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

第94章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94章

小说: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煤、油、粮食一样,航行中缺水断水,可以电话通知补给船送来。补给船就像公路上的加油站,它的任务是专给来往船舰加油添水的。贵是贵一点,比海水淡化还是要合算些。 
  现在已普遍采用低温蒸馏法淡化海水。大家知道,高山上煮东西,压力小,不到100℃水就开了。如果只有1/43个大气压,水温20℃就沸腾起来了。行船的废气废热用在低温蒸馏机上,便可得到廉价的淡水。 
  海水淡化还有电渗析法、反渗析法、冷冻法。以上方法中,采用低温蒸馏法最普遍,占了90%以上。日本主要用反渗析法,最近一种低压、高流量、高脱盐率的反渗透膜研制成功,也可以获得廉价的淡水。 
  这个“廉价”,只是对过去而言,最早淡化海水,1公斤石油仅能生产35公斤淡水,现在1公斤石油可以生产300公斤淡水,当然可以算廉价,但比之自来水公司供应的水,那要贵7~10倍,所以英国女皇颁布的嘉奖令,至今仍有效,一直到目前,谁也没有去领这笔奖金。 
  海水淡化,都是在缺水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中东干旱缺水的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气候炎热,年平均温度33℃,夏季最高52℃,年降雨量37毫米,那里沙丘起伏,荒漠纵横,没有一处常年积水的江河湖泊,居民吃水用水,严加限制,工业用水更是困难之极。过去只好靠船载车拉,到国外去运水,现在已建成了许多淡化工厂,并将淡化的水储存在高耸入云、巍峨壮观的具有本民族艺术风格的水塔之中,保证居民的用水。




