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基础科学电子书 >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

第198章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98章

小说: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等于对此一无所知。近年的研究有一观点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人的生命最长可以达到120岁。一些科学家预测,如果有足够的科研经费,至下个世纪,把最高年寿延长至160岁是有可能的。不过,要首先明确延长生命的真正含义,它不该是没有质量的数量延长,植物人的生命已失去真正意义。延长生命不是为失去活力的生命增加岁月,而是为延长了的岁月增添活力,所以延长生命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抗衰老。 
  环顾身旁和世界,不乏这样两种不同的人:一些人从容貌至活力都比实际年纪要年轻许多;另一些人则未老死亡(老年痴呆)。他们有什么不同? 
  最不相同的一点可能是遗传。美国加州大学的米切尔·罗斯教授,是一位专门从生命进行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延长生命、对抗衰老的进化生物学家。他以果蝇为研究对象(因为果蝇的生命周期较短,较易看到繁殖后的变化),在进行了70代繁殖后,他成功地把果蝇的生命从40~50天延长到80~90天,即延长了一倍,相当于人活到150岁,这说明一个事实:越是迟生育的果蝇,越是长寿,而他们用来交配繁殖的就是这些较迟繁殖的果蝇。这就第一次证明可以把动物的衰老推迟。 
  罗斯的发现使人们重新注意到一个生物现象:越是生命周期较长的动物,生育期越迟,生育率也越低。以人类来作纵和横的比较,我们的先辈远较我们早婚、早育、多育,生命也较短;当今世界上,越是人均寿命短的地方,人越是早婚、早育、多育。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规律?罗斯预测,在20~30年内,他的研究可以带来真正有效的抗衰老成果,这不会是一粒药丸或一剂针药,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治疗,包括骨髓细胞植物、激素治疗、注射某些酶等。尽管罗斯预期的产品还未问世,但已有科学家在把一些激素类抗衰老药用于人类临床试验,而且效果出人意料的好,这就是生长激素的应用。 
  目前,有关生长激素的应用争议很大(由于增加细胞分裂,理论上会致癌),而且费用昂贵,普遍推广还不是时候。在英国,一些医院试用它为即将做手术的老年病人增强体质,其研究成果还有待证明。现阶段,生长激素只在死人的脑垂体中提取,如要大量应用,只有借助遗传工程技术生产才行,另一种具有重要抗衰老作用的激素,是睾丸激素,它同样有加强肌肉的作用,对此美国也正在进行有关的临床实验。拉德曼教授说,几年后,对于这两种激素的功效会有研究成果的。他确信,现时70~100岁的老人,其身体健康将大有改善的余地。 
  如果认为以上科学成果目前尚不为一般人所享用的话,那么一种已经证明非常有效的且可人人共享的抗衰老方法就是节食了。节食,并不是简单的少吃食物,而是少吃不利健康的食物。目前世界公认平均预期寿命最高的日本人的饮食结构是最合理的。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低热量,多吃鱼和海产、蔬菜、谷物,少吃肉。最典型的是日本冈绳岛的居民,在那里120岁的寿星并不少见。他们的饮食习惯是人类的活样板,它证明了科学家早于1935年就在实验老鼠中发现了的节食方法对人类同样有效。早在30年代,美国科学家用两组老鼠做实验,一组放任饮食,一组只准吃正常所需热量6成的食物,结果在近3年的研究中,放任饮食的老鼠死光了,节食的一组老鼠很多仍活着,其中一些的寿命延长了一倍。90年代,有关实验便大规模进行。美国药品及食物管制局与国家年老学院,动员了100余名研究员,利用多达两万只动物(老鼠、兔、猴子、猩猩)进行实验,实验所要知道的不是节食是否有效,而是怎样生效,如何有效。已知的情况包括:(1)动物的体温下降,有些降至相当于人体温度28℃的程度,这使一些动物处于差不多冬眠的状态,有时处于正常代谢状态;(2)较少“自由基”。这是一系列缺少电子或多了电子的氧子,很不稳定,会在体内细胞中四处找寻可以结合以分享电子的原子,从而引起连锁性波动。一种理论认为,这是引致多种病变和衰退的原因;(3)身体能较快清除体内产生的或外来的毒素,如各种致癌物质;(4)免疫系统较活跃,尤其是在老年期。 
  威斯康星大学的节食权威理查德·韦恩德鲁赫副教授曾作出谨慎的估计:如果人类可以像实验动物那样一出生就严格节食的话,那么人的最高寿命可能延长约3成,即从120岁延长至150~160岁。人若是30岁后才开始节食,也可以延寿1成,平均75岁可延长至83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节食改善的不仅是数量——年数,而且是质量——健康状态。节食的动物会一直保持活跃和健康,直至生命终止时突然死亡。目前,人的老化像是一条慢慢下降的曲线,表示活力、健康逐渐衰退,那是一个漫长的挣扎期,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不是人们在追求长寿中愿意看到的。理想的模式应是节食动物的那种遽然下降的生命曲线。 
  虽然科学家已发现了一些延长生命的方法,但对衰老的秘密仍然知之甚少,自由基理论还不完善。最近,有关人体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它既是细胞活力之源,也是自由基之源。此外,维生素A、C、E的抗自由基作用也使人们对此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科学家研究的仅仅是延长生命、抗衰老,而不是长生不老。




