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邯郸遗稿 >

第6章

-邯郸遗稿-第6章

小说: -邯郸遗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痛,曲腰眠卧,不肯舒伸行动,倒运不转故也。坐草不宜太早,须再扶行运动,方免祸患。徒及气血不足, 
则误矣!若产顿迟难者,此方可归罪于气血也。 
临产切戒惊吓,致产妇恐怖气怯,上闭下胀,气乃不行,不候时至,妄乱用力,逼儿错路,以取前 
祸。譬如登厕,时候未至,用力何益。急用紫苏饮以宽气。 
临产腹痛,而不甚痛者,产未至也,切勿使稳婆探候。虽脐腹痛,犹当熟忍,扶挟而行,凭物而 
立,须候腰腹痛极不已,谷道如挺并,目中火生,胞水已破,尺脉切如绳珠之状,盒饭顺产。若有横逆倒 
生,皆由先期动手,风入产户,以致肿胀,门户狭小干涩故也。脐带系于命门,儿将育时,两手动荡,使 
带脱落,然后得出,安得不痛乎?谚曰“瓜熟蒂落,栗熟自出”,此喻最善。若夏时之盛暑,宜深屋宇, 
多贮清水,预防血晕不省之患。若值盛寒,多宜闭户,生火向暖,下部宜浓衣覆裹,庶免贻寒血结之患矣。 
凡临月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三四日,或数日,胎水下而痛不急者,名曰弄胎,非产也,不必药治。 
妊娠临产,胞水未破而血先下,此是伤胎。腹不痛者,八物汤与安胎饮治之。若胞水已破,此是欲 
产,宜服紫苏饮,以生其气血也。 
妊娠,或足月,忽然腹痛,似欲生产,却又无事,名曰试产,非产也。不问胎水来与不来,但宽心 
等候时至,服紫苏饮加枳壳理之。 
临蓐胎水放尽而胎不下,以无忧散加紫苏服之。或胎肥气逆,母瘦血少,亦宜用此方。 
凡妇有十产之症,子母须臾者为生,收生不可不慎也。月满、腰痛、谷道挺并、浆破、血下,用药 
攻催,谓之催生。 
严寒天气,血凝产道,儿不能生,谓之冻产;盛暑时月,热气逼蒸,昏晕如醉,而不能生者,谓之热 
产;月份不足谓之半产;有胎即堕,谓之小产;坐草太早,努力过多,儿身倒运不转,先露足者,谓之逆 
产;先露手者,谓之横产;儿头或注一边者,谓之偏产;若脐带绊住儿肩,谓之凝产;倘子肠先出,名盘 
肠产;或腹痛时作时止,浆水淋漓,名曰试产;临产坐着一物,抵住儿头,不能生动,谓之坐产。此皆不 
明生育之理,临产仓皇,致有此等,保产者能不预为讲明乎? 
偷生与村姑等妇,无难产者,有妊时运动不惜,临产又不能不忍故也。 
《金匮要略》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皆因气血虚耗,内亡津液,肠 
胃干涸,故有此症。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坚,头汗出。如此者,血虚而厥上,故冒;冒欲解,故大 
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盛,故当汗出;阳盛阴虚, 
所以大便坚,呕而不能食也。 
难产者,以白芷散治之。甚者,不过再服。 
x【白芷散】x百草霜 白芷 
为末,用童便、酒煎,热服。 
凡交骨不开,产门不闭,子宫不收三证,皆由元气素弱,胎前失于调理,致血气不能运耳。然交骨 
不开者,阴血虚也,佛手散加龟版;产门不闭者,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收之;子宫不收者,补 
中益气加醋炒白芍、五味子。 
如初产,肿胀,痛而不闭者,补中汤加半夏、茯苓以健脾,使元气复而诸疾自愈,切忌寒凉之剂。 
又曰,交骨不开者,阴气虚也。龟为至阴,则交错相解,故用之。 



