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

第20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第20章

小说: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形字的现象,王力(《字的形、音、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李荣(《汉字演变的几个趋势》,《中国语文》1980,1)等人都曾加指出。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对这一现象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同义换读指用一个字表示意义跟它原来所代表的词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这两个词的音可以截然不同。现代学者中注意到这种现象的有沈兼士(《汉魏注音中义同换读例发凡》,见《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几个趋势》,《中国语文》1965,2)、吕叔湘(《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等人。揭示这种现象,对于了解文字异读产生的原因很有帮助。
  (七)文字学史研究和常用汉字字源研究
  关于汉字研究的历史,本世纪以来有不少论文和专著。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商务印书馆,1936),是第一部文字学史专著。近些年来,出版了好几种汉字学史方面的专著,如黄德宽、陈秉新《汉语文字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孙锡钧《中国汉字学史》(学苑出版社,1991)、姚孝遂主编《中国文字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本世纪以来不断有人撰写汉字字源的论文或专著。在近年出版的专著中,邹晓丽编著的《基础汉字形义释源——说文部首今读本义》(北京出版社,1990)、李乐毅编著的《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比较有影响。这种工作无论对学术研究还是对普及汉字知识,都是有用的,但不容易做好,因为学术界对于很多字的说法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在这一节的最后,我们附带谈谈汉字字典的编纂。
  1915年,徐元诰、欧阳溥存等编的《中华大字典》出版(中华书局)。它以《康熙字典》为基础,校正其错误2000余条,并充实了一些词义。收字48000多个,分214部。1968年,林尹、高明主编的《中文大辞典》在台湾出版,共有40册。该书博综古今文献,选收单字49888个,解释比较精确扼要,并注重汉字的源流及其音、义的发展变化。1990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了《汉语大字典》。这部字典收54000多字,还在字头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并附有简单的字形解说。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收字8万多,是迄今为止收字最多的汉语字典。在中小型字典方面,1953年,出版了《新华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该字典经过多次修订,最新版是197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是一部使用十分广泛的字典,释义准确,编排合理,影响非常大。
  本世纪以来,研究古代各种字典的论著也很多,这里就不谈了。三、古文字研究
  我国对古文字的研究开始得很早,但是,长期以来是包含在作为“小学”一部分的传统文字学和以古铜器和碑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金石学里的,一直到二十世纪才有“古文字学”的名称。古文字学的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分,我们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古文字学,是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研究汉字的起源,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演变,字形所反映的本义以及考释古文字的方法。二十世纪以来,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现代的历史学、考古学和语言学逐渐形成,古文字研究也逐渐加强了科学性。通过唐兰等人的努力,古文字学终于摆脱了金石学和传统文字学的束缚,呈现了新的面貌。建国以来,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者的努力,先秦、秦汉文字的研究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有人主张把“古文字”的范围扩大到秦和西汉前期的文字,即把小篆和古隶也包括在古文字里。1978年成立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至今已举行过11届学术讨论会,研究会与中华书局合编的《古文字研究》已出版到第19辑。
  二十世纪的古文字学研究可以三十年代为界划分为两大阶段。在前一阶段,吴大、孙诒让和民国时期的罗振玉、王国维,是最重要的代表性学者。三十年代以后的主要学者,有郭沫若、唐兰、于省吾等人。唐兰的《古文字学导论》是第一部古文字学理论性著作。其书第二部分阐明研究古文字,主要是考释古文字的方法,特别强调了偏旁分析法和历史考证法的重要性。此书标志着现代意义的古文字学的建立。
  八十年代以来,有不少古文字学通论性著作出版,如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林《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陈世辉、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等。这些书在古文字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对唐氏的《导论》都有补充和发展。
  本世纪还出版了一些包括多种古文字资料的古文字字典和文编,在比较旧的字典中,汪仁寿的《金石大字典》(1926)较为有名。比较新的有高明的《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6)和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下面我们分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秦系文字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四项,对研究成果作简单介绍。
  (一)甲骨文研究
