科
条,载损吏议,。。以进退一世。而又命大臣以所当为,端群臣以
所当从,。。而勿苛细以绳其身,将见堂廉之地,所图者大,所议
者远,所望者深。。。盛世君臣之所有为,。。必非吏胥之私智所
得而仰窥。(同上“明良论四”) 
他的既深又远大的“更法论”,不但是基于理想之当然,而且基于时势
之必然。他露骨地说,如不更法,“乱将不远”,甚至于预言到历史的“改
图”。他以为如不自行“改图”,则天并不是乐一姓统治天下的,这话正议
论到爱新觉罗氏封建统治的没落,而将要被后一朝代所“革”了。历史是残
酷的,这新朝代叫做”太平天国”。他说: 
拘一祖之法,惮千夫之议,听其自陊 ,以俟踵兴者之改图尔!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勍改革,孰若自
改革?抑思我祖所以兴,岂非“革”前代之败耶?前代所以兴,又
非“革”前代之败耶?何茻然其不一姓也!天何必不乐一姓耶?鬼
何必不享一姓耶?奋之奋之,将败则豫师来姓,又将败则豫师来
姓!“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定盦文集”卷
上“乙丙之际箸议第七”) 
龚自珍不但对于封建的黑暗,语多愤恨,而且具有对于未来历史曙光的
憧憬。然而当时并没有使他可以信仰不移的光明前景。在这样矛盾之下,他
的话“凉燠”不一。“或问子之言何数凉而数燠也?告之曰:吾未始欲言也, 
吾言如治疾,燠疾至凉之,凉疾至燠之,亦有不言,则其无疾者也,无疾者
贤乎?曰:否,有疾贤。疾浅贤乎?疾深贤乎?曰:疾深者贤。。。至人之
言,人情不得已!”(“定盦续集”卷一“燠凉”)他所议所论,既皆出于
不得已,然不得已之言又为世人惊之疑之(参看上引全文),于是他不言, 
不言之隐,所谓“无疾”,然无疾正所以不可救药了。他时而“尊史”,以
有言责者自居,时而“尊命”,想求超脱,时而“尊任”,企图改革,时而
“尊隐”,寄希望于人民,文颇不羁,这正是在变革时代的悲剧的矛盾心理。
他在“尊隐”一篇中,流露了他所幻想的“更法”是没有前途的,而隐
隐约约借托于山中之民,说出将来的光明不在朝而在野了。因了他不敢明言, 
故他的文章十分瑰丽,难于捉摸,但细细绎之,“尊隐”实不像有些人的看
法,说要做隐士去,而是说把希望寄托于农民。读古人的文章要小心他的烟
幕,这就是一例。他的这篇文章,从开首一句“将与汝枕高林”,至“山中
之悴民”,纯为烟幕。继则把历史变迁分了三期,假托于“古史氏”之言来
讲他的话。这位古史氏是谁,不得而知,大约他的文章类“庄子”,也是所
谓寓言什九吧?他说,第一期第二期当早时午时,君子生此时际,乐看“京
师”之繁荣,人民是尚能安于野的,然而到了夕时则不然。试看他所描写的
图景: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莫气,与梦

为邻,未即于床。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不生王家,不生
其元妃嫔嫱之家,不生所世世豢之家。从山川来,止于郊而问之曰, 
何哉?古先册书,圣智心肝,人功精英,百工魁桀所成。如“京师”, 
“京师”弗受也,非但不受,又裂而磔之。丑类呰窳,诈伪不材, 
是辇是任,是以为生资,则百宝咸怨,怨则反其“野”矣!贵人故
家蒸尝之宗,不乐守先人之所予重器;不乐守先人之所予重器,则
窭人子篡之,则“京师”之气泄,“京师”之气泄,则府于“野” 
矣!如是则“京师”贫,“京师”贫则“四山”实矣!古先册书, 
圣智心肝,不留“京师”,蒸尝之宗之孙,见闻媕娿,则“京师” 
贱,贱则“山中”之民,有自公侯者矣!如是则豪杰轻量“京师”, 
轻量京师,则“山中”之势重矣!如是则“京师”如鼠壤,如鼠壤
则“山中”之壁垒坚矣!“京师”之日短,“山中”之日长矣!风
恶、水泉恶、塵霾恶,“山中”泊然而和,洌然而清矣!人纕臂失
度,啾啾如蝇蟒,则“山中”戒而相与修娴靡矣!朝士寡助失亲(寡
助二字露骨),则“山中”之民,一歗百吟(四字影射农民结社), 
一呻百问疾矣!朝士儯а赏迪ⅲ蜓赏祷睿嘌舍遽迳倘チ簦颉吧�
中”之岁月定矣!多暴侯者,过“山中”者,生钟簴之思矣!童孙
嘂謼,过“山中”者,祝寿者之毋遽死矣!其祖宗曰,我无馀荣焉, 
我以汝为殿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