卷之四

产后

属性:凡新产妇人,气血大损,诸事必须保重,切不可恃健劳碌,致内伤外感,六淫七情诸症,为患莫 
测。故产后症,先以大补气血为主,虽有他症,以末治之。或欲去邪,必兼补剂为当,不宜专用峻厉,再 
损血气也。 
或问产后症,丹溪云∶当大补气血为主,虽有杂症,以末治之。又云∶产后中风,切不可作中风治, 
用风药。然则产后不问诸症,悉宜大补气血乎?曰∶详主末二字,其义自明。虚而无他症者,合宜大补气 
血自愈;或阴虚而感冒风寒者,补气血药带驱风之剂;或因脾虚而食伤太阴者,补气血加消导之剂;或 
因淤血,恶露未尽而恶寒发热者,必先逐其淤血,然后大补。经曰∶有本而标之者,有标而本之者。又曰∶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丹溪之主末二字,即标本之意也。 
新产妇脉诀歌∶新产之脉缓滑宁,实大弦急死来侵;俱要沉重小者吉,忽然坚牢命不停;寸口涩疾 
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审看此疾分明记,方知医者有神灵。 
大凡新产之后,血气衰弱,脉必沉细缓滑为正,实大弦牢坚急不调为反。正则吉,反则凶。 
产后切勿侧卧,免致败血流经。若流至膝,轻则无妨,重则生痈,其症难愈,岂可不慎也哉! 
才生产时,切戒饮酒,脏腑皆虚,不胜酒力,多致眩晕,宜用黑豆炒出烟,同羌活入酒煎饮之,避 
风邪、养气血、下恶露、行乳脉也。 
产妇胞衣不下,恶露不尽,攻冲心腹刺痛,或血晕神昏,眼黑,口噤,宜服黑神散。若临产难生,及 
胞衣不下,血晕不省人事者,败血冲攻,心腹刺痛,语言狂妄,困顿垂死,宜用琥珀黑龙丹。若败血攻心 
迷晕,或胞衣不下,胎死腹中,垂危者,但心头暖,急以童便调花蕊石散服之,不能服者灌之。若胞衣不 
下,寒热腹痛,以五个散去茯苓、麻、桔主之。 
x【花蕊石散】x花蕊石(一斤, 透,轻者为上) 硫黄(四两) 
上二味拌匀,入瓦罐内,将泥固口,候干、放砖上,以炭火 经宿,候冷取出,为末,童便调服。 
因堕胎,胞衣不出,及胎死腹中,宜牛膝散,或大黄醋熬成膏,为丸,醋汤下。 
凡胞衣不下,稍久困倦,败血流入胞中,因血胀满,冲心喘急,疼痛危笃,先用物系住脐带,然后断 
之。否则胞上掩心,危在顷刻。须令产母口衔发尾,得呕哕,实时下矣。或单将蓖麻子捣烂,涂脚底,若 
胞下,随即洗去,如迟,恐伤母,肠亦下,慎之!如胞无冲掩等患,虽延数日,亦不害人,止要产妇安 
心,终自下也。 
产后中风、中气,口噤,汤药不能下者,用旧油篦箕,烧存性,为末,擦其牙根即开,应验,然后主意用药。 
妇人分娩,昏冒瞑目,因阴血暴亡,心神无所养。心与包络,君火相火也,得血则安,亡血则危 
矣。火上炽,故令人昏冒,火乘肺,令人瞑目不省人事,是阴血暴亡,不能镇抚也。经云∶病气不足,宜 
补不宜泻。瞑目合眼,病悉属阴。暴去有形之血,则火上炽,但补其血,则神自安,心得血则能养而神不昏迷矣。 
产后满急,神昏口噤,不省人事,宜破血行血,以黑神散、四乌汤、琥珀黑龙丹、花蕊石散择而用之。 
产后用心、使力过多,虚晕,宜补气血之药,加香附、姜、枣煎服即愈。 
产后子肠不收,急用枳壳煎汤服,即收。若素多风疾,因产乘虚作晕,以四乌汤加羌活、防风。 
产后下血过多,虚晕,神昏烦乱,当补其血,服清魂散。 
x【清魂散】x人参 泽兰 荆芥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产后眩晕,卒然间难辨其虚实,但以勿问散治之,如饱闷,加陈皮、苏子。 
x【勿问散】x川芎 荆芥 归尾 延胡索 丹皮 泽兰 山楂 贝母 
煎好,冲入童便服。 
若血晕昏迷不省,冲心闷绝,此宜行血醒血理之,以荆芥散,或鹿角散,或五灵四物汤主之。 
x【鹿角散】x鹿角四两 
烧炭存性为末,童便、酒调下。 