海洋之宝海水中的“宝” 盐(海水制盐)
  人必须每天吃盐,才能维持体液的正常盐分。人的血清中含盐0。9%,所以浓度为0。9%的盐水叫做生理盐水,注射用的就是这种生理盐水。健康人每天需要补充10~12克盐。盐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胃液中的盐酸就是由盐产生的,盐酸不仅有帮助消化的作用,而且有杀菌作用,它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里的细菌。所以食盐不仅是重要调味品,也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物质。 
  古代的人,缺少制盐的技术,面对含盐极富的大海,却没有盐吃。那些远离海洋的人,盐就是“宝”,是“宝中之宝”。公元六世纪,撒哈拉南部,1两食盐可换1两黄金。阿比西尼亚曾以盐砖作通用货币,用3~5块盐砖能买回一个奴隶。古代有些国王就餐,盐便放在他的面前,同桌吃饭,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坐在盐的附近。盐成了区分人的地位的标志。有些国家用盐支付工资,古罗马士兵领饷就是领盐。难怪英文“工资”(salary)一词是从“盐”(salt)演化来的。那时候,盐的特殊地位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人们随身带着一包盐,驱邪压惊,就像护身符一样,遇上不幸,就轻轻呼唤:“我要吃盐,我要吃盐。”就像今天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菩萨保佑”一样。如果有人不慎把盐罐子碰翻了,打碎了,那就预示着大祸将要临头。盐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需要量更多。它是化学工业中纯碱、烧碱和盐酸的基本原料,生产化学肥料氯化铵离不开它,生产有机合成产品氯化乙烯、聚氯乙稀离不开它,生产氯丁橡胶也离不开它,凡是生产需要钠和氯的化学产品都离不开它。此外,肥皂工业、染料工业、铜铁工业、皮革业、陶瓷业等等都需要盐,所以人们称它“化学工业之母”、“生活生产之宝”。 
  我们说盐是“宝中之宝”,也许有的少年朋友会笑:1块钱买几斤,哪有这么便宜的“宝”?是的,工业发达的今天,盐是最便宜的,海水中的盐多的不得了,世界海洋平均盐度为35‰,1吨海水里面含了70斤盐,如果把所有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覆盖在大陆上,那足有150米厚。但我们仍要称它是“宝中之宝”,因为它的用途、它对国计民生的意义实在太大,别的东西无法取代它。 
  从海中取盐,最普通的是采用太阳蒸发法,先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日晒风吹,盐分不断加大,变成苦卤,苦卤再晒,排除氧化铁、硫酸钙之类的杂质,析出盐分,使之成为氯化钠结晶,便得到海盐。还有采用其他方法的,如前苏联、瑞典这些高纬度国家采用冷冻法,日本因温度和降雨条件不利,不适宜用蒸发法,所以主要采用电渗析法。冷冻法和电渗析法既是海水淡化的方法,又是海水制盐的方法,两道工序一次完成,一箭双雕,利益倍增。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滩平坦辽阔,有大量土地可以开辟为盐田,气候也适于晒盐,特别是渤海、黄海沿岸,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生产食盐,极为方便。 
  我国海水生产食盐的历史悠久,相传公元前4000多年夙沙氏就教人们煮海水为盐,从福建省发掘出土的古物中即有熬盐工具,证明早在仰韶时期,当地已用海水煮盐。春秋时期,管仲作了齐桓公的宰相,专设了盐官煮盐。大约到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废锅灶,建盐田,改火煮为日晒。 
  我国过去多采用涨潮纳水,人工扒盐,手推车运等一套老办法,盐民十分辛苦。现在已经实现机械化生产,电力机械扬水,收盐机扒盐,水力管道运输,产量大大增加,年产量1000~150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还在盐场新建了一批化工厂,生产氯化钾、氯化镁、芒硝、溴素等多种产品,在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方面取得了好成绩。铀(海水提铀)原子弹是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它有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污染等多种破坏因素,它的威慑力量,足以使人胆战心惊。你知道那里面装的什么“炸药”吗?是铀。核潜艇的推进力量功率高达3万马力,潜航二三个月,航程可达20万海里,它用什么作动力呢?也是铀。功率巨大的核发电站,既不烧煤也不用油,它用什么做燃料呢?还是铀。铀裂变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公斤铀的能量等于2000~3000吨优质煤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随着核武器与和平利用原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对铀的需要量与日俱增。可是陆地上铀的贮量极其有限,据测试,有开采价值的总共不过100万吨。而海水里含铀浓度虽然不高,但海水极多极多,铀的总量相当可观,达45亿吨。如果能从海水中提炼铀,把这个“宝”取出来,造福人类,那该有多好啊! 
  对海水中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有人测定海水中的含铀量,但没有方法从海水中提取这含量极稀的铀。到70年代能源危机日趋严重,铀价上涨,铀生产国限制输出,那些缺铀国家,急于想扩大铀的来源,海水提铀的研究才被重视起来。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研究机构,制定了研究规划,采取了实际步骤,大力研究海水提铀的系统工程。 
  海水提铀最大的困难是水中含量太稀,提铀成本太高,因此先要想出富集铀的办法。科学家曾研究一种萃取法,它是以磷酸二丁脂作萃取剂,在旋转的圆形萃取柱中与酸化的海水接触进行提铀,每20升海水可获60微克铀。这种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因溶剂耗费太大,生产困难。后来还研究了起泡分离法、生物富集法、吸附法等,都可以使水中微量的铀富集起来,但或因技术复杂,或因成本太高,或因机械强度不够,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条件还不成熟。但总有一天,而且不会太久,海水提铀工业化一定会实现。电(海水发电)海水中有电吗?这些电来自何处?能用来照明、开机器吗?我们说的海水中的电,不是电鳐、电鳗等海洋生物所发的电,也不是开采海下石油、天然气燃烧发的电,而是海水运动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来的电。它同样可以照明、开机器,它是一种最廉价的电,一次投资,百年受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你伫立海边悬崖峭壁前,会看到汹涌澎湃的波涛,不停地冲打着岩石,溅起千尺浪花。大海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早到晚,不停地拍打着,坚硬的岩石变得千疮百孔。人们作过测试:强波对1米长的海岸线所作的功,每年约10万千瓦小时,强波对每平方米石面冲击力可达20~30吨,最大可以超过60吨。飓风所掀起的大浪,可以把100吨重的岩石抛到20米高的地方,可以把万吨大船推上岸几百米远处。有人作过计算,波浪能量每秒钟为2。7×1012瓦,每年的波能总量为23万亿千瓦小时。海水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海浪冲击只是水平运动,能量之大,已是惊人,而升降运动所产生的能量更无法估计。前面我们说过的潮汐能,全世界蕴藏着27亿千瓦,若利用起来,年发电可达12000亿度。在热带亚热带海区,太阳直射,90%的太阳能都被海水所吸收,海面温度高达25~30℃,而40米以下的水温只有5℃,这一温差,潜藏着巨大能量,据计算,海水温差能(又称海洋热能)蕴藏有500亿千瓦。 
  首先提出温差发电方案的是法国物理学家德阿松瓦,第一个用事实证明可以发电的是他的两位学生克劳德和布射罗。 
  1926年11月15日,在法兰西科学院大厅里,座无虚席,全部目光都集中到试验台两个烧瓶和连着一圈电线的小灯泡上。左边的烧瓶里放入冰块,并保持在0℃左右(模仿海洋深层水温)。当克劳德开动真空泵抽气机抽出左边烧瓶中的空气时,温水沸腾,水蒸汽吹动涡轮机旋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一瞬间3个小灯泡同时发出耀眼的光芒,顿时激起全体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为什么真空泵抽出烧瓶内的空气,温水就沸腾起来了呢?因为开动真空泵后,瓶里气压便降低,水的沸点也随之降低。实验表明,当水的压力只有大气压的1/25时,水的沸点只有28℃,水便迅速变为蒸汽。高速的蒸汽推动涡轮机转动,涡轮机又带动发电机,便发出电来。通过涡轮机的蒸汽进入左边的瓶子后,被瓶内冰块冷却而凝结成水,所以右边瓶中始终保持着低压,水也不断汽化。这虽然是一个小的试验,但它证明海水温差可以发电。1930年克劳德在古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温差发电站,用事实展现出利用海洋热能的广阔前景。 
  海洋能发电,没有污染,建厂投产以后,长期为人类服务,这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业。从目前情形看,海洋温差发电最有发展前途;从技术条件看,潮汐发电、海浪冲击发电已普遍实施,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发达国家在利用海洋能发电方面各有侧重,美国侧重搞温差发电,英国侧重搞海浪冲击发电,日本侧重搞海浪和温差发电,法国、前苏联侧重搞潮汐发电。 
  海水中的“宝”,远不止这些。已知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按理说都是“宝”,都可能提取,但毕竟含量稀少提取成本太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曾想在海水中提取黄金,以偿付战争赔款,终因耗费太多而作罢。如果我们能够把海水中的“宝”,都提取出来,人类的富有,将是难以设想的。海底下的“宝”海底下的宝更多,但因为有几千米深的海水,没有特殊设备,人是下不去的。目前只能选择最有价值的比较好开采的先开采,我们也只介绍三样。海底金属团(锰结核)大家听过“锰结核”这个名称吗?它是一种深海底矿产资源。它的外形像土豆,直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