  殷墟甲骨文大约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始受到古董商的注意。次年,王懿荣鉴定为三代古文并加以收藏。自发现以来,至今通过私人挖掘和公家发掘而得到的有字甲骨,据胡厚宣统计,约有十五万片左右(《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史学月刊》1984,5)。
  1甲骨文著录情况
  1903年,刘鹗把自藏的一部分甲骨编成《铁云藏龟》出版。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序言中将甲骨文称为“殷人刀笔文字”。此后,著录甲骨文的书不断出版。比较重要的有罗振玉编的《殷虚书契》前、后、续三编,董作宾编的、著录中央研究院发掘殷墟所得甲骨的《殷虚文字甲编》和《乙编》。中华书局1979~1982出版了以郭沫若为主编,胡厚宣为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收甲骨41956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殷墟甲骨文资料著录书。1973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1991年在安阳花园庄,先后发现了重要的甲骨文资料。前一次发现的多达五千余片,已由发掘者编成《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0)公布于世。
  2甲骨文字典和文编
  王襄的《室殷契类纂》(天津博物院印行,1920;增订本,1929),是第一部甲骨文字典。此后又有商承祚的《殷墟文字类编》(1923)、朱芳圃的《甲骨学文字编》(商务印书馆,1933)、孙海波的《甲骨文编》(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1934)。孙书在1965修订成新版,由中华书局出版,影响较大。1959年,金祥恒《续甲骨文编》出版(台北艺文印书馆),收有一些孙书未及收的新材料,对孙书的误摹误释之处也有所校正。
  日本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是一部有创造性的工具书。此书根据甲骨文的字形特点分部排字,除部分极常用的字外,每个字下都按甲骨文原样摹出含有这个字的所有卜辞,极便于研究者使用。姚孝遂、肖丁主编的《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和《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1990)是近年出版的两部大型工具书。后者仿岛书而编,体例与岛书基本相同,但增加了释文和拼音检索等项目。由饶宗颐主编、沈建华编辑的《甲骨文通检》(香港中文大学)从1989年以来已经出版了四册。另外,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吸收了近年古文字研究及考古发掘的新成果,也是一部大型工具书。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崔恒升《简明甲骨文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两书,对于研究商代词汇有一定的帮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近出版的《甲骨文字诂林》(于省吾主编,中华书局,1996)。此书在每个单字下面把1989年以前各家与此字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说法收集在一起,比起李孝定在六十年代出版的《甲骨文字集释》,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书中不少“按语”,或评价已往各家的得失,或提出自己的新见,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综合性或通论性著作
  1956年,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资料丰富,论述全面,并有一定深度,对于初学者和研究者都是非常有用的书。可惜成书仓猝,引用甲骨文资料有很多不应有的错误。陈氏自己对各种问题的意见也不尽妥当。1978年严一萍出版的《甲骨学》一书,比较全面地总结近八十年甲骨学研究的成果,有的内容比陈书丰富。八十年代以后,通论性质的著作出版了好几种,如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甲骨学通论》(同前,1989),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王明阁《甲骨学初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陈炜湛《甲骨文简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张秉权《甲骨文与甲骨学》(台湾国立编译馆,1988)。
  4甲骨文字研究情况
  1904年,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写成《契文举例》(此书遗稿由罗振玉在1917年印行),是第一部考释和研究甲骨文的著作。分上下两卷。上卷对殷墟甲骨卜辞的内容作出初步的研究。下卷包含“文字”与“杂例”两篇。“文字”篇对见于《铁云藏龟》的甲骨单字的很大一部分逐个进行考释,释出了不少关键字。罗振玉是甲骨学的奠基者。他最早打听到甲骨的真实出土地点。1910年他的《殷商贞卜文字考》,考定甲骨出土之地是殷都故墟,甲骨文是殷王朝贞卜的遗物,把甲骨文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他当时误认为殷墟只是“武乙之墟”)。1915年,他在此书基础上写成《殷墟书契考释》,在文字的考释和卜辞的通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并为甲骨学奠定了初基。王国维在罗振玉的影响下开始从事古文字研究,在甲骨文方面,王国维新识之字并不是很多,但往往都是关键字,如“旬”、“上甲”合文等,对通读卜辞有重要意义。他的主要贡献是以甲骨卜辞与典籍互证的“二重证据法”,进行历史、地理和礼制等方面的研究。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殷礼征文》(1916)、《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1917)、《殷周制度论》(1917)、《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1917)。王国维还是最早进行甲骨缀合的学者。
  罗王以后,对甲骨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有郭沫若、唐兰、董作宾、于省吾等人。郭沫若的《甲骨文字研究》(1930,人民出版社1952年再版)、《卜辞通纂》(1933,日本文求堂书店印行)和《殷契粹编》(1937,日本文求堂印行)在卜辞的通读上有重要贡献。董作宾的主要贡献是甲骨断代研究,我们将在后面略作介绍。唐兰有《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殷虚文字记》(1934年北京大学讲义,1978年修改刻印本,198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