x【五灵四物汤】x五灵脂(半生半炒) 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产后血晕,因气暴虚,痰火泛上作晕,以二陈汤加贝母、竹沥、姜汁、童便。凡导痰,随气血加 
减,气虚加气药,血虚加血药,或以十全大补汤加橘红、黄芩、黄连。 
产后血虚,上攻心腹,刺痛闷乱,宜延胡散加乌、附,或用琥珀散治之。 
x【延胡散】x延胡索 当归 川芎 赤芍 艾叶 枳壳 桃仁 橘红 熟地 肉桂 生姜 
x【琥珀散】x琥珀 蒲黄 赤芍 当归 延胡索 
香附 丹皮 没药 木香 蓬术 肉桂 乌药 
产后败血冲心,或歌舞,或骂詈,或笑怒,或逾垣咬打,神名佛号,无一不知,似有鬼祟之状,此 
病五死五生,宜龙齿清魂散治之。 
x【龙齿清魂散】x龙齿 远志 肉桂 人参 当归 茯神 麦冬 细辛 延胡索 甘草 黄金 纹银 生姜 大 
枣 
煎汁,调麝香服之。或将金、银、姜、枣先煎百余滚,调入在内,前药煎好,取汁一并服之。 
产后败血冲心、冲胃,此是危症。冲胃则饱闷呕逆,冲心者,则癫狂错乱,速急用药,多主不效,不可不知。 
产后口中暴溢血者,名曰暴血冲心,宜延胡散治之。若经恶露已尽日久,而呕嗽出血者,治法与常同。 
新产禁用芍药,因酸寒能伐生发之气。若腹痛,非芍药不能止,以酒炒用则不妨。若以醋炒,犹 
能治儿枕块痛,酸以收之之意也。如补虚时,黄 可代。 
产后败血腹痛寒热,名曰儿枕痛也。若无块,轻,以四乌汤治之;若有块,重,则以醋个散治之, 
须量人虚实而用,大抵产后禁用棱、术二味,必元气实者方可用之;若瘦弱者,只可服四乌汤;若不咳 
嗽,加肉桂些须亦可,以行血。倘饮食不进,而四乌汤不济事,乃用醋个散治之,然亦不宜多服。 
x【醋个散】x三棱 蓬术 肉桂 香附 乌药 甘草 赤芍 
醋煎服。 
若儿枕块凝滞,小腹刺痛,宜琥珀黑龙丹,或三圣散,或延胡散,或桃仁承气汤,三圣散加青皮、山 
楂、五灵脂、蒲黄治之亦可。 
x【三圣散】x肉桂 当归 延胡索 
x【桃仁承气汤】x桃仁 当归 赤芍 甘草 蒲黄 川芎 肉桂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刺痛,甚至发热者,用四乌汤。因怒气相搏,刺痛者,枳壳散合五积散,加醋、童便服。 
x【枳壳散合五积散】x枳壳 甘草 陈皮 川芎 干姜 肉桂 白芷 茯苓 麻黄 桔梗 半夏 浓朴 藿香 生 
姜 
腹脐间急痛不止,因淤血未尽行也,宜归须散、佛手散,加肉桂、丹皮、延胡索、蒲黄、乌药、 
香附,童便煎,治之。若恶露不行,腹痛,兼冒风劳碌、寒热者,此症以三元散治之则愈矣。 
x【三元散】x人参 熟地 半夏 川芎 当归 白芍 黄芩 柴胡 茯苓 生姜 大枣 
产后月余,因怒气,恶露不止,如有块淡红色似米粒者,以九仙散治之。 
x【九仙散】x当归 川芎 芍药 甘草 丹皮 青皮 蒲黄 黄芩 香附 
将青皮、黄芩、蒲黄,炒黑为末,同煎服。 
产后恶露不快,小腹急痛有块者,及发热头晕,宜用五积散,加醋(少许),童便服之。 
产后二月余,恶露不止,腹痛,宜服加艾汤。 
x【加艾汤】x熟地 艾叶 阿胶 白芍 当归 川芎 香附 青皮 地榆 蒲黄 甘草 
产后小腹刺痛不止,以四乌汤加桂心、童便,酒煎。或佛手散加蒲黄、延胡索、肉桂、童便、酒煎; 
若小腹攻痛,蒲黄必用;若腹痛,以平胃散去甘草治之。 
x【平胃散】x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如胎前原有阴火证,至产后、去血过多,必大发热、烦躁、汗出等症,若以前法大补气血,其症必 
甚,当用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虚血燥之故,不可泥于气血虚之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