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觅音开慧识-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身觅音开慧识
—国学智慧与慧智教育
北师大讲座
熊春锦
2009/11/9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非常高兴来到北师大,给大家汇报我在研究国学上的一点肤浅体会,希望这点体会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我今天要汇报的题目,主要是“修身觅音开慧识”。
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智能教育时期,而在智能的时代当中,我们主要倡导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家觉得在学校里的学习苦不苦?(众人答:苦!)的确很苦,现在的教育当中是使用的一种智能教育的方法,是比较辛苦的。
中国道德修身慧识教育思维模式
我们该如何将“学海无涯苦作舟”变成“慧作舟”?那么就需要研究我们古代的一些教育方法。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当中有一个模式,就是运用“象、数、理、气”这四大元素,来把握对后一代的教育工作;而且,中间有一个旋极图,用这个旋极图来对教育工作把握三个大的环节:
第一个是重在德育,用德的能量、德的品格来统帅教育,进行后天智识的教育和先天慧识的教育,并且用这种模式来认识有相的万物,也就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万事万物以及无相的万物。
有相和无相整体地进行观察、研究,也就是“格物至知”,再到“物格”,然后到“知至”的过程,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研究方法。在三里面来认识二的阴阳性,然后把握住德,进入到道的境界。所以中国古代的教育方法,基本上是教育人类要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第二点,在具体应用上是运用老子的“上善治水”的教育理念,用上善的经典能量给精神系统提供充足的营养,按照老子的思想和传统的中医理论,并且结合不同的年龄,因材施教,因人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里面主要是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展开对人生六大阶段的教育和保健。不仅要提高精神方面的水准,同时要提高肉体健康方面的水平。
第三个方面,主要是遵循老子的“损益”教育方法。其中的“益”,是“为学者日益”;“损”,是指“闻道者日损”,通过这么一个教育模式,来规范后天的智能意识,保证先天慧性的稳定透发。
第四个方面,主要是通过诵读黄老经典,采用道学观诵的方法,用音的能量来激活与开启慧识的图文思维、童话思维、神话思维三大思维能力。
东方慧性思维和西方智能思维方式比较
我们掌握了古代2500年以前的教育方法以后,再来比较一下东方慧性和西方智能的思维方式。要做一个比较,才比较好展开后面我要提到的内容。西方基本是掌握了“象、数、理”三大元素展开教育工作,其中的实验证伪、逻辑推理这些内容,是运用了智识和灵感进行协同,在阴阳二里面开展教育工作。其中的直觉和灵感,是他们教育当中比较完整把握的内容之一。
在这个系统当中,如果与中国古代的教育方式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差异。西方长期坚持着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所以它的“上帝”的概念是游离在“○”和“一”之间的。从实质上来说,是缺乏从无生有的纽带。对德一本源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古代文化的水平,还处在无知的白境之中进行研究的占多数。无论在哲学领域也好,还是在科学界也好,都存在着这种游离现象。当然,绝大部分是在太极白境当中进行研究的居多。
慧识教育与智识教育比较
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当中,存在着慧识教育和智识教育两大系统。慧识教育,主要是以伏羲、黄帝、老子为代表的一种教育思想;而智识教育,主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思想。这两种教育思想的方法也好、所学的内容也好,都是不同的。智识教育方法,主要是“学而时习之”,用的是后天的智能;而慧识教育方法,是“修之身,其德乃真”。并且,取得的方向、方位也不同:智能教育,主要是“近取之于身,远取之于物”;而慧识教育方法,强调的是“内取之于身,外取之于物”。
所以,这样就构成了中国特定的教育方法,叫做“修身学”。修身学,是确保“内取之于身”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古代祖先们通过自己的修身,验证到了人的生命是宇宙的缩影,是天地的集合,信息是一种全息性的,所以很多的文化内容都诞生在自己的身体之内、身心之中。因此,身感心悟、心脑并用、大脑质层的调用,在慧识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领域、重要的成分,而且慧识教育是对肉眼看得到的有相和肉眼看不到的无相展开同步的研究。在各种信息的来源上,是“本性自有、少私寡欲”才能出现,这些信息都是全息镶嵌在灵光之中。
而西方,并没像我们东方这样完整地进行研究,西方也存在着一种粗浅的慧识教育,就称之为“灵感、直觉、潜意识”的培养。至于说智识教育这方面,我们都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是大家正在使用之中的内容,主要使用的是前识六根。所谓“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我们意识的信息处理器。在中国的文化当中,大脑皮层主要是信息综合、分析、传达和运用、调用前六根的,就像中央办公厅的办公室一样,它是负责这种工作的。而真正主宰我们意识和思维活动的,是我们左脑和右脑里面的两个更高级的生命信息体。而智识教育研究的是有相的世界,它要靠日积月累的堆积,才能够形成丰富的知识;而且,智识在人类死亡以后会自然地消失。
这些特点,我们分析比较一下,有利于区分什么叫慧识教育,什么叫智识教育。