癌症为什么可治愈 
  人们发现,有人得了癌症以后未经任何治疗便自行痊愈了。1967年3月,英国一位患晚期肠癌的工人被送进医院,医生检查以后确认他随时可能死亡。第二天清晨,他醒过来时,说腹中饥饿,吃了一些东西,到了月底,他自己感到病症已减轻了许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的癌症竟不可思议地自行消失了。 
  在有记载的文献中,也曾记录了癌症自愈的事例:14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年轻的僧人叫佩里格林,腿上生了癌,但当医生要对他动手术的时候,发现他腿上的肿瘤已经消失了。从此。人们把能够自行消失的肿瘤称为“佩里格林肿瘤”,这种现象引起了医生们的注意。 
  本世纪初,美国的一位外科医生威廉·克利在对许多例类似病例进行系统观察以后发现,通常在肿瘤消退以前,病人都患过某种细菌感染,便断定肿瘤的自行消退与细菌的感染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寻找这种奇特的菌类,他系统研究了100多例相似的病例,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位患有不可动手术的颈癌病人,这个病人在肿瘤消退以前曾经感染过急性丹毒。为了检验丹毒病菌是不是具有消除肿瘤的功效,他从一位病菌学家那里得到了链球菌丹毒活菌,并使一位颈癌患者得到感染,居然奇迹出现了,几天以后这位病人的颈部肿瘤便消失了。克利医生的这一发现曾使一些人激动过、欢呼过,但在欢呼之余,很多专家便清醒地认识到,使用丹毒活菌培养液注入病人体内是十分危险的。经过反复试验克利医生改用过滤的链球菌培养液和沙雷氏菌培养液配成混合液,这种混合液对人体比较安全。人们把克利医生研制的这种混合液称为克利毒素,第一次使用克利毒素的病人是一位患肠道肿瘤的病人,在接受治疗以后病人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但是克利毒素并非处处有效,经80O例临床试验有效率为50%。克利毒素的发现给癌症病人带来了福音,但其治疗癌症的机制是什么,至今医学理论仍不能予以透彻的阐述。 
  关于癌症病人自愈的现象,近年来我国也有报道,“抗癌明星”们的康复给人们以新的启示,我们这些癌症病人大多是通过练气功达到康复目的的。专家认为,癌症病人通过练气功,放松了紧张的心理,调动了体内免疫系统的防御机能,从而有效地杀死癌细胞而康复。从外国的克利毒素效应到中国的气功效应,人们不禁要问,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办法有没有异曲同工之效呢?有一些专家已经证实,这两种办法都可以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其活性增加,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这种现象提示我们,人的自身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把人体内深埋的巨大潜力调动起来,通过人自身的能力来抵抗癌症,也许是人类战胜癌症的一个方向。




现代医学与人
  事实上,医学的进展毕竟离不开人身实验,自古至今一切疗法都是人身实验的产物。古代创制新药的医家,确信这种药物对病体有益无害或益远大于害,就在病人身上试用,被认为有效就留传下来。后人接着使用,其实也带有实验性质,因为个别人可能出现异乎寻常的反应,所谓根据具体反应来调整剂量的做法就是实验的过程。这里的关键在于确保无害或益远大于害。 
  现代医学把这种实验过程纳入科学规范。仍以药物实验为例,就是把动物实验和临床的人身实验结合起来。现代新药不外乎来自两个途径:天然产物的筛选和已知药物的化学改造。发现有治疗功效苗头的药物后首先是用狗鼠之类哺乳动物进行实验,明确其药效范围和毒性情况。药物毒性试验包括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和检测能否致畸形、致癌和致突变的试验。测出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最低剂量,取其1/100或稍大些的剂量作为在人体测试的首次剂量。一般在作过急性和亚急性试验之后就可以在少数正常人身上进行实验,确定药效与剂量的关系,研究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利用和代谢的情况。 
  这时可发现一些药物对人类的毒性。然后再到病人中作实验,人数可由几十直到过百。这种实验常设置只给安慰剂和使用目前常用药物的两个对照组,进一步观察疗效和毒性反应。这两个阶段的实验一般在专门研究中心进行。 
  最后还要扩大到更多的病人中实验,人数可达千人,实验地点设在将来会使用这种药物的一般类型的医院,但要有专家的指导。这时要采用复杂一些的实验设计来减少因病程不同或因合并其他疾病或风险因子而带来的误差。许多少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在这个阶段发现。一般来说,从几千种类似的合成药物中选出一种成功的药物,经过实验获得批准并投放市场,通常要经过许多年,花费巨额资金。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安全。




一门造福人类的古老又新兴的技术
  生物工程也叫生物技术,它是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学、计算机技术等结合而成的现代应用技术。生物工程的中心内容,是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改造和利用生物,生产人们所需要的产品。由于生物工程的出现,横亘在人类面前的几大难题——能源紧缺、粮食匮乏和环境污染,将一一迎刃而解;威胁人类生存的不治之症,如肿瘤和某些遗传病,也将退避三舍,生物工程将大大推动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 
  生物技术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技术。它是一个总称,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划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两种。人类几千年来使用的酿酒、制酱、育种等技术是传统生物技术,近20年来,随着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以及实验手段的发展,传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