中西教育思维模式现状的浅析
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看一看中西教育思维模式当前的现状,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
在目前,我们存在唯智型的应试教育现象,完全只注意培养后天的智能。唯智为用以后,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缺乏创造力。
而西方到目前为止,虽然还保持着智能教育的方向,但是他们重视直觉、灵感培养。慧性的点状透发,在整个西方的教育当中是爱护它们,并且维护它们的。所以西方到目前为止,创造性、灵感的创造力,仍然比我们现在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显得突出一些。我们要想在短时间内超越西方,进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前端,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要尽快加以解决,才能够超越或赶上西方。像我们现在唯智能的学习,是书山题海、寅吃卯粮,透支体内的元精,能量损耗较大,没有重视精神系统的营养,灵感和创造力基本上处在枯竭的状态。
许多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应当是世界上智商最高、慧性最强、灵感直觉最丰富的民族之一。但是我们现在,却由于只单纯重视了智识的教育,没有高度重视潜意识、灵感,也就是慧性思维模式的培养,使得我们在跟着西方追赶,而暂时无法超越他们。
西方由于经历了几百年逻辑推理和实验证伪的经验积累,我们要想仅仅从智识方面的提升,赶上和超越他们,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西方世界当中,注意用宗教文化树立社会的美善和道德的标准,再辅以音乐、美术来营养人的精神系统,美术和音乐对人的直觉和灵感就发挥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当然,他们由于缺乏对精、气、神的认识,灵感就表现出来一种不可控性、非连续稳定性,只能是一种随机的捕捉,呈点状、线状透发的现象。
互动调查
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使这场报告内容更丰富一些,下面我想进行一个互动性的调查。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大智大慧、命运的顺遂、心灵健康和命体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这个追求,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当中都是客观存在的。老子的五千言,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老子曾经说过:“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要达到这样“善始且善成”的境界,就需要我们共同走近老子,与圣人居,与圣人谋,从而提升我们的智慧,获得健康。
第一项调查,就是,在座的身体有疾病的听众所占的比例,我想了解一下。凡是觉得自己有病的,经过医院检查确定的,请你举手。好,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大概4%左右吧。好,谢谢你们,手放下来。
由于我们古代的文化,在讲学当中也是一种音波和能量的互动,我们放下心来,不要将自己的疾病挂在自己的心上。我们刚才已经通过经典诵读,这是一种音波的能量,可以对我们身体当中的心和身都起到调节作用。通过今天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我在这里,祝愿你们的疾病能够得到迅速的好转或者痊愈,祝福你们!
感觉自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听众,就是觉着非常疲劳、不容易恢复,有些困惑。这样的同学,请你们举举手,我看一看。这个比例就高多了,占15%左右。同样的原理,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当中,要坚信一个东西:就是说,我们祖先所传留给我们的文化是智慧双用的,它既能调整我们的心,也能调整我们的身,后面我会提到这个原理。也祝福你们,通过今天我们的经典诵读和讲课,你们会早日告别亚健康状态。
看起来,剩下的就是自信于自己没疾病的,所以第三个调查,看来就不需要举手了。自信于身心完全健康、毫无问题的人,就需要不断提升自己身心健康的本钱,也就是能量的储备。只要能量储备充足,才能够抵御外部对自己的消耗,保持一个长久的状态。我在这里祝贺你们,也祝你们永远健康。
这三个问题,是对我们命体的一种调查。
慧识思维力调查
习惯使用左手情况的调查和比例:
对于我们的精神系统、思维系统,也要进行一个了解和调查。请习惯使用左手的人举一下手,我了解一下比例。比昨天要稍微高一点,大概有二十人左右。这个比例算是不错的,已经接近德国的水平了,德国人左撇子占22%。中国的社会调查显示,左撇子只占3%…5%。可能在高校里面,是左撇子云集的地方,左撇子占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凡是从小使用左手的人,他的右脑是一种自动使用的状态,所以他们的图像思维比较丰富。而小时候用左手的孩子,总是会被父母拿着筷子敲头,逼着改用右手。你们可以跟爸爸妈妈提提意见:“小时候就逼着我使用左脑,搞得我现在赶不上人家”,可以提意见的。
因为世界上进行了统计,凡是左撇子常常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自己的天才,因为右脑是图像思维。包括现在美国的总统奥巴马,他签字就是用左手签。包括著名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都是左撇子,还包括许多著名的画家也同样是这样。所以使用左手的人值得祝贺,希望你们继续保持下去,不要怕别人笑话,你们可能在今后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创造力更丰富。
平时思维模式是使用右脑还是左脑的比例调查:
我们平时考虑问题和思维问题的模式,是使用右